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捉迷藏》(精選14篇)

《捉迷藏》

發布時間:2023-01-27

《捉迷藏》(精選14篇)

《捉迷藏》 篇1

  題:唱《捉迷藏》、學附點音符

  教學目標 :1、演唱歌曲《捉迷藏》,體驗歌曲充滿童貞幻想的色彩、擬人化的音樂形象以及歡樂活潑的情緒。

  2、能以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確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潑歡快的情緒和明亮的聲音有感情地表達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學重點:1、能以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潑歡快的情緒和明亮的聲音有感  情地正確演唱歌曲《捉迷藏》。

  2、體驗歌曲充滿童貞幻想的色彩、擬人化的音樂形象和歡樂活潑的情緒,并能創作表演歌曲情境。

  教具準備:鈴鼓、鈴鐺、沙棰、木魚、腰鼓

  教學過程 :1、導入  :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四個小朋友,他們分別是“春”、“夏”、“秋”、“冬”。我們猜一個小謎語:“藏在花叢中?躲到草帽下?鉆入谷堆堆?縮進棉褂褂?”,引出歌曲《捉迷藏》。

  2、新課:

 。1)、這首歌曲中運用了較多的八分附點節奏,在學唱時,先進行擊打節奏練習。

  (2)、學習附點音符:附點四分音符、附點八分音符           

 。3)、進行練唱歌譜,再填詞。               

 。4)、采用連貫和對比的方式演唱歌曲的難點樂句

  (5)、把握歌曲整體風格,在唱熟練以后,采用稍快、活潑的方式演唱,要注意學生的咬字吐字清晰。同時注意用輕巧的聲音、圓潤飽滿的發音來演唱。               

  3、活動與創造:(1)選擇合適的樂器及創編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①、用打擊樂器伴奏(鈴鼓、鈴鐺、沙棰、木魚、腰鼓)

 、、請同學們自己創編節奏型,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為歌曲伴奏,到講臺上進行表演。

  4、課堂小結

《捉迷藏》 篇2

  活動目標:1.進一步激發寶寶對色彩的興趣,感受油水分離的

  特殊效果。   

  2.在玩色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材料柜(內有自制的海綿球,用白色蠟筆畫過各種

  小動物的紙)稀釋的各色水粉顏料、抹布

  設計思路:通過前幾次的玩色活動,如手指點畫“小花”和制作“匹薩餅”,初步激發了孩子對色彩的喜愛,而且孩子對玩色活動也產生了一定的興趣。這幾天,有小朋友一直對我說:“李老師,我們好久沒玩顏料了,我想玩顏料。”根據孩子的興趣需要,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這也符合“超市”課程精神。本次活動以水粉脫色的奇特效果(即油水分離)來進一步提高對玩色的興趣。

  重點指導: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小動物要和我們玩捉迷藏

  的游戲,它們就藏在這張大紙上,猜猜看是哪些小動物藏了起來?(幼兒講講說說)

  2. 師:我們一起把這些小動物請出來,好嗎?

 。ǘ┲v解示范

  1. 師:我請綿球寶寶來幫忙,給它穿上好看的衣服。(蘸顏料)

  2. 教師示范用綿球平涂,從紙的最上端開始涂,從一邊涂到另一邊,順著一個方向來回涂,不留空。并邊涂邊說:“找呀找呀找呀找,小動物們快出來。”

  (三)幼兒練習

  1. 鼓勵幼兒邊說邊涂,把整張紙都涂滿。

  2. 指導幼兒平涂,從一邊涂到另一邊,順著一個方向來回涂。

 。ㄋ模┗顒咏Y束

  和好朋友說說你把誰找出來了。

《捉迷藏》 篇3

  目標

  1.感受詩歌中的有趣意境。

  2.學習仿編詩句:躲在xx里。

  準備

  1.故事磁帶、掛圖。

  2.紅、黃、藍、綠色標記若干。

  過程

  1.欣賞詩歌。

  ——你們喜歡玩捉迷藏的游戲,調皮的太陽也喜歡玩,它會和誰一起玩呢?

  ——你覺得這首詩有趣嗎?什么地方最有趣?

  2.看掛圖再次欣賞。

  ——誰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了?太陽數數時,顏色們在做什么?

  ——哪幾種顏色躲起來了?躲在哪里?太陽有沒有找到它們?

  ——跟著錄音,幼兒拿出顏色標記說:顏色躲在xx里。

  3.分組仿編詩句。

  ——幼兒仿編詩歌第二段。

  ——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幫助幼兒提煉詩句。

  附:捉迷藏

  黑夜用長長的手帕

  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了。

  趁著他還在數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顏色們趕快找一個

  自己喜愛的地方,

  靜悄悄的,躲在里面。

  綠色太多了,擠不下,

  有的躲在樹葉里,

  有的躲在小草里。

  黃色躲在菊花里,

  白色躲在云朵里,

  藍色躲在天空里,

  紅色躲在玫瑰里。

  大家都躲好了,

  黑夜就把手帕解開。

  太陽睜開眼睛,一下子

  就把他們全都給找出來啦。

  ([臺]謝武彰/文)

《捉迷藏》 篇4

  ▲、教學目標 

  1、感受李四光專心致志的進行科學研究的精神。

  2、學會本課的8個新詞,能按要求寫近義詞。

  3、認識按事物發展順序組句成段的敘述方式,初步學會理清按失望發展順序連句成段的順序。

  4、能正確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按事物發展的順序組句成段的敘述方式,能理清它的順序。

  難點:理解李四光研究石頭的意義。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感受李四光專心致志地進行科學研究的精神。

  2、學習課文生字新詞,正確地朗讀課文。

  3、學習第2自然段,初步領會按事物發展順序寫的一段話。

  二、教學過程 :

 、、簡介李四光的生平,揭示課題

 、背鍪纠钏墓獾膱D片,問:

 、倌阏J識他嗎?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他嗎?

