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美術教案——我做的罐和壺(一)
課題六:我做的罐和壺(一)教學內容:教材第8-9頁的我做的罐和壺。
教學目的:
1、認識領域:了解一些陶藝歷史,我做的罐和壺使學生對陶藝產生了興趣,學習不同造型的罐和壺的制作方法。 我做的罐和壺
2、操作領域:學習制作的方法,能做一個簡單的“罐和壺“
3、情感領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我做的罐和壺
教學重點:了解一些陶藝知識,學習制作“罐和壺”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制作的方法,并可以加上一些裝飾。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玩過泥土嗎?
二、用布把自己的眼睛蒙起來,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學生上臺摸一摸陶罐,分析一下罐子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三、討論制作方法。如果要做好一個陶罐要從哪里入手,學生討論。出示:畢加索的《鳥形壺》,學生討論是如何來制作的,教師總結、演示制作方法。
四、研究“裝飾”的方法。學生利用實物展示,教師總結,學生自由想像。
五、制作“罐和壺”,可以模仿書本,也可以自己想像。
六、學生制作。教師指導。
七、開展活動。罐壺展示會,學生每人一張評價紙,把自己最喜歡的幾件作品名稱寫下來,并寫好在哪里,還有哪里要修改。學生自己評價和互相評價。
八、課后延伸:學生收集自己喜歡的罐和壺的圖片,為下一堂課作好準備。
九:收拾活動場地,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