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鶿》教案(精選16篇)
《鸕鶿》教案 篇1
之一
何玉
教學目標 :
1、學會5個生字,理解“一望無垠”“悠然”等詞語。
2、通過學習,理解課文,知道漁人是怎樣利用鸕鶿來捕 魚的,作者又是怎樣依照時間順序,描寫湖面平靜——不平靜——平靜的變化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內(nèi)容:
課文的第一二段。理解湖面從平靜 躍動 平靜的過程及與鸕鶿捕魚的關系。
教(學)具:
課文掛圖;生字詞卡片;小黑板。
第一課時
一、啟
1.出示漁人用鸕鶿捕魚圖,激趣后教師導語 揭題,板書課題。
2.學習本課學習要求。
3.明確自學程序與方法和本課時的學習要求。
二、讀練一——自學程序與方法一、二、三
1.清大家參照學習目標按自學程序與方法的第一、二、三條自學。
2.學生讀想劃批說寫,教師巡回輔導。
三、知一
1.學生按先整體再重點觀察近處人、物的順序指出圖中畫的景物。
2.學生匯報生字掌握情況,教師加以點撥。注意“舷”字讀音、“抹”字字形和“囊”字的筆畫(22筆)。
3.學生匯報新詞理解情況,教師加以點撥。悠然:悠閑安適的樣子。粼粼:水色明凈,閃閃發(fā)光。裊裊:細和柔弱的樣子。
4.指名學生匯報交流分段及段意,教師點撥訂正。(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鸕鶿捕魚前湖面非常平靜;第二段,第25自然段,講鸕鶿捕魚的動態(tài)景觀;第三段,第6、7自然段,講老漁翁回去了,湖面恢復了平靜。)
四、讀練二——自學程序與方法四(學習第一段)
1.教師提示學法:①讀課文,邊讀邊想,在腦中浮現(xiàn)出一幅圖畫,再與課文中的插圖對照。②讀課文,找出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湖面的“靜”,找出有關句子。②完成旁批中的問題和作業(yè) 。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讀想劃批說寫,教師巡回輔導。
五、知二
1.學生讀第一自然后述說腦中的畫面,引導其余學生評議。
2.學生補充匯報、交流。第一、二句講小湖和周圍的環(huán)境,第三、四、五句依次寫了船、漁人和鸕鶿。第一句可以看出湖面“靜”,這句也是個比喻句,用鏡子比喻湖面。浮船浮在湖面上,漁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著煙,鸕鶿立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這幾句也體現(xiàn)了湖面的“靜”。第五句也是個比喻句,用士兵來比喻鸕鶿。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教師指導,示范后齊讀第一段。
六、練知
完成課后習題中的第一題。
教師在聽寫后,請同桌互換訂正。
七、結(jié)
1.學生對學習方法,學習收獲作小結(jié)。
2.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習慣作小結(jié)。
3、我們計劃兩課時學完這篇課文。第一課時完成程序一、二,第二課時完成程序三、四。
第二課時
一、啟
1.復習導人:上節(jié)課我們整體理解了課文,并且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知道了捕魚前湖面上很平靜,那么后來湖面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
2.明確本課時的任務,學習課文第二段、第三段,完成課后習題二、三。
二、讀練一——自學程序與方法四(學習第二段)
1.教師提示學法:①邊讀邊想,在腦中浮現(xiàn)畫出幾幅圖畫。②這時湖面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③完成旁批中的問題。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讀想劃批說寫,教師巡視輔導。
三、知一
1.讀第2、3自然段后述說腦中出現(xiàn)的畫面。
這兩個自然段講漁人趕鸕鶿下水和鸕鶿捕魚的情景。這兩個自然段中寫漁人動作的詞有:抹(教師點撥“抹”字用法及好處)、抓、擠、甩,寫鸕鶿動作的詞有撲、鉆、跳,寫湖面動態(tài)的詞有:蕩起、跳躍;表示時間的詞語:夕陽,過了一會兒,教師點撥:這些動詞用得非常恰當,使畫面變得生動、栩栩如生。同學們以后在作文時要學會準確恰當使用動詞。
