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7·我喜歡的一種動物》教案(精選3篇)
《習作7·我喜歡的一種動物》教案 篇1
佚名
教學要求:
1、能讀懂例文小烏龜,知道作者是抓住小烏龜的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的特點,寫好小烏龜。
2、能根據書上對例文的分析,通過、討論、交流、明確寫好動物,要從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抓住最有特點的地方寫。
3、能充分調動自己的觀察積累,模仿例文的寫法,先說說,再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要求先觀察它的外形,再觀察它的動作,并記住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地方。
2、活的小烏龜一只或畫有小烏龜的掛圖一幅。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學習例文,悟法
1、出示畫有小烏龜的掛圖或活的小烏龜。
2、指名學生說說小烏龜的外形特點。
3、如果是活的小烏龜,教師可用敲桌子威嚇、拿小木棍挑逗、用食物引誘等形式,使小烏龜活動,讓學生看清小烏龜活動的特點。
4、指名學生講講小烏龜的動作特點。
5、趁勢誘導學生讀文悟法:
(1)有以為一位同學寫的《小烏龜》很有意思,同學們愿意讀嗎?
(2)請同學們邊讀邊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為什么他寫的小烏龜樣子非常像,而且又像活的一樣呢?
6、學生朗讀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7、指名學生說說學習例文的收獲。
二、展開討論,明法
1、讓學生閱讀書上對例文的分析部分,同桌討論。
2、指名學生談談懂得了什么。
3、師生共同小結寫好動物的方法。
4、學生再次閱讀例文,體會寫好動物的方法,尤其是體會例文中表現小烏龜的動作時,動詞運用的準確。
三、進行說寫,用法。
1、學生閱讀作業 提示,說說這次作文的內容和要求是什么。
2、課前,布置學生過一個特殊的家庭作業 ,請你們按要求去觀察一種動物。完成了這個作業 的同學請舉手。
3、誰愿意講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的?
4、教師予以熱情鼓勵,激勵學生寫出合乎要求的作文來。
5、習作。
《習作7·我喜歡的一種動物》教案 篇2
作者:王群英
教學目標 :
1、能讀懂例文《小烏龜》知道作者是抓住小烏龜的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的特點,寫好小烏龜。
2、能根據書上對例文的分析,通過討論,交流,明確寫好動物,要從外形和動作兩方面,抓住最有特點的地方寫
3、能充分調動自己的觀察積累,模仿例文的寫法,先說說,再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教學重點:
寫出動物的動作特點。
教學難點 :
通過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語,準確地表現動物的動作特點。
作前準備:
1、觀察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并寫一周的觀察日記。
2、掛圖
一、學習例文
1、出示掛圖。
2、指名說說小烏龜的外形特點
3、引導悟法
(1)自瀆《小烏龜》,思考:作者從哪兩個方面來寫的?為什么他寫的小烏龜樣子非常像,而且又像活的呢?
(2)交流
4、指名談學習例文的收獲
二、展開討論
1、讓學生閱讀對例文的分析部分,同桌討論。
2、指名學生談談懂得了什么
3、師生共同小結寫好動物的方法
(1)從外形和動作兩方面寫
(2)抓住最有特點的地方寫
(3)寫動作特點時,要注意運用一系列準確的動詞
4、再讀體會
三、提綱詞語
伶俐可愛 翩翩起舞 體態奇特
餓虎撲食 束手無策 忽閃忽閃
增添樂趣 迫不及待 來者不善
調皮可愛 盡心盡職 忠誠善良
四、進行說寫
1、學生閱讀作文提示,說說習作的內容和要求是什么
2、課前,老師布置過一個特殊的家庭作業 ,交流
3、先小組交流
4、指名全班交流,師生點評
5、對照寫法,激勵學生寫出合乎要求的作文來
五、寫草稿
《習作7·我喜歡的一種動物》教案 篇3
作者:夏靜
一、教學目標 :
1、能讀懂例文小烏龜,知道作者是抓住小烏龜的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的特點,寫好小烏龜。
2、能根據書上的對例文的分析,通過討論、交流,明確寫好動物,要從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抓住最有特點的地方寫。
3、充分調動自己的觀察積累,學習例文的寫法,先說說,再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二、教學重點:
寫出動物的動作特點。
三、教學難點 :
通過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語,準確地表現動物的動作特點。
四、教具準備:
課件小烏龜的圖片。
五、教學程序:
(一)作前指導
布置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要求先觀察它的外形,再觀察它的動作,并記住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地方。
(二)作中指導
1、學習例文,悟法
課件展示:小烏龜
仔細觀察,然后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能告訴老師你剛才說的是小烏龜的什么特點嗎?
趁勢引導學生讀文悟法:
(1)有一位同學寫的小烏龜很有意思,同學們愿意讀嗎?
(2)出示例文,請同學們邊讀邊想:你覺得他寫得怎樣?
(3)學生朗讀思考,分學習小組交流閱讀的收獲。
(4)全班交流:誰愿意把自己的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2、展開討論,明法
請同學們再次讀例文,想想:為什么他寫的小烏龜樣子非常像,而且又像活的一樣呢?
同桌討論討論。
指名交流,師生共同小結寫好動物的方法:
a、從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寫;
b、要抓住最有特點的地方寫;
c、寫動物特點時,特別要注意運用一系列準確的動詞
學生再次讀例文,體會寫好動物的方法,尤其是體會例文中表現小烏龜的動詞,動詞運用的準確。
3、指導從說到寫
課前,老師布置過一個特殊的家庭作業 ,請你們按要求去觀察一種動物,完成這個作業 的同學請舉手。
誰愿意把自己觀察的動物講給大家聽聽的?
這樣吧,同學們先把自己準備的在四人小組中交流,小組長推選出說得最好的,準備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其他同學補充、糾正,特別要提示點撥,讓學生使用一系列動詞,從而較好地表現出動物的動作特點。
教師予以熱情鼓勵,激勵學生寫出合乎要求的習作。
(三)作中評改
1、指名讀習作,其他同學做好點評工作。
2、點評:
a、剛才這位同學寫得真好,抓住了老山羊的外形特點,但怎樣才能寫出它的動作特點呢?
b、我們再來看看例文是怎樣寫小烏龜在水中游動時的情景的,好不好?
c、(引導學生說出)例文抓住了小烏龜游動時,四只腳、尾巴、嘴巴的動作。
d、說的真好!誰能講得具體些?
(四只腳劃動,短尾巴搖著,嘴巴張開、吞吃)
e、這告訴我們怎樣才能寫好動物的動作特點,應該寫好它身體各部位的動作
3、閱讀自己的習作。
你準備怎樣修改自己的習作?先自己修改,然后分學習小組互讀互改。
讀自己修改后的習作。
(四)作后評講:
1、復習習作要求。
2、總評本次習作的情況,展示寫得好的習作,共同學習。
3、自由讀自己的習作,反復讀讀老師的評語。
4、自己訂正,修改習作。
六、教后反思:
寫出動物的動作特點是本次習作的重點,通過一系列準確的動詞,表現出動物的動作特點,則是本次習作教學重點之中的難點。如何突破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教學時做了以下的嘗試,先引導學生體會例文的寫法,知道作者是抓住小烏龜的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的特點,寫好小烏龜;接著,啟發學生準確地運用動詞,先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最后鼓勵大家,運用所學到的方法,去表現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動作特點。這樣緊扣重點,巧破難點,又舉一反三,讓學生觸類旁通。
整個教學過程 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他們會說,也很愿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