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26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5個字。正確讀出碧玉、妝成、裁出、剪刀“4個詞語。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借助注釋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通過想象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拓展積累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詩歌的意境,想象古詩描繪的美麗景色。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師:雖然春天悄悄地走了,但春天的美景總讓我們揮之不去,請看:(出示春景圖)看了這美麗的春色,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春天嗎?你最喜歡春天的什么?

  一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首關于春天的古詩,看老師寫(1板書詩題)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寫的。

  2釋題

  師:誰來讀課題?齊讀課題,

 。1)學習詠(讀準字音:指名讀、齊讀;識憶字形)

 。2)理解詠

  師:詠字是口字旁,那么詠就是(生嘗試說:歌唱、贊美的意思),詠柳就是(生說歌唱、贊美柳樹)

  師:我們來讀讀課題。(齊讀)

  二朗讀全詩,初知大意

  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讓我們在詩中尋找吧!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自由讀詩,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2)指名分行讀(四人一人一句,開火車讀)

 。3)了解似的兩種讀音

 。4)學習絳:正音、識憶字形、理解絳的意思(絳是絞絲旁,那么就是與絲織有關,那絳的意思就是)生說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釋)看注釋是讀懂古詩最好的方法。讀綠絲絳理解綠絲絳(出示實物)

  (5)下面我們來讀讀古詩,看誰讀得正確通順。齊讀古詩

  2讀出節奏,

  聽了你們讀,老師也想讀

  聽出了老師與你們讀得有什么不同嗎?

 。ㄓ泄澴啵┳x的有高有低叫韻律,有快有慢叫節奏

  好,請你們也用這種節奏讀一讀自由讀

  指名讀1中1好、帶讀齊讀古詩。這次老師聽出來了,有點像古人讀詩了。

  三理解詩意,品讀詩句

  師:讀詩,不僅要讀出節奏、讀出味道來,更要讀出感覺來。你讀完《詠柳》這首詩,如果請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的柳樹,你想到的是哪個詞語?

  師:請大家輕輕地讀,看看注釋、看看插圖、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想一想從詩中的哪個詞或那句話讀出了柳樹的美?

  1學習一二句

 。1)理解一二句意思

 。╝)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出示一二句),說說你從這兩句詩中的哪個詞讀出了柳樹的美?

  預設:

  生:我從碧玉(板書碧玉,解釋碧玉就是綠色的玉)讀出柳樹很綠。

  師:哦,柳樹是那樣的綠就像是被(碧玉裝扮成的一樣)。齊讀:(第一句)還讀懂了那個詞?

  生:我從綠絲絳(板書絲絳)知道柳條像綠絲帶一樣漂亮。(出示實物)

  師:當千萬條柳條垂下來就像綠色的絲帶一樣柔美。齊讀(第二句)

 。╞)下面請同學們借助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指名讀1、2)

 。2)創設情景讀

  師:早春二月,春風拂面,柳樹展現她迷人的風姿。一行行婀娜多姿的柳樹倒映水中,柳樹翠綠翠綠的,長長的柳條隨風飄舞。(課件出示垂柳圖)你們看柳樹像什么?(亭亭玉立的少女)剛剛我們知道碧玉是指綠色的玉,但還有另一層意思,想知道嗎?老師告訴你們:在古代碧玉是指年輕美貌的女子。這里用年輕美貌的女子來形容什么?如果說柳樹像美女,那倒垂下來的柳條又像什么呢?(少女的頭發)看到這樣的柳樹,你心里有什么感受?那我們就美美得讀吧?

  個別讀、齊讀。師相機指導。

  2學習三四句

  (1)多美的柳樹!詩人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師讀(出示第三、四句),誰來讀?你讀懂了哪句?

  預設:

  生:我讀懂了“二月春風似剪刀”就是說二月春風像一把剪刀。

  師:它剪出了什么?對,裁剪出細細的柳葉。

  (2)品味“裁”

  a出示柳葉圖,問這是怎樣的柳葉?你能用一個詞說說?(精美、可愛、嫩綠)

  b這精美、可愛的柳葉是春風裁出來的,(板書裁生看老師寫,注意筆順)裁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用裁呢?如學生有困難,可引導學生用裁組詞(裁縫),裁縫是做什么的?普通人做得出來嗎?

  師:春風像一位高超的裁剪師裁出了這樣美的柳葉,這是怎樣的裁。。ㄉ衿妗⒊錾袢牖┮粋剪字怎能代替!

 。3)了解修辭方法

  再讀詩,看看有什么發現?(你真會發現)

  預設:生上一句是問,下面是回答。

  師哪一句是問?(不知細葉誰裁出)誰來問問?個別讀、齊讀。

  師哪一句是回答呢?(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僅是回答嗎?更是詠嘆春風的神奇!。在這句中有個似,這似就是(像)的意思。這個句子是個比喻句,把(春風)比作(剪刀)。這樣一比,寫的句子就更美了。好,我們一起來讀讀。(師問生答,生問師答、男女生合作讀)

  3師生合作讀詩

  師:老師描述,同學們讀相關的詩句,可不要讀錯喲。

  迎著徐徐的春風,詩人信步來到小河邊,看到柳樹翠綠翠綠的像碧玉裝扮成的一樣,無數柳枝垂下來像綠絲絳一樣柔美,詩人不禁吟誦——--詩人來到柳樹下看到精美纖細的柳葉,驚喜萬分,不禁自問——,哦,原來是春風這把剪刀裁剪出來的呀,詩人贊嘆道—

  4能說說整首詩的意思嗎?對著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說好了嗎?帶著你的理解,我們再來讀一讀。

  四想象畫面

  師: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老師讀(配樂朗誦),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生:我看到了在河畔有一棵高大的柳樹,垂掛著無數根細長而柔軟的枝條。

  師:你只看到了翠綠翠綠的柳樹,垂下長長的枝條隨風飄舞嗎?再想想,在這美麗的春天,(柳樹旁、山腳下、花園里、小河邊)你仿佛還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播放高山流水)這些美景都是春風裁剪出來的,詩人只是在贊美春風嗎?還是在贊美春天,大自然

  師:是啊!春風一吹,給我們帶來多姿多彩的春天,大自然出現生機勃勃的景象。

  (板書春風------春天——大自然)

  五鏈接詩句

  師: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啊!讓小草發芽生長,柳樹那長長的枝條隨風飄舞,還在撫摸著堤岸呢(出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那籬笆旁還有幾棵樹,花瓣從枝頭紛紛飄落,嫩葉還沒有長成樹蔭呢?(出示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這樣美的春景吸引了黃鸝在枝頭間唧唧喳喳的叫著,白鷺也展翅高飛(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師:大自然的的美景真令人陶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讀(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大自然的美景無處不在,還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春江水,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六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師:大自然是多么吸引人。。ㄊ緢D,這是誰?他正在做什么?讓我們跟著詩人一起來贊美的春天柳樹吧!指名讀:小詩人你來贊美吧!賀知章你來贊美吧!齊讀:小詩人們,大家一起來吧!(課件出書詩和圖)

  讀得這么好,能背出來嗎?我們一起來試試。齊背(配樂)

  七小練筆

  在詩人賀知章的眼中,春天最美的是柳樹,在你的眼中,春天最美的是什么呢?請寫一寫。

  師:老師也寫了自己眼中春天最美的景物出示:

  春天最美的是水,水碧綠碧綠的,像一塊塊無暇(xiá)的翡(fěi)翠。

 。ㄊ鞘裁矗ㄔ趺礃樱ㄏ袷裁矗

  孩子們在你眼中春天最美的是什么?(花、草鳥)拿起筆寫一寫吧

  春天最美的是—,——————,像——-——————————。

  總結:是啊,春天是生機勃勃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美景真令我們陶醉,大自然真神奇。∽屛覀冊僖淮我髡b《詠柳》齊背古詩。描寫大自然美景的詩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外去收集收集,積累下來,好嗎?

  板書

  詠柳

  碧玉裁

  絲絳

  春風——春天——大自然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優美景色,喜愛春色。

  2、初步學習按古詩節律吟誦。

  3、通過積累,感悟和運用古詩,使幼兒充分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養成背誦古詩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有關古詩的現代散文及古詩大掛圖。

  2、柳條及用柳條裝扮成的兩棵柳樹。

  活動過程:

  1、邊聽音樂《柳樹姑娘》邊進教室,感受歌曲的優美。

  柳樹姑娘有長長的辮子,隨著春風飄動著,好美啊!