2.學生讀第4自然段后述說腦中的一幅畫面。
教師點撥:這一句話寫出了捕魚最繁忙時的景象,鸕鶿不斷地撲著翅膀跳上漁船;漁人不斷地把鸕鶿吞進喉囊的魚擠出來,又把它甩進水里,忙得不可開交。這時的湖面是動蕩的,不平靜的。
3.學生讀第5自然段后述說腦中畫面。
述說:漁人停止捕魚后給鸕鶿喂魚吃,這過程中寫漁人動作的詞有:揀、拋;寫鸕鶿動作的有:張開、接住、吞;表示時間變化的詞是“岸上炊煙四起”,說明家家戶戶都在做晚飯了。
4.有感情地朗讀,教師作示范和指導。
四、讀練二——自學程序與方法四(學習第三段)
1.教師提示學法:①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讀課文,②這時候,湖面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③完成旁批中的問題。
2.學生讀想劃批說寫,教師巡回輔導。
五、知二
1。學生讀第三段,述說腦中的畫面。
2.學生述說理解內(nèi)容情況。湖面上在捕魚前是平靜的,捕魚時就不平靜了,漁人歸去,湖面又恢復了平靜。“水痕”的意思是漁船劃過湖面留下的痕跡,湖面這時候沒有一點波紋,平靜得像一面鏡子,所以小漁船劃過的痕跡才會如此清晰。
教師點撥:
作者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動靜交織的湖面圖,陶冶了我們愛美的情趣,這是因為觀察仔細,認真積累的結(jié)果。我們要學習作者的這種積累材料的方法。
六、練知
學生獨立完成課后習題二、三題,教師巡回輔導。
第二題:對照課本自檢。(參考答案,括號依次為:站,拿,抹,撲,鉆,失,蕩,跳,躍。)
第三題:指名背誦。教師小結(jié)背誦方法。
七、結(jié)
1.學生述說所得,教師予以肯定。
2.教師指明學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附板書設計
捕魚前 靜
9 鸕鶿 捕魚時 動 美
捕魚后 靜
《鸕鶿》教案 篇2
魏塘鎮(zhèn)第一小學 許春儉
一、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七冊第21課《鸕鶿》是一篇語言優(yōu)美,情景交融,適宜于學生朗讀和背誦的課文。它描繪了一幅鸕鶿捕魚圖:在幽靜的環(huán)境里,漁人指揮鸕鶿出沒在湖面捕魚。
二、教學目標
本文的教學目標 有四個: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色和漁民捕魚的樂趣。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理解5個新詞語的意思;用“像------似的”、“恢復”造句。3、抓住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4、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色和漁民捕魚的樂趣。
教學難點 :
理解湖面從平靜-躍動-平靜的過程及鸕鶿捕魚的關系。
四、教學設計
(一)、多媒體展示鸕鶿,簡介鸕鶿,揭示課題。
(二)、指導自讀。
1、那么漁人是怎么用鸕鶿捕魚的呢?請同學們自由的讀讀課文。
2、檢查交流:讀了課文,你了解了什么?
(三)、默讀課文。
1、一面讀一面想,鸕鶿捕魚和湖面的變化有什么關系?并填表。
湖面的變化
鸕鶿的活動
漁人的活動
2、檢查交流,現(xiàn)在你們有什么新的收獲?
3、那么課文哪些部分寫捕魚前的情景?哪些部分寫捕魚時?哪些部分寫捕魚后?
(四)、再讀課文。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課文哪個部分,把這個部分多讀幾遍,努力讀得精彩些。
2、現(xiàn)在請同學們來讀讀你所喜歡的課文段落。
(五)、研讀課文。
第一段
(1)誰也喜歡這一自然段?
(2)好!其他同學邊聽邊觀察圖畫,我請一個同學來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帶領同學們看圖。
(3)還有誰也喜歡這一自然段?那我們這些喜歡的同學一起來讀。
(4)那同學們?yōu)槭裁聪矚g這一段?
(5)你們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悠然”是什么意思?
