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出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荷花、挨挨擠擠、蓮蓬、飽脹、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隨風飄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美語言。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培養對大自然美的體驗。
【教學難點】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掛圖和多媒體課件、閱讀資料《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和《芳心苦》、生字卡片,小黑板(自讀要求、詞語)。
學生:查找有關荷花的文字或圖片資料,回憶自己見過的荷花是什么樣子。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豐富的課文,教學導入時,可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增加對荷花的感性認識。再出示有圖片資料或其教學手段來展示一幅幅荷花圖。讓學生充分了解荷花,體會荷花的美。然后再引導學生讀課文,了解作者是怎樣描寫荷花的。
教學時,要抓住作者對荷花各部分的描寫和想象,反復朗讀,從中體會作者要表達的喜愛荷花的感情。閱讀中抓住重點詞句,展開想象。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理解關鍵詞句,展開想象,并體會句子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對于第四段作者的想象部分,可以提出,“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會想些什么?”激發學生想象的興趣。只有讓學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并把她當作有感情的人來想象,才能體會到作者出于對荷花的深深情感,已經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進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最后一句“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實寫照。從而讓學生懂得富有感情、充滿想象是構成好的寫景文章的重要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謎語: “美麗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綠裙水上漾。”打一植物。
2、板書課題,指導學生寫好“荷”。
3、組織交流荷花資料。
4、導入:
關于荷花,我們了解得真不少。葉圣陶爺爺去公園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樣的荷花呢?師范讀課文。
1、學生猜謎語:荷花。 2、書寫“荷”。
3、交流收集的有關荷花的文字、圖片資料,或者講述自己賞荷花的經歷。
4、聽教師范讀課文,激起學文興趣。
⑴ 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⑵ 邊讀邊思考:
白荷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2、巡視指導。
3、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易出現錯誤的詞語或難讀的段落。(重點2、4)
4、看了荷花,聽了描述,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1、根據要求自讀課文,思考問題。2、同桌互相當老師,的聽對方讀得是否流利。
3、個別讀課文,共同評議。
4、生思考并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