 、谀闶窃趺粗赖?

  ⒉揭題。

  學習生字“藏”!安亍钡墓P畫比較多,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嗎?

  ㈡、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的主要的內容,學習字詞。

  1、自己讀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什么?”

  2、讀生字并組詞。

  3、你覺得哪個生字比較難寫難記?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4、把自己認為難寫的生字寫幾遍。

  5、在課文中劃出生字詞,讀一讀,教師投影新詞,讓學生合上書,讀給同桌的同學聽。

  6、你懂哪個詞的意思,可以直接把意思說出來或出道題考考同學。

  7、提出還不懂的詞語,想辦法弄懂。

 、、學習第2自然段

  1、自己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李四光和他的女兒在捉迷藏是,開始怎么樣?后來又怎樣?

  2、匯報交流:(開始他們完得真高興,后來爸爸不見了。)

  3、課文哪幾句寫他們玩得高興?

  4、指導朗讀這幾個句子。

  5、課文哪幾句寫爸爸不見了?

  6、再次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7、小結:這段話是按捉迷藏這件事”開始怎么樣,后來怎么樣?”的順序來寫的,像這樣的順序,就是“事情的發展順序”。

 、、根據“單元學習提示”落實訓練重點。

  1、自讀“單元學習提示”,想想:什么是事情發展的順序?怎樣來學習按這種順序寫的一短話?

  2、匯報交流。

  3、鞏固遷移訓練。

  ▲讀下面一段話,想一想,按什么順序寫?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課外活動時,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沒有鼻子的人頭像,并準備了一個紙板鼻子,叫我們蒙上眼睛給貼上。同學們按順序一個一個蒙上眼睛,手拿著“鼻子”去貼,有的同學把鼻子貼到了下巴上,有的把鼻子貼到了頭頂上,還有的同學把鼻子貼到了耳朵上。教室里不時傳來一陣陣哄笑聲。最后一位同學上去貼,正好把鼻子貼正。游戲在一片歡笑聲中結束。

  ①指名讀要求。

  ②按要求指導自學。

  ③指導交流自學情況。

 、芙處煆娬{學習方法。(略)

 、、課堂小結

 、偻瓿勺鳂I :作業 本上第六題。

 、谧x下面一段話,按一定順序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標上序號。

  我坐在餐桌前,開始吃媽媽為我準備的早餐。

  早晨,我迅速起床,疊好被子。

  吃完早餐,我背上書包,高高興興的上學去。

  我到衛生間去洗臉、刷牙、梳頭。

  板書設計 :

  13、捉迷藏

  先寫玩得很高興 事情

  后寫爸爸不見了 發展

  最后寫玲玲去找爸爸 順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能結合課文具體了解李四光、介紹李四光,并激發學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2、學習課文把一句話寫具體的方法。

  3、能寫出“發覺、專心致志、”的近義詞。

  ▲教學過程 :

 、、復習

  1、認讀生字、詞卡

  2、你課外對李四光又有什么新的了解?能介紹給大家聽嗎?(及時表揚自己課外查找資料的同學)

  師:我們學習的途徑很多,課內外結合能幫助我們學得更好。請讀讀第一小節,看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李四光哪些方面?

  ㈡、學習第一小節。

  1、讀一讀,介紹了哪幾方面?(李四光是地質學家、對石頭有研究、搞研究很專心)

  2、重點讀懂第二句話:

  ①“可”能換成什么詞?

 、趶哪睦锟闯鏊麑κ^有研究?

 、勰隳苡谩爸灰汀闭f話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你認為哪幾個詞在語氣上要注意的,自己處理一下。

  4、你能把自己課外了解的,和這三方面內容結合在一起介紹給大家聽嗎?

  ㈢、學習第三小節

  師:李四光研究起石頭來,會把什么事情都忘了,這一次他又把什么事忘了?

  ★1、讀讀第三小節,說說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大面積訓練并板書)

 。崃嵴也坏桨职,很不高興——找到了爸爸——爸爸正在專心致志地研究石頭——玲玲不生氣了)

  2、你能給“專心致志”換個近義詞嗎?李四光的專心致志表現在哪里?(學生自由看圖、看文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㈣、小結: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完成課后第四題)

  2、師:學了課文,你有哪些收獲?(大面積訓練說話)

 、、課堂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 本》上的作業 。

  板書設計 :

  13、捉迷藏

  著名的地質學家

  李四光 對石頭可有研究

  ★研究石頭會把什么事都忘了

《捉迷藏》 篇5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觀察,讓幼兒學說短句:小動物藏在x x地方,訓練幼兒敏銳的觀察力。

  2.通過講述,學習方位詞,豐富幼兒的詞匯,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情感目標

  在游戲過程中讓幼兒學習與人合作、交往。

  (三)人格目標

  鼓勵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培養自信心。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制作一幅動物圖片,畫面內容為:大象藏在小山后面,露出長長的鼻子;鴨子藏在水中,露出扁扁的嘴巴;小兔子藏在草里,露出長長的耳朵;大公雞藏在房子后面,露出紅紅的雞冠;長頸鹿藏在大樹后面,露出長長的脖子。

  (二)環境準備

  教師事先將各種立體小動物布置在活動室的各個地方。

  (三)知識經驗準備

  1.了解動物特征。

  2.玩捉迷藏游戲,體會不同的方位。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扮成花仙子,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我是森林里的花仙子。今天,我約了幾個小動物和你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小動物們早就到了,小朋友快來和我一起找找小動物藏在哪里。”

  2.請幼兒觀察圖片,提問:小朋友,你們找到小動物藏在哪里了嗎? 你怎么知道它藏在那兒呢?

