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精選12篇)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 深入理解課文,使學生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和小學生堅持學習的精神;了解革命前輩對下一代的關懷,學習革命前輩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崇高品質;教育學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在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基礎上,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根據提示,學習給課文分段,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積累詞語12個,會用“堅持”、“必須”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教學難點】
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找出與課后思考練習2提示的內容相應的自然段,滲透給課文分段的初步訓練。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訓練用題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時代背景
1947年春天,蔣介石在全面進攻解放區的計劃破產后,為挽救其垂死的統治,實行所謂的重點進攻;進攻陜甘寧邊區的國民黨兵力達到23萬多人。西北人民解放軍在陜甘寧邊區的部隊只有兩萬多人,因而敵軍曾先后占領過我軍主動放棄的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所有縣城。中國共產黨疏散了延安的學校、醫院、機關、居民。《珍貴的教科書》講的就是當時,延安小學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在炮火連天的環境中,小學生們堅持學習的故事。
(簡介時代背景,目的是為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自己讀課文,完成下列四個句子的填空。
在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學生(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后來同學們聽到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由于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在取書回村的路上,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那捆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和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以上內容一定要在同學們自學,認真讀書的基礎上完成,目的一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二在初步了解課文內容;三在為完成課后思考練習2的訓練做好準備。)
三、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完成課后思考·練習2的任務
1、認真閱讀每個自然段,弄清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在這里,注意教給學生運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來歸納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討論: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講下面內容的
⑴ 在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⑵ 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⑶ 在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⑷ 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以上這個練習是滲透分段訓練。在教給學生運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來歸納每個自然段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然后再看看哪幾個自然段說的是同一個意思,完成本項訓練。如:第1自然段,重點說了四個“沒有”,而最困難的是沒有書。這是渴望得到書的原因。第2自然段,直接點明了多么渴望每人有一本教科書啊,這是渴望得到書的心惰;并具體說了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對我們說:“咱們有書了!”我們都高興得跳起來。第3自然段說印書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的紙里節省下來的。使同學們更加急切地想得到書。第4自然段講到:“我亮開嗓門喊起來,快把書發給我們吧!”這是“渴望”的進一步表現。這四個自然段都是說的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那么就可以把這四個自然段歸并為一個內容,就是第一個小題的內容:在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下面幾個小題都這樣一步步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歸納,為突破分段這一難點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課時
一、激情,解題,引入
1、運用課前導語,啟發談話,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同學們,每學期一開學,你們都能按時領到嶄新的,圖文并茂的教科書,學習起來多么方便啊!當你拿到嶄新的教科書時,你感到它的珍貴嗎?在解放前,在戰爭環境中,要得到一本教科書是多么不容易啊,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甚至流血犧牲,那時的情況是怎樣的呢?我們學習了《珍貴的教科書》就知道了。
2、出示課題,解題
板書:珍貴的教科書
提問:什么叫“珍貴”?(非常寶貴的,特別好的,價值大的,意義深的。)
全文并沒有“珍貴”二字,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
二、通過各種訓練,理解內容
1、讀課文,看看哪些自然段講的是在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的?(1~4自然段)
⑴ 理解“渴望”一詞:
① “渴”是什么意思?(迫切的)
“望”是什么意思?(希望)
“渴望”一詞是什么意思?(迫切地希望)
② 出示訓練題板,仿例填空。
(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加深對“渴望”一詞的理解,并學習運用詞語。)
“我們”為什么這么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因為沒有書,學習條件非常艱苦。)
⑵ 從哪一自然段可看出同學們學習條件艱苦,他們又是怎樣頑強地堅持學習的?
① 默讀第1自然段。
思考:當時,同學們學習有哪些困難?他們是怎樣克服的?
出示訓練題板,填空:
沒有( ),就( );
沒有( ),就( );
沒有( ),就( );
沒有( ),就( )。
② 讀一讀填好的詞句,按上述句式回答問題。(通過填空,使同學們清清楚楚地看到當時學習條件的艱苦以及他們又是怎樣克服困難的。前面括號里填的內容是當時遇到的困難,“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后面括號里填的內容是怎樣克服這些困難的。“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就拿黃土塊代替”;“就抄一課,學一課”。)
③ 比較下面兩個句子:
沒有書,抄一課,學一課。
(最困難的)是(一直)沒有書,抄一課,學一課。
提問:第二句多了“最困難的”、“一直”兩個詞,與第一句比較,意思有什么變化?
(通過這項訓練,不但使同學們一目了然地看清楚當時的困難和同學們是怎樣克服困難的;還通過句子的比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突出的困難是沒有書;從而使同學們體會渴望得到教科書的迫切心情。)
⑶ 懷著“渴望”得到書和聽到有書以后的興奮心情朗讀2~6自然段。
2、讀課文,看看哪些自然段講的是在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
(7~10自然段)
⑴ 提問: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情況?帶著什么語氣朗讀?(引導學生體會當時危急情況,讀出語氣。)
⑵ 自己讀第9自然段
① 體會兩處省略號的用法
進行討論:
“快臥倒……”(表示說話聲音被打斷,因為當時情況非常緊急,非常危險,指導員的喊聲剛出口,就被炸彈的爆炸聲打斷了。)
“我兩耳一陣轟鳴,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省略“我”被炸傷昏迷后發生的事情。)
② 指導朗讀
(“快臥倒……”情況緊急,說話聲音被打斷,讀時聲音要快些。“我兩耳一陣轟鳴,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來,才發現自己頭部受了傷。”省略了我昏迷后發生的事情。讀時不要和下文連接太快,要稍適停頓。)
③ 找出指導員身負重傷的句子。
④ 根據“趴”、“一動不動”、“完整無缺”、“壓”、“染紅”等詞語,啟發學生開展想象;想象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情景。體會張指導員用生命護書的崇高精神。
⑤ 理解重點詞語“完整無缺”。
a、完整無缺的書是什么樣子?
b、這捆書是什么情況下完整無缺的?
c、這捆書怎樣會壓在張指導員的身子下面?
d、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的希望是什么?
⑥ 提問:張指導員醒來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引出第10自然段)
⑶ 讀第10自然段
① 理解:“書……書……”省略號表示什么?(說話斷斷續續)
② 引導學生想象張指導員因為傷勢過重,生命垂危,沒有力氣,說話斷斷續續的語氣,指導朗讀,并想象張指導員要說的話的內容,補充完整。
③ “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前兩個表示指導員傷勢嚴重,說話斷斷續續,后一個表示話沒有說完就犧牲了。)
④ 啟發學生想象張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補充完整,進行思想教育。
⑤ 指導朗讀。
(根據省略號表示的不同意思,讀出不同的語氣,還要指導學生讀出張指導員說話時微弱的但充滿責任感的語氣。)
⑷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總結提問:這篇課文為什么用“珍貴的教科書”做題目?