  2、談話活動,引出話題。

  春天到了,那你們和爸爸媽媽出去游玩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春天給柳樹帶來的變化呢?

  教師小結:春天來了,高高的柳樹滿身碧綠,就像綠色的玉石,柳條下垂著,就象許多綠絲帶在風中飄動。這些細細的葉子,不知道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哦!原來是二月的春風像剪刀把這些葉子剪得這么漂亮。(教師邊朗誦散文邊出示大掛圖)

  3、引出古詩。

  這首散文真的好美!

  古時候的有一位詩人名叫賀知章看到這么美麗的柳樹,不由得做起的詩來。(創設情境:教師模仿古代詩人大聲朗誦古詩《詠柳》)

  剛才老師在朗誦時,你聽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詩大掛圖)

  教師再次朗誦。

  4、教師朗誦《詠柳》古詩,并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哪一句古詩的意思你不懂呢?(請知道的幼兒告訴其中的意思,或教師可根據幼兒提出不懂古詩在現代散文中用不同顏色畫出來讓幼兒進行理解。)

  春風一吹讓柳樹如此的美麗,春風除了像剪刀,還像什么?又會使什么帶來變化呢?(春風像手,摸了小草,小草就變綠了;春風像嘴,在樹梢說了悄悄話,樹兒就變綠了;春風像腿,跑去親了親花,花兒就開了。)

  和幼兒一起來朗誦古詩。

  再次一起來朗誦古詩。(提出要求:大聲、慢、要有古代詩人的感受。)

  教師小結:春風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幼兒一起欣賞古詩朗讀。

  5、教師與幼兒試著再次朗誦,學會古代朗誦時的神態。(配樂)

  小朋友可以回憶剛才教師模仿古代詩人朗誦古詩的樣子,一起來模仿。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3

  古詩兩首

  一、教材簡說

  這篇精讀課文由兩首古詩組成,描寫和贊美了春天的景色!对伭肥翘拼娙速R知章的作品,寫的是初春二月柳樹、柳條、柳葉。《春日》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詩,贊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同時也點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春天的源頭這個道理。兩首詩把春天描寫得姹紫嫣紅,多姿多彩,而又充滿了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對萬物復蘇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來的喜悅。

  《詠柳》,詠,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柳樹在春天生發,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寫柳樹,歌頌春天,贊美大自然世界呈現出的勃勃生機。

  “碧玉妝成一樹高”:“碧玉”,綠色的玉,這里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皧y”,打扮。“一樹”,滿樹,“一”字這里不表示數量,表示滿、全、整個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扮的一樣。

  “萬條垂下綠絲絳”:“萬條”,泛指柳樹枝條多!敖{”,一種絲織的帶子。全句的意思是:從樹上垂下來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不知細葉誰裁出”:“細葉”,柳樹新萌發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安谩,裁剪。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

  “二月春風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

  《詠柳》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靜態中的柳樹,卻使人感到柳樹內在的生命力。后兩句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賦予巧妙的想象,把對柳樹的贊美,引向對春天的贊美。這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

  《春日》詩題的意思是在春天里。全詩講的是作者在春日里游覽,看到無限的春光,從中有所體悟,闡發了自己的哲理思考。

  “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皩し肌,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般羲保谏綎|省中部,源于山東省泗水縣東蒙山南麓,因四源并發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經曲阜,也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和死后安葬處的近旁!盀I”,水邊。在泗水邊“尋芳”,實際上說的是追求圣人大道。全句的意思是: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詩人到孔子曾經呆過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

  “無邊光景一時新”:“光景”,風光景色!耙粫r”,一個時辰,這里形容時間很短,一時之間。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等閑識得東風面”:“等閑”,平常、隨便。識得,認識到!皷|風面”,春風的面貌,因我國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故稱春風為東風。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叭f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奇斗艷的景色!翱偸恰,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開、姹紫嫣紅的景象都是由春風點染而成的。以上兩句的意思是: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說,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

  這首詩前兩句是從感性上得到認識,后兩句從理性上受到啟發。同時,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來描繪春天的景色,“無邊光景一時新”是虛寫,“萬紫千紅總是春”是實寫。虛實結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僅把春天描繪得生氣勃勃,而且蘊含了深刻的道理,給人以理性的思考,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

  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在誦讀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麗和生氣勃勃,從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時,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讓學生積累詩句,培養對祖國古代詩歌的熱愛感情。

  這兩首詩的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二、學習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學建議

  1課前讓學生觀察春天的自然景物,重點觀察柳樹及其生長情況,春天百花盛開、爭奇斗艷的情景。如果因季節觀察不到,可以讓學生回憶春天的景象或找一些有關春天的圖片看一看。教師準備有關春天的課件或圖片。

  2 本課要求認識的字有4個,會寫的字有7個?梢宰寣W生根據生字的字形特點,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識字,比如,可以在誦讀中識字,自己畫出生字,就不認識的字和讀不準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師、同學請教。也可以分析字形重點識記:詠,用口吟誦,與口有關,故口字旁;泗、濱,與河水有關,左邊是三點水旁;絳,與絲織有關,左邊是絞絲旁。

  要加強對字形的指導,比如,裁,與衣服有關,里面是衣字;剪,用刀來剪,下面是刀字;妝,梳妝,女人常梳妝,右邊是女字旁。

  指導寫字時,注意讓學生先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結構,再動筆寫。教師重點提醒:“裁”是半包圍結構,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濱”字第七筆是一筆撇,不是兩筆;“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丟掉一點。

  3 這兩首古詩描寫的是春天的內容,教學時,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充分感受春天的自然景象,再學習詩句。可以這樣導入:春天是什么樣的?春天的柳樹是怎樣的?春天百花盛開的景象是什么樣的?你能用語言或學過的詩句來形容嗎?在學生回憶自己的認識和體驗后,再提出:看看古代詩人是怎樣描述春天景色的。這樣再讀課文,使學生對詩句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4古詩的學習要以誦讀為主,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來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可以教師范讀、音樂配讀等。教師指導學生邊讀邊體會詩句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達到對詩句內容有一個大體的了解。不必專門死摳其中的詞義,在粗通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內容。最后,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背誦下來。

  5指導朗讀時。重點讓學生讀出感情、讀出詩的節奏感?梢越Y合看圖,想象情境來感悟詩句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所想所感。再通過誦讀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表達出來。誦讀時教師要做必要的技術指導,要求學生把握節奏、注意停頓,讀出詩的韻律。

  比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讀的時候,注意詞與詞之間節奏不要完全一樣,有快有慢,要有變化。需強調的內容要讀重音,比如“誰”“春風”“東風”“總是”“春”。

  6 根據詩句特點,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理解古詩的內容,突破難點。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句,可體會到靜態中柳樹的色彩美、形態美!安恢毴~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可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春風剪開柳葉的動態景象,也就是在春風中柳葉翻飛飄動的情景!皠偃諏し笺羲疄I,無邊光景一時新”,可把自己當作一個游客,在晴朗的日子里,到河邊去看新奇的春景,想一想,當時的景致是怎樣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讓學生想象在春風的吹拂下,萬紫千紅的景象,從而體會詩句內容。

  7關于課后思考練習題。第1題是背誦課文。可以結合課文學習時進行,在熟讀成誦中,讓學生背誦,也可以采用互相比賽的方式記背。第2題,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是理解詩句內容的練習。理解不要拘泥課文內容的直譯,只要讓學生憑借自己的理解,把意思說清楚即可。如,“因為有了東風,才會有萬紫千紅的春天!薄鞍倩ㄊ㈤_、姹紫嫣紅的景象都是由春風點染而成的!薄捌匠H藗兌贾烙写猴L,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花開的景象以后!薄按猴L徐徐吹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边@幾種表達都可以。

  四、參考資料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人。少年就以文詞而出名。公元695年擢進士,做過工部侍郎等官。晚年與李白交友,酒后作詩文,神采飛揚。他工書法,尤善章草隸書!度圃姟反嫫湓娨痪,共存詩20首。寫景的詩,較為清新通俗,除本課《詠柳》外,還有《采蓮詩》《回鄉偶書》廣為傳誦。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字元晦,號晦庵、晦翁,別稱紫陽、考亭。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曾任秘閣修撰等職。他博覽群書,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至自然科學有不同程度的貢獻。在哲學上發展了程頤、程顥關于理氣關系的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系統,稱為程朱理學。他從事教育時強調啟發式。他治學態度嚴謹,分析問題精密,對后代的學者影響很大。他的著作很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楚辭集注》,后人編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語類》等多種書。

  2、古詩兩首

  教學要點:學習《詠柳》、《春日》理解詩意。

  一課時

  一、板題、解題

  1、看題目,說說詠是什么意思?    2、誰能說說“詠柳”的意思。

  二、講讀詩歌

  1、“碧玉妝成一樹高”

  (1)“碧玉”是指什么?    (2)“妝”是什么意思?    (3)“一樹”是什么意思?    (4)“高”是指什么?    (5)這一句話是什么意思?