  3.請幼兒仔細觀察,依次找出5種動物,說出:x x小動物藏在x x地方,如:大象藏在小山后面,并簡單說出理由。(說出動物的主要特征)

  4.幼兒講述正確后,教師操作圖片,讓動物從隱蔽處走出來。

  5.游戲:還有許多小動物藏在課室里的其他地方,請小朋友把它們找出來,并告訴“花仙子”小動物藏在什么地方。

  6.請小朋友和小動物們跳舞,活動結束。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認識各種動物的主要特征。

  藝術:通過練聲和律動,學習各種動物的叫聲與動作。

  五、生活中滲透 生活中要求幼兒用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六、環境中滲透 環境中布置各種動物在森林里玩耍。

  七、家庭中滲透

  1.希望家長利用假日帶幼兒去動物園認識各種動物。

  2.平時要求幼兒用完整語句表達意愿。

  ------------------

  捉迷藏

  大象藏在小山后面,露出長長的鼻子。

  鴨子藏在水中,露出扁扁的嘴巴。

  小兔子藏在草叢里,露出長長的耳朵。

  大公雞藏在房子后面,露出紅紅的雞冠。

  長頸鹿藏在大樹后面,露出長長的脖子。

《捉迷藏》 篇6

  設計意圖:

  捉迷藏是很有趣的游戲,深受孩子的喜歡。《小黑捉迷藏》繪本就是以這個有趣的游戲為線索,貫穿整個故事。繪本故事中,小黑飛到天空中和小鳥做游戲,讓孩子們感受到自由和快樂;小黑走在馬路上,又讓孩子們懂得了在馬路上安全很重要。小黑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對生活充滿了期待,每一個畫面,每一個場景都帶給小黑和我們無限的想象。在設計本活動時,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藏一藏——看一看——說一說——找一找”,讓幼兒觀察、講述“小黑”藏在什么地方,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和想象能力,同時通過學習空間方位詞,增加詞匯量從而構建短句,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交往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觀察繪本畫面,嘗試用“小黑藏在”的句式講述自己的發現。

  2.能在不同色彩、不同情境的圖片畫面中快速地找到小黑的位置。

  3、在游戲中快樂地去尋找,感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初步掌握簡單的空間方位詞匯;會玩“捉迷藏”的游戲。

  2.物質材料準備:《小黑捉迷藏》課件;“小黑”若干;盒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小黑”,引發興趣,了解小黑的基本特征。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我們請它出來好嗎

  2、出示小黑:看看它長什么樣?(圓圓的,黑黑的)它的名字就叫小黑。

  3、小黑最喜歡玩捉迷藏的游戲,它現在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你們把它找出來,找到的孩子就回到座位上。

  4、你在哪里找到的小黑?(幼兒講述)

  二、 結合課件講述故事,尋找小黑,感受猜想和發現小黑的樂趣。

  1、p1(盒子)小黑的家住在一個方方的盒子里,它要出來玩捉迷藏的游戲了。

  2、p2(草叢、瓢蟲)小黑開始捉迷藏了,它藏在哪里?幼兒一起說“小黑藏在了瓢蟲的小殼里。”

  3、p3(蜻蜓)“看看這是哪兒?”“小黑會藏在哪里呢?”“小黑藏在……”

  4、p4(烏云、小鳥)這次小黑又會藏在哪里呢?為什么要藏在這朵云里?顏色一樣嗎?一起說說“小黑藏在……”

  5、p5(汽車)如果你是小黑,你還會躲到哪里呢?我們來看看小黑和你們想的一樣嗎

  6、p6(西瓜)這次可以藏在哪里?為什么?一起說說“小黑藏在哪里?

  7、p7(盒子,有很多小黑)幼兒自由結伴猜猜、說說“小黑說每次都被小朋友找到了,這次它要找一個誰也找不到的地方,想想小黑會藏在哪里?”

  8、拉開圖片中遮擋部分:“原來小黑和它的好朋友藏在了一起,為什么不知道哪個是小黑呢?

  三、完整講述故事,熟悉故事的主要內容

  1、師幼一起講述故事“讓我們一起看看小黑都躲到了哪些地方?”

  2、討論:“故事里的小黑藏在了那么多的地方,它藏在了哪里?”“如果你是小黑,還會躲到哪兒呢?”

  四、游戲“藏小黑,再找找別人的小黑。”

  1、請把你的小黑藏在一個不容易被人發現的地方,然后再去找找別人的小黑。

  2、說說你是在哪里找到的小黑?

  教學反思

  繪本《小黑捉迷藏》語言活潑、形式新穎,從文本到繪圖都非常具有趣味性,是一本讓孩子們翻開第一頁就會迫不及待地往下翻到最后一頁的圖書。繪本中的小黑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什么都想看一看?玩一玩?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很像,他們天真可愛、活潑好動,喜歡新鮮有趣又神秘的事物,活動中的“捉迷藏”就是幼兒喜歡的游戲之一,幼兒對此充滿著興趣。

  活動開始的“找小黑”游戲,不僅讓幼兒對神秘的小黑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也能在找小黑的過程中了解到小黑躲在和他一樣顏色的地方不容易找到,為后面的觀察、講述環節做好鋪墊;顒咏Y束前的“藏小黑”又是對幼兒知識的一種鞏固和銜接。整個活動也都是引導幼兒在和小黑玩捉迷藏的游戲中,快樂尋找、快樂發現和快樂學習,整個活動輕松、愉悅和有趣,體現出“在玩中學”的旨意。

  活動中的課件設計和運用十分巧妙和有效,不僅符合了活動內容中一個 “藏”的特點,而且操作性強。教師和幼兒可以通過拖動小黑到相應的地方,進行觀察、比較,判斷出最合適的位置,感知到物體與環境的關系,對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活動中引導幼兒認真、細致、全面地觀察畫面,讓幼兒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運用已有經驗問問小朋友小黑往哪里藏,說說小黑藏在了什么地方的短句,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交往能力。

《捉迷藏》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分辨一些常見動物皮毛顏色與花紋,了解常見動物的外形特征。 

  2、樂意參與捉迷藏的活動。 

  經驗準備:知曉常見的一些動物名稱 

  材料準備:ppt、人手一份操作卡片、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回顧已有經驗 

  導入語:今天,我請了許多動物朋友來玩。 

  提問:看看誰來啦? 

