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集體備課教案
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集體備課
【單元教學內容】
這一組以秋天這專題,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個角度描寫秋天,有的表達了在秋天里人們對家鄉、對親人的懷;有的記敘了孩子們在秋天里活動的歡樂;有的描寫秋天美好的景色。課文里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聲音,都會使人們心中產生不同于對其他季節的感受。
【單元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22個生字,讀準字音即可;會寫34個生字,掌握字的音、形、義。能正確讀寫本單元要求掌握的詞語中。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和兩首古詩。并能摘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和語段,積累語言。
3、“口語交際”要求學生結合本組課文說說對秋天的景物的了解,把話說通順、完整,態度自然大方,口齒清晰,聲音響亮。“習作”要求能用自己的話,表達一個較完整的意思就可以。“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我會填” 和“趣味語文”要求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積累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秋天的美好,并用手中的筆,描繪心中的秋天。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天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
3、結合口語交際內容進行習作,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一個較完整的意思。
9、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地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課前先學:
1、根據老師預習常規要求預習課文;
2、回憶背過的有關這兩個詩人的詩或查找詩人的其他詩讀一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簡介作者
2、解題:從古詩的題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寫作者在晚上的所見所聞。
(二)初知詩意
1、自主學習,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這首古詩讀通、讀準確。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著聽,互相評議,相互指正。
3、指名讀古詩,正音。
(三)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結合圖意,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劃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2、全班交流,理解詩意
(1)小組匯報讀懂的地方。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互相補充詩意,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心情。
3. 誦讀全詩
自由讀——賽讀——評讀——齊讀
4、練習背誦
(四)指導寫字“促、深”。
第二課時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王維很有才華,他的詩被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是詩人十七歲時離開家鄉,遠在京城長安寫的。
二、初讀
1、我們先把詩讀正確、連貫。
2、教師范讀自由讀指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