引導學生回答:
① 在艱苦條件下得到的書。
② 書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黨中央節省文件用紙而印制的。
③ 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來之不易。
④ 那捆教科書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從以上四方面體現出教科書的珍貴。)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自己練習讀課文。
2、指名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
(提出自學的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找出字的偏旁部首;學習書寫,知道每個生字的筆順筆畫;對不理解的字詞的意思要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2、匯報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3、重點指導:
讀音:嗓、隆
字形:“持與待”“嗓與槡”“恨與很”“爆與瀑”“睜與掙”“須與順”(區別)
書寫:隆:右半部中間不要丟掉“一”。
須:左邊不要寫成“川”。
爆:最后一筆是“丶”。
4、鞏固練習:
⑴ 寫出下面生字的部首
須( ) 印( ) 彈( )
轟( ) 弱( ) 爆( )
⑵ 數數下面的字是幾筆寫成的。
移( ) 印( ) 恨( )
彈( ) 弱( ) 睜( )
三、作業
1、讀課文。
2、練習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戰爭環境中學習艱難,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了解文章敘述順序;
3、認識省略號;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
2、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知道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教具準備
利用投影出示課堂訓練。
三、教學過程
(一)導語
每當新學期開學的時候,我們總能拿到嶄新的教科書。可是在戰爭年代,要想得到一本教科書是多么不容易啊!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篇課文《珍貴的教科書》。
(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括號內的音節讀準字音,未注音的可通過查字典來認識,不理解的詞聯系上下文進行思考,同時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三)聽讀,糾正字音
請11位同學分別讀11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聽一聽他們讀得是否準確,并及時糾正讀錯的字音。
(四)默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再找一找最能表明教科書珍貴的語句,多讀幾遍。
(五)請同學們按照生字表自學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 二 課 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
3、認識省略號
二、教具準備
投影。
三、教學過程
(一)審題,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二)教科書為什么珍貴?帶著這個問題自己讀課文,在文中找答案,動筆畫一畫
(三)指名回答,學生找到一點就可以答一點。(因為沒有書渴望得到書,因為印書的紙是從黨中央文件用紙里省下來的,因為書是指導員用生命保護下來的,所以珍貴)老師隨之板書
(四)哪兒寫的是沒有書,渴望得到書?(第一自然段)自己讀這個自然段
(五)你從哪里知道印書的紙是從黨中央文件用紙里省下來的?(張指導員說的話)課文從哪兒到哪兒寫的是張指導員和同學們的對話(2~6自然段)
(六)課文哪部分描寫了張指導員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教科書?(7~11自然段)
1、讀讀這部分課文,取書的路上,遇到了怎樣的情況?畫一畫書中有關的語句。(正在這個時候,三架敵機從東北方飛來,在村子上空盤旋著,嘶叫著。突然,一架敵機呼嘯著向我們這邊飛來,一個俯沖,投下了一顆炸彈)
2、指名回答你畫了哪些語句?自己讀一讀這兩個句子,看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再指名說一說。(體會到情況非常危急)指導朗讀這兩句,要讀出自己的體會。
3、再讀7~11自然段,找一找指導員的語言和動作,仔細讀,進行體會。指名讀指導員的動作,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描寫動作的詞語。(趴、壓)你從這兩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指導員奮不顧身,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護教科書,使之完整無缺)這段動作描寫應該怎樣朗讀?自己練習,再指名朗讀,老師和學生進行評讀。“完整無缺”是什么意思?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在指導員的心中,教科書比自己的生命還要珍貴)再次有感情地朗讀。
4、合作學習。兩個人為一個學習小組,從投影出示的四句話中,任意挑選一句,研究所省略的部分。然后兩個人配合讀,一個大聲朗讀原句內容,另一個輕聲插入想像出來的省略內容。
(七)圍繞教科書的珍貴,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想想課文是什么敘述順序?指名說一說
(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全文中哪一處最讓你感動?請讀出你自己的情感。指名朗讀,學生互相評讀。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珍貴的教科書》,了解了書的來歷,了解了先輩的殷切的期望,了解了書的珍貴,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珍惜教科書,用發奮學習來安慰犧牲的先烈。
四、板書設計
5 珍貴的教科書
↓
盼書—————起因
取書
珍貴的教科書 經過————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
護書
作用—————結果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一、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二、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
三、學會本課14個生字,會用“堅持”“必須”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在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教學準備:
錄音機、教材錄音帶、幻燈片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讀課文預習內容。
2、出示并理解課題:珍貴的教科書。
3、隨錄音讀課文,并思考預習中的問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劃出生字新詞。
2、自學生字(2分鐘)。
3、聽寫生字。
4、理解生字新詞。
(1)指名看拼音寫詞語。
(2)指名擴詞。
(3)理解生字難詞,指名造句。
嗓門:指嗓音、聲音。
必須:一定要。
恨不得:表示強烈的迫切希望。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齊讀課文,思考預習內容的問題。
2、本課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導從事情四要素來理解)其中哪部分最感動人?
3、課文圍繞什么來寫?按什么順序?
4、按照課后思考2題給課文分段,指導學生理解段落依據。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熟課文,思考課后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齊讀全文,思考本文圍繞“珍貴的教科書”寫了哪些內容?
2、提問課文怎樣分成各大部分?從回答中列出線索(板書):盼書→取書→護書→激勵前進。
二、指導理解課文。
(一)分析第一段(1-2)。
1、過渡:為什么要盼書?指名讀。
2、找出盼書的句子。為什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指導學生理解當時學習條件、學生學習態度,并指出可理解的句子)
3、簡介背景。
4、張指導員帶來什么好消息?大家對這個消息有什么反應?
5、小結并過渡:盼來了書本卻還有什么事要做?
(二)指導學習第二段(3-6)。
1、分角色朗讀。思考:書有什么來歷?取書的原因?
2、理解指導員的話:“?”“!”有什么用?
3、小結:聯系第一段理解這一段寫了取書的原因和取書的經過。
(三)閱讀第三段(7-10)。
1、過渡:取完書回來的路上“我”的心情“恨不得……”?小組讀。思考:取書回來發生了什么事?
2、張指導員是怎樣保護書的?劃出句子。
3、小結: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四)自學最后一段。
1、范讀。思考:這段只有一句話,主要講什么意思?
2、張指導員用什么換來的教科書有什么作用?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四、作業。
讀熟課文,完成課后題。
板書設計:
珍貴的教科書
起因
盼書:渴望
經
取書:關懷、爭先恐后、恨不得
過
護書:趴、壓、完整無缺
結果
激勵前進:生命換來、沒有說完的話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4
內容簡析
本課主要記敘了解放戰爭時期,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全文
圍繞教科書的“珍貴”,按“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順序展開敘述。教學時應結合課后思考題,緊扣“珍貴”,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故事內容與學生生活反差大,教師可作適當的背景介紹。
設計理念
整體入手,重點體悟,避免零敲碎打,串講串問,保證學生讀書思考、質疑討論的時間。深入體會人物情感,指導讀出真情實感。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字,會寫14個字。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通過讀書思考、質疑討論,體會教科書的“珍貴”,感受戰爭年代讀書學習的困難和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可貴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
3.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感受戰爭年代讀書學習的困難和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可貴精神。
教具準備
教學時間:2-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問題導入,簡介背景
1.讀課題,想一想:看到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2.簡介故事背景。
二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一件什么事?
2.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預習生字詞情況。
3.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理清順序,重點感悟
1.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容?(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敘述順序)
2.課文中哪一部分內容你最受感動?(引導學生默讀第9-11自然段,劃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說說體會。)
3.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張指導員為教科書而獻身的可貴精神。
(1).“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下,已經被鮮血染紅了。”
①“完整無缺”是什么意思?
②把句子改成“那捆書壓在他的身下,已經被鮮血染紅了。”好不好,為什么?
(2).抓住張指導員臨犧牲前說的話,結合課文插圖,引導體會,并指導讀出感情。
四指導書寫部分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復習生字詞。
2.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是按“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順序進行敘述的,并且重點學習了“張指導員舍身護書”這一部分內容,體會到了教科書的珍貴。這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其他部分的內容。
二繼續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1-7自然段,想一想,從哪些地方還可以看出教科書的珍貴?
2.組織討論交流,教師相機抓住重點詞句引導體會。
(1)“我們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書啊!”
①“渴望”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我們”渴望有一本教科書?(聯系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引導體會當時學習條件的困難。)
②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我們”當時盼書的迫切心情。
③把“渴望”換成“盼望”或“希望”好不好,為什么?
(2)“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
①“節省”是什么意思?
②黨中央從文件重要不重要?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印書說明了什么?
3.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抓住“激勵”一詞,引導體會句子的意思。
三歸納小節,暢談體會
1.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組織交流討論。
2.引導學生總結提問題的方法。
四指導書寫余下的生字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5
一、看拼音,寫漢字
wēi ruò yìn shuā bào zhà huān jìng chāo xiě
( ) ( ) ( ) ( ) ( )
zhèn fèn rén xīn wán zhěng wú quē zhēng xāan kǒng hòu
( ) ( ) ( )
二、把詞語補充完整
( )火連天 ( )奮人心 爭先( )后 興高( )烈 完整( )缺
三、在正確讀音后面畫“√”
興奮:xīng 鮮血:xiě 困難:nán 仍然:rēng
xìng xuè nàn réng
四、選詞填空
1、必須 必需
⑴ 我們( )遵守學校的紀律。
⑵ 油、鹽、醬、醋是生活的( )品。
2、渴望 希望 盼望
⑴ 山村里失學的孩子多么( )重返課堂學習啊!