  小結:森林里來了這么多動物來歡迎我們,有長得……(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情況,稍加梳理總結。) 

  二、森林捉迷藏——看看說說,黑白花紋動物 

  過渡語:這些動物朋友最喜歡玩捉迷藏的游戲,他們先派出3只動物來試試我們捉迷藏的本領。 

  1、提問:看看這是哪里?  

  小結:有樹有花,原來是一片大森林,趕緊開始第一輪的森林捉迷藏吧! 

  2、主要提問:你找到了誰?他藏在哪里?(可適時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兒歌小結:小奶牛穿花衣,一塊一塊真美麗;小斑馬穿花衣,一條一條真漂亮;斑點狗穿花衣,一點一點真有趣。 

  3、主要提問:他們的花花衣一樣嗎?(引導幼兒嘗試從顏色和花紋形狀來觀察、比較三只動物皮毛花紋的異同處。) 

  小結:這些動物身上的顏色一樣,都是黑白皮毛,但是花紋不一樣。 

  三、黑屋捉迷藏——想想找找,相似花紋動物 

  過渡語:他們又找到了一個絕妙的地方——小黑屋。里面一片漆黑,只能看清他們的花花衣。馬上開始第二輪的黑屋捉迷藏! 

  1、個別操作 

  操作要求:◆把大頭貼貼在屋頂;◆請根據動物的花花衣來認一認,并把正確的動物照片貼在后面。 

  小提示:當你遇到麻煩時,可以看看手電筒照亮的地方,里面藏著小秘密哦。 

  2、集體分享 

  ——1、2號花花衣 

  (1)主要提問:你找到了誰?(可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根據動物的花花衣,我們能輕易地找到斑點狗和奶牛。 

  ——3、4、5號花花衣 

 。2)主要提問:打開手電筒照亮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花花衣是怎么樣的?(鼓勵幼兒大膽發現和講述兩件相似花花衣的異同處。) 

  小結:根據動物的外形特征和花花衣,我們就能找到。但是原來有些動物花紋一樣,但是花紋和皮毛顏色不同,真有趣。 

  結束語:和動物捉迷藏真有意思,下次讓動物朋友來找找我們! 

  活動反思

  肯定之處: 

  1、藏得巧。把動物藏在了森林中,但是分了不同的層次,比如奶牛露得較多,斑馬和斑點狗,只有露出耳朵和花花衣,有一定難度,可以讓孩子們進一步挑戰。 

  2、題材新。在主題素材點之下,能夠有創新想法,通過捉迷藏來貫穿活動,牢牢抓住孩子們的好奇心,活動氛圍很歡樂。 

  需改進之處: 

  1、環節精簡 

  在第一次捉迷藏中,我加入了很多教學活動之外的內容,導致活動較為拖沓,不夠緊湊?紤]到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教學活動應以活動目標為重、重點提問為主,剔除無關的內容。 

  2、語句精煉 

  應當更加突出語言方面,規范的語言和合理的邏輯,讓孩子能夠熏陶,特別是在操作環節,個別幼兒存在對操作要求的困惑,如能語言更清楚明確就會有利于孩子們的操作。 

《捉迷藏》 篇8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小動物捉迷藏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在不規則的線條畫里找出小動物形象,并添畫出小動物的主要外型特征等。  

  2、學習合理搭配顏色,樂于表現美。  

  活動準備:  

  1、畫紙、勾線筆、水彩筆(幼兒人手一份)  

  2、范畫2張,音樂磁帶一盒,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條奇妙線,它就在我的手里,你們猜猜,它在我的左手還是右手?(幼兒猜測)  

  2、播放音樂,教師邊講解邊徒手示范畫線:它最愛在紙上快樂地跳舞,你瞧它在這兒跳一個圓圈舞,又在那兒跳了一個圓圈舞,跳了許多的圓圈舞,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跡,最后這條奇妙的線要回去休息了! 

  3、幼兒徒手練習畫“會跳舞”的線  

  師:現在我們也來學學這條奇妙的線跳舞,伸出我們的右食指,跟它來快樂的跳個舞吧,在這里轉個圈,又在那里跳個圓圈舞,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下它的痕跡,最后回去休息了。(教師強調畫線的時候不能斷開,要連起來畫)  

  二、師幼一起觀察會跳舞的線留下的痕跡,找找小動物藏在哪里! 

  1、師:在這條“會跳舞”的線里呀,還藏著許多調皮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們跟我們捉迷藏呢,他們只露出身體,你們想一想會藏著什么小動物呢?(幼兒猜測)  

  2、師:下面,我們一起來找找吧!你瞧!它露出了大鉗子、眼睛和腳,是誰?(螃蟹)被我們找到了只大螃蟹。還有誰呢?它伸出腦袋、嘴巴、眼睛和尾巴。是誰?(小魚),你看,小魚還少了什么?(學習詞:魚鰭、魚鱗,然后請個別幼兒上來添畫小魚的魚鰭、魚鱗)被我們找到了一條小魚。再找找,還有誰藏著呢?一只美麗的蝴蝶出現了。(教師示范畫出蝴蝶)(出示范畫)你們看這里,老師還找到了幾個小動物,數一數有多少?都是誰。浚ㄓ變簲禂岛驼f出小動物的名稱)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師:現在,愛跳舞的線要在小朋友的畫紙上跳舞了,請你開動你的小腦筋,相信你們能在跳舞線留下的痕跡里找到更多的小動物,然后給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下面拿出你們畫畫的工具,開始行動吧,把藏著的小動物們找出來吧!  

  2、播放音樂,幼兒動手作畫。提醒幼兒線條不能斷開! 

  3、幼兒要找和老師及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小動物,教師還要及時的表揚個別有創新的小朋友! 