(6)夕陽斜照,水平如鏡,多美的田園風光啊!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一次來感受這分寧靜、這分溫馨。
第二段
(1)教師也很喜歡這部分內(nèi)容,你們同意讓老師來讀讀這段內(nèi)容嗎?我在讀的時候,你們可以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2)剛才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3)書上是怎么寫的?誰來讀讀。
1、辨析“一抹”,體會內(nèi)涵意。
(1)這些列隊的士兵在等待一個怎樣的命令?這個命令是怎樣的?
(2)“一抹”是什么意思?“抹”還可以換成哪些詞?
(3)課文為什么要用“一抹”?你覺得用“一抹”好在哪里?
(4)四人一組合作研究“課文為什么用‘一抹’”。
(5)交流研讀成果:
2、研讀“一抹”,領略捕魚樂。
(1)同學們對“一抹”的研究真是精彩,但老師相信好戲還在后頭,你想漁人這“輕輕一抹”,會抹出些什么?請同學們讀課文第2至第4自然段,同桌討論研究。
(2)同桌合作學習第2至第4自然段,研讀“會抹出些什么。”
(3)交流研讀成果:
(4)交流:
(5)真了不起,同學們對漁人這“輕輕一抹”的研究成果真多,如此豐富地體會到漁人捕魚的忙碌和喜悅。讓我們也一起來享受這種快樂,請大家一起讀2至4自然段。
第三段
1“岸上炊煙四起,裊裊地升上天空。漁人不再趕鸕鶿下水捕魚了……”,這時湖面又(生接:漸漸恢復了平靜)。
2.是啊,湖面又恢復了平靜。(教師出示課件:捕魚后湖面平靜圖。并在圖上映出“湖面又恢復了平靜”,其中恢復為不同色。)
3.為什么要用“恢復”?對,湖面原來是平靜的,現(xiàn)在又像原來那樣平靜了,所以可以用上“恢復”。在哪些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上“恢復”?(師邊說邊整理板書)
4.但請再研究一下,這時的靜與原先的靜是不是完全一樣?(師在兩個“靜”間連線并設問)這時的靜是怎樣的靜?
5.你能把這種忙碌之后的洋溢著幸福的靜的感覺讀出來嗎?
6.師生品讀第5至第7自然段。
(六)、小結(jié)
五、教學新理念運用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四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完成初步感知課文,認識生字詞,理清課文脈絡,這里教師只要作適當點撥就可以了,要勇于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理解湖面從平靜-躍動-平靜的過程及鸕鶿捕魚的關系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我們可以列一個表格來幫助學生理解。豎著看表格三行,可以看出文章的結(jié)構(gòu),作者按事情的先后,分三段記敘漁人用鸕鶿捕魚的經(jīng)過,把表格縱橫聯(lián)系起來,就可以初步理解湖面從平靜-躍動-平靜的過程及鸕鶿捕魚的關系了。開始,小湖水平如鏡,鸕鶿站在船舷上,漁人悠然地吸著煙。后來,漁人趕鸕鶿下湖捕魚,小湖一片歡騰。再后來,漁人讓鸕鶿停下來,喂完才回去,小湖恢復了平靜。
課文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色和漁民捕魚的樂趣。閱讀教學就應以讀為本。全國小語研究會理事長崔巒教師說過:“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鸕鶿》這篇課文景美、境美、情美,在教學中我覺得更應重視對學生的誦讀訓練。通過各種方式的反復誦讀,較好地感受和領悟到文中那物靜人寧的靜態(tài)美和魚躍人歡的動態(tài)美。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地讓學生讀,讀他們自己喜歡的段落。因為是學生自己喜歡的,自己選的,讀起來也更投入。我們可以請喜歡同一段的小朋友一起站起來讀一讀,然后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一段,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指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談。如《鸕鶿》這一段可指導學生在想象中讀,讀語言文字,想象小湖水平如鏡,鸕鶿站在船舷上,漁人悠然地吸著煙的畫面。可以在思考中讀,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反復讀。還可以指導學生在感受中讀。“夕陽斜照,水平如鏡,多美的田園風光啊!”讓我們通過朗誦再一次來感受這份寧靜、這分溫馨。通過這一系列地朗讀訓練,第一段的背誦就水到渠成了。課文教學的第四個目標就不難完成的。這里我覺得應特別重視的是通過誦讀感悟來品美麗意境。《鸕鶿》一文中捕魚前的靜和捕魚后的靜并不是完全一樣的,這兩種靜雖然相似,但不是簡單的重復。