⑵ 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決不辜負老師對我們的( )。
⑶ 全國人民都( )著中國臺灣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3、激勵 鼓勵
⑴ 老班長舍己為人的精神,時刻( )著我們前進。
⑵ 營長( )戰士們,苦練基本功,保衛祖國。
4、珍貴 寶貴 珍惜
⑴ 這些書是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特別( )。
⑵ 我們要( )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
⑶ 為了我們有書讀,指導員獻出了( )的生命。
五、下面每句話中的省略號是屬于哪一種意思,在括號里用序號表示出來
① 表示聲音、動作、時間的延續
② 表示語氣的斷斷續續
③ 表示說話中斷
1、“快臥倒……”指導員剛喊出口,轟隆一聲,炸彈在我們身邊爆炸了。( )
2、我兩耳一陣轟鳴,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來,才發現自己頭部受了傷。( )
3、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
【參考答案】
一、看拼音,寫漢字
微弱 印刷 爆炸 環境 抄寫 振奮人心 完整無缺 爭先恐后
二、把詞語補充完整
炮 振 恐 采 整
三、在正確讀音后面畫“√”
興奮:xīng 鮮血:xuè 困難:nán 仍然:réng
四、選詞填空
1、⑴ 必須 ⑵ 必需
2、⑴ 渴望 ⑵ 希望 ⑶ 盼望
3、⑴ 激勵 ⑵ 鼓勵
4、⑴ 珍貴 ⑵ 珍惜 ⑶ 寶貴
五、下面每句話中的省略號是屬于哪一種意思,在括號里用序號表示出來
1、③ 2、① 3、②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4.按要求預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2.在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指導預習,學習生字新詞。
(二)初讀課文,介紹背景,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新課。
同學們,你們從上學到現在共有幾本教科書?你們的書每學期一開學就能得到一本,你們會為得不到教科書而耽心嗎?今天,我們來學習第5課,珍貴的教科書。(板書課題)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介紹時代背景。
課文記敘的故事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毅然于三月中旬放棄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戰場上消滅了蔣軍十多萬。延安小學的轉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隊猖狂進攻的時候,所以當時環境十分險惡。就是在這種險惡的條件下,延安小學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獻身,張指導員是怎樣用他的生命和鮮血換來那些珍貴的教科書的呢?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課文。
(三)指導預習。
1.認真讀課文,利用字典學習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什么內容。
(四)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
(1)正音:
文中“持、刷、抄、睜”是翹舌音。“嗓”是平舌音。
(2)多音字區分并組詞:
(3)區別同、近音字并組詞。
抄( ) 嗓( ) 須( ) 恨( )
吵( ) 桑( ) 需( ) 狠( )
2.注意下列字的部首:
凳:上下結構,查“幾”部。
替:上下結構,查“日”部。
須:左右結構,可查“彡”、“頁”部。
勵:左右結構,查“力”部。
缺:左右結構,查“缶”部。
3.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字形:
鍋:右下框內人,最后一筆是點“丶”。
嗓:右上是三個“又”,最后一筆是點“丶”,木最后一筆為“捺”。
投:右上第二筆是。
爆:右下共5筆,即氺。
4.出示生字卡片,理解下列詞語意思。
(1)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刻、寶貴的。
(2)炮火連天:炮彈爆炸后的火焰與天空相接,形容戰斗激烈。
(3)渴望:迫切地希望。
(4)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5)爭先恐后: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6)叨念:因為牽掛而不住地說。
(7)俯沖:以高速度猛地向下沖。
(五)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帶著問題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生,又是怎樣發展的?結果如何?
2.再讀文,了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六)布置作業 。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
(二)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三)認識省略號及其用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課文,懂得教科書的珍貴。
(二)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段訓練。
三、教學過程
(一)解題。
首先板書課題《珍貴的教科書》
教科書指學生用的書;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寶貴的。
為什么教科書如此珍貴?教科書到底珍貴在哪里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本篇課文。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討論明確:這個自然段主要寫延安小學學習條件艱苦,師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貴的教科書。
(2)帶著問題再讀第1自然段,思考討論:
①延安小學的同學們“頑強地堅持學習”表現在什么地方?
表現在戰爭環境、條件艱苦。
②師生問讀第2、3句,思考討論:從什么地方看出延安小學的學習條件十分艱苦?
教師出示下表,幫助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填寫,理解延安小學學習條件的艱苦。
第二句中的三個分句,每個分句都是:
默讀思考: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帶來的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重點句幫助理解:
投影A,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
要讓學生體會出:一方面說明當時學習條件非常艱苦,突出無書的困難,所以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體現了教科書的珍貴;另一方面說明,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書時,張指導員告訴大家有書的好消息,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B句:同學們知道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用的紙里節省出來的!
引導學生體會出:書是來之不易的,是毛主席的親自關懷,是黨中央用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出來的。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對延安小學學生用“沒有……就……”連接的。前半句講的是困難,后半句講的是克服困難的辦法。
寫這些困難一方面表現了延安小學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學習的頑強精神,一方面也說明了教科書的珍貴。
③體會重點句第三句的意思,打投影。
投影:“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此句與下面兩句比較,進行語言訓練。
比較課文中這樣寫好在哪里?強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書作鋪墊。
(3)總結第1自然段段意。
延安小學師生學習條件非常艱苦,仍頑強地堅持學習。
2.學習第2~6自然段:
(1)它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2)再讀課文,從第2~6段中進一步體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學們渴望得到一本教科書。
學生讀書,自學討論。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地跳起來”、“爭先恐后”等詞進一步深入體會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時的心情。
在理解了詞語的基礎上,練習用詞語填空,指導學生理解因果關系。
(因為)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
①(所以)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②(所以)我們覺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得(跳起來)。
④(所以)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3)三讀課文,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本段課文,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延安小學生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還要注意本段四個感嘆號在表達人物感情時所起的作用。
(4)歸納、總結第2~6自然段段意:
同學們聽到有教科書的消息異常高興,張指導員決定帶“我”去領書。
3.學習第8~11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作者主要講了幾個意思,可以分成幾層?
學生默讀搞清8~11自然段主要講了三個意思,所以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8段):主要寫“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的高興和急切心情。
第二層(9~10段):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自己身體保護書而英勇犧牲。
第三層(第11段):張指導員的臨終囑咐一直鼓勵我前進。
(2)學習第一層:(第8自然段)
自己散讀課文,體會“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可以看出。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出:“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心情是高興和急切的。課文中“高興地跨著大步”、“恨不得一步趕回村子”這些詞句,生動體現了“我們”當時的心情是既高興又急切。
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把“我”和指導員取到書時高興和急切的心情表達出來。
(3)學習第二層(9~10自然段)
①過渡語:我和張指導員領到書后懷著高興和急切的心情往回趕時,途中發生了什么情況?
指名讓學生朗讀課文,然后整理老師給的下述句子,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發展的來龍去脈。
②投影:讀后請排列下列句子,并加上標點。
·我頭部受了傷
··那捆教科書還壓在指導員的身上
∴炸彈爆炸了
∷發現指導員傷勢嚴重
實際排列順序是:∴→·→··→∷
③再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深入體會重點段內容。
看課文插圖,想象“我”從暈倒至醒來這段時間內,張指導員是怎樣舍身護書的?
通過看插圖和想象幫助學生體會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精神。
再讀這兩個自然段,劃出課文中記述張指導員護書的語言和動作的句子,具體加以體會。
投影A句:“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指導學生體會:“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一方面展示了張指導員的獻身精神,一方面突出了教科書的珍貴。
投影B句:“快臥倒……”,“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引導學生體會兩處省略號表示的意思。
“快臥倒……”——表示張指導員的話還沒有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昏過去了,此后的事不知道了。
(4)學習第三層(第11自然段):
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生命保護教科書?他的話語做了最好回答。請同學們自讀第11自然段,認真體會這段中的語言部分。
投影體會A句:指導員才微微睜開眼睛,嘴里叨念著:“書……書……”
這里的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斷續的說話。指導員身負重傷,剛剛蘇醒的第一句話就是“書”,可見指導員心中想到的不是自己只有書,書在其心中占了重要位置。
投影體會B句:他輕輕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引導學生體會: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聲音微弱,斷斷續續。這是指導員臨犧牲前的最后一句話,這句話表達了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寄托著革命前輩的殷切期望。這捆教科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它是十分珍貴的。
在理解本段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體會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和無限期望。
(5)總結第8~11自然段主要內容。
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
4.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帶著下述問題,讀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內容: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學生自學后討論: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指指導員對學生們寄予的無限厚望。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指導員的話和指導員舍身保護教科書的英勇行為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指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主要體現在下面兩方面:一是來之不易,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還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這個期望還將永遠激勵著后代發憤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4)指導學生用尊敬的心情和努力學習的決心來朗讀這段話。
(5)總結最后一自然段段意:
那捆珍貴的教科書一直激勵“我”前進。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每兩個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三)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在了解每個自然段內容和自然段之間聯系的基礎上,練習給課文分段。
(二)學習省略號的幾種不同用法。
三、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體會思想感情。
強調:第二段讀出張指導員,“我”和同學們共同的興奮感情。第三段要讀出帶省略號句子的語調。
(二)總結全文。
1.在弄懂每個自然段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練習給課文分段。
(1)提供課后練習中段意內容。投影四段段意: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哪些自然段講下面的內容。
①在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②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③在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④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2)根據段意內容合并自然段分段。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1)“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第二段(2~7)緊急情況下,“我”和張指導員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第三段(8~11)在取書回來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第四段(12)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我”前進。
(3)指導學生練習給各段擬小標題: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歸納各段小標題:盼書、取書、護書、書的力量。
2.小結:
這篇課文記敘了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的事跡,贊揚了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革命精神。說明老一輩對下一代學習的關心。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哪里?
