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教學反思
一學生說,我覺得我們應該從這只可憐的驚弓之鳥身上吸取一點教訓,那就是從小就要培養自己經受挫折的能力,不能像這只雁一樣,只因為被箭射傷過,后來一聽到弓弦響就驚慌失措地墜落到地上。我們班上不是有的同學曾經因為某次考試不及格,受到家長的訓斥,現在一聽說考試就心慌嗎?--這個學生由落地的驚弓之鳥談到了當前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要注重培養青少年經受挫折的能力。這是本課教參書書上并未涉及到的內容。我帶頭為他的獨抒己見鼓掌。
另一學生說,我覺得更羸的所作所為不值得稱贊,因為他缺少人道主義。他明明知道那只受傷的鳥不能再受驚嚇了,但為了在國王面前顯示自己的高明,又故意拉動弓弦,使那只可憐的鳥又一次遭受精神上的打擊,摔落在地上。鳥是人類的朋友,更羸的惡作劇有點殘酷無情了。--這位女學生獨辟蹊徑,居然能從保護鳥類的角度來談感受,體現了女性注重情感同情弱者的心理體驗特征。同樣,這樣的感受內容也是教科書上沒有的。雖然有的學生認為此說有點牽強附會,但她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且言之有理,這一點就值得充分肯定。我又一次帶領全班學生熱烈鼓掌
《驚弓之鳥》課后反思
踏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才剛剛三個星期,面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的工作,讓我感覺束手無策。從沒有教過語文課,很少接觸小學生這一群體,每當拿起語文書,翻開其中的課文,腦子里一片糊涂。幸好對我們新老師,學校給我們安排了兩個師傅,從教學和教育兩個方面指導我們。
有了老師的指導,這并不意味著坐享其成,自身的努力同樣很重要。記得我們的研訓員說過,如果一個老師能夠堅持寫三年的教學反思,肯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在我們的印象里,通常會覺得:上一節好課,最重要的是備課和寫教案,往往忽視了對課后的反思。在三個星期的教學過程中,我就體會到了寫好課后反思,不僅必要而且重要。
9月16日,松江區的研訓員來我們學校聽新老師的課。知道這個消息后,我很是著急,我要怎樣才能把《驚弓之鳥》這節課上好呢?思考來思考去,都沒有一個好思路。包老師感覺到我的為難,于是她決定上這節課讓我聽。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一個好老師是如何把握課堂,一節課上下來感覺行云流水一般舒暢。而自己上課時總是磕磕巴巴的,有時怕漏這個又忘了那個。不過我也并沒有灰心,作為一名新老師,關鍵是如何讓這一堂課順利地按照先前的準備上下來。《驚弓之鳥》是一篇成語故事,我想我們在第三課時已經學習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何不引導學生們從他們了解的成語入手,來導入我們的新課呢?接下來,對課題這個成語進行解釋,接著開始文章中生字詞的學習。
我把這個想法與包老師討論了一下,包老師說,如果一個老師在備課時要求學生學習某一個知識,那么老師的知識儲備量一定要比學生的多很多。比如我要學生們說說他們知道的一些成語,可能學生的成語儲備量并不多,那老師就應該有意識的教他們一些成語,作為積累。不僅如此,我用的是質疑課題的方式開始新課文的學習,那么這個對于課題中一些字的解釋,在學生還沒學習這課之前,他們能回答的很好嗎?包老師說,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上,看看到底學生的反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