俗語說:“境由心造”,捕魚前的靜主要是一種賦予了人內(nèi)心感受和情感體驗的美。這種意境與心境只有通過投入地誦讀和研究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感受和意會到。有了這種感悟后再讓學生把這種忙碌之后洋溢著幸福的靜的感覺讀出來。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這是《鸕鶿》一文的第3個教學目標 。完成這個教學目標 ,我積極倡導學生開展探究性閱讀。這樣能較好地體現(xiàn)“自主研讀,享受課堂”的教學理念,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探究性學習并不意味著放手讓學生漫無邊際地隨意學習,而是應由師生合作建立宜精不宜多的富有探究價值的專題。《鸕鶿》一文中的“一抺”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文,課文內(nèi)容是高度聚集在這“一抺”一詞上的。所以在教學中可以以“一抺”為切入口,幫助學生確立三個探究專題:(1)為什么用“一抺”?(2)抺出了什么?(3)捕魚后的靜是一種怎么樣的靜?而后保證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與發(fā)現(xiàn)。這樣確立研讀專題引導自主探究,使教學走出教師繁瑣提問,學生被動應答,主體的主動性失落的局面。
《鸕鶿》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生字8個,理解和積累相關的詞語。
2、 能正確的、較熟練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一小節(jié)。
3、 了解鸕鶿能幫助漁人捕魚的過程。
4、 能摘錄描寫鸕鶿幫助漁人捕魚時的動詞。
5、 能用自己的話介紹鸕鶿。
6、 了解鸕鶿能幫助漁人捕魚的本領,體會漁民的農(nóng)家樂。
教學重點:
了解鸕鶿能幫助漁人捕魚的過程。
教學難點:
摘錄描寫鸕鶿幫助漁人捕魚時的動詞。
分層目標:
1、能正確認讀生字詞語,能正確朗讀課文。能摘錄描寫鸕鶿幫助漁人捕魚時的動詞。(后)
2、能較熟練地朗讀課文,能摘錄描寫鸕鶿幫助漁人捕魚時的動詞,并了解鸕鶿能幫助漁人捕魚的過程。(中)
3、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介紹鸕鶿,了解鸕鶿能幫助漁人捕魚的本領,體會漁民的農(nóng)家樂。(優(yōu))
教學過程:
一、 認知沖突
1、 揭示課題(媒體出示動感畫面)
2、 學習生字:鸕鶿
3、 質(zhì)疑: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 主動探究
1、 媒體演示情景,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先寫了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2、 交流
3、 學習課文第一節(jié)
(1) 學生自讀課文
(2) 學習生字“垠”,交流。
(3) 劃出描寫景色的句子;劃出描寫漁人的句子;劃出描寫鸕鶿的句子來讀一讀。
(4) 教師引讀(為課后練習3讀句子作準備)
(5) 指導朗讀課文第一節(jié)
4、 學習課文第二-------四節(jié)
(1) 媒體演示鸕鶿幫漁人捕魚的情景,聽錄音。
(2) 學生自讀,小組學習生字,并摘錄寫鸕鶿幫漁人捕魚時表示動作的詞語。
(3) 交流,質(zhì)疑
(4) 指導朗讀
5、 學習課文五-------七節(jié)
(1) 自讀課文
(2) 學習生字,交流
(3) 劃出此時描寫景色的句子;劃出描寫漁人的句子;劃出描寫鸕鶿的句子讀一讀。
(4) 教師引讀
(5) 指導朗讀
三、 實踐運用
1、鞏固生字、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
3、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鸕鶿這種水鳥
四、 拓展延伸
你知道還有哪些水鳥?小組內(nèi)交流。
《鸕鶿》教案 篇4
之三
錢清鎮(zhèn)中心校 金明東
教學目標 :
1、繼續(xù)練習借助重點詞句朗讀(背誦)第一段,感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色。
2、讀懂課文從湖面平靜到不平靜再到平靜,寫出了捕魚的全過程。
3、研讀課文,從中感受漁人捕魚的樂趣。
教學過程 :
(一)誦讀——感受物寧人靜。
1、復習引入:又平又靜的湖面像一面大鏡子,里面映出了哪些美麗的景物?隨機點擊屏幕出示畫面。
2、這是一幅又美又靜的畫面,請同學們選擇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話,讀一讀體會這種寧靜。
3、自由輕讀第一段,試著借助重點詞句,把第一段背下來。
(二)研讀——領悟捕魚的情趣。
1、辨析“一抹”體會含義。
1)這些列隊的士兵在等待一個怎樣的命令?
