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攝影師教案(精選6篇)
小攝影師教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1.依據課文中所描繪的人、事、物提出各種問題,從而產生好奇心和猜測內容的愿望。
2.對留有懸念的情節進行創造性的想像,加以延伸補充,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二、學習流程
1.議一議
①高爾基希望小男孩再來。小男孩會再來嗎?
②小男孩迅速回家取了膠卷再來時,門衛會怎么說?怎么做?
③小男孩和高爾基再次見面時,他們會說些什么?怎么做?
④小男孩怎樣給高爾基照相?高爾基怎樣做?
評點這一環節,一方面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另一方面主要是起到聯系課文內容,加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為下一步的創造性想像做好鋪墊。可以師生互問互答,也可以小組討論。參與面越廣,討論越積極,越能激發創新的欲望。
2.說一說
師:高爾基爺爺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時間對于他來說十分寶貴,然而還是希望小男孩來。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首先請與同桌討論,然后把剛才的討論組織一段完整的話說下來。
師:下面請小組派代表口頭表達。
香劍星:第二天早上,天氣格外晴朗。高爾基還想念著昨天的小攝影師呢!你看他想得多入神啊!突然,門衛告訴高爾基:“外面來了一名記者。”“是小男孩嗎?”高爾基問。門衛回答說:“是的。”高爾基說:“快,快讓他進來!”小男孩說:“這次我記著帶膠卷了,我吸取了教訓,以后也不會那么馬虎了。”高爾基聽到小男孩所說的話高興極了!小男孩首先舉起了相機,仔細打量著高爾基咧開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辦公桌說:“請您坐在這兒工作。”高爾基按照小男孩的吩咐坐下。最后小男孩調整好相機,又擺弄了好久,說:“一切準備停當。”小男孩又換了幾個角度,照了幾張相,他終于心滿意足了。
師:大家覺得香劍星的想像合理嗎?哪些地方說得好?
生:我覺得他說“高爾基還在想著小男孩”,而且還想得很入神。說明高爾基一直在關心小男孩,跟課文內容相一致。
生:他用上了“首先”“然后”“最后”這些表示時間先后順序的詞語用得很準確。
生:還有那些表示動作的詞語用得好。“打量”“舉”“擺弄”“調整”都很準確。
評點相互評價是訓練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途徑,體現了說話教學的目的。同時通過小組討論,激發了創新潛能。
3.演一演
①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組內分角色表演。
②匯報表演,全班交流,合理評價。
評點緊密聯系課文內容展開想像,并且通過具體的動作、語言、神態進行直觀的表演,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4.寫一寫
這一環節主要是文字表達的過程。通過討論、口述、表演,學生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直觀的表象。接下來把直觀的表象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成了一篇有個性的作文。
5.評一評
教師可選取幾篇有代表性的作文進行評講,通過學生的互評互說,指出范文的優點和長處,缺點和不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小攝影師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本課是精讀課文。課文講了一個小男孩想給高爾基照相,結果沒有照成的故事,表現了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心和愛護。
高爾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和照相,但是,高爾基卻破例允許小男孩照相,說明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心。他非常尊重“小攝影師”的意思,并盡量使他滿意,但小男孩忘了帶膠卷,哭著走了,高爾基交代門衛,雜志社的記者不接待,如果是小男孩,那一定讓他進來。充分表現了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二、學情分析
本課對話較多,語言親切、樸實,能較好的表達人物思想感情。
學習這篇課文一是學習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并體會引用人物講話的不同方法;二是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感情。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本課18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6個。
2、能正確讀寫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高爾基對小男孩關心、愛護的感情。小男孩對高爾基熱愛、尊敬的感情。
5、學習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過程與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采用揣摩關鍵詞語、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圖文結合等方法引導學生學習。
2、組織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
3、進行小組合作,通過分角色朗讀、編演課本劇等形式進行本課的教學。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小男孩怎樣給高爾基照相以及為什么沒有照成。
難點是小男孩為什么不用高爾基的膠卷。
五、教學準備
1、課前可布置學生搜集、了解有關高爾基的事跡。
2根據課文的重點難點,可以采用小組討論、分角色朗讀、揣摩關鍵詞語等方法,引導學生學習。
3、鼓勵合作學習,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能力。再學生自讀自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基礎上,教師引到學生積極動腦閱讀,主動提出問題,或者由教師適當提出帶有開放性、啟發性的問題,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4、要重視朗讀。學習時要重點指導學生讀懂高爾基說的話
六、探究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愛聽偉人的故事嗎?你們聽過那些偉人的故事?今天讓我們再去結識一位偉人吧,他是一位蘇聯的著名作家,聽了他的故事,你們一定會喜歡他。