  四、展示作品。  

  幼兒在集體中介紹和相互欣賞自己的作品,教師講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然后請小朋友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把它夾到線上吧。(活動結束)

《捉迷藏》 篇9

  教學目標:

  1、熟悉音樂,感受ABA三段體的音樂結構。

  2、能跟著音樂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揮手動作,并表現花的不同造型。

  3、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1、音樂。

  2、圖譜。

  3、頭飾等。

  教學過程:

  一、教師講故事導入:

  1、老師講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捉迷藏》:有一天,小兔子一蹦一跳地出了家門想到花園里去玩,一路上小兔跳三次揮一揮手和好朋友打招呼,來到了花園里;▓@里的花真美呀,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小兔可高興了。這時,兔媽媽來找它。小兔想和兔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于是,它就變成一朵小花的樣子,一動也不動地躲在花園里。果然,兔媽媽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后來,小兔玩累了,就和媽媽又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二、幼兒初步傾聽音樂。

  1、師:今天老師講的故事藏在了一段好聽的音樂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的時候可以想想哪里的音樂講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園,哪里的音樂是講小兔變成了一朵小花。

  2、聽后提問:聽音樂的時候感覺怎么樣?音樂可以分成幾段?

  3、教師引導語:接下來,我們再來仔細聽音樂,聽聽哪里的音樂講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園,哪里的音樂是講小兔變成了一朵小花。

  三、分段欣賞,跟著音樂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揮手動作,并表現花的不同造型。

  1、聽A段音樂猜什么事情。

  2、出示圖譜,幼兒跟著音樂練習A段節奏,然后跟著音樂合拍做蹦跳步和揮手動作。 (強調幼兒要跟著音樂有節奏地跳,針對幼兒情況進行再練習。)

  3、聽B段音樂猜什么事情。

  4、創編表現花的造型。

  指導語:小朋友都認識很多的花,誰來說說你知道什么花?會用什么動作來做出這種花的樣子。(個別幼兒回答并表現花的造型)

  5、請全體幼兒表現不同的花的造型。(坐在椅子上)

  四、完整游戲。

  1、幼兒完整地跟著音樂做蹦跳步和變花,教師提醒小花不能動,以及提醒幼兒音樂變化時要馬上變成花。小兔子要先想好你要變成什么樣子的花。

  2、老師或小朋友做兔媽媽,分角色表演。

  五、結束。

  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捉迷藏》 篇10

  (出自“我們的寵物”下冊第一課)

  教學目標 :1、學習以客體為中心,認識和區分前后、里外。

  2 、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前后、里外,能用方位詞正確完整的表述。

  3 、通過教學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教學重點 :以客體為中心認識和區分前后、里外。

  教學難點 :能用方位詞前后、里外正確完整的表述。

  教學準備 :

  知識準備:1、認識上下。

  2 、已認識魚、兔子、貓、狗、鸚鵡、烏龜等小動物。

  物質準備:毛絨玩具、圖片一張、動物卡片(小魚、烏龜、小白兔、貓、狗、鸚鵡)各一張、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教師示范用的操作材料大些)輕音樂一首

  教學過程 :

  一、開始部分

 。ㄒ唬┯螒驅

  導語:今天有許多小動物來到我們班,小朋友想看看它們是誰嗎?可是小動物很調皮,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我們一起找找它們吧!

  提出要求:找到動物的小朋友要記住你是從哪里找到它的,一會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ǘ┱堄變赫f一說從哪里找到小動物的

  請找到小朋友說一說,你是從哪里找到,然后放回原處,讓其他小朋友看。

  二、基本部分

 。ㄒ唬┏鍪緢D片,引出主題

  導語:安娜也和她的寵物在玩捉迷藏,老師把她們的照片帶來了,小朋友想不想看?(出示圖片)

  安娜一共有6只小動物,她只找到了小烏龜。(引出方位詞前后、里外)烏龜在蘿卜的后面,在菜地里邊。

 。ǘ┙處熞龑в變河^察,并說出方位詞

  導語:我們幫安娜找找其他5只小動物藏在哪了吧!

 。ㄈ┙處熆偨Y

  1 、一共有6只小動物,和小朋友一起數數是不是全部都找出來了。

  2 、它們分別藏在什么地方。

  三、結束部分

 。ㄒ唬┙處熓痉恫僮

  導語:安娜想考一考我們。4)班的小朋友,給我們準備了一份小作業,看看小朋友們自己能不能找到小動物。

  教師:這是小白兔,小白兔藏在哪了呢?在籠子里面大樹下面,它旁邊圓片的顏色是綠色的,就從小籃子里拿一個綠色的圓片貼在小兔的旁邊。(可再示范一遍)

 。ǘ┯變翰僮鳎處焸別指導

  (三)教師總結幼兒操作結果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思考自己現在坐在哪里呢?怎樣用前后、里外表述呢?

《捉迷藏》 篇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有興趣觀察風和云等自然現象,注意它們的不同變化。

  2、初步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有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有關天氣的圖片

  1、圖片上你看到有哪些風?你是怎么知道的?(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2、到戶外找一找風在哪里;                                                                                                                                                      

 。1)用眼睛找風,從參照物上感受風的存在:如小草在擺動,樹葉在搖動,衣服在飄動……

  (2)用自己的身體 找風:如頭發飄動起來,臉上有點涼……。用自己的耳朵招風:區別不同的風聲。

  重點、難點:引導幼兒用身體各個不同的部位,從參照物上感受風的存在和風的大小。并體驗風和人植物的關系,

  二、討論:我們喜歡什么樣的風,害怕什么樣的風?

