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教案 反思
教學目標:
1、能概括作者養花的樂趣有哪些;能聯系課文內容體會“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等句子的含義。
2、從“贊花、賞花、贈花”中選擇一個內容,根據提示,展開合理想象進行說話練習,進一步體會養花的樂趣。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花。哪些同學自己養過花,把你養花的感受說一說。(學生自由發言。)
我們已經初讀了《養花》這篇課文,知道著名作家老舍正因為愛花,所以才養花。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大作家的業余生活,去盡情體味一下老舍先生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板書:養花 ——樂趣 )
文中作者用一個句子高度概括了養花的樂趣,那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實,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出示: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實,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2、讀到老舍的這段感受,你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讓人喜、讓人笑、有果實,長見識,這些堪稱樂趣,為什么憂和淚,甚至是勞動也被視為養花的樂趣呢?
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過渡:想解開這些疑問,就讓我們走入老舍先生用文字為我們構筑的世界,和他一起感受一回養花的樂趣吧。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文章的結構是總分總,那么課文哪幾小節具體寫了養花的樂趣?
出示要求:
1)、默讀3-6節,劃出養花給老舍帶來樂趣的句子,說說你的理由。
2)、找出你還不能理解的地方做個記號。
2、集體交流:
著重理解以下句子:
◆增長見識
“一來二去,我摸著一些門道:有的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地里;有的喜干,就別多澆水。摸著門道,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開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
那個詞直接寫了養花給老舍帶來的樂趣?(有意思)
這里的“知識”指什么?(養花的門道)
作者是如何摸出養花的這些“門道”的?
你能結合第三小節的內容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方法來說一說養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嗎?
作者在照管花的過程中,摸出了一些規律,增長了知識,從中得到了樂趣。“多么有意思啊!這就是知識呀!”表達了作者學會養花后的什么心情?(自豪)女同學一起來讀第三節。
◆有益身心
我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環,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師:老師讓你循環做一個動作,你會覺得快樂嗎?(讓學生反復站起、坐下、站起、坐下……)
生:這樣循環只能讓人覺得單調枯燥,很機械。
師:那老舍為什么卻感到快樂呢?想想“澆澆這棵,搬搬那盆”與“全家動員搶救花草”的區別,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默讀第4小節,說話練習:“如此循環”是指 ,這樣“如此循環”的好處是 。所以作者說養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