1、出示高爾基畫像,介紹高爾基的生平。以學生為主,教師略做補充。
2、出示課題,請一位學生上講臺板書(重點指導“攝”字的寫法)。
3、猜一猜,在高爾基和小攝影師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
二、探究新知: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找出文中的生詞、生字,盡量通過自己的努力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把自己解決不了的詞語、句子用鉛筆劃出來。
2、出示生詞卡片,請同學讀生字,特別注意指導學生讀準“攝、襯”等字,它們都是翹舌音,要細心分辨。
3、(1)請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句子,先在小組內討論解決。適時進行學法指導:在理解詞義時,不要孤立地去理解,而是要找到這個詞語所在的句子、段落,然后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
(2)請學生交流自己小組內理解詞語的情況。適時出示下列詞語:鞠躬、吩咐、膠卷、雜志社
指導學生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
4、請學生在小組內自行分段開火車朗讀課文,比賽合作朗讀課文。
5、請一個小組的同學朗讀課文,其他組的同學認真聽,可以向他們學習,也可以向他們挑戰。
6、請同學們默讀思考:你對課文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讀明白了什么?讀出了哪些問題?
7、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了解學習感興趣和讀不明白的內容,并對閱讀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8、全班交流。
9、指導生字,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應該怎樣識記這些生字。特別指導攝、基、桌、鞠躬、膠卷等字。
三、自我評價: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想法?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五、板書設計:
3、小攝影師
小男孩 有禮貌 尊敬 熱愛
高爾基 喜愛 關心 熱愛少年兒童
小攝影師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懂得老一輩革命家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愛護:學習小攝影師尊敬,愛戴革命前輩的優秀品德.
2.理解詞語,讀懂句子,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突然"一詞說話.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理解詞句,進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高爾基關懷愛護少年兒童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突然"一詞說話.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習本課生字,詞,練習用"突然"一詞說話.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突然"一詞說話.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
在學習本課生字,詞的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沿用前兩課學過的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以此進行鞏固練習,借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引導學生回憶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
1、集體拼讀。
2、出示生字卡抽查學生的拼讀。
3、聽寫重要的生字詞。
二、范讀或朗讀課文
1、播放媒體資源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提到了哪些人,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生自讀課文,邊讀邊領悟課文如何通過人物言語和神態來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
3、師:這篇課文講述了什么人、什么事情?
提示: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少先隊員為蘇聯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照相,沒帶膠卷沒照成相的故事。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高爾基 小男孩 照相 沒帶膠卷 忘帶膠卷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1、師:小男孩想給高爾基照張相,很難嗎?
提示:高爾基很忙,而且門口有人不讓小男孩進去。
2、師:小男孩是如何辦到的?
提示:扔紙團。
3、師:這說明小男孩是怎樣一個人?
提示:很聰明、大膽。
4、師:小男孩在紙團里怎么稱呼高爾基?說明了什么?
提示:他稱高爾基為“親愛的高爾基同志”,說明他很懂禮貌,同時也很尊敬、崇敬高爾基。
5、師:小男孩說:“我照完相,立刻就走”,這又說明小男孩很怎么樣?
提示:說明他知道高爾基很忙,很理解高爾基,不希望占用他太多時間。
6、師:高爾基問是不是小男孩扔的紙團,小男孩在回答時也很有禮貌,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提示:他鞠了一個躬,提出要求時使用“請”字。扔小紙團顯得不太禮貌,但從小男孩子的舉動,可以知道他是沒辦法才這樣做,他其實是個很懂禮物的孩子。
7、師:小紙團扔進來時,高爾基在做讀書,他有沒有生氣?有沒有答應小男孩的請求?他怎么說?
提示:沒有生氣,他答應了小男孩的請求。他說:“來吧,我讓他們放你進來。”
8、師:高爾基很忙,而且正在讀書。為什么他愿意答應小男孩的請求?而且答應得那么爽快,說明了什么?
提示:他很關心、愛護小朋友,盡量滿足小朋友的要求。
9、請復述這部分主要內容: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小男孩 扔紙團 請求給高爾基照相
四、學習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
1、學生分角色朗讀或表演第二部分。
2、師:高爾基答應了小男孩照相的請求,小男孩就進來了,見到了高爾基。請看這個句子“他仔細打量高爾基,咧開嘴笑了”,“仔細打量”、“咧開嘴笑了”,說明了什么?