  三、和 “風爺爺”做朋友  

  1、老師介紹游戲名稱和玩法。

  2、幼兒開始游戲,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四、延伸活動:

  1、談話活動:談談遠足活動后的感受

  2、遠足時的安全事項

《捉迷藏》 篇12

  學習目標:

  1. 學會“下、你、比、同”4個生字及“個、石、見”3個生字,認識“迷、青、面、玩、”等7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詞

  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識字,整體感知。

  1. 同學們平時比較喜歡玩什么游戲?并說說理由,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2. 把生字制作成小鴨、小兔和青蛙的卡片,請同學們摘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讀準卡片上生字的音。

  3. 小老師帶讀,同學們跟讀。

  4. 表現空間:學生自由上臺來玩記識生字游戲,把可愛的動物卡片送給他們,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5. 在四人小組中朗讀課文,爭取把每句話讀通順。

  6. 以小組的形式展示朗讀,互相評議。

  二、重點突破,讀中感悟。

  1. 鴨子為什么不玩跳石子?兔子為什么不比賽游泳呢?生開展自由討論。看看誰是班級“智多星”。

  2. 活動互聯網。給生提醒小青蛙、小鴨子和小兔子的生活習性特點的資料。

  3. 找出三個小動物的對話,進行朗讀感悟。

  4. 評選“小青蛙、小鴨子、小兔子”。

  5. 分角色朗讀課文,重點體會對話朗讀。

  三、課本劇表演。

  1. 快樂大本營時間:生自由組合,可讀可背,通過自己喜歡的形式表演課文。

  2. 評選出創意獎、表演獎、導演獎。

  3. 生表演,師相機指導、頒獎。

  四、拓展說話訓練:

  1. 結果小青蛙、小鴨子和小兔子他們的游戲作玩了嗎?你就是“小小作家”請你續編故事。

  2. 你能為這三個小伙伴設計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游戲嗎?

《捉迷藏》 篇13

  ▲、教學目標 

  1、感受李四光專心致志的進行科學研究的精神。

  2、學會本課的8個新詞,能按要求寫近義詞。

  3、認識按事物發展順序組句成段的敘述方式,初步學會理清按失望發展順序連句成段的順序。

  4、能正確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按事物發展的順序組句成段的敘述方式,能理清它的順序。

  難點:理解李四光研究石頭的意義。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感受李四光專心致志地進行科學研究的精神。

  2、學習課文生字新詞,正確地朗讀課文。

  3、學習第2自然段,初步領會按事物發展順序寫的一段話。

  二、教學過程 :

  ㈠、簡介李四光的生平,揭示課題

  ⒈出示李四光的圖片,問:

 、倌阏J識他嗎?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他嗎?

  ②你是怎么知道的?

  ⒉揭題。

  學習生字“藏”。“藏”的筆畫比較多,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嗎?

 、、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的主要的內容,學習字詞。

  1、自己讀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什么?”

  2、讀生字并組詞。

  3、你覺得哪個生字比較難寫難記?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4、把自己認為難寫的生字寫幾遍。

  5、在課文中劃出生字詞,讀一讀,教師投影新詞,讓學生合上書,讀給同桌的同學聽。

  6、你懂哪個詞的意思,可以直接把意思說出來或出道題考考同學。

  7、提出還不懂的詞語,想辦法弄懂。

 、纭W習第2自然段

  1、自己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李四光和他的女兒在捉迷藏是,開始怎么樣?后來又怎樣?

  2、匯報交流:(開始他們完得真高興,后來爸爸不見了。)

  3、課文哪幾句寫他們玩得高興?

  4、指導朗讀這幾個句子。

  5、課文哪幾句寫爸爸不見了?

  6、再次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7、小結:這段話是按捉迷藏這件事”開始怎么樣,后來怎么樣?”的順序來寫的,像這樣的順序,就是“事情的發展順序”。

 、琛⒏鶕皢卧獙W習提示”落實訓練重點。

  1、自讀“單元學習提示”,想想:什么是事情發展的順序?怎樣來學習按這種順序寫的一短話?

  2、匯報交流。

  3、鞏固遷移訓練。

  ▲讀下面一段話,想一想,按什么順序寫?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課外活動時,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沒有鼻子的人頭像,并準備了一個紙板鼻子,叫我們蒙上眼睛給貼上。同學們按順序一個一個蒙上眼睛,手拿著“鼻子”去貼,有的同學把鼻子貼到了下巴上,有的把鼻子貼到了頭頂上,還有的同學把鼻子貼到了耳朵上。教室里不時傳來一陣陣哄笑聲。最后一位同學上去貼,正好把鼻子貼正。游戲在一片歡笑聲中結束。

  ①指名讀要求。

 、诎匆笾笇ё詫W。

 、壑笇Ы涣髯詫W情況。

  ④教師強調學習方法。(略)

  ㈤、課堂小結

 、偻瓿勺鳂I :作業 本上第六題。

  ②讀下面一段話,按一定順序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標上序號。

  我坐在餐桌前,開始吃媽媽為我準備的早餐。

  早晨,我迅速起床,疊好被子。

  吃完早餐,我背上書包,高高興興的上學去。

  我到衛生間去洗臉、刷牙、梳頭。

  板書設計 :

  13、捉迷藏

  先寫玩得很高興 事情

  后寫爸爸不見了 發展

  最后寫玲玲去找爸爸 順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能結合課文具體了解李四光、介紹李四光,并激發學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2、學習課文把一句話寫具體的方法。

  3、能寫出“發覺、專心致志、”的近義詞。

  ▲教學過程 :

 、、復習

  1、認讀生字、詞卡

  2、你課外對李四光又有什么新的了解?能介紹給大家聽嗎?(及時表揚自己課外查找資料的同學)

  師:我們學習的途徑很多,課內外結合能幫助我們學得更好。請讀讀第一小節,看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李四光哪些方面?

 、、學習第一小節。

  1、讀一讀,介紹了哪幾方面?(李四光是地質學家、對石頭有研究、搞研究很專心)

  2、重點讀懂第二句話:

 、佟翱伞蹦軗Q成什么詞?

 、趶哪睦锟闯鏊麑κ^有研究?