學生討論,明確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
(1)環境艱苦,學生沒書渴望得到書。
(2)這些書是在毛主席關懷下,從黨中央文件用紙中節省出來的。
(3)這捆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
4.學習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文中的省略號有四種不同用法。
(1)省略的是指導員想說還沒說完的話。
(2)省略號表示的是以后的事“我”不知道了,省略了“我”暈倒后到醒來時那一段時間里的事。
(3)省略了多次重復說的同一句話。
(4)表示說話的斷斷續續不連貫。
5.指導學生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1)讀詞語,理解詞語。
(2)體會詞語所在句中的意思。
(3)討論詞語可應用的范圍。
(4)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本文14個生字詞。
2.初讀課文,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教學目標 :
掌握本課14個生字,積累新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
同學們,每當新學期來臨,每當我們手捧嶄新的課本,你們的心情一定是既興奮又激動的。是啊,一本本教科書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多大的便利。然而,在解放前,在險惡的戰爭環境里,要想得到一本教科書是多么不容易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流血犧牲。那時的情況是怎樣的呢?我們學習《珍貴的教科書》一文,就知道了!
學生齊讀課題。
二、釋題質疑。
1.看了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
2.歸納學生的問題:
(1)為什么稱教科書是珍貴的?
(2)文章描述的故事發生在什么時代?
三、介紹時代背景(學生交流匯報)
課文記敘的故事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毅然于三月中旬放棄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戰場上消滅了蔣軍十多萬。延安小學的轉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隊猖狂進攻的時候,所以當時環境十分險惡。就是在這種險惡的條件下,延安小學的學生仍然在堅持學習。張指導員為保護一捆教科書而英勇獻身。
四、提出自學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自學。
1.初讀課文,動筆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及不理解的地方。
2.借助字典自學生字新詞。
(1)讀讀生字的字音。
(2)弄清每個字的偏旁部首、筆順筆畫。
(3)練習用生字組詞。
3.再讀課文,給自然段標出序號。看看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是講下面內容的。
(1)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2)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3)在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4)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五、檢查自學情況,進行重點指導。
1.讀下面的詞語,要求讀得準。(指名讀)
板凳 代替 嗓門 印刷所 俯沖 轟隆 爆炸 叨念
2.說出下面生字的部首。
印(卩 ) 轟( 車 ) 凳(幾)
3.理解下面的詞語。
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俯沖--以高速度猛地向下沖。
爭先恐后--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刻,寶貴的。
渴望--迫切地希望。
叨念--因為牽掛而不住地說。
六、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帶著不懂的問題讀課文。
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生的?
2.再讀課文,深入地了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七、布置作業 :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進行思想教育。
教學目標 :
培養學生通過理解詞語、理解句子來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提高朗讀能力,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回顧
1.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你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嗎?(學生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講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這段,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2.思考討論,小組學習。
出示投影題:
(1)延安小學的同學“頑強地堅持學習”表現在什么地方?(表現在戰爭環境、條件艱苦)
(2)從哪些地方看出延安小學的學習條件十分艱苦?完成下列表格:
第二句中的三個分句,每個分句都是。
(3)默讀思考: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帶來的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重點句幫助理解。
投影A: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
要讓學生體會出:一方面說明當時學習條件非常艱苦,突出無書的困難,因此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體現了教科書的珍貴;另一方面,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書時,張指導員告訴大家有書的好消息,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B:“同學們知道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用的紙里節省出來的!”
引導學生體會出:書是來之不易的,是毛主席親自關懷,是黨中央用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出來的。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對延安小學學生的關心。用“沒有……就……”連接的。前半句講的是困難,后半句講的是克服困難的辦法。
寫這些困難一方面表現了延安小學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學習的頑強精神,一方面也說明了教科書的珍貴。
(4)體會重點句第3句的意思
出示投影:“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對比出示以下兩句,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比較課文中這樣寫好在哪?強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書作鋪墊。
3.總結第1自然段的段意。
討論明確:這段主要寫延安小學學習條件艱苦,師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貴的教科書。
三、學習課文2-6自然段。
1.投影出示思考題:
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學們渴望得到一本教科書?
2.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3.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地跳起來”“爭先恐后”等詞語深入體會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的心情。
4.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練習用因果關聯詞語填空。
(因為)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書!
①(所以)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②(所以)我們覺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地(跳起來)。
④(所以)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5.再次讀課文,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延安小學學生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還要注意本段四個感嘆號在表達人物感情時所起的作用。
6.歸納、總結第2-6自然段的段意。
(同學們聽到有教科書的消息異常高興,張指導員決定“我”去領書。)
四、學習第8-11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作者主要講了幾個意思?可以分成幾層?
2.討論分層情況:
第一層(8)主要寫“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高興和急切的心情。
第二層(9-10)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自己的身體保護書而英勇犧牲。
第三層(11)張指導員的臨終叮囑一直鼓勵"我"前進。
3.提問: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情況?帶著什么語氣朗讀?(引導學生體會當時的危險情況,讀出語氣。)
4.體會第9自然段中兩處省略號的用法。
(“快臥倒……”表示說話聲音被打斷。“我的耳一陣轟鳴,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省略我被炸傷昏迷后發生的事情。)
5.找出指導員身負重傷的句子。
6.根據“趴”“一動也不動”“完整無缺”“壓”“染紅”等詞語,啟發學生想象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情景,體會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的崇高精神。
7.重點詞語“完整無缺”的意思,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完整無缺的書是什么樣子的?
(2)這捆書是怎樣完整無缺的?
(3)這捆書為什么會壓在張指導員身下?
(4)他為什么這樣做?他的希望是什么?
8.指導學生想象張指導員因為傷勢過重,生命垂危,沒有力氣、說話斷斷續續的語氣。想象張指導員說話的樣子,練習朗讀。
五、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六、總結提問
課文為什么用《珍貴的教科書》做題目?
