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李廣射虎》課堂實錄——故事語文的實踐
師:請你讀一讀。注意將你的感受讀出來。讀完再談談你的體會。
生:(讀得還不錯。)我從中體會到,箭扎得很深,肯定要很大很大的力氣才能做到。
(附:第一課時,我受到黃達愿的橡皮泥和小的塑料大刀。在教繩子“扎”的時候,我突然覺得這兩樣東西用得著。便將它們從口袋里掏出來,然后把刀插進了橡皮泥的深處,于是學生自然輕松明了扎的動作和程度。)
師:還有誰來讀一讀。
生:(喊了兩位,后半句都沒有讀好,問題出在句中的停頓上。)
師:點撥——在怎么拔后面停頓一下將會讀得更好。
(示范后,請同學自己練習。)
生:讀得很好。
師:我從你的朗讀中體會到了利廣力量很大。這不光是你讀得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文章寫得好。如果這句話變成這樣,你讀讀看,感覺如何?(出示句子: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將士們拔不出來。)
生:我感覺沒有原文的那種氣勢了。
生:我覺得沒有原文好,因為如果這樣說,讓人感覺不到將士們為了拔箭是用盡了辦法和力量的。
師:比較得好!的確文章是用了“任……怎么也……”這個句式來表達的,這種表達方式讓人覺得堅定。你也用它來說句話。
生:今天的家作真是多,任我們怎么寫也寫不完。
師:說出了作業多,很好。不過有一點不能說謊。今天家作不多吧?!
生:這首詩很難懂,任我們怎么讀也讀不明白。
師:道出了這首詩很難懂。剛才同學們造的這兩個句子,讓人覺得表達很堅定。現在將你造的句子講給同桌聽,相互學習和提提建議。
生:練說。
師:請再次齊讀一遍。
生:有感情地齊讀了一遍。
師:請接著發表高見和體會。
生:我體會到聲音很大。
師:哦?哪里感受到的?
生:讀“一陣疾風吹來,樹木野草發出‘沙沙’的聲音!
師:你們也覺得聲音很大,是嗎?(生都點頭)好 請再讀一讀體會一下聲音的大小。
生再次朗讀。
生:我覺得聲音并不大。因為是“沙沙”的聲音。
師:你們一起模仿一下沙沙聲。
教室里發出了一陣沙沙聲。這種聲音不是很大。
師:聲音不大呀,剛才為什么你們都感覺到聲音很大呢?你們可以將這段的前兩句讀連起來讀讀看。
生讀完,覺得當時周圍很安靜。雖然是巡邏,但是肯定不會有多大的聲音的。
師:你們體會得很好。是呀,當時,環境安靜。你來讀一讀吧。
生:(個人和集體讀都讀得很好,已經入當時的情境了。)
師:請繼續。
生:我覺得李廣聽到沙沙聲,以為是老虎時,顯得很慌張了。讀“猛然間,李光發現前方的草叢中,影影綽綽蹲著一只老虎,連忙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我從連忙這個詞語體會到的。
師:同學們,你們也來體會體會呢?有道理嗎?
生:我覺得不是慌張,而是如果不連忙射的話,老虎可能會走的。
生;老虎也有可能會朝他們撲過來的。
師:那,這樣說來,還是說明李廣慌張嗎?
生:不是,應該是沉著,要是一般人,給老虎嚇的手都發抖了。
生:是呀,我覺得是他動作迅速,能夠抓住機會,不愧是一位神勇的將軍。
師:確實神勇,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還能動作迅速,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這一連串的動作是那樣熟練,令人佩服。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將這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
生練習。
生:(兩位依次讀,接著是齊讀,學生讀出了夜的靜謐,情況的危急,李廣的神勇,讀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