  2、“萬條垂下綠絲絳”

  (1)“萬條”是指什么?    (2)這一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3、“不知細葉誰裁出”

 。1)“細葉”是指什么?“裁”是什么意思?    (2)誰能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4、“二月春風似剪刀”

  (1)“似”是什么意思?詩人把什么比做剪刀?    (2)這一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三、學生串講詩歌的意思。老師糾正補充。

  四、著首詩前兩句主要寫什么?作者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的?

  五、這首詩后兩句主要寫什么?采用什么形式寫?贊美了什么?

  六、指導朗讀詩歌,在朗讀中想象春天美麗的畫面。

  七、反復朗讀,背誦這首詩。

  二課時                      《春日》

  一、閱讀與理解

  1、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

  西)人,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的詩富于哲理性而不乏詩味,寓議論于寫景,

  別有風格。

  2、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相會的日子,這里指天氣好的日子。

  3、尋芳:游覽(河邊),欣賞春花。

  4、泗水濱:泗水,河名,在山東省;濱,水邊。

  5、一時:一下子。

  6、等閑識得東風面:等閑,尋常、隨便;識得,感覺到;東風面,春風的

  面貌及其精神。

  二、賞析:

  古代文人春的意蘊,讀起來真的回味無窮,春光如此流連忘返,

  我們更應“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往!”詩歌敘述詩人外出河邊尋春踏青,

  一眼望去就感覺到處煥然一新。為什么?因為天地間吹開了和煦的東風,

  東風催得百花齊放,百花為人們捧出了萬紫千紅的春天。詩人贊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

  同時也道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春天的源頭這個道理。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歷來也被傳為名句。

  三、學生串講詩歌的意思。老師糾正補充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作者是唐代詩人賀知章。詠柳,就是歌詠柳樹的意思。這首詩通過寫柳樹的美好姿態和蓬勃生機來贊美春風,以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見的春風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了,借以抒發作者在春回大地時的喜悅、歡快的心情。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字詞,讀懂古詩。

  2、通過對詩古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想象古詩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3、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感詩境——感知美。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導入: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春天的腳步又近了,這輕快飛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楊柳風,羞紅了臉的桃花,柳枝輕搖的柔柳,組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你看,這是什么?(課件出示:楊柳圖)

  3、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詠鵝就是贊美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4、揭題解題:柳樹真美啊,唐朝詩人賀知章也被柳樹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寫下了這一首贊美柳樹的詩——《詠柳》。

  5、欣賞配樂朗讀,學生感受古詩節奏。

  6、自由讀詩,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7、突顯生字,指出這些字是今天所要學習的生字,再讓學生讀字。

  二.交流切磋,誦讀求悟——品味美。

  1、詩人都寫了些什么呢?現在我們再來做進一步的理解。先請同學們想一想:“詠”什么意思?“詠柳”呢?

  2、在“碧玉妝成一樹高”中,“妝”——裝飾。什么裝飾了什么?柳樹真是碧玉裝飾成的嗎?說說詩句意思。(鼓勵展開想象,有不同的說法)

  3、千萬條柳枝,在春風中飄蕩,詩人又想到了什么?“絲絳”什么意思?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什么特點?說詩意。

  4、齊讀1、2句,問:第1句著重寫(樹),第2句呢(枝),詩人通過形象的比喻,把新葉滿樹的翠綠比作(碧玉),把柔美的柳枝比作(綠絲絳),突出了垂柳的什么特點?(翠柳、柔美、充滿生機)從而展現了“垂柳”的“美”。

  5、“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又該怎么理解呢?

  6、第1句寫“樹”……第3句寫什么?(葉),第四句呢?(春風→風)

  7、從詩題“詠柳”上看,這首詩要贊美的是柳樹,你覺得詩人僅僅是在贊美柳樹嗎?那是在贊美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8、齊讀,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你為什么喜歡?(師小結:作者的想象多么豐富,從滿樹的新葉想到“碧玉”,從隨風飄蕩的柳條想到“綠絲絳”,多么貼切而生動呀,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大膽而巧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風”想象成手執剪刀的能工巧匠,把春風寫“活”了,也把柳樹寫“活”了。)

  9、這首詩的妙處還不僅于此,請同學們看,詩人從“樹”寫到“枝”,再到“葉”,然后想到春風。詩人(整體)到(部分)先觀察后(想象)的順序來寫,顯得有條有理,自然有序。短短的四行詩,卻充分的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構思,這也許便是“詠柳”傳唱至今的緣故吧。

  10、過渡: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詩人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句,用碧玉來比喻柳樹的枝和葉,寫出了柳樹的顏色美,又用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樣子美,然后展開大膽的想象,由柳樹想到二月春風,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從而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配樂朗誦邊想象一下這首詩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到的意境描繪出來。

  【主要運用課件圖片幫學生理解,讓學生通過反復讀及小組討論體會課文三個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課文語言的美及柳樹的美】

  三、分組活動,熟讀成誦——抒發美。

  師:大家都喜歡這首古詩,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喜歡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創造、表現這首古詩,告訴老師,好嗎?

 。▽W生考慮、討論,并紛紛說出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朗誦、寫作、(畫畫等)

  1、教師根據學生的提議分成四組:詩朗誦組、表演組、圖畫組。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小組。

  2、學生分組討論、創作表演。(教師巡回指導,啟發學生開闊思路)

  3、分組展示表演。

  (1)詩朗誦組;

  a.學生朗讀幾首有關柳樹的詩歌。

  b.全組一起配樂朗讀《詠柳》。

  師評:同學們有表情地朗誦《詠柳》,更加深刻地體會了古詩的韻味,井背誦了幾首與春天與柳樹有關的詩歌,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和感受到春天的美。大家表演得非常好。

 。2)表演組:

  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想象,通過動作把柳樹的婀娜多姿表演得惟妙惟肖。師評:這組同學用優美的動作來表現這首歌曲的意境,表現柳樹的特點。表現春天的勃勃生機。他們的表演,使古詩變得更加生動起來。真棒!

 。3)圖畫組:

  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用彩筆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師評:這組同學運用圖畫的形式,鮮明形象地表現了古詩的意境。畫得真漂亮。

 。4)寫作組:

  學生用自己生動的語言,表達對春天的喜愛。

  師評:能寫出柳樹的特點,能用上生動的比喻,寫得好!

  4、師:剛才同學們都運用了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了這首歌曲,我覺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回家后把你們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好嗎?

  【設計分析:l.采用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既能發揮集體的智慧,又能讓學生各展才能。2.用多種形式表現古詩,加深學生對古詩的體會和理解。3.通過創造、體驗、合作,生生互動,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四、總結寫法,網絡拓展——延伸美。

  1、小結:詩寫得精彩是因為作者觀察仔細,能抓住柳樹的特點善于運用比喻手法,抒發真情,才使得我們對柳樹,對春天的也產生了喜愛之情。希望同學們也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顆敏感的心靈,去觀察身邊的一切,領略身邊的美景!

  你還知道哪些歌頌、贊美其它事物的詩?

