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麥穗 教案2
24 最大的麥穗執教者:丹陽市界牌中心校 梅娟
設計理念:
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利于溝通與合作的良好空間,學生在研讀過程中學會交流,讀懂課文。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節。
2、能前后聯系,領悟最后一節語言文字,明白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聯系實際,談談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重點:
著重讀好蘇格拉底說的話,體會弟子們所悟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
1、有句古詩這樣說道“夏景一夜無人見,十里麥穗迷人眼。”正是麥子大熟的季節,粒粒飽滿的麥穗沉甸甸地墜在稈上,多引人注目啊!,大學者蘇格拉底帶著弟子來到麥地里摘麥穗。我們先來聽聽他提出的要求。
2、多媒體顯示蘇格拉底的話。誰來做蘇格拉底讀一讀——你認為這個老師讀得怎么樣?(評讀結合,體會語氣)(語氣嚴肅的、嚴厲的)
蘇格拉底要求是什么?
生:最大的,只許進不許退。不能走回頭路。
師:遵照老師的要求,弟子們是怎樣去摘最大的麥穗的?結果怎樣?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究課文2-6自然段。
二、學習探究。
1、出示要求:自主閱讀課文,用“——”劃出弟子們摘麥穗時表現的有關語句,用“~~ ”劃出蘇格拉底教育學生的話。邊讀邊思考,從中體會出什么,及時在書上寫下你的感受。可以與同桌討論討論。
多媒體顯示: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2、大組交流(根據學生回答,師適時點撥:弟子們怎么做,怎么想,你認為該怎么讀?)
(1)“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態度猶豫,拿不定主義,不能當機立斷。
(2)“……弟子們埋頭向前走。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看出弟子們摘麥穗時非常認真,但眼光不夠開闊,目光狹窄。這樣是找不到最大的麥穗的
(3)“總認為……總以為……”——總把希望寄托在未來,不能立足眼前,首先抓住“現在”。
3、弟子們這么做,結果怎樣?誰來讀讀第五自然段。(幸子)
“你們已經到頭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從蘇格拉底蒼老如同洪鐘的聲音中你體會大了什么?(投影)(對弟子的表現惋惜、對弟子的方法不滿意)
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兩手空空”說明了什么“如夢初醒”的意思是?弟子們此刻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1)失去良機、一事無成,無比惋惜。(2)沒有當機立斷,錯失良機;我很后悔,當時為何不……(3)我心里很失落……(4)心里很難受……(4)心中感到懊悔,明明已經摘到手了,干嗎又扔掉……
如果你就是這塊麥地中的一株小麥,你會怎么嘲笑這群弟子?
4、老師小結:人們常說世上沒有后悔藥,人生沒有回頭路。面對后悔莫及的弟子,蘇格拉底是怎么說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