提示:說明小男孩見到高爾基后的驚喜,他要好好看看高爾基是什么樣子,同時也說明他很崇敬高爾基,他見到高爾基,很開心。
3、師:小男孩是專門來給高爾基照相的,我們看看他的水平如何?他是怎樣照的?前面說他是十歲左右,他到底行不行啊?
學生討論。
提示:
⑴ 小男孩請高爾基坐在沙發看報紙──說明小男孩很熟悉怎樣擺姿勢,他照相應該不是第一回。而且他敢于提出給高爾基照相,說明他肯定有過照相的經驗。
⑵ 他給高爾基照的相是要放在班級的墻報上,說明他是帶著班級的任務來的,他照得好,大家才信任他。
⑶ 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才準備停當──說明他很緊張。
⑷ 他要來給高爾基照相,卻把最關鍵的東西──膠卷忘在家里了──說明他非常緊張,而且事前可能也沒想到高爾基這么爽快就答應了他。
4、師:小男孩就要給高爾基照相了,但是,最關鍵的事情他忘了,他沒帶膠卷。那他怎么辦?
提示:他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5、師:課文中有幾個地方提到小男孩哭,大家把它們找出來。
提示:
⑴ 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⑵ 小男孩哭著說。
⑶ 小男孩哭著,跳上一輛電車。
6、師:大家看到這里,會不會想,這個小男孩太沒出息了吧?干嗎老哭?大家想想,為什么他哭得那么傷心?
提示:
⑴ 小男孩好不容易得到機會見到高爾基,高爾基答應他的請求,而且很配合他,但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卻給忘了,照不成相,他很著急,所以哭。
⑵ 他知道高爾基很忙,而且他擺弄了很久了,已經占用了高爾基很多時間,他可能覺得很對不起高爾基,同時也可能擔心高爾基會責怪他。
⑶ 想見高爾基并不容易,他這次照不成相,他想很可能以后再沒有機會了,高爾基再也不會答應他了。
⑷ 他是為班級墻報來給高爾基照相的,現在任務完不成了,他可能覺得辜負了大家的信任,擔心大家責怪他。
⑸ 他很崇敬高爾基,但是他沒有做好準備工作,他覺得很內疚。
⑹ 他還是個孩子。
7、師:小男孩忘帶膠卷,高爾基說他有膠卷。但小男孩子還是跑了。這是為什么?
提示:很可能是他太著急了,沒聽清高爾基的話,也可能是他太內疚了,覺得對不起高爾基,不好意思。
8、師:剛才說的是小男孩的表現,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高爾基又是怎樣表現的呢?
把有關高爾基的句子劃下來,想想這些句子說明了什么?
提示:
⑴ 高爾基拿了張報紙,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說明高爾基尊重小男孩。
⑵ 高爾基聽任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明他對小男孩很耐心。
⑶ 小男孩說一切準備停當后,高爾基側過臉,對他微笑──說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態度親切。
⑷ 高爾基趕緊站起來──說明他很關心、愛護小男孩。
⑸ 小男孩跑出去后,他走到窗口大聲喊──他關心、愛護小男孩。
9、師:這部分里,講述了什么事情?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小男孩忘帶膠卷 哭著跑掉了
五、學習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
1、學生分角色朗讀。
2、師:秘書說雜志社的攝影記者要見高爾基,高爾基見不見?為什么?
提示:不見。他很忙。
3、師:但是,為什么他又說如果來的是一位小男孩,一定要讓他進來?
提示:高爾基關心、愛護小朋友,樂意滿足他們的要求。
4、師:請注意秘書告訴高爾基外面有個攝影師時,高爾基首先說的是什么?他為什么這樣問?
提示:首先問:“是個小男孩嗎?”因為他很掛念小男孩,不愿意小男孩傷心,希望他再來。
5、師:高爾基說,如果是小男孩子,一定要讓他進來,他用了“一定”這個詞,這說明了高爾基怎么樣?
提示:很關心那個小男孩。
6、這一段講了什么事情?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高爾基等待小男孩再來。
六、小結
師:這次課,我們學習了《小攝影師》。這篇課文講述了高爾基和一位小男孩的故事。
請同學復述一下高爾基和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提示:小男孩是一位少先隊員,他想給高爾基照張相放在班級墻報上,但他忘了帶膠卷,沒照成相。
師: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高爾基是怎樣一個人?你怎么知道的?