  2、告訴學生相關古詩的網址拓展學生課外學習,并搜集。

  3、作業:畫一幅春景圖。

  五、板書設計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

  1、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從而激發其愛護樹木,保護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

  2、學會生詞,理解字詞,讀懂古詩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感受古詩的意韻

  4、掌握學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

  燈片,與詩歌相協調的音樂帶一盒

  教學過程 :

  一、習舊引新,激發興趣。

  導語 :現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歷代詩人留下了許多贊美春天的詩篇,誰能背給大家聽?

  同學們,背得很好,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詠柳》(板書)

  二、解題知人,感受美

  出示燈片,觀察圖畫,說說畫了什么?

  解題:詩人賀知章也和同學們一樣喜愛春天的柳樹,他用詩歌贊美了柳樹(介紹作者)

  三、逐句解釋,理解美

  1、范讀全詩

  2、學生試讀,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師生釋詞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別表現了整棵樹與樹枝的什么特點?詩人看到這么細嫩的柳葉,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風”比作什么?

  5、請學生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賞境誦讀,抒發美。

  1、教師誦讀,配上音樂。

  2、師啟發:在詩人筆下,柳樹是多么美妙,請同學們帶著喜愛柳樹,熱愛春天的感情去朗讀古讀,在讀中體會美。

  五、小結學法

  六、布置作業 :

  ⑴抄古詩試背

 、七x擇學校中一種植物試作詩一首

  簡評:

  課堂教學中,能運用燈片圖畫配樂朗讀等各種形式與手段,多感官讓學生體會古詩的意境之美,從而激發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結束時的作業 布置非常好,能使學生的這一思想感情付諸于筆端,在文章中表達出來。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讀3個新字。

  2、理解詩句,了解古詩大致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指導學生寫春天柳樹的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朗讀并背誦課文是重點。

  2、理解詩句意思及描寫柳樹的美的特點是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打開掛圖(或放幻燈),激發興趣

  放詩歌的朗讀錄音,在學生對詩歌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板書課題。

  解題。學生試說“詠”的意思。教師小結:“詠”的本義是歌詠,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作者借贊美柳樹來贊美春天。

  作者簡介: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會稽永興(今浙江省蕭山縣人)。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公元695年中進士,做過禮部侍郎等職。晚年不拘禮節,酒后作詩文,神采飛揚。今存詩19首,除《詠柳》外,《采蓮詩》、《回鄉偶書》也很有名。

  二、指導看圖

  圖上有些什么?在什么地方?人在干什么?(先一個一個說,再連起來說一遍)

  同學們看了圖,想一想詩人是怎樣描繪自己所見到的情景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請聽錄音,看看課文有幾句話。(標出句子)

  2、看音節卡片,開火車讀。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

  4、分組讀課文,男女生各讀一句。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帶音節的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去掉音節讀。

  3、識字、記憶字形。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卡片。

 。2)分組觀察、討論。利用以前的學習方法識記字形。

 。3)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師生評議)

 。4)教師重點指導:

  碧,bì,上下結構,注意寫好上面的部分,“王”的底下一橫要變成提。

  垂,chuí,讀準翹舌音,8筆,注意寫好中間的部分。

  絲,sī,5筆,要讀準平舌音,注意上面的寫法。

  裁,cái,12筆,讀準平舌音,注意里面的寫法,和“栽”要區別開。

  似,sì,6筆,讀準平舌音。

  剪,jiǎn,11筆,上下結構。

  4、鞏固練習(做游戲)。

 。1)做找朋友游戲,找對了全班齊讀三遍。

 。2)組詞練習。

  五、課堂練習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1、引導學習第一句。

 。1)自由讀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能說一點就說一點)

 。2)齊讀第一句。

 。3)指導朗讀(注意輕重音和停頓):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教師范讀,學生仿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4)教師小結:

  妝,打扮。一樹,滿樹!耙弧痹谶@里不表示數量,表示“滿”、“全”、“整”的意思。萬條,柳樹枝條多。在古詩中“百”、“千”、“萬”經常泛指數量多。絲絳,一種絲織的帶子。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子,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成的一樣,從樹上垂下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2、引導學習第二句。

 。1)自由讀,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2)指導朗讀: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3)教師精講:

  細葉,指柳樹新萌發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剪出來的。

  三、想象情景,朗讀、背誦課文

  1、自由讀全詩。結合看圖及在戶外所看到的柳樹,想象詩句所描寫的畫面。

  2、教師點撥:詩的第一句,寫的是實景,表現了整棵柳樹的顏色、形狀及樹上的柳條多。雖然是對靜物客觀的描寫,但是卻使人感到柳樹內在的生命力,蘊含著作者對柳樹的喜愛之情。詩的第二句,是作者的想象,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把“二月春風”想象成手拿剪刀的能工巧匠,把在春風吹拂之中的柳樹想象為經過巧手剪裁的藝術品。這種大膽而巧妙的想象,把對柳樹的贊美引向對春天的贊美,深化了詩歌的內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這首詩贊美柳樹不是作者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憑借贊美嫩綠多姿的柳樹來贊美春天,歌頌春風給大地帶來了一派生機。

  四、課堂練習

  1、寫一寫課后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指導學生寫話

  1、啟發學生說說在戶外看到的柳樹。同桌互說。

  2、小組推選代表說,師生評議。

  3、指導書寫。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7

  教材簡析:

  《詠柳》是長春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春之聲”中的第一課。旨在春天來臨之際,讓學生隨著文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學情分析:

  大多數孩子已經能熟讀、甚至背誦這首詩《詠柳》了。所以,我們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本課的7個生字之外,主要是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培養學生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自學古詩的能力和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會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3、體會詩人的情感,體會出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自學古詩。

  教學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本節古詩教學課,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就是語文學科工具性的具體體現!笆谌艘贼~,

  不如授人以漁。”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情境,搭建平臺,通過理解字詞的意思,通過一遍一遍地誦讀,進一步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知詩人,解題意:

  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方法嗎?(共分四步)這節課我們就用這四步學詩法來學習《詠柳》。

  1、關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2、學習生字“詠”、“柳”。題目“詠柳”是什么意思?

  3、作者是怎么歌頌柳樹的呢?請大家輕聲讀一遍古詩。什么意思呢?下面我們來進行第二步。

  二、釋詞語,明詩意:

  1、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以小組的形式來理解詩意。

  2、匯報自學情況。

  第一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a、妝:(課件演示妝的演變過程),意思是裝飾,打扮。

  一般都是誰打扮?那么本詩是說誰打扮?

  ﹝通過課件演示“妝”的演變過程,不僅是幫助學生熟記字形,了解字義,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字更深刻的了解這句話的意思,詩的開始就把楊柳化身成一位美人。﹞

  b、絳: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這句話的意思是: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第二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裁:用部首查字法查“戈字部”。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干部分。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風!

  ﹝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通過理解字義,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大概意思。﹞

  三、想意境,悟詩情;

  1、再來讀第一句話,說說你眼前出現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似一位姿態婀娜的美人出現在我們面前,那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

  誰能通過誦讀把這美妙的畫面讀出來?

  2、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還能剪出什么?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我們美的想象。

  ﹝我們可以借助這一生動形象的比喻,來拓展孩子們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讓我們借作者的詩文,讀出我們心中對春的贊美。

  ﹝引導學生根據對古詩的理解來感情朗讀,使之做到與文本的真誠交流,從而達到感情升華。﹞

  四、橫縱觀,拓視野:

  春天正向我們走來!讓我們吟著春天的詩,與春天撞個滿懷……

  請在下面的三首詩中,選一首喜愛的背誦下來,并說說理由。

  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和葉紹翁的《游園不值》。

  《詠柳》的課后反思

  在執教《詠柳》中,課堂上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讓同桌的兩個學生互相讀,糾正字音。在開始之前,說到:“請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你認為他(她)讀得好,你就學學他(她),你認為他(她)讀得不如你,你就幫幫他(她)”。一時間,兩個小伙伴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讀開了,有的說:“這句話應該這樣讀……”,有的說:“請你來教教我吧!”全班30個學生,每一個孩子都積極、主動,他們情緒高漲、熱情投入,形成了一種動態教學過程。

  1、要尊重、贊賞每一位學生!盀榱嗣恳晃粚W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全班30個學生,難免有學業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面對班級中的后進者,老師不是抱怨指責,不是輕言放棄,而是尊重每一位學生,贊賞每一位學生,“你認為他(她)讀的不如你,你就教教他(她)”,一句“不如你”,既保護了那些后進生同學的自尊心,又體現了老師的善意關懷和對每一位同學的尊重、期待。當然,對于那些成績優秀的孩子老師也不失時機地給予贊賞、鼓勵,“你認為他(她)讀得好,你就學學他(她)”,能夠得到同學的贊揚、學習,這不是一件令人自豪而高興的事情嗎?