2)“一抹”是什么意思?“抹”還可以換成哪些詞?
3)課文為什么要用“一抹”,你學得“抹”好在哪里?
4)交流:
——鸕鶿訓練有素
——似在鼓勵鸕鶿
——怕似驚動魚群
——漁人享受寧靜
2、研讀“一抹”領略捕魚樂趣。
1)研讀2—4段,漁人這輕輕一抹,抹出了什么?
2)交流
——抹出了“粼粼波紋和浪花跳躍”
——抹出了“魚”
——抹出了“漁人的忙碌”
3)合上課本想象:這一抹還會抹出什么來?
4)表情朗讀2-4自然段。
(三)體味——提升靜謐意境
1、個別讀5、6、7自然段,聽了有什么感受?
2、這里為什么用“恢復”?
3、研讀:這時的靜與原先的靜是不是完全一樣?這時又是一種的靜?
4、你能把這種靜讀出來嗎?
5、課堂小結(jié)。這一節(jié)課我們抓住一抹一詞,研讀了課文,一起享受了漁人的忙碌和喜悅,并讀懂了從鸕鶿等待命令到下水再到列隊回去,使美麗的湖面由平靜到不平靜再到平靜,而且這種動和靜的景象都充滿了美的情趣。
《鸕鶿》教案 篇5
之四
執(zhí)教 新華小學 黃秀妹
一、教學目的
1、采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學習作者按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2、觀賞漁人利用鸕鶿捕魚的情景,從中受到愛美情趣的陶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用詞準確生動的表達方法。
二、重點、難點
采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學習作者仔細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學習作者抓住特點用詞準確生動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準備:教學錄相帶《鸕鶿》、幻燈圖片3框、幻燈文字片4框。
四、教學過程 :
(一)談話引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看看作者怎樣抓住特點,具體地描寫漁人利用鸕鶿捕魚的情景和湖面景色的變化。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捕魚前湖面平靜)
投影插圖:仔細觀察鸕鶿捕魚前,湖面平靜的畫面。欣賞捕魚前漁人、鸕鶿的樣子,欣賞湖面寧靜的景色。
1、課文第一自然段就是描寫這幅圖的內(nèi)容,請一位同學朗讀,其余同學用筆畫下描寫漁人、鸕鶿、湖面的句子。
2、課文怎樣描寫湖面的?說一說為什么把湖面比作鏡子?(沒有風,湖面平靜能倒映出漁人、鸕鶿的影子來。)板書:平靜
3、課文怎樣描寫漁人的神態(tài)?“悠然”是什么意思?板書:悠然
4、課文中怎樣描寫鸕鶿的?為什么把鸕鶿比作士兵?這樣比喻有什么好處?(形象、生動)板書:等待
指導學生小結(jié)第一段:作者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寫了夕陽下湖面環(huán)境優(yōu)美,漁人悠閑、鸕鶿靜立.。這樣一幅寧靜的畫面,給人一種靜態(tài)的美。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捕魚時湖面失去了平靜)
鸕鶿捕魚前湖面是平靜的,那么鸕鶿捕魚時湖面有了什么變化?播放錄像。錄像中再現(xiàn)鸕鶿捕魚,打破了湖面的平靜這一情景。
提示:仔細觀察漁人怎樣趕鸕鶿下水?鸕鶿怎樣捕魚?漁人怎樣忙碌?(利用錄相機的定格功能,使學生看清漁人趕鸕鶿下水“一抹”的動作和把鸕鶿喉囊里的魚“擠”出來的動作)板書:失去平靜
1、湖面為什么會失去平靜?請同學從課文中找出答案,用因果句回答。
“只要┄一┄┄就┄┄”說明漁人與鸕鶿的關系:漁人一動,鸕鶿就動。這一句與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個句子相呼應?
