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備課教案
7、指名朗讀。
四、說話訓練
小興安嶺真美啊!同學們,如果我們有機會去小興安嶺,你會選擇哪個季節去,為什么?
五、總結全文,學習寫法。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這篇文章中心突出,結構鮮明,語言優美。作者按“總—分—總”的寫作順序,抓住景物特點,第1自然段先概括寫小興安嶺像“綠色的海洋”的特點,然后第2至5自然段分別具體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最后總寫小興安嶺像“大花園”、“寶庫”,濃筆重彩地描繪了小興安嶺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課文的語言生動形象,貼切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使文章充滿感染力。
六、小練筆:寫一寫家鄉的一處景物
板書設計:
總 “綠色的海洋”
春: 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夏: 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
秋: 白樺、櫟樹、松柏、落葉、山葡 榛子
冬: 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 富饒
總 “大花園”、“寶庫”
《美麗的小興安嶺》的教學反思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這篇文章中心突出,結構鮮明,語言優美。作者按四季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地描繪了小興安嶺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
語文課主要學習作者為何運用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敘事狀物的。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學習語言“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途徑來教學。我先是創設一個全班集體坐飛機去小興安嶺旅游的情境引入,在讓學生觀看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象后,鼓勵學生主動走入文本,卻感受文本的語言美和結構美。然后,通過引導學生品詞品句、有感情朗讀等形式,讓學生感悟文本,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不同的美。
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本質特點。通過教學,我們讓學生學習作者如何運用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敘事狀物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教給學生學生語文的方法,通過引導點撥,讓學生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為今后自己動手寫作做好準備。
朗讀是培養學生形成語感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我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句和段落進行品味,讓學生通過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充分、有層次地朗讀感悟文章的語文美,培養語感。
這節課,大多數學生都能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學習,學生發言積極主動,但有些學生還不會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開始隨意松懈了,有些隨意性亂說話的現象,影響了學習的深入。出現這種現象,我想跟老師激勵的方式太單一,在學生出現學習疲勞的情況下沒有能有效地進行激勵,加上平日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培養不夠有關。今后我要在工作中,多加強學生養成習慣的培養,注意激勵多樣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