  2、要善于挖掘課程資源,發揮學生的潛力。

  新課程倡導“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課堂中,教師正是利用課堂中的學習資源,讓生生互教互學,形成了平等的、民主的教學模式,在學習中,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儼然成了耐心的小老師,而那些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也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進入了學習的狀況,很好地處理了教師的“教”與“學”的關系!盀榱嗣恳晃粚W生的發展”是每個新課程實施者的共同心愿。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要尊重那些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尊重那些被孤立和被拒絕的學生,尊重那些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在教學中,尊重不是一句空談,更應該是一種落實,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讓每一個學生都多一份真誠的笑容,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進步與發展,這或許就是“幫幫他(她)”作用吧!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8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喜歡)為什么喜歡春天呀?(因為春天很美麗)那么,有沒有同學能說說春天哪些地方是美麗的?(花草樹木)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春天里美麗的景色實在太多了,那你們喜歡春天里的柳樹嗎?(喜歡)誰能說說春天的柳樹是什么樣子的?說得好,今天呀,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關于柳樹的詩歌〈詠柳〉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看看這里的詩歌是誰寫的?(賀知章)賀知章是唐朝的詩人,少年時就以詩歌著名,現存的詩有19首,除〈詠柳〉以外,〈采蓮詩〉和〈回鄉偶書〉也很有名。

  二、學習詩歌。

  (一)、初讀。

  1.師范讀詩歌。

  2.讓同學們指出生字,師生一起將生字讀準。

  3.師生一起讀詩歌。

  4.自由讀師詩歌,指名讀。

  5.找找會背的同學同背誦詩歌。

  (二)、了解詩意。

  1. 、詩人都寫了些什么呢?現在我們再來做進一步的理解。先請同學們想一想:“詠”什么意思?“詠柳”呢?

  2、在“碧玉妝成一樹高”中,我們得理解哪些字?

  “妝”——裝飾。什么裝飾了什么?柳樹真是碧玉裝飾成的嗎?

  一“樹”——在這時三月示一棵樹嗎?那“一”在這里什么意思?(整棵樹)

  說說詩句意思。(鼓勵展開想象,有不同的說法)

  3、千萬條柳枝,在春風中飄蕩,詩人又想到了什么?“絲絳”什么意思?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什么特點?說詩意。

  4、齊讀1、2句,問:第1句著重寫(樹),第2句呢(枝),詩人通過形象的比喻,把新葉滿樹的翠綠比作(碧玉),把柔美的柳枝比作(綠絲絳),突出了垂柳的什么特點?(翠柳、柔美、充滿生機)從而展現了“垂柳”的“美”。

  5、“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又該怎么理解呢?

  6、第1句寫“樹”……第3句寫什么?(葉),第四句呢?(春風→風)

  7、從詩題“詠柳”上看,這首詩要贊美的是柳樹,你覺得詩人僅僅是在贊美柳樹嗎?那是在贊美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8、齊讀,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你為什么喜歡?(師小結:作者的想象多么豐富,從滿樹的新葉想到“碧玉”,從隨風飄蕩的柳條想到“綠絲絳”,多么貼切而生動呀,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大膽而巧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風”想象成手執剪刀的能工巧匠,把春風寫“活”了,也把柳樹寫“活”了。)

  9、這首詩的妙處還不僅于此,請同學們看,詩人從“樹”寫到“枝”,再到“葉”,然后想到春風。詩人(整體)到(部分)先觀察后(想象)的順序來寫,顯得有條有理,自然有序。短短的四行詩,卻充分的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構思,這也許便是“詠柳”傳唱至今的原因。

 。ㄈ、朗讀,默寫。

  1、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2、同桌對讀。

  3、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背

  4、生字正形,默寫

  三、背寫春天的古詩

  四、學新詩

  春天多么美好,接下來,老師再給大家推薦一首〈春曉〉,這首詩又會把我們帶入怎樣的一種境界呢?(板書)

  1、你們知道孟浩然嗎?

  2、師范讀。

  3、生自由讀。

  4、出示個別詞意,同桌共同理解。

  5、指名1—2人說詩意。

  6、指名朗讀、齊讀。

  五、總結。

  五、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照顧到班上基礎較差的幾個同學,在課后,我與他們交流的時發現他們對詩歌的理解不夠,也沒能背誦下來。我覺得如果再上這一課,應該再增加讀的機會,以及對詩歌的理解。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W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造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業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二、教材說明

  《詠柳》這首詩,通過描寫在春風吹拂下,柳樹迷人的姿態,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

  “碧玉妝成一樹高”寫柳樹的全貌,突出了柳樹綠的特點。整棵樹枝葉翠綠,好像是用碧玉裝扮起來一樣。“萬條垂下綠絲絳”,寫柳枝,突出了它們柔美而細長的特點。無數柳條如同一根根柔軟的絲帶,紛紛下垂。

  “不知細葉誰裁出”,寫柳葉,突出它們細巧的特點。“誰裁出”是詩人對柳葉發出的贊嘆。那一片片細小精致的新葉,是哪個心靈手巧的人剪裁出來的呢?“二月春風似剪刀”是對上一句的回答。原來是二月的春風,像剪刀一樣,把這細巧的葉子裁剪出來的。這一問一答,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使我們感到強烈的春天氣息,抒發了作者贊美柳樹春風、謳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學習重點是識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學建議

 。ㄒ唬┱n前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或課文插圖投影片。

  課文朗讀錄音帶。

 。ǘ┳R字、寫字教學

  1 識字教學。

  垂:翹舌音,讀“chuí”,聲母不要讀成“c”。

  裁:平舌音,讀“cái”,聲母不能讀作“ch”。

  似:多音字,在本課讀“sì”,“好像”的意思。

  絲、碧、剪:要讀準字音,同時用部件法記住字形。

  本課生字較多,初讀課文時,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在練習讀通語句的過程中熟悉字義。然后同桌練習讀課后生字,最后用生字卡片檢查識字。課文學完后指導寫字時,再次鞏固字音,分析記憶字形。

  2 寫字教學。

  垂:獨體字,共8畫。書寫注意筆順:垂,第七畫橫要長些,托住上部筆畫,蓋住末筆橫畫。

  絲:上下結構,上部左右兩部分都是,不要寫成“幺”。

  裁:筆畫多,半包圍結構,里邊是“衣”,書寫時衣字的第六筆捺寫作點。筆順:。

  碧、剪:都是上下結構,筆畫多,容易寫長,書寫時注意處理好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位置。

  難寫的字,教師應字字示范,指導學生在課后的田字格中認真書寫。

 。ㄈ┰~句教學

  詠:歌頌,贊美。詠柳,贊美柳樹。

  碧玉:翠綠色的玉石。

  妝:裝扮,打扮。

  萬條:文中指無數根柳條。

  絲絳:用絲織成的帶子。文中用來形容柳枝細長而柔嫩。

  裁:裁剪。

  詞句教學。不要孤立地解釋詞語,應該讓學生通過反復讀課文,結合觀察課文插圖和聯系實際,去領會詞語的意思,了解詩句的內容。

  這首詩的大意是:

  用碧玉裝扮成的一棵柳樹,

  垂掛著千萬根綠色的枝條。

  是誰裁出這片片細小的嫩葉,

  二月的春風就像那神奇的剪刀。

  (四)朗讀、背誦指導

  這首詩押“ao”韻,要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韻腳和感情來。朗讀時,要啟發學生想象:在河邊湖畔,一棵棵高大的柳樹,垂掛著無數根細長而柔軟的枝條,時而吹來一陣溫暖的春風,千萬根柳條抖動著細嫩小巧的葉子,隨風搖曳。如果這樣的解說再配上優美的古曲,一定能使學生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指導朗讀可參考下面的節奏示例。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當學生多遍入情入境地朗讀之后,便及時引導學生看圖誦讀,達到熟讀背誦。

