最大的麥穗 教案
教學目的:1、采用各種方式理解文中的一些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通過語言文字,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4、能聯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內外能夠聯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準備:有關蘇格拉底的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引導再讀
1、出示圖,大家認識他嗎?對他有所了解嗎?請你來介紹一點……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發生在二千多年的前的古希臘,人們都認為蘇格拉底是最聰明的人。于是有人問他:天與地之間有多高?他說:“三尺。”“胡說,人都有四尺,那不是要把天都頂破嗎?”“是啊,所以凡是超過三尺的人要立足于天地之間,必須低頭。做人要懂得謙虛。”平淡的話語中折射著智慧,許多人想成為他的學生。我們今天來也做蘇格拉底的學生好嗎?
2、讓我們跨越時空的隧道,與二千多年前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進行對話,去聆聽他的聲音、去觸摸他的智慧、去感受他的哲理。請大家自由放聲讀課文,同時用筆將蘇格拉底說的話劃下來。
二、哲人聲音 聆聽品讀
讓我們聽聽蘇格拉底都說了什么?[逐一出示讀]
讓我們再讀一讀這三段話。
(一)品讀第一句話
1.誰來讀第一句話。
2.讀得真流利,誰能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如果你就是蘇格拉底,你會怎么說?
[板書:麥地 麥穗]
(這是教師對弟子的——要求。蘇格拉底要求學生怎樣?最大的 只許進 不許退)
3.再來讀這一段。
(二)品讀第二句話
1.誰想來讀一讀蘇格拉底說的第二句話。
2.他的弟子是怎么走到盡頭的,請同學們用心去朗讀第三、四自然段,動腦去思考、動手去劃出寫弟子們摘麥穗時的表現的詞句。你一定會有許多美麗的收獲,不信你就試試。
3.讀得真投入,讓我們來交流一下。[他們會怎么想,會做哪些動作,會怎么說?]
4.你能將弟子的表現表演出來嗎?每組請一人表演。
師大聲說:你們已經到頭了。
正當你還沉浸于尋找最大的麥穗時,突然聽到這句話,此時此刻,你心里有些……你呢?
5.誰來讀第五節,讓我們感受到弟子這種心情。(生讀第五節)
6.弟子們醒悟了些什么?明白了些什么?
7.假如你就是麥地中的一株小麥,你會如何“嘲笑”弟子們呢?
(三)品讀第三句話
1.老師就對弟子進行了開導,說了這樣一段話。[出示]
2.愿意讀的一起讀。
3.認真讀一讀這一句話,看看你能讀懂什么呢?
4.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句話。
1)蘇格拉底僅僅是在講摘麥穗嗎?
蘇格拉底用麥地在模擬人生,麥穗模擬機會的。[板書:人生 機會]
2)這時蘇格拉底說話時的語氣怎樣?讀一讀體會一下,“說”字前可加一個什么詞?(語重心長或意味深長)請你語重心長地說這段話。
3)蘇格拉底在用麥地在模擬人生,用麥穗模擬機會,你能否用上這些詞談談你對人生的看法呢?自己先說說,再同桌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