 、勰隳苡谩爸灰汀闭f話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你認為哪幾個詞在語氣上要注意的,自己處理一下。

  4、你能把自己課外了解的,和這三方面內容結合在一起介紹給大家聽嗎?

  ㈢、學習第三小節

  師:李四光研究起石頭來,會把什么事情都忘了,這一次他又把什么事忘了?

  ★1、讀讀第三小節,說說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大面積訓練并板書)

 。崃嵴也坏桨职,很不高興——找到了爸爸——爸爸正在專心致志地研究石頭——玲玲不生氣了)

  2、你能給“專心致志”換個近義詞嗎?李四光的專心致志表現在哪里?(學生自由看圖、看文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㈣、小結: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完成課后第四題)

  2、師:學了課文,你有哪些收獲?(大面積訓練說話)

 、、課堂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 本》上的作業 。

  板書設計 :

  13、捉迷藏

  著名的地質學家

  李四光 對石頭可有研究

  ★研究石頭會把什么事都忘了

  ◆[2003年11月11日] 

《捉迷藏》 篇14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圖書,觀察艾瑪和群象的神態,初步了解故事內容,了解艾瑪的“特殊”,體會艾瑪的調皮、緊張的心理,感受幽默快樂的情緒。

  2、能專注的閱讀圖書,產生閱讀的興趣。。

  活動過程:

 。ㄒ唬┢椿ǜ褡哟笙,引發興趣。

  集體拼圖游戲

  師:“請小朋友將自己手中的一張卡片拼在背景圖上。”

  幼1:哎呀,是一只花格子大象。

  幼2:身上五顏六色的真好看。

  師:“今天我們講的就是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

  此環節安排用心良苦,有兩點巧妙之處:利用操作游戲很自然的導入關于“大象”的閱讀活動,吊足了孩子的胃口;“拼出的大象”與圖書相吻合,將大象的特別之處前置,一目了然。

  (二)師生第一次閱讀,在教師引導下理解內容。

  1、認識封面、書名、作者

  師:封面上有什么?數一數身上有哪些顏色?

  幼1:花格子大象;幼2:有紅色、黃色、綠色……

  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花格子大象艾瑪》,是大衛 .麥基著、任溶溶翻譯的。

  2、逐幅觀察圖1——圖8,了解內容,感受色彩鮮艷的畫面。

  師:(圖1)這些大象長得什么樣?

  幼兒觀察后很快發現:有的大象年紀大了,都有皺紋了;有的大象高大;有的大象胖胖的……

  師:(圖2、3)這是誰?它們在干什么?

  幼:這是艾瑪,它們在玩游戲。

  幼:它們把艾瑪拋起來了,玩得很高興……(師朗讀文本文字)

  師:(圖4、5)灰象們都睡了,艾瑪睡了嗎?猜猜它想干什么?

  幼: 艾瑪睡不著,想出去玩。

  幼:艾瑪的眼睛偷偷看看大象,在想怎么逗它們玩的主意……

  師:圖6、7、8:艾瑪在干什么?它會變成什么樣子?

  幼兒一頁一頁專注的翻看,手指圖邊看邊說。特別是學一學艾瑪用鼻子卷樹干搖果子,幼兒模仿角色動作,有的皺著眉頭用勁的樣子,有的搖頭晃腦的樣子……個個都很投入到角色中。

  3、重點觀察圖9、11、12、14,觀察艾瑪和群像的神態細節,感受艾瑪的調皮、幽默和快樂。

  圖9:艾瑪涂上果汁變成灰色回到象群中,找一找哪個是艾瑪?為什么?

  幼兒立即手指中間的一只大象叫起來:在那兒。

  師:在哪兒?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1:其他大象都閉著眼睛,艾瑪睜著眼睛四處看。

  幼2:他翹著鼻子、抬著腿走路的樣子,一下子看出來了……

  師:艾瑪的動作、眼神看出他心里正高興呢,有點得意、有點調皮的樣子,大家學一學。

  圖11: 艾瑪回來很長時間了,其他大象什么表情?大象們認出艾瑪了嗎?艾瑪在哪里?它又是什么表情?

  幼:大象還是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幼:它們沒認出來,艾瑪高興的笑了。

  幼:至于艾瑪是翹著鼻子,眼睛斜看大象。

  師閱讀原文文字,問:艾瑪眼睛瞪大,卷起長鼻子笑起來,大家學一學

  圖12:突然大象們怎么了?booo!什么意思?

  幼:耳朵豎起來,嚇了一跳。

  幼一邊說一邊做著眼神:大象被嚇了一跳,瞪大眼睛,眼珠子都朝上翻。

  大家聽了哈哈笑起來,很自然的也學起大象嚇了一跳,吃驚的樣子,唯妙唯肖。

  圖14:下雨了,艾瑪的花格子圖案又出現了,大象們看到了是什么反應呢?每只大象笑的樣子不一樣,大家學一學。

  幼兒:有的坐著,鼻子翹上天大笑;有的捂著嘴笑;

  有的背靠背笑;有的張大嘴笑……大家學動作把

  活動推向了高潮,孩子們盡情地學起大象們的動作、表情。

  4、師生第二次完整的閱讀圖書。

  閱讀后提問:如果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長的一樣,好不好?會發生什么事呢?大象們喜歡艾瑪嗎?(艾瑪是大家的開心果,不管是什么樣子,大家一樣的喜歡,長得好不好看并不重要。)

  (三)遷移經驗:艾瑪捉迷藏

  出示三種類型圖片,顏色干擾圖;迷宮圖;點線輪廓圖:艾瑪來和我們小朋友捉迷藏啦,請大家找一找它藏在哪里?