(引導學生回答:〈1〉當時條件艱苦〈2〉在主席關懷下,黨中央從印文件的紙里節省出來的印刷的〈3〉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書來之不易,十分珍貴。)
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8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反思
今天我執教的《珍貴的教科書》一文上完后,我覺得自己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能緊扣主題,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學重點,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體現了“長文短教,抓住重點,培養語感,讀中悟情,滲透學法”,課堂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積極性,思維活躍性。
一、緊緊圍繞“教科書的珍貴”這一重點主題展開四個層次的“讀”。
一是激起關注讀。一我就通過板畫“一捆書”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與關注點,先感受到我們的書普通而易得,然后又突出“珍貴的”這一關鍵的字眼,激起學生對珍貴原因的關注,從而激起讀書的欲望。二是圍繞問題讀。讓孩子們自己讀書、感悟、發現,“找一找、畫一畫”,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幾個關鍵處。三是引導感悟讀。通過抓重點詞、句“完整無缺”“壓”“最困難”“渴望”“毛主席的關懷”“黨中央印文件的紙里節省”的理解與感受,同時通過補充介紹背景,孩子們一步步明白了因為這些書不但是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孩子們非常渴望的,而且印書用的紙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從黨中央印文件的紙中節省出來的,更是張指導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書的珍貴。四是想象補充讀。通過回看這捆書,想起哪些人,應該記住些什么,激發學生根據當時的情景,想象補充并寫出指導員未說完的話,并進行多人次的交流讀,從而讓學生在補充讀中領悟到教科書寄托著老一輩的激勵。通過這堂課,我充分地認識到:多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豐富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愛憎情緒,而且還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以“情”為主線,讀中體驗“情”。整堂課我都緊緊圍繞課題中飽含深情的字眼——“珍貴”做足文章。在讀書、理解、引導、感動中體驗珍貴之情,表達珍貴之情,朗讀珍貴之情,以“情”為主線,以老師的熱情之“情”激起學生的真誠之情。以情貫穿,多次深情地讀課題。
三、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想象、抓重點詞、抓標點等培養語感的“讀”
通過“比較和想象”的語感訓練,再現了課文情境,為學生提供了鮮明、準確、豐富的語感形象,豐富了課文內容,使學生的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程度的體驗,把讀書的方法教給學生,這樣就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自覺地參與教與學的活動,同時也讓學生在大量的訓練過程中,豐富語言,增強語感。
意猶未盡的一堂課——《珍貴的教科書》教后感
開學以來,很久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了。一堂《珍貴的教科書》,我和孩子們感覺只有20分鐘似的,下課鈴響的時候,孩子們或是吃驚得說:“啊,下課了?”有的生氣地說:“這么快就下課了?真是太氣人了!”我的心里好高興,許久了,我沒有感覺孩子們對課堂如此的眷戀,我深深地覺得用真情來激發孩子們學習的欲望,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做好鋪墊,讓學生入情。
在檢查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我趁機為學生范讀了一遍。動情地朗讀立刻吸引了學生,有的還在偷偷抹眼淚。不知為什么,我自己也差點哭了出來,我也入情了。我讀完之后,看著學生都在那里躍躍欲試,于是,我讓學生放開膽子自己試著有感情的朗讀,因為這時候,他們也被感染著,讀起來很投入。
其次,抓住重點,直入中心。
圍繞“珍貴”一詞,我讓學生展開討論,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從哪些地方看出教科書的珍貴。孩子們出奇的熱情,爭先恐后的搶著回答問題,場面空前熱烈。抓住這個機會,我邊表揚,邊樹立典型,以便盡量照顧到全體同學,不打消他們的積極性,忙得不亦樂乎。我覺得問題的難易程度對孩子們來說非常的重要。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就在臥倒的那一瞬間指導員可能想些什么?想象一下,指導員是怎么做的呢?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指導員愛書勝過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這個時候,太多的講解都是多余的。
第三,感情朗讀,讓情感進入高潮。
我們班學生在感情朗讀方面是弱項,平常他們都不愿意起來讀,今天,他們也很熱情,我從心里感到很激動,也很感動。我想,利用這篇訓練朗讀能力的好課文好好指導指導他們。具體到一個詞的重讀,“完整無缺”“染紅”“一動也不動”具體到一個句子的語氣,“我撲到指導員身上大聲喊:指導員,指導員……”(教師渲染:面對著平日里和藹的老師,面對著倒在血泊里的指導員,我心如刀絞,痛不欲生,我拼命的哭喊著:)具體到語氣的停頓,具體到標點符號的處理(如文中的許多的省略號)……孩子們讀書的興趣明顯高漲。
這堂課我沒有完成任務,但是,課堂上學生的表現讓我深深地感動,他們如此積極,如此出色,讓我著實難忘。
這個“情”字可真是了得!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9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教科書的“珍貴”為線索,敘述了1947年,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教科書,張指導員在取書的路上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歌頌了指導員舍身護書的高貴品質。
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1) “我們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書。
第二部分(2—7) “我“和指導員去取書。
第三部分(8—10) 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
第四部分(11) 教科書和指導員的話一直激勵“我“前進。
盼書——渴望有書
取書——爭先恐后 珍貴——激勵前進
護書——完整無缺
生命換來
《珍貴的教科書》 教學設計
石家莊市東風西路小學 韓瑋蔚
教學目標:
1.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4.按要求預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2.在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從上學到現在共有幾本教科書?你們的書每學期一開學就能得到一本,你們會為得不到教科書而耽心嗎?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5課,珍貴的教科書。(板書課題)
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
啟發談話,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二、介紹時代背景。
課文記敘的故事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毅然于三月中旬放棄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戰場上消滅了蔣軍十多萬。延安小學的轉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隊猖狂進攻的時候,所以當時環境十分險惡。就是在這種險惡的條件下,延安小學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獻身,張指導員是怎樣用他的生命和鮮血換來那些珍貴的教科書的呢?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課文。
介紹背景,將過去拉到現在,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為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三、指導預習。
1.認真讀課文,利用字典學習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什么內容。
在同學們自學,認真讀書的基礎上完成,目的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
(1)正音:
文中“持、刷、抄、睜”是翹舌音。“嗓”是平舌音。
(2)多音字區分并組詞:
(3)區別同、近音字并組詞。
抄( ) 嗓( )
吵( ) 桑( )
須( ) 恨( )
需( ) 狠( )
2.注意下列字的部首:
凳:上下結構,查“幾”部。
替:上下結構,查“日”部。
須:左右結構,可查“彡”、“頁”部。
勵:左右結構,查“力”部。
缺:左右結構,查“缶”部。
3.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字形:
鍋:右下框內人,最后一筆是點“丶”。
嗓:右上是三個“又”,最后一筆是點“丶”,木最后一筆為“捺”。
投:右上第二筆是。
爆:右下共5筆,即氺。
4.出示生字卡片,理解下列詞語意思。
(1)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刻、寶貴的。
(2)炮火連天:炮彈爆炸后的火焰與天空相接,形容戰斗激烈。
(3)渴望:迫切地希望。
(4)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5)爭先恐后:搶著向前,唯恐落
(6)叨念:因為牽掛而不住地說。
(7)俯沖:以高速度猛地向下沖。
熟悉生字詞,掌握生字、新詞,為理解課文掃清障礙。
通過理解詞語意思這一環節,讓學生更容易把握文章內容。
五、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帶著問題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生,又是怎樣發展的?結果如何?
2.再讀文,了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
一、解題
首先板書課題《珍貴的教科書》
教科書指學生用的書;
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寶貴的。
為什么教科書如此珍貴?教科書到底珍貴在哪里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本篇課文
解題的過程既復習了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又突出了本篇課文的重點在于理解“珍貴”二字的含義。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討論明確:這個自然段主要寫延安小學學習條件艱苦,師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貴的教科書。
(2)帶著問題再讀第1自然段,思考討論:
①延安小學的同學們“頑強地堅持學習”表現在什么地方?
表現在戰爭環境、條件艱苦。
②師生問讀第2、3句,思考討論:從什么地方看出延安小學的學習條件十分艱苦?
教師出示下表,幫助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填寫,理解延安小學學習條件的艱苦。第二句中的三個分句,每個分句都是。
默讀思考: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帶來的消息是“振奮人心”的?投影重點句幫助理解:
投影a,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
投影b句:同學們知道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用的紙里節省出來的!
寫這些困難一方面表現了延安小學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學習的頑強精神,一方面也說明了教科書的珍貴。
③體會重點句第三句的意思,打投影。
投影:“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比較課文中這樣寫好在哪里?強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書作鋪墊。
(3)總結第1自然段段意。
延安小學師生學習條件非常艱苦,仍頑強地堅持學習。
2.學習第2~6自然段:
(1)它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2)再讀課文,從第2~6段中進一步體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學們渴望得到一本教科書。
學生讀書,自學討論。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地跳起來”、“爭先恐后”等詞進一步深入體會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時的心情。
在理解了詞語的基礎上,練習用詞語填空,指導學生理解因果關系。
(因為)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
①(所以)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②(所以)我們覺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得(跳起來)。
④(所以)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3)三讀課文,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本段課文,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延安小學生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還要注意本段四個感嘆號在表達人物感情時所起的作用。
(4)歸納、總結第2~6自然段段意:
同學們聽到有教科書的消息異常高興,張指導員決定帶“我”去領書。
3.學習第8~11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作者主要講了幾個意思,可以分成幾層?
學生默讀搞清8~11自然段主要講了三個意思,所以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8段):主要寫“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的高興和急切心情。
第二層(9~10段):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自己身體保護書而英勇犧牲。
第三層(第11段):張指導員的臨終囑咐一直鼓勵我前進。
(2)學習第一層:(第8自然段)
自己散讀課文,體會“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可以看出。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出:“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心情是高興和急切的。課文中“高興地跨著大步”、“恨不得一步趕回村子”這些詞句,生動體現了“我們”當時的心情是既高興又急切。
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把“我”和指導員取到書時高興和急切的心情表達出來。
(3)學習第二層(9~10自然段)
①過渡語:我和張指導員領到書后懷著高興和急切的心情往回趕時,途中發生了什么情況?
指名讓學生朗讀課文,然后整理老師給的下述句子,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發展的來龍去脈。
②投影:讀后請排列下列句子,并加上標點。
·我頭部受了傷
··那捆教科書還壓在指導員的身上
∴炸彈爆炸了
∷發現指導員傷勢嚴重
實際排列順序是:∴→·→··→∷
③再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深入體會重點段內容。
看課文插圖,想象“我”從暈倒至醒來這段時間內,張指導員是怎樣舍身護書的?