2、失去平靜的湖面是什么樣子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說說用什么修辭手法?從哪一個詞看出。這樣寫好在哪里?“粼粼的波紋”是什么樣的?比較:跳躍━━━翻滾
3、讀課文,圈出表示漁人和鸕鶿動作的詞。這幾個表示動作的詞用得很好,好在哪里?如果換成別的詞行嗎?
投影出示字幕:學生進行動詞比較,教師點撥。
漁人只要站起來,拿竹篙往船舷一抹(一掃),鸕鶿就都撲著翅膀鉆進水里去了。
漁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進喉囊的魚擠(拿)了出來,又把它甩(扔)進水里。
4、學生根據(jù)板書,回憶一下,把剛才錄相中看到的捕魚情景描述出來。
5、小結(jié):作者描寫鸕鶿捕魚最精彩的地方是動詞使用非常準確生動。漁人動,鸕鶿動,湖面波紋蕩漾,浪花跳躍,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水鄉(xiāng)忙碌的捕魚圖,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
(四)學習課文第三段(捕魚后湖面恢復了平靜)
捕魚后,湖面又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色?請看錄像。錄像中再現(xiàn)鸕鶿捕魚后,湖面恢復平靜的畫面。
齊讀最后一段。想一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與捕魚前、捕魚時的內(nèi)容既有聯(lián)系又有變化?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與捕魚前、捕魚時一樣,還是漁人、鸕鶿和湖面。所變化的是時間由“夕陽”“炊煙四起”到“天色逐漸暗下去”;漁人捕魚前“坐在船尾悠然地吸著煙”,捕魚時忙碌,捕魚后“劃著小船回去了”;鸕鶿捕魚前“站在船舷上”“等待命令”,捕魚時“撲”“鉆”“跳”,捕魚后,又“站在船舷上”;湖面捕魚前“平靜”,捕魚時失去了“平靜”,捕魚后“恢復了平靜”。整個畫面由靜到動又回到靜。作者觀察得仔細,描寫得生動,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板書:劃回去站恢復平靜
(五)投影出示字幕(學生填空,感知全文)
這篇課文敘述了的經(jīng)過,描繪了湖面變化,表現(xiàn)出小湖自然環(huán)境及漁人捕魚快樂的心情。
由于作者仔細觀察,注意積累材料,并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用準確的詞語表達出來,才能把湖面的景色寫得這么優(yōu)美,把鸕鶿捕魚寫得這么有趣。
(六)作業(yè) 布置
小練筆:投影畫面:《夕陽下的海濱》、《早晨的公園》(任選一題,也可自擬題目)
要求:注意積累材料,按一定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要有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
板書設計 : 9、鸕鶿
漁人 鸕鶿 湖面
前 悠然 等待 平靜
捕魚 時 抹、抓、擠、甩 撲、鉆、跳 失去平靜
后 劃回去 站 恢復平靜
《鸕鶿》一課的電化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時間順序敘述漁人怎樣利用鸕鶿捕魚,隨著鸕鶿捕魚湖面怎樣發(fā)生變化。
本課時的教學目的確定三點:1、采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學習作者按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2、觀賞漁人利用鸕鶿捕魚的情景,從中受到愛美情趣的陶冶,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用詞準確生動的表達方法。
為了落實教學目的,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本課時重點放在如何采用電教手段再現(xiàn)鸕鶿捕魚打破湖面的平靜這一情景,幫助學生了解漁人怎樣利用鸕鶿捕魚,隨著鸕鶿捕魚湖面怎樣發(fā)生變化,從而使學生受到愛美情趣的陶冶,學習了作者仔細觀察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同時在教學中用投影在屏幕上出示練習題,在雙基訓練中,設計比較多層次的練習。如:動詞的比較,這項訓練讓學生體會作者動詞運用的恰當之處;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這一訓練,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鸕鶿不斷地跳上漁船,漁人都要忙不過來了”是怎樣的畫面,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放錄相再現(xiàn)鸕鶿捕魚后湖面恢復平靜的畫面,引導學生從時間、漁人、鸕鶿、湖面幾方面來理解捕魚前后在內(nèi)容上的聯(lián)系和變化。最后引導學生總結(jié)全文,感知全文。
《鸕鶿》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生學會觀察圖畫,領會作者是怎樣有條理地表達畫面上的內(nèi)容。
2、通過讀課文、學課文,初步了解漁人是怎樣利用鸕鶿來捕魚的。