  通過操作游戲,就像故事中艾瑪與群像開玩笑一樣,利用自己的與眾不同,帶給大家歡樂。在尋找過程中,再次感受艾瑪的與眾不同;在尋找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在尋找過程中,保持對艾瑪的興趣,培養閱讀的興趣。

《捉迷藏》(精選14篇) 相關內容:
  • (四年級)《捉迷藏》

    課 題:唱《捉迷藏》、學附點音符教學目標:1、演唱歌曲《捉迷藏》,體驗歌曲充滿童貞幻想的色彩、擬人化的音樂形象以及歡樂活潑的情緒。2、能以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確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潑歡快的情緒和明亮的聲音有感情地...

  • 13《捉迷藏》

    ▲、教學目標 1、感受李四光專心致志的進行科學研究的精神。 2、學會本課的8個新詞,能按要求寫近義詞。 3、認識按事物發展順序組句成段的敘述方式,初步學會理清按失望發展順序連句成段的順序。 4、能正確的朗讀課文。...

  • 《捉迷藏》 教案(精選17篇)

    活動背景中班幼兒能感知和發現常見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并能進行分類。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開展了“有趣的圖形”主題活動。中班幼兒能運用繪畫、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現自己觀察到或想象的事物,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能力水平,我們組織...

  • 小魚捉迷藏教案(精選3篇)

    一、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再隨意轉圈的線條里,找出小魚,并添畫出眼睛、嘴巴 、魚鰭、美麗的花紋等。2、引導幼兒合理搭配顏色,提高幼兒發現美 、表現美的能力。二、活動準備:1、繪畫紙、黑色水彩筆、油畫棒每人一套。...

  • 語言教案:捉迷藏(精選2篇)

    學習活動:捉迷藏目標:1、感受詩歌中的有趣意境,激發幼兒對大自然多彩的顏色產生濃厚興趣。2、學習仿編詩句:躲在xx里,啟發幼兒大膽想象。準備:故事磁帶,插圖,紅、黃、藍、綠標記若干。...

  • 捉迷藏教案(精選13篇)

    活動目標:1、能準確說出句式“躲在XX里”。2、學會運用句式“躲在XX里”仿編詩歌。3、感受詩歌的有趣意境。4、理解詩歌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5、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顒又仉y點:能準確說出句式“躲在XX里”。...

  • 《捉迷藏》教案(通用12篇)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捉迷藏》。2、創編歌曲《捉迷藏》。學習目標:1、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迷藏》,體驗大自然四季變化帶來的無限生機,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情趣和熱愛。2、用打擊樂器伴奏,培養學生的創作實踐能力。...

  • 《捉迷藏》教案優秀(通用14篇)

    活動背景: 本次活動是選自小的主題活動《動物花花衣》中《找朋友》的活動內容,小班幼兒對動物朋友有著很大的興趣,他們喜歡觀察和發現不同動物的特征。...

  • 音樂教案-唱《捉迷藏》(通用12篇)

    課題:唱《捉迷藏》、學附點音符教學目標:1、演唱歌曲《捉迷藏》,體驗歌曲充滿童貞幻想的色彩、擬人化的音樂形象以及歡樂活潑的情緒。2、能以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確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潑歡快的情緒和明亮的聲音有感情地...

  • 《小胖鴨子捉迷藏》教后反思(精選2篇)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音樂活動的案例研討,而且作為第一教,在活動前先學習一些相關的理論以及案例。在組織活動時我從入場時對活動角色的介紹一下子就把幼兒引入了創設的情境,幼兒非常投入地參與到了角色的扮演中,由此引出對各種動作的模仿...

  • 音樂教案-唱《捉迷藏》(通用16篇)

    課題:唱《捉迷藏》、學附點音符教學目標:1、演唱歌曲《捉迷藏》,體驗歌曲充滿童貞幻想的色彩、擬人化的音樂形象以及歡樂活潑的情緒。2、能以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確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潑歡快的情緒和明亮的聲音有感情地...

  • 《捉迷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認識事情發展順序組句成段的敘述方式,初步學會按事情發展順序理清句序;2.感受李四光專心致志地進行科學研究的精神;3.初步培養學生抓住關鍵詞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方式。教學過程:1.復習檢查:①直接出示課題,讀題。...

  • 《捉迷藏》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感受李四光專心致志的進行科學研究的精神。2、學會本課的8個新詞,能按要求寫近義詞。3、認識按事物發展順序組句成段的敘述方式,初步學會理清按失望發展順序連句成段的順序。4、能正確的朗讀課文。...

  • 中班蹤合活動《圓圓和我捉迷藏》

    一、設計意思:有一天我準備給孩子上一堂美術課,畫“花”,要求小朋友自己發現老師的花有什么形狀拼成的,孩子們很快就發現由圓形畫成的,我表揚了孩子們后,讓孩子發現在一下在課室里有什么東西是圓形的,想不到課室被發現的東西是圓的...

  • 你會限制孩子捉迷藏嗎?

    最近迷上了捉迷藏,每次都玩瘋了,每天玩的滿頭大汗的,爸說:你不可以玩捉迷藏,這樣很危險,我一聽,立馬就反對了,她在附近玩捉迷藏你也不讓,她在家玩你又嫌太吵,這樣你還讓不讓她玩了??? 聽了我的回答,他立馬跟我說:玩什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成年人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精品二区 | 免费看片源| 手机在线观看免费av网址 | 九色综合网 | 日本三级吃奶头添泬播放 | 麻花豆传的最新一期内容是 | 最新国产一区 | ASS少妇PICS粉嫩BBW | 妞干网免费| 永夜星河短剧免费观看 | 九九热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妇女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韩国在线视频 | 日本一级一片免费视频 | 国产偷拍日韩系列无码 | 久草女人 | 亚洲成人a级片 | 成年人免费看片 | 成人免费视频软件网站 | av不卡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2 | 国产无套露脸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成人国产第一区在线观看 | 免费网站高清观看素材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 | 日本三级网 | 超碰97人人人人人蜜桃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色欧美自拍视频 | 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 | 国产在线播放av |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 中文字幕日本一道 | 亚洲ⅴ欧洲第一的日产AV |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