再讀這兩個自然段,劃出課文中記述張指導員護書的語言和動作的句子,具體加以體會。
投影a句:“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指導學生體會:“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一方面展示了張指導員的獻身精神,一方面突出了教科書的珍貴。
投影b句:“快臥倒……”,“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引導學生體會兩處省略號表示的意思。
“快臥倒……”——表示張指導員的話還沒有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昏過去了,此后的事不知道了。
(4)學習第三層(第11自然段):
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生命保護教科書?他的話語做了最好回答。請同學們自讀第11自然段,認真體會這段中的語言部分。
投影體會a句:指導員才微微睜開眼睛,嘴里叨念著:“書……書……”
這里的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斷續的說話。指導員身負重傷,剛剛蘇醒的第一句話就是“書”,可見指導員心中想到的不是自己只有書,書在其心中占了重要位置。投影體會b句:他輕輕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這是指導員臨犧牲前的最后一句話,這句話表達了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寄托著革命前輩的殷切期望。這捆教科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它是十分珍貴的。
在理解本段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體會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和無限期望。
(5)總結第8~11自然段主要內容。
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
4.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帶著下述問題,讀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內容: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學生自學后討論: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指指導員對學生們寄予的無限厚望。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指導員的話和指導員舍身保護教科書的英勇行為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4)指導學生用尊敬的心情和努力學習的決心來朗讀這段話。
(5)總結最后一自然段段意:
那捆珍貴的教科書一直激勵“我”前進。
初步感受延安小學學習條件的艱苦,以及體會“我們”盼望得到教科書的心情。
感受條件的艱苦,襯托教科書的珍貴。
要讓學生體會出:一方面說明當時學習條件非常艱苦,突出無書的困難,所以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體現了教科書的珍貴;另一方面說明,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書時,張指導員告訴大家有書的好消息,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引導學生體會出:書是來之不易的,是毛主席的親自關懷,是黨中央用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出來的。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對延安小學學生用“沒有……就……”連接的。前半句講的是困難,后半句講的是克服困難的辦法。
此句與下面兩句比較,進行語言訓練。
通過抓重點詞語的理解,目的一體會教科書的來之不易和大家爭先恐后取書的心情。目的二利于對“珍貴”一詞的理解。
關注語文基礎知識——標點符號的傳授。
中年級語文要求練習分段
培養學生抓重點詞語來分析課文的能力。
通過看插圖和想象幫助學生體會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精神。
引導學生體會: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聲音微弱,斷斷續續。
進行朗讀訓練,通過朗讀體會指導員的心愿無限的期望。
指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主要體現在下面兩方面:一是來之不易,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還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這個期望還將永遠激勵著后代發憤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第三課時
一、朗讀全文,體會思想感情。
強調:第二段讀出張指導員,“我”和同學們共同的興奮感情。
第三段要讀出帶省略號句子的語調。
二、總結全文。
在弄懂每個自然段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練習給課文分段。
(1)提供課后練習中段意內容。投影四段段意: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哪些自然段講下面的內容。
①在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②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③在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④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2)根據段意內容合并自然段分段。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1)“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第二段(2~7)緊急情況下,“我”和張指導員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第三段(8~11)在取書回來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第四段(12)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我”前進。
(3)指導學生練習給各段擬小標題: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歸納各段小標題:盼書、取書、護書、書的力量。
這個練習是滲透分段訓練。在教給學生運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來歸納每個自然段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然后再看看哪幾個自然段說的是同一個意思,完成本項訓練。這種練習為突破分段這一難點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小結:
這篇課文記敘了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的事跡,贊揚了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革命精神。說明老一輩對下一代學習的關心。
通過小結理清文章脈絡,加深對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
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思考“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哪里?
學生討論,明確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
(1)環境艱苦,學生沒書渴望得到書。
(2)這些書是在毛主席關懷下,從黨中央文件用紙中節省出來的。
(3)這捆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
五、學習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文中的省略號有四種不同用法。
(1)省略的是指導員想說還沒說完的話。
(2)省略號表示的是以后的事“我”不知道了,省略了“我”暈倒后到醒來時那一段時間里的事。
(3)省略了多次重復說的同一句話。
(4)表示說話的斷斷續續不連貫。
抓住這一環節的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六、指導學生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1)讀詞語,理解詞語。
(2)體會詞語所在句中的意思。
(3)討論詞語可應用的范圍。
(4)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通過造句加深對“堅持”和“必須”兩個詞的理解。
《珍貴的教科書》 教學設計
石家莊市東風西路小學 楊華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教科書的“珍貴”為線索,敘述了1947年,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教科書,張指導員在取書的路上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歌頌了指導員舍身護書的高貴品質。
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1)“我們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書。
第二部分(2—7)“我“和指導員去取書。
第三部分(8—10)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
第四部分(11)教科書和指導員的話一直激勵“我“前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7個會認的字,掌握11個會寫的字。理解“炮火連天、興高采烈、爭先恐后、呼嘯、盤旋“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繼續培養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理解詞語、句子及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在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舍身護書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點:了解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
教學難點: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小黑板出示問題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每當新學期來臨,每當我們手捧嶄新的課本,你們的心情一定是既興奮又激動。是啊,一本本教科書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知識。然而,在新中國成立前,在險惡的戰爭環境里,要想得到一本教科書又談何容易?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0課“珍貴的教科書”(板書課題)。
從“書”這條線索入手,拉近學生與課文內容的距離,讓學生更快的進入文本
二、釋題質疑。
師:看到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為什么稱教科書是珍貴的?
(2)文章講的故事發生在什么時代?
學生質疑,激發深入學習的興趣。
三、介紹時代背景
師:第一個問題留給同學們學完課文后回答,第二個問題老師來介紹一下:課文記敘的故事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毅然于三月中旬放棄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戰場上消滅了蔣軍十多萬。延安小學的轉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隊猖狂進攻的時候,所以當時環境十分險惡。就是在這種險惡的條件下,延安小學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獻身,張指導員是怎樣用他的生命和鮮血換來那些珍貴的教科書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介紹時代背景,將學生帶入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交流。
3.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哪幾部分內容?(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總結。
盼書——取書——護書——激勵前進(板書)
先自讀,再全班指名讀,調動每一個孩子閱讀的積極性,借助閱讀,理清課文的順序。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讀了一個發生在新中國成立前,在戰爭環境中的感人故事,它就是——《珍貴的教科書》。按照故事發生發展的順序寫了哪幾部分?(生答)
為什么教科書如此珍貴?教科書到底珍貴在哪里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激發情感,突破難點
1.自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最能表明教科書珍貴的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生:讀9自然段,我從這感受到了書的珍貴,因為這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
師:最打動你的是哪句話?
生:“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師:“完整無缺”是什么意思?
生:是一點沒有損壞。
師:可見,在危險出現的時候,張指導員沒有想到自己的安危,,想到的只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你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齊讀9自然段。
2.師:不就是一捆書嗎?難道這捆書真的比生命還重要嗎?讓我們在從課文中找一找答案。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邊聽邊思考:哪句話最能表達延安小學的同學們盼書的心情?(“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
師:什么叫“渴望“?(急切、迫切地希望)
為什么孩子們那樣渴望有書呢?
學生交流。
“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師:你從“最困難“中體會到什么?
朗讀排比句:沒有——沒有——沒有——沒有——感受戰爭環境下的艱苦,感受學習條件的困難。再連起來讀,沒有——就——;沒有——就——,體會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學習的精神。
師: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齊讀)
師:是啊,書在學生們的心里是那樣珍貴,他們堅持學習,多么渴望擁有一本教科書。
(2)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能反映書的珍貴?
生:“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用的紙里節省出來的!”
師: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當時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書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是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這些教科書確實來之不易——是珍貴的。
師:這書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多么珍貴啊!你再來讀一讀。(3)師:孩子們對書是這么的渴望,想象一下,當張指導員告訴他們有書的消息,他們會怎樣?用“~~~~”劃出反映同學們心情的句子。
(小黑板出示句子,學生填空:)
①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②我們覺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③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都高興得(跳了起來)。
④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師:誰來說說你對“興高采烈、振奮人心、爭先恐后”的理解,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地跳起來”、“爭先恐后”等詞語深入體會同學們得到教科書后喜悅、興奮的心情。
(4)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2—6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學生們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
指導學生情感朗讀,通過閱讀真切的感受教科書的“珍貴”。
區分“渴望”與“盼望”、“希望”的不同,體會延安小學的孩子們的心情,進而感受教科書的“珍貴”。
三、再讀重點段,感受珍貴的“激勵”
1、師:讓我們再來讀一讀8、9、10自然段,一起感受那感人的一幕,邊讀邊想象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情景。思考:
(1)“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2)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
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我“看到指導員”一動也不動“的悲痛,體會指導員在說最后那幾句話時的高大形象。
2、通過反復朗讀指導員的話,體會省略號的用法。
(1)“書……書……”省略號表示什么?
