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碗碗花》教學設計之二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細讀課文,理解“我”怎樣通過試驗發現了打碗碗花不會打破碗的,并從中受到啟發產生聯想。練習弄懂自然段的意思,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說一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學生討論回答:
第1自然段:我家門前不遠的水渠旁有一塊荒地,荒地里野花燦爛,一茬接一茬。
第2自然段:寫打碗碗花的形狀和顏色。
第3自然段:盛開的野花中有一種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
第4自然段:外婆說誰摘打碗碗花就會打破飯碗,“我”對外婆的話將信將疑。
第5自然段:好奇心鼓動“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樣讓人打破碗的。
第6自然段:我做了個試驗,發現摘了打碗碗花不會打破碗。
第7自然段:提出疑問,不知道為什么給這種美麗的花起這么個丑惡的名字。
二、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討論:打碗碗花是什么樣的?
學生回答:
一片粉白色的野花,走近看那花開得十分異樣,粉中透紅的花瓣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淺淺的小碗,碗底還滾動著露珠。這個淺淺的小碗不漏,可以盛東西多么新奇、有趣。
三、指名朗讀第六自然段
討論回答:
“我”是怎樣發現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一)這自然段共幾句話?
回答:共五句。
(二)每句話講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我”摘了一朵打碗碗花藏在衣兜里。
第二句:講“我”吃飯的時候,心里很緊張,擔心手里的碗會驟然破裂。
第三句:一頓飯吃完,碗安然無恙。
第四句:“我”發現外婆“關于打碗碗花的話不可信”。
第五句:可以堅信不疑地說:“打碗碗花——不打碗。”
(三)用順接連詞(先寫……再寫……然后寫……接著寫……最后寫……)說一說,“我”是怎樣發現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四)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討論回答:
1.注意按事情的發展變化一層一層、一句一句寫清楚。
2.注意句與句之間的先后順序以及它們之間的連鎖關系。
四、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學生暢所欲言。
主要可能涉及三個方面:
(一)猜測為什么把這種花叫做打碗碗花?
(二)提出自己聽到老年人講過的一些缺乏科學根據的話。
(三)會想到自己曾經做過的試驗,或是學了《打碗碗花》以后打算對某些問題進行驗證試驗。
以上三個問題要做正確引導。
五、作業
朗讀課文,回答課后1題。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