 。ㄎ澹┚毩曁崾

  課后1、2題,是教學的主要內容,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完成。

  課后第3題,是結合課文內容的擴展練習。基本要求有三點:第一,學完本課后,讓學生去觀察春天的柳樹,在觀察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指導。第二,觀察之后組織學生說一說自己觀察到的情景和感受。第三,用兩三句話寫出春天柳樹的美。此項練習的意義在于,一方面把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去親自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要學生進行實實在在的觀察、表達訓練。為取得好效果,要選擇好活動時間和觀察點。

  (六)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1-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ㄒ唬┱勗拰胝n題。

  1 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學生談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學習的《詠柳》,就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通過描寫柳樹來贊美春天的詩。

  2 解題:“詠”,通過寫詩作文歌頌、贊美。詠柳,贊美柳樹。那么,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 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2 自己試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每句話讀通順。

  3 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4 利用生字卡,多種方式檢查指導認讀生字。

  5 指導讀課文,把課文讀流暢。

 。ㄈ┘氉x課文,了解詩句大意。

  1 自讀詩歌前兩行,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同學間互相解答,教師相機點撥,理解重點詞語:碧玉、妝、萬條、絲絳等。然后,教師指導學生說說詩的大意。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2 同樣方法,使學生理解第三四行的重點詞語,了解詩句的意思。

  3 把兩句詩的意思連起來,看著插圖了解全詩描寫的內容。

 。ㄋ模├首x背誦,體會感情。

  1 指名讀,評議指導;教師范讀,學生仿讀。使學生讀出詩的節奏,讀出韻腳,讀出感情。

  2 看圖練習背誦,好像是面對真實的情景作詩。可指名到講臺上看圖背誦。

 。ㄎ澹╈柟套R字,指導寫字。

  1 用生字卡讀生字。

  2 分析字形,說出難寫的字的記憶方法。

  3 指導寫字,教師示范書寫,學生仿寫。

  (六)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如果課前已安排觀察,可在練習背誦環節之后進行說、寫訓練。如果時機不成熟,課前沒安排,則另外組織觀察,練習說寫。

  a.背景知識。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唐詩

  唐代是我國詩歌創作繁榮發展的時代。這一時期的詩壇上群星燦爛,人才輩出,產生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和流傳后世的千古絕唱。因此,唐詩成了我國古典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幾千年后的今天,我們如何來欣賞這些美麗的詩篇,來繼承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呢?本文給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方法,它運用多種手段,循循善誘地使我們漸漸進入佳境,領略到唐代詩歌高妙悠遠的意境。

  b.內容概要。欣賞古典詩歌的方法;修辭方法靈活多樣;語言的魅力

  文章分兩部分。賀知章的詩以絕句見長,《詠柳》一首,宛如一軸清新淡雅的水墨畫,意境鮮明,耐人尋味。賞析者對詩歌的藝術分析,第一部分,是對詩歌語言的分析,從總體上感受詩的意境,第二部分是對詩歌藝術的鑒賞。

  c.課文講析。名篇共賞識瑰寶。想象、聯想、感受再現詩境。

  在第一部分里,作者從分析詩的語言入手,揣摩詩句的含義,再現詩中的形象。作者對詩句的分析通俗而形象,第一句總寫柳樹給人的印象。作者緊扣“碧玉”一詞,用優美的語言闡發雙關意義:以比喻義想象柳葉的色彩、光澤;以借代聯想柳樹的裊娜多姿,靜中有動,這樣,就使柳樹的意象在鑒賞者心中“活”了起來。如果說第一句是概述總體形象的話,那么第二句則是寫局部,寫細節,因此作者就像畫家畫工筆畫那樣細細地揣摩詩句的含義。“萬條”寫柳枝的茂密,“垂下”寫它的輕柔,隨風飄拂,“綠絲絳”寫了它的顏色和質地,“綠”照應了前句的“碧”,“絲絳”則重在表現柳枝如絲帶的柔順與光澤。作者分析第三句和第四句時則側重于剖析設問,簡潔明快地點出那“萬條絲絳和數也數不清的嫩葉”都來自春風的剪裁。

  在第二部分里,作者運用聯想、想象等手法啟發我們感受詩人贊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引導我們進入詩的意境。

  首先,作者從這是一首詠物詩說起,點出柳樹是報春的使者,并引用民間俗語“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來證明這一點,接著抒寫自身的感受,說明詩人是“借柳樹歌詠春風,歌詠春天的到來。”借詠柳而詠春,正是這首詩不同于一般詠物詩的獨到之處,它將作者對萬物萌發、百花爭艷的春天的贊美集于柳樹一身,柳樹成為春天的使者,春天的化身。作者對詩的深入探究使我們的理解向縱深發展,從對詩作表面形象的欣賞深入到對其內在意蘊的理解。

  其次,作者從詩作的構思角度精辟地分析了詩作所蘊含的深遠意境。一是巧用比喻。把柳樹喻為碧玉,喻為美人,把春風喻為剪刀。二是用聯想、想象啟發讀者。作者不惜筆墨,娓娓道來,引著我們隨著他的思路去聯想、想象,去品味詩的意境,去豐富詩的內容。如剪刀的春風“裁出細葉,剪好絲絳,妝成碧綠。”這些對春天美好的想象烘托出詩作深遠的意境。三是給人以啟示,是誰在手持“春風”這把剪刀來“剪裁”綠柳,妝扮春天呢?作者從更深一層誘導我們思索,得出結論是大自然。造物之神在描繪春天,在進行著這值得人類歌詠、贊美的創造性勞動。是它,揮舞剪刀,裁出了萬紫千紅的世界。由此可見,寫樹在于寫春,贊春在于贊美一切創造性的勞動。

  最后,作者分析了這首詩層次的變化。富于變化的層次可以造成波瀾起伏的藝術效果,使詩的意境更上一層樓。這首詩先總寫后具體描述,也可以說是先勾輪廓再畫細節。前兩句為直接描寫,語調平平,后兩句一改前面的平鋪直敘而寫猜測和回答,近乎于修辭中的設問,層次中有了起伏的變化,就構成了一種節奏美、韻律美了。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11

  《詠柳》教學反思

  本課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描寫春天的詩,詩中描寫了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在《 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先板書課題“詠柳”,問學生“詠”是什么意思,學生搖頭,我鼓勵學生查字典,得到“詠是用詩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頌、贊美的意思!蔽医又f:“詩人要贊美什么樣的柳樹呢?是這樣的嗎?” 我隨手在黑板上用赭石色粉筆畫出了一棵只有樹干和幾條光禿禿的柳條的樣子。學生遲疑了片刻,馬上有學生說:“不能吧!”這遲疑正證明了他們對詩句的不理解和疑惑,為進一步學習古詩起到了推動作用!白屛覀兇蜷_書,看看書中是怎樣描寫的!”學生翻書讀起來,我又分別找幾名同學朗讀。在多次的朗讀之后,我又引領學生回到黑板,“你們能幫助我把詩人筆下的柳樹畫出來嗎?”學生開始各抒己見,“這棵樹應該很高,從‘一樹高’就知道樹很高。” “從‘萬條’知道樹的枝條有很多條,應該多畫條!瓦@樣,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們把這首詩學完了。另外,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從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如果本課讓學生再看著圖片來朗讀感悟詩歌的意境,同時也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將會使學生印象更深刻。

  《詠柳》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定的,所以在《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前,通過讓學生收集有關柳樹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詩歌意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教學古詩《詠柳》其中的兩行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時”時,我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在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風除了剪出細嫩的柳條外,還剪出了什么?”一學生精彩紛呈的各異思維就展現出來:剪出了火紅的桃花,剪出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剪出了小草……這些答案讓我滿意,正當我打算收場時,一位孩子說:“還剪出了這一大片春光。”語出驚人,使我一愣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學實踐又提醒我:“要小心對待學生萌芽中的創新思維”。

  有了這一想法,我馬上把“球”踢給了孩子:“孩子,您為什么這么認為?”“因為春天各種美好的事物匯聚而來,湊成了美麗的春光圖,我想這各色景物都是春風拿剪刀剪下來粘貼成的!睂W生臉帶笑容,似乎也在為自己的這一新發現而興奮。我心中暗暗驚喜,馬上就對孩子的回答給予了充分肯定。