這里的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斷斷續續的說話。指導員身負重傷,剛剛蘇醒的第一句話就是“書”,可見指導員心中想的不是自己,只有書,書在其心中占據了最重要位置。
(2)“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身負重傷,聲音微弱,說話斷斷續續。這是張指導員犧牲前的最后一句話,這句話表達了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寄托著革命前輩的殷切期望。這捆教科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它是十分珍貴的。
(3)啟發學生想象張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進行思想教育。
師:張指導員的話還沒有說完,他要說什么,你們知道嗎?拿起筆來,把他沒說完的話寫在后面。
3、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讓我們把指導員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一齊來讀一讀最后一段。
理解省略號的作用,體會情感,想想張指導員生命垂危時說話的樣子,再次感受教科書的“珍貴”
四、小結:
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所以這書是特別——珍貴的!
五、總結提問
師:現在誰來回答我們第一節課的問題: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引導學生回答:(1)當時條件艱苦;(2)是在毛主席關懷下,黨中央從印文件的紙里節省出來的;(3)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書來之不易,十分珍貴。
六、拓展延伸
師:學習了《珍貴的教科書》的故事,讓你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我們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師:我希望這種幸福能一直留在大家心里,激勵大家不斷努力學習!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讀這篇課文課文!
展開想像,和自己現在的生活聯系,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認知:了解戰爭年代學習條件的艱苦,了解革命前輩對下一代學習的關懷.
技能:懂得省略號在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通過朗讀,理解文章的內容.
情感:教育學生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點:理解教科書的珍貴,通過朗讀來領會和理解文章的內容.
教學難點:懂得省略號在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
課前準備:投影,錄音機,磁帶,小黑板
教學過程:
啟發談話,導入課文
同學們,一開學我們就會發到許多新書,這些新書是我們學習時必不可少的教科書.(板書:教科書)
(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引出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后,同學們會有什么想法
(學生思考后自由交流)
對我們來說,一本教科書隨手可得,一點兒也不稀罕,然而大家是否知道在那戰爭年代,它又是顯得很珍貴.(板書:珍貴的)
(學生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
放錄音,提要求:(1)聽清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教科書為什么是珍貴的
(學生按要求聽錄音,邊聽邊想.)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文錄音,有明確的目的.)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輕聲自由讀課文,找一找課文哪幾節具體寫"張指導員用生命和鮮血保護教科書的."
(學生輕聲自由讀,同桌交流.)
(讓學生通過交流找到重點段.)
用一個詞語概括:(板書:護書)
"護書"的上文寫了什么 下文又寫了什么
(板書:盼書——取書——護書——愛書)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通過討論交流,初步理清文章脈絡.)
講讀課文重點段,指導朗讀
那么,張指導員究竟是怎樣用生命來保護書的呢 (出示朗讀要求)
(學生齊讀8——11節)(讓學生在朗讀之前有明確的目標)
齊讀后思考:這一段中哪一句話直接寫出了張指導員護書的呢
出示:指導員趴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一動也不動.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身下,已經被鮮血染紅了.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1)"完整無缺"是什么意思 在句子中具體指什么 從中可以體會出什么
(學生自由從詞語手冊中查找后結合文章內容加以體會,交流.)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那么朗讀這句話應抓住哪些詞呢
(學生朗讀,個別讀,男女分開讀.)
教師引讀:指導員趴在離我不遠的地方,……那捆書……已經被……
(學生跟讀)(突出句子中的重點詞)
看到書能完整無缺,"我"感到一絲欣慰,然而較多的是我對指導員的擔心與心情的悲痛,所以讀時語調低沉些,語速放慢些.(齊讀)
(通過教師的歸納,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朗讀要求.)
我們知道炸彈是有極大殺傷力的,然而那捆書卻完整無缺地保留了下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請大家看看畫面,想象一下,當時指導員是怎樣護書的.(放投影)
(學生自由想象,交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剛才的發言,老師感受到大家已經進入了畫面,目睹了這一幕悲壯的情景,作者同樣心如刀割,我們看了這個片段后,想一想指導員和我的話該怎樣讀
(同桌交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出示:(1)我撲到指導員身上大聲喊到:"指導員,指導員……"
(2)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指名讀第(1)句)(指導朗讀:擔心,害怕,一遍又一遍,聲音越來越響)(指導后個別讀,齊讀)(教師及時糾正不足并加以指導,從而來理解文章內容.)
(指名讀第(2)句后指導:指導員身負重傷,身體極度虛弱,連說話也需要積蓄全身的力量,說話時斷斷續續不連貫)
(學生之間互相點評,齊讀)
這兩句話中,省略號分別表示了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表示反復說的統一句話.
第二句:表示說話斷斷續續不連貫.
(四人小組討論后交流)(抓住課后練習理解文中的難點)
護書之舉讓人感動,臨終之言讓人潸然淚下,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吧!
(學生自由讀)
指導員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愿讓師生渴望的教科書受損,這一本本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的確珍貴.
(點明文章的重點"珍貴")
五,本課小結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11
一、把握課標,說教材
《珍貴的教科書》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在革命戰爭年代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事,說明了學習環境的艱苦和教科書的珍貴,體現了革命先輩對后代的殷切期望。全文以“教科書”為線索,以“珍貴”為核心,展開故事情節。
1、教材地位
本文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二單元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了解敘述的順序”學習本組課文,要指導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想文章的敘述順序,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本單元訓練重點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⑴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學習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⑵ 知識和能力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3、教學難點: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及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經過,理解教科書為什么是珍貴的。
二、發揮主導,說教法
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本課我力圖在結構上有所突破,改變了慣有的教師問,學生答,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局面。我采用的教法是“導學法”,重視在“導”字上下功夫,如:理解教科書的珍貴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提出相應的問題:為什么張指導員和 “我”取回來的教科書是珍貴的教科書?然后組織討論。學生要全面地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對全文有深刻的理解。我啟發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觀察插圖,展開討論。小組選代表回答,其他成員互相提示、補充,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還給學生,我只在關鍵處、重點處以及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后無法解決的地方給予適當的點撥、引導,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
三、確定主體,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把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參與狀態、合作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等有機地聯系起來,以學生的"學"為教學出發點,讓學生積極參與,大膽求索。本課我指導學生運用如下的方法進行學習:
1、質疑探究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過程總是從問題開始。讀書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讀有所思,方能有所得。教學中我鼓勵學生質疑并提示根據課文質疑的方法:從課題、從字詞句、從課文矛盾處(如:為什么張指導員身負重傷,那捆教科書卻完整無缺呢?)
2、合作學習法
現代社會既分工又合作。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合作能力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學習本身的需要。例如在教學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部分,我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其中一名學生大聲讀課文第七至十自然段,其余三名邊聽邊用“----”畫出張指導員說的話,用“▲”畫出描寫張指導員護書動作的詞語。然后在小組交流討論,這樣有利于培養主動學習過程的合作性,以彌補獨立學習之不足,增進學生之間情感溝通與智力互補,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情感體驗法
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跨越時空的界限,有設身處地之感,更能體會教科書的珍貴。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珍惜來這不易的幸福學習生活的情感。
四、合理安排,說程序
1、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什么叫“珍貴”,生活中你將什么視為“珍貴”的?
2、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⑴ 輕聲朗讀每個自然段,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⑵ 設計導讀提綱,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然后從提綱中篩選出最重要的詞語來作為每個大段的小標題,分別是:盼書、取書、護書、激勵前進,并板書
3、細讀課文,理解“珍貴”
⑴ 文章從四個方面來寫教科書的“珍貴”,找出最能表明教科書珍貴的語句,再讀一讀,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的。
⑵ 文章哪一部分最使你感動的?