提示:對男孩關心、尊重、愛護。高爾基很忙,但答應把小男孩照相的請求。照相前,耐心地讓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小男孩忘帶膠卷,他讓小男孩回來要給他膠卷,雜志社攝影記者要見他,他回絕了,同時,他說如果是小男孩就讓他進來。
師:這次課,我們學習了《小攝影師》,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少先隊員為蘇聯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照相,沒帶膠卷沒照成相的故事,體現了高爾基對孩子的理解、愛護。大家要注意剛才提到的那些重要的詞語和句子,認真體現作者是如何通過細節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與心理活動的。
小攝影師教案 篇6
6.小攝影師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二、教學難點、重點: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方法:朗讀感悟
五、課前準備
1、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 學生搜集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3、 教師準備投影片和道具。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說說什么是“攝影師”?你覺得課文會寫什么?
如:小攝影師是誰?他給誰照相?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板書學生提出來的有價值的問題。
二、初讀感知
1、帶著這些問題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在學習小組內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小組內互相正音。
3、畫出不理解的字詞,通過讀句子、聯系生活實際、同伴討論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認讀,開火車認讀。
5、自由說說課文的大體內容。指名回答以上問題。
三、細讀感悟第一——五段。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
指名讀第一段
2、投影出示“高爾基”,介紹高爾基生平以及他的著作。
3、有個小男孩非常想見到他,可是高爾基的秘書步讓他進,他用了 什么辦法?
比較句子:突然,一個小紙團從窗外飛到了桌子上。
突然,一個小紙團從窗外扔到了桌子上。
4、你覺得他的這種舉動怎么樣?
5、高爾基看到這張紙團為什么沒有生氣,是什么感動了高爾基?
6、投影出示紙團內容,小組討論。
7、全班交流。
如:“ 親愛的”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崇拜、敬仰高爾基;“您、請”寫出了孩子的有禮貌和態度的誠懇;“讓他們放我進去”向高爾基解釋自己為什么用扔紙團的方法實在是迫于無奈;“我 照完相,立刻就走”他特別強調了 孩子迫切的心情同時不會耽誤高爾基工作,等等都是高爾基感動的原因。
8、朗讀指導這張紙團的內容。
如果 老師就是高爾基,你能用聲情并茂的聲音讓我感動嗎?
學生自由練——指名讀,評議——齊讀。
9、如果 你是高爾基,此時此刻會怎么想?
學生暢所欲言。
10、 對啊 ,高爾基非常想見見這位聰明有主見懂禮貌的孩子,學生自由朗讀2——5自然段。
11、 分角色對話。
從對話中你又發現了 什么 ?
如“鞠躬”可以看出 小男孩很有禮貌。等等。
12、 學生表演朗讀對話。
13、 他們之間又發生了 什么事情?我們下堂課學習。
四、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藏、臥、旅、考”
第二課時
一、檢查
認讀詞語(投影出示下列詞語)
陽光明媚 鞠了個躬 咧開嘴 吩咐 準備停當
膠卷 秘書 雜志社 記者 突然 側過臉
二、細讀課文。
1、小男孩見到高爾基是怎樣的表現?
讀讀課文的 第六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2、體會這句句子。
為什么會仔細打量?為什么咧嘴笑了 ?說明了 小男孩什么樣的心情?
3、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 ”畫出有關句子。
交流這些句子,體會高爾基積極配合孩子的工作,對孩子的極大耐心。
4、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說的?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指導讀好這句話,
5、此時小男孩為什么會哭?
6、小男孩跑了,高爾基怎么做,怎么說?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高爾基為什么要喊?
指導讀好這句話。
7、覺得孩子聽到高爾基的話了 嗎?那他為什么不回來向高爾基要膠卷?
三、演讀入境
1、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
2、學生兩人一組,借助道具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提示學生注意語言、表情、動作的協調統一,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
四、質疑拓展。
1、小男孩還會回來嗎?高爾基希望男孩再來嗎?
2、自由讀課文最后 4個自然段。
3、交流所得,
重點理解高爾基說得最后一句話“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
說說 話中前一個“他”是誰?后一個“他 ”是誰?為什么列寧要這么做?
4、拓展。
如果小男孩真的 來了 ,見面后他們會說什么,做些什么哪?
◎ 同桌互相編編故事,也可演演故事。
◎ 指名演故事,請同學注意語言表情神態。
◎ 續寫故事。
教師巡回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