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美術教案——我做的罐和壺(二)
課題七:我做的罐和壺(二)教學內容:教材第10-11頁的我做的罐和壺。
教學目的:1、認知領域:進一步了解“罐和壺”的歷史文化背景及實用、欣賞價值。 我做的罐和壺
2、操作領域:鞏固已學的泥土制作方法,能獨立創作新奇別致的造型和進行裝飾。 我做的罐和壺
教學準備:將上一課的作品布置一個展覽。課前收集“罐和壺”的圖片資料和故事。陶土、小刀、水罐、墊紙、抹布等。 蘇少版美術教案——我做的罐和壺
教學過程;
一、走進罐和壺的世界。讓學生走進罐和壺的世界,從中挑選適合自己審美經驗的作品,然后分別從“罐和壺”的造型、裝飾上,讓學生進行分析、交流,從而激發學生對“罐和壺”的創作激情。
二、傾聽“罐和壺”的對話。
a、通過“罐和壺”的對話讓學生對它的創意、造型有新的啟發和觸動。加上裝飾,給“罐和壺”穿上漂亮的外衣,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故事、人物、花卉等畫在上面,啟發學生熱愛生活,珍愛在大自然。
b、你看我的造型多豐富,多的個性,那個坐在沙發上看書的小男孩就是我。現代人把我打扮的更時尚呢。更前衛了,在我的底部有四個人用力轉動著壺體,人們稱我是時尚的花公雞,漂亮極了。
c、你看我的造型雖很簡單但美觀,古代非洲的人形陶罐獨出心裁;在我的身上用小刀畫的圖案也很有民族風情。現在的學生們更是把我設計成豐富多彩,幽默。有的在我身上畫了卡通人物,……。
三、探討它的制作方法。
1、班上能力強的同學介紹如何做壺身,怎樣做壺底,怎樣將壺身與壺底相聯。
2、造型大探討。
3、介紹如何用小刀等輔助工具,如何用顏色進行裝飾。
4、方法探索。構思想像 -----大形入手-----局部連接-----裝飾加工----整體調整。
四、布置作業。
同桌合作完成一件作品。
用紙墊在紙上注意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