  也許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這個富有創意孩子的啟發,接下來一個個孩子的發言則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帶給了我更大的驚喜: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轉的鳥語,剪出了草地上我們嬉戲的姿態,剪出了春光中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剪出了風中悠揚的歌聲……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從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另外,我讓學生在學詩歌中練習寫話,讓學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圖片,先說后寫,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想說什么就寫什么。

  2、《詠柳》教學反思

  腦中深深地記住了魯迅先生曾說的一句話:“孩子們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鼻f不能低估孩子們的潛能,一旦他們插上幻想的翅膀,將在屬于自己的兒童世界里無所不能、無所不為。

  在教學古詩《詠柳》其中的兩行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時”時,我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在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風除了剪出細嫩的柳條外,還剪出了什么?”一經“點燃”,學生精彩紛呈的各異思維就展現出來:

  “剪出了火紅的桃花”,“剪出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剪出了大地的胡須——小草”……預料之中的答案讓我滿意,正當我打算收場時,一位孩子說:“還剪出了這一大片春光!闭Z出驚人,使我一愣,心中盤算該如何評價這樣的答案,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學實踐又提醒我:“要小心對待學生萌芽中的創新思維”。

  有了這一想法,我馬上把“球”踢給了孩子:“孩子,您為什么這么認為?”“因為春天各種美好的事物匯聚而來,湊成了美麗的春光圖,我想這各色景物都是春風拿剪刀剪下來粘貼成的!睂W生臉帶笑容,似乎也在為自己的這一新發現而興奮。我心中暗暗驚喜,馬上就對孩子的回答給予了充分肯定。

  也許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這個富有創意孩子的啟發,接下來一個個孩子的發言則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帶給了我更大的震動:“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轉的鳥語”“剪出了草地上我們嬉戲的姿態”“剪出了春光中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 “剪出了風中悠揚的歌聲”……最后一位同學儼然在做著精辟的總結“剪出了空氣中快樂的氣息”。

  回到辦公室,望著窗外美好的春光,我又在回味學生剛才的話語,發現這竟帶給了我那么多享受的畫面。我明白了:有時候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給孩子強加成人的思想,兒童的世界是可以尊重的。我又很慶幸:就是因為自己的順勢而導,才使詩意噴薄,精彩流淌。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

  1、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從而激發其愛護樹木,保護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

  2、學會生詞,理解字詞,讀懂古詩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感受古詩的意韻

  4、掌握學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

  燈片,與詩歌相協調的音樂帶一盒

  教學過程 :

  一、習舊引新,激發興趣。

  導語 :現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歷代詩人留下了許多贊美春天的詩篇,誰能背給大家聽?

  同學們,背得很好,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詠柳》(板書)

  二、解題知人,感受美

  出示燈片,觀察圖畫,說說畫了什么?

  解題:詩人賀知章也和同學們一樣喜愛春天的柳樹,他用詩歌贊美了柳樹(介紹作者)

  三、逐句解釋,理解美

  1、范讀全詩

  2、學生試讀,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師生釋詞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別表現了整棵樹與樹枝的什么特點?詩人看到這么細嫩的柳葉,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風”比作什么?

  5、請學生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賞境誦讀,抒發美。

  1、教師誦讀,配上音樂。

  2、師啟發:在詩人筆下,柳樹是多么美妙,請同學們帶著喜愛柳樹,熱愛春天的感情去朗讀古讀,在讀中體會美。

  五、小結學法

  六、布置作業 :

  ⑴抄古詩試背

 、七x擇學校中一種植物試作詩一首

  簡評:

  課堂教學中,能運用燈片圖畫配樂朗讀等各種形式與手段,多感官讓學生體會古詩的意境之美,從而激發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結束時的作業 布置非常好,能使學生的這一思想感情付諸于筆端,在文章中表達出來。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材分析

  1、選文緣由

  中國是詩的國度,優秀的古代詩歌如耀眼的群星般璀璨奪目。學習古代詩歌,既能豐富人的精神生活,給人以啟迪,又能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培育民族精神。

  小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古詩兩首》中的《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一首世代流傳,膾炙人口的佳作。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在誦讀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麗和勃勃生機,從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時,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讓學生積累詩句,培養對祖國古代詩歌的熱愛之情。

  2、文本魅力

  賀知章的詩以絕句見長,《詠柳》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彩畫,著墨不多,卻意境鮮明,耐人尋味。這首詠物詩,通過描寫春風吹拂下,柳樹的婀娜多姿,對大自然的神奇發出由衷的贊嘆,歌頌春天,贊美大自然呈現出的勃勃生機,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歌淺顯易懂又寓意深刻,情調健康又意境優美,形象鮮明。詩的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柳樹的姿態。在詩的后兩句,詩人運用新奇的想象,以自問自答的形式,生動的比喻,形象說明了柳樹之所以美好動人的原因。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形成了一定的語感。他們能在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讀懂一些淺顯的詩歌。《詠柳》是一首描寫春天景色的詩,學生學習詩歌也正逢春天,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對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對詩句內容一定能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目標:準確認讀兩個生字,會寫五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能力目標: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誦讀、感悟詩歌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繪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體現在品味詩歌的意境上。

  四、設計理念

  1、堅持“以讀為本”的理念,采用范讀、指名讀、挑戰讀、競賽讀、配音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培養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感受古詩的節奏韻律,激起學生美美地誦讀古詩的興趣,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和積淀。

  2、始終以美為線索,讓美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詩歌中深深地感受語言文字之美,真切感受春天柳樹之美,感受祖國詩歌文化之美。

  五、教法學法

  詩歌的教學離不開誦讀和意境的想象。教學中,我采用誦讀法,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品賞詩的意境,詩的感情。還采用想象法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對詩句的內容進行補白。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讀、寫、說”的方法學習詩歌。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誦讀為主線”的原則。

  六、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揭示課題——感受美

  一堂新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通過橋梁來連通師生的心。

  開課時,我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眼中的春天,然后出示有關春天的圖片,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把學生引入一個萬物復蘇、充滿勃勃生機的情境當中,緊接著揭示課題,師生共同介紹作者,最后解題。

  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導入方式,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受到美的熏陶,營造課堂的.濃濃春意,奠定課堂的情感基調。

  (二)自主讀文,整體感知——探究美

  這一環節,我首先飽含深情的范讀詩歌,引領學生走進詩歌,感知文本內容。然后提出自讀要求,讓學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確,把字形記清楚,把詩歌讀流利,找出自己認為寫的美的詩句反復讀一讀,大致了解詩意,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學生自主學習后,我利用生字卡,開火車、回音壁等多種方式檢查指導認讀生字,指導學生寫好“裁”等難寫的字。再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讀一讀自己認為寫的美的詩句,說一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感受詩人筆下的柳樹之美。

  這樣設計使學生自己去獨立動動腦,動動口,動動手,在自讀自悟、觀察、思考的過程中掌握字詞的音、形、義,整體感知文本內容,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質疑問難,品讀鑒賞——品析美

  俗話說,學貴有疑,這一環節首先讓學生質疑問難,我根據學生的質疑進行梳理。以“作者為什么把春風比作剪刀?這把靈巧的剪刀裁出了什么?”為重點,引導學生進行品析。在層層推進的線索中,以“美”字為著眼點,通過指名讀、挑戰讀、分組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形式的“美美”朗讀,引導學生在詩中透過字里行間尋找美、體會美。通過對“碧玉”、“綠絲絳”等詞的反復咀嚼,使學生對詩句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

  此時,學生的思維活躍,有的學生說 “碧玉”寫出了柳樹的嫩綠,多惹人眼呀!有的說“萬條”寫出了柳枝的茂密。還有的學生說“絲絳”寫出了柳枝的輕柔美麗。學生在理解詩意中,真正領會詩中用詞的準確與精妙,感受“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形象之美。

  其次,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使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顯示了它的神奇靈巧。教學中,以詩眼“裁”字為突破口,將該字與“剪”字相比較,幫助學生體會到那“忽如一夜春風來”的內在意蘊,引發學生想象“春風還裁出了什么?”