⑶ 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部分最令人感動。默讀第七至十自然段。
⑷ 小組合作學習。四人小組中一名同學讀課文,其他三名邊聽邊用“----”畫出張指導員說的話,用“▲”畫出描寫張指導員護書時動作的詞語。
⑸ 有感情朗讀課文。
小結:年輕的張指導員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教科書獻出了生命,這些來之不易的教科書顯得尤為珍貴。
4、布置作業
⑴ 有感情朗讀課文
⑵ 張指導員話未說完就犧牲了,請你想像他想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4.按要求預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2.在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指導預習,學習生字新詞。
(二)初讀課文,介紹背景,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新課。
同學們,你們從上學到現在共有幾本教科書?你們的書每學期一開學就能得到一本,你們會為得不到教科書而耽心嗎?今天,我們來學習第5課,珍貴的教科書。(板書課題)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介紹時代背景。
課文記敘的故事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毅然于三月中旬放棄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戰場上消滅了蔣軍十多萬。延安小學的轉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隊猖狂進攻的時候,所以當時環境十分險惡。就是在這種險惡的條件下,延安小學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獻身,張指導員是怎樣用他的生命和鮮血換來那些珍貴的教科書的呢?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課文。
(三)指導預習。
1.認真讀課文,利用字典學習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什么內容。
(四)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
(1)正音:
文中“持、刷、抄、睜”是翹舌音。“嗓”是平舌音。
(2)多音字區分并組詞:
(3)區別同、近音字并組詞。
抄( ) 嗓( ) 須( ) 恨( )
吵( ) 桑( ) 需( ) 狠( )
2.注意下列字的部首:
凳:上下結構,查“幾”部。
替:上下結構,查“日”部。
須:左右結構,可查“彡”、“頁”部。
勵:左右結構,查“力”部。
缺:左右結構,查“缶”部。
3.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字形:
鍋:右下框內人,最后一筆是點“丶”。
嗓:右上是三個“又”,最后一筆是點“丶”,木最后一筆為“捺”。
投:右上第二筆是。
爆:右下共5筆,即氺。
4.出示生字卡片,理解下列詞語意思。
(1)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刻、寶貴的。
(2)炮火連天:炮彈爆炸后的火焰與天空相接,形容戰斗激烈。
(3)渴望:迫切地希望。
(4)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5)爭先恐后: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6)叨念:因為牽掛而不住地說。
(7)俯沖:以高速度猛地向下沖。
(五)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帶著問題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生,又是怎樣發展的?結果如何?
2.再讀文,了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六)布置作業 。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
(二)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三)認識省略號及其用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課文,懂得教科書的珍貴。
(二)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段訓練。
三、教學過程
(一)解題。
首先板書課題《珍貴的教科書》
教科書指學生用的書;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寶貴的。
為什么教科書如此珍貴?教科書到底珍貴在哪里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本篇課文。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討論明確:這個自然段主要寫延安小學學習條件艱苦,師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貴的教科書。
(2)帶著問題再讀第1自然段,思考討論:
①延安小學的同學們“頑強地堅持學習”表現在什么地方?
表現在戰爭環境、條件艱苦。
②師生問讀第2、3句,思考討論:從什么地方看出延安小學的學習條件十分艱苦?
教師出示下表,幫助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填寫,理解延安小學學習條件的艱苦。
第二句中的三個分句,每個分句都是:
默讀思考: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帶來的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重點句幫助理解:
投影A,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
要讓學生體會出:一方面說明當時學習條件非常艱苦,突出無書的困難,所以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體現了教科書的珍貴;另一方面說明,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書時,張指導員告訴大家有書的好消息,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B句:同學們知道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用的紙里節省出來的!
引導學生體會出:書是來之不易的,是毛主席的親自關懷,是黨中央用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出來的。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對延安小學學生用“沒有……就……”連接的。前半句講的是困難,后半句講的是克服困難的辦法。
寫這些困難一方面表現了延安小學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學習的頑強精神,一方面也說明了教科書的珍貴。
③體會重點句第三句的意思,打投影。
投影:“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此句與下面兩句比較,進行語言訓練。
比較課文中這樣寫好在哪里?強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書作鋪墊。
(3)總結第1自然段段意。
延安小學師生學習條件非常艱苦,仍頑強地堅持學習。
2.學習第2~6自然段:
(1)它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2)再讀課文,從第2~6段中進一步體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學們渴望得到一本教科書。
學生讀書,自學討論。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地跳起來”、“爭先恐后”等詞進一步深入體會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時的心情。
在理解了詞語的基礎上,練習用詞語填空,指導學生理解因果關系。
(因為)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
①(所以)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②(所以)我們覺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得(跳起來)。
④(所以)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3)三讀課文,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本段課文,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延安小學生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還要注意本段四個感嘆號在表達人物感情時所起的作用。
(4)歸納、總結第2~6自然段段意:
同學們聽到有教科書的消息異常高興,張指導員決定帶“我”去領書。
3.學習第8~11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作者主要講了幾個意思,可以分成幾層?
學生默讀搞清8~11自然段主要講了三個意思,所以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8段):主要寫“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的高興和急切心情。
第二層(9~10段):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自己身體保護書而英勇犧牲。
第三層(第11段):張指導員的臨終囑咐一直鼓勵我前進。
(2)學習第一層:(第8自然段)
自己散讀課文,體會“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可以看出。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出:“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心情是高興和急切的。課文中“高興地跨著大步”、“恨不得一步趕回村子”這些詞句,生動體現了“我們”當時的心情是既高興又急切。
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把“我”和指導員取到書時高興和急切的心情表達出來。
(3)學習第二層(9~10自然段)
①過渡語:我和張指導員領到書后懷著高興和急切的心情往回趕時,途中發生了什么情況?
指名讓學生朗讀課文,然后整理老師給的下述句子,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發展的來龍去脈。
②投影:讀后請排列下列句子,并加上標點。
·我頭部受了傷
··那捆教科書還壓在指導員的身上
∴炸彈爆炸了
∷發現指導員傷勢嚴重
實際排列順序是:∴→·→··→∷
③再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深入體會重點段內容。
看課文插圖,想象“我”從暈倒至醒來這段時間內,張指導員是怎樣舍身護書的?
通過看插圖和想象幫助學生體會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精神。
再讀這兩個自然段,劃出課文中記述張指導員護書的語言和動作的句子,具體加以體會。
投影A句:“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指導學生體會:“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一方面展示了張指導員的獻身精神,一方面突出了教科書的珍貴。
投影B句:“快臥倒……”,“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引導學生體會兩處省略號表示的意思。
“快臥倒……”——表示張指導員的話還沒有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昏過去了,此后的事不知道了。
(4)學習第三層(第11自然段):
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生命保護教科書?他的話語做了最好回答。請同學們自讀第11自然段,認真體會這段中的語言部分。
投影體會A句:指導員才微微睜開眼睛,嘴里叨念著:“書……書……”
這里的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斷續的說話。指導員身負重傷,剛剛蘇醒的第一句話就是“書”,可見指導員心中想到的不是自己只有書,書在其心中占了重要位置。
投影體會B句:他輕輕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引導學生體會: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聲音微弱,斷斷續續。這是指導員臨犧牲前的最后一句話,這句話表達了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寄托著革命前輩的殷切期望。這捆教科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它是十分珍貴的。
在理解本段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體會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和無限期望。
(5)總結第8~11自然段主要內容。
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
4.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帶著下述問題,讀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內容: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學生自學后討論: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指指導員對學生們寄予的無限厚望。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指導員的話和指導員舍身保護教科書的英勇行為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指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主要體現在下面兩方面:一是來之不易,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還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這個期望還將永遠激勵著后代發憤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4)指導學生用尊敬的心情和努力學習的決心來朗讀這段話。
(5)總結最后一自然段段意:
那捆珍貴的教科書一直激勵“我”前進。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每兩個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三)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在了解每個自然段內容和自然段之間聯系的基礎上,練習給課文分段。
(二)學習省略號的幾種不同用法。
三、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體會思想感情。
強調:第二段讀出張指導員,“我”和同學們共同的興奮感情。第三段要讀出帶省略號句子的語調。
(二)總結全文。
1.在弄懂每個自然段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練習給課文分段。
(1)提供課后練習中段意內容。投影四段段意: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哪些自然段講下面的內容。
①在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②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③在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④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2)根據段意內容合并自然段分段。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1)“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第二段(2~7)緊急情況下,“我”和張指導員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第三段(8~11)在取書回來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第四段(12)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我”前進。
(3)指導學生練習給各段擬小標題: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歸納各段小標題:盼書、取書、護書、書的力量。
2.小結:
這篇課文記敘了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的事跡,贊揚了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革命精神。說明老一輩對下一代學習的關心。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哪里?
學生討論,明確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
(1)環境艱苦,學生沒書渴望得到書。
(2)這些書是在毛主席關懷下,從黨中央文件用紙中節省出來的。
(3)這捆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
4.學習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文中的省略號有四種不同用法。
(1)省略的是指導員想說還沒說完的話。
(2)省略號表示的是以后的事“我”不知道了,省略了“我”暈倒后到醒來時那一段時間里的事。
(3)省略了多次重復說的同一句話。
(4)表示說話的斷斷續續不連貫。
5.指導學生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1)讀詞語,理解詞語。
(2)體會詞語所在句中的意思。
(3)討論詞語可應用的范圍。
(4)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