3、通過學生自主讀書,注意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從中體會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
4、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
5、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理解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2、課文第二段是本文重點段,寫漁人趕鸕鶿下水捕魚,表現(xiàn)出小湖動態(tài)的美。因此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讀書,爭取自己讀懂這一段,體會小湖的優(yōu)美意境。
教學難點:
1、理解湖面從平靜—躍動—平靜的過程及與鸕鶿捕魚的關系。
2、讀課文,體會第二段中所描寫的小湖的優(yōu)美意境。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從課外書中了解有關介紹鸕鶿的有關知識。
2、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鸕鶿。
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鸕鶿,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
2、齊讀課題。
3、鸕鶿是一種什么動物?長什么樣?有什么特殊本領?前幾天陳老師布置大家去課外書中尋找介紹鸕鶿的有關內(nèi)容,那么誰從課外書中了解到了鸕鶿的特點呢?
好! 你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鸕鶿的特點。
二、指導自讀。
1、那么漁人是怎么用鸕鶿捕魚的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課文。
2、檢查交流:讀了課文,你了解了什么?
三、默讀課文。
1、同學們讀得真認真,才讀了一遍課文就了解了這么多內(nèi)容,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一面讀一面想,鸕鶿捕魚和湖面的變化有什么關系?
2、檢查交流:現(xiàn)在你們又有什么新的收獲?
板書:捕魚前 湖面平靜
捕魚時 打破平靜
捕魚后 恢復平靜
3、那么課文哪些部分寫捕魚前的情景?哪些部分寫捕魚時?哪些部分寫捕魚后?
四、再讀課文。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課文的哪個部分,把這個部分多讀幾遍,努力讀得精彩些。
2、現(xiàn)在請同學們來讀讀你所喜歡的課文段落。
(1)第一段。
①誰也喜歡這一自然段?
②好!你來讀,其他同學邊聽邊觀察圖畫,我再請一個同學來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帶領同學們看圖。
③還有誰也喜歡這一段?那我們這些喜歡的同學一起來讀。
④那同學們?yōu)槭裁聪矚g這一段?
⑤你們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悠然”是什么意思?
⑥夕陽斜照,水平如鏡,多美的田園風光啊!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一次來感受這分寧靜、這分溫馨。
(2)第二段。
①老師也很喜歡這部分內(nèi)容,你們同意讓老師來試著讀讀這段內(nèi)容嗎?我在讀的時候,你們可以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②剛才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③書上是怎么寫的?誰來讀讀。
“一抹”是什么意思?這里有一根教鞭,我們拿來當竹篙,把這講臺的一側(cè)當作船舷。誰來學課文里漁人的樣子,讓鸕鶿下水。
漁人這個動作怎么樣?(輕而快)
這輕快熟練的一弄,就叫——“一抹”。
④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板書:抓 甩擠)
⑤鸕鶿不斷地跳上漁船,漁人就不停地——……所以漁人都要—忙不過來了。(板書:忙不過來)
⑥齊讀3—4自然段。
⑦總結(jié):平靜的湖面是美的,跳躍的湖面同樣也很美,讓我們一齊讀一讀2—5自然段,體會湖面的動態(tài)美。
(3)第三段。
①捕魚前、捕魚時的情景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捕魚后湖面又是怎樣的呢?誰來讀讀6—7自然段。
②我們一起來讀。
③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④好!我們再一起來讀。
五、總結(jié)。
1、我們把課文連起來再讀一遍。
2、請同學們看著板書,說說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六、復習生字詞語。
1、我們來復習一下今天學習的詞語。齊讀詞語。
2、指導書寫:囊
《鸕鶿》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一、題揭導入
1.讀好課題。
①.課件呈現(xiàn)課題。
②教師: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寫得非常優(yōu)美、非常生動的課文,誰來讀讀課題?