  學生將已有的對春天的認識,在腦海中立刻形成一幅幅鮮活的畫面,學生有的說裁出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有的說裁出了各色鮮艷的花朵;也有的說裁出了萬紫千紅的春天;還有的說裁出了我們在美好的春光里踢球、打滾、放風箏、嬉戲的笑臉。

  最后,讓學生體會這首詩不僅描寫春天的柳樹,而且還寫出了詩人愉悅的心情。這一過程,拉近了古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豐富了古詩的意蘊,使學生體會到春天那萬物蘇醒,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ㄋ模┳x中入境,體驗升華——想象美

  古詩作為一個整體,傳達出各不相同的情感和意境,而這恰恰是一首詩的精髓所在。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反復吟誦,邊吟邊想象詩歌的意境,然后讓學生交流讀詩時,眼前浮現的景象。此時的詩歌,在孩子們的眼中變成了一幅幅活的畫。有的學生說,我看見一位詩人正在作詩,旁邊有一排排柳樹,一陣微風吹來,柳枝搖搖擺擺。有的學生說,我看見波光粼粼的湖面,岸邊的柳條垂下來特別美。

  接著我通過優美流暢的語言和課件描繪我眼中的景象,通過展示婀娜多姿的柳樹,配上吟誦《詠柳》的音樂,在學生的頭腦中強化了古詩的意境美,使他們置身于古詩創造的藝術境界之中,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華,認識柳樹美,春風美,春天美,大自然美,生活美。

  最后讓學生做一回詩人,可以配上適當的動作,也可以背一背古詩。這樣有利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利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加深對詩意的理解,領悟詩人把對柳樹的贊美,升華到對春天的贊美的創作用意。

  (五)趣味作業,遷移運用——拓展美

  學完這首詩后,讓學生自主的選擇趣味作業,

  ①我會唱。

  ②我會畫。

 、畚視䦟。讓學生自主的選擇作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拓展。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2、理解古詩中“詠”、“碧玉”、“妝”、“絲絳”等字、詞的含義。練習發音詠、高、條、絳、垂、知。

  3、欣賞古詩,并初步理解古詩發現古詩韻律的特點。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古詩中“詠”“碧玉”“妝”“絲絳”等詞的含義。

  難點:初步理解古詩并發現古詩韻律的特點。

  三、活動準備:

  柳樹圖畫; 教學課件.

  四、活動過程:

 。ㄒ唬┏鍪疽环鴺涞膱D畫。引起幼兒興趣。

  這是一棵什么樹?它是什么樣子的?

 。ǘ┬蕾p教學課件。了解一些關于柳樹的知識。

  1、教師小結柳樹的特點:落葉樹,柳枝細長,柔軟下垂,生長很快,適合在水邊生長,樹皮,樹枝,樹根都可入藥。

  2、讓幼兒小結柳樹的特點。

  你覺得柳樹美不美?什么地方美?

 。ㄈ┬蕾p古詩的教學課件.讓幼兒欣賞并理解古詩內容。

  1、初次欣賞古詩。在古代有個叫賀知章的詩人也覺得柳樹很美,他寫了一首詩來贊美它,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2、完整欣賞古詩《詠柳》,初步理解古詩。詩歌里說了些什么?你記住了哪一句呢?

  3、再次欣賞古詩,理解古詩中的字、詞及古詩所表達的含義。哪些地方你聽懂了,哪些字詞你不明白?你可以舉手問老師。

  4、分句理解古詩意思。

  5、通過觀察課件,小結古詩的特點。

  你們來看一看這首古詩和我們平時所學的兒歌有什么不一樣?

 。ㄋ模⿲W習有感情地朗誦古詩,體會古詩的韻律美。

  1、教師范讀,讓幼兒感受詩歌的韻律美。這是一首很美的詩,老師也想念一念, 你們來聽一聽好嗎?

  2、師生一起朗誦古詩:集體、輪念等多種形式。

  3、請幼兒表演朗誦古詩。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 ,導入  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 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W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 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 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造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業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講評

  講評學生寫的關于柳樹的句子(課前收好,批改)

  l.選出優秀的到臺上讀。

  2.指出不足之處。(注意字要寫正確,句子要通順)

  三、指導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剪”字下面是個“刀”不要寫成了“力”。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四、板書設計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教案點評:

  古詩《詠柳》,通過描寫在春風吹拂下,柳樹迷人的姿態,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教學中以學生實踐導入  ,并通過溫故知新,從以前學過的“詠鵝”理解“詠柳”就是贊美柳樹。并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造力”。課堂練習突出對學生說和寫的鍛煉。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吟詩作畫話唐詩──古詩《詠柳》的教學案例(通用12篇)

    【教學內容分析】《詠柳》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賀知章,詠柳,就是歌詠柳樹的意思。這首詩通過寫柳樹的美好姿態和蓬勃生機來贊美春風,以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見的春風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了。...

  • 吟詩作畫話唐詩──古詩《詠柳》的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分析】《詠柳》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賀知章,詠柳,就是歌詠柳樹的意思。這首詩通過寫柳樹的美好姿態和蓬勃生機來贊美春風,以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見的春風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了。...

  • 幼兒古詩《詠柳》的教案模板(精選13篇)

    賀知章的《詠柳》是一首春景詩,宛如一軸清新淡雅的水墨畫。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并體會作者的情感。...

  • 二年級語文古詩《詠柳》的教案模板(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 二年級語文古詩《詠柳》的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 幼兒大班古詩《詠柳》的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的:1、通過理解詩歌的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2、理解詩句;3、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5、訓練學生自學,互助學習的能力。...

  • 中班古詩《詠柳》的教案范文(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聯系上下文、觀察插圖等多種方式理解詞句,理解詞意,并能夠背誦。2.感受到詞人所營造的安適恬淡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感受田園生活的純樸和情趣,并能根據自己的感悟讀出情趣。...

  • 有關《詠柳》的教案范文(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 詠柳的教案范文(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詩句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教學重點難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 關于《詠柳》的教案模板(通用15篇)

    課型:新授課課時:一課時課題: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九課《詠柳》教學目的:1、通過理解詩歌的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2、理解詩句;3、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

  • 詠柳說課稿(通用3篇)

    一、教材分析1、選文緣由中國是詩的國度,優秀的古代詩歌如耀眼的群星般璀璨奪目。學習古代詩歌,既能豐富人的精神生活,給人以啟迪,又能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培育民族精神。...

  • 《詠柳》說課稿(精選8篇)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這首詩通過贊美嫩綠多姿的柳樹來贊美春天,歌頌春風給大地帶來了一派生機。 下面談談這一課的教學思路: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是教師以優美的導語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 《詠柳》《春日》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全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語。2、背誦兩首詩。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 《詠柳》教案(精選17篇)

    教學內容:《詠柳》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第六冊第二單元的一首古詩。教材分析:作者是唐代詩人賀知章。詠柳,就是歌詠柳樹的意思。這首詩通過寫柳樹的美好姿態和蓬勃生機來贊美春風,以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見的春風生動形象...

  • 《詠柳》習題(精選15篇)

    一、組詞碧()壁()垂()睡()裁()栽()似()以()二、填空1.詠柳中的詠的意思是( )。2.絲絳一詞本意是( ),在詩中指( )。3.詩人把二月春風比作( )。三、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句?寫下來,并寫出意思。...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禁污污啪啪入口 | 亚洲精品视频二区 | 中文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69 | 国产精品综合美一区二三 |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 天海翼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三区 | FUCK东北老女人HD对话 |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激情网 | 91男生福利 | 四川老熟女下面又黑又肥 | 色七七影院在线 | 亚洲人成网在线播放 | 性生大片免费观看668 | 色悠悠久久综合 | 亚洲伦理在线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密芽三级 | 成人做爰高潮片免费视频韩国 | 91视频18| 青青草国产免费 |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无毒不卡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播放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亚洲最新版av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国产美女爆乳呻吟视频 | 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 麻豆成人精品视频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在线 | 久久久6精品成人午夜51777 | 久久午夜一区 | 天天舔天天爽 | 传媒大片免费观看 | se94se亚洲精品setu | 国产乱妇4p交换乱免费视频 | 亚洲骚妇图片网 | 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 | 欧美人与性动交G欧美精器 日韩艹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