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教學設計
⑷指名按自然段輪讀課文,檢查課文讀通的情況,及時評議,糾錯正音。
2.理解、交流詞語的意思。
長途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指遠距離地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
氣勢洶洶:洶洶,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賦稅:國家向百姓收取的田賦和各種捐稅的總稱。
瑟瑟發抖:瑟瑟,形容顫抖。這里形容發抖的樣子。
萬夫不當之勇:當,抵擋。指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猛。
大驚失色:失色,臉色變得蒼白,失去了本色。形容極為驚恐的狀態。
倉皇逃竄:慌慌張張地逃跑。
3.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衛的牧羊少年不僅聰明機智,而且正直勇敢。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緊急關頭,大衛拿彈弓和鵝卵石殺死了非得士巨人歌利亞,幫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大衛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幾年后,他當上了以色列的國王。)
4.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指名反饋,教師引導。)
第一部分(第l—3自然段):寫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背景,介紹大衛是一位不僅聰明機智,而且正直勇敢的少年。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寫非利士巨人歌利亞到以色列的軍營叫陣,大衛向掃羅王請求出去和他交戰。大衛并用彈弓射死了歌利亞,幫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故事的經過)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寫大衛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幾年以后,他當上了以色列的國王。(故事的結果)
四、初識人物,了解特點
1.教師指名反饋:在這個動人的故事中,作者為我們刻畫了哪些人物形象?
(文中刻畫的人物形象有:大衛、歌利亞、掃羅王,其中大衛是文章的主要人物。)
2.自由交流三個人物留給自己的印象。
⑴大 衛:熱愛祖國、聰明機智、正直勇敢。
⑵歌利亞:目中無人、氣焰囂張、有勇無謀。
⑶掃羅王:關心子民、講求誠信。
3.教師引導: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精神品質都是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等的細致刻畫展現出來的。現在,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找出文中描寫三個人物的語句,再讀一讀,和同學交流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不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還初步交流了對故事中三個人物的認識。下節課,我們再來繼續學習課文,了解人物的表現,深人體會大衛的精神品質。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課后“讀讀寫寫”與“詞語采集”中的詞語。
2.熟讀課文內容,思考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抓住細節,體會大衛的熱愛祖國、聰明機智、正直勇敢的美好品質,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