③指多名學生朗讀課題,再齊讀課題。注意!“鶿”是第二聲,不翹舌。
2.簡介鸕鶿。
①教師:鸕鶿是一種不鳥。它們愛吃魚,也愛捕魚,而且捕魚的本領特別高。大家看!這就是鸕鶿。
②.課件呈現(xiàn)多幅鸕鶿的照片。
③教師:鸕鶿捕到魚后,就會把魚吞進自己的喉囊。要是讓它繼續(xù)吞,那魚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鸕鶿捕魚前,漁人得用繩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魚后,再把繩子解開。大家看,這就是鸕鶿的喉囊。
④.課件呈現(xiàn)出鸕鶿喉囊的位置。
⑤教師范寫“喉囊”兩字,邊寫邊說明書寫要領。
⑥學生在書的插圖旁找一個合適的地方練寫“喉囊”。
3.引入新課。
教師:課文對鸕鶿的描寫會帶給我們一種怎樣的感覺呢?請大家閉上眼睛,由老師美美地讀給大家聽。
二、通讀課文
1.教師范讀。
①教師配樂范讀全文,學生閉目欣賞。
②讀后促醒學生的語感:小湖的景色優(yōu)美吧?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場面生動吧?
2.學生練讀。
①教師:帶著這些美好的感覺,像老師這樣,自由輕聲地讀課文。讀的時候,注意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
②學生自讀,教師巡視。讀后檢查學生的朗讀。教師指名朗讀課文。共抽5位學生,分別朗讀→、↑、→↓、°、±”自然段。教師注意正音。例如:
▲這個地方?jīng)]讀好。不要緊,你可以請一位同學幫你讀。
▲這個詞語沒念準,請再念一遍。
▲這個句子沒念通,聽老師讀。
▲這個新詞念得非常準,咱們聽他再念一遍。
▲這個句子比較長,你能讀得這樣通順,可見你平時對朗讀是化了功夫的。咱們請他再念一遍。
▲整段話沒念錯一個字,真不簡單。
▲這樣長的一段話,能夠念得這樣通順,這樣連貫,可見你讀書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實的。
3.再讀感悟。
①教師:剛才幾位同學的朗讀,對你們有些什么啟發(fā)和幫助?(指名回答)
②教師:懂得了這些道理,咱們再讀讀課文,邊讀邊體會,你覺得課文的哪些地方帶給你特別優(yōu)美、特別生動的感覺。
③學生自由讀全文。
④讀后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4.選段朗讀。
①教師:讀了課文以后,同學們對課文的優(yōu)美和生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同學們的感受又都是與眾不同的。大家可以把自己感覺最優(yōu)美、最生動的那段課文挑出來,美美地讀給你的同桌聽。聽的同學要專心、要投入,邊聽邊想,你最欣賞同桌在哪些地方的朗讀。
②同桌互讀。
③教師:哪些同學想情不自禁、真心誠意地夸夸自己的同桌?(抽幾對同桌,一人讀,一人夸)
讀后教師小結(jié):能受到別人的夸獎,當然是一件快樂的事兒。但是,你們往往不太清楚,真誠地夸獎別人,其實更能讓自己快樂。只要你留心體會,語文課上這樣的快樂是很多的。
三、揣摩思路
1.教師朗讀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課文(最后一段)
2.鼓勵學生多元解讀:請大家再讀讀這段課文,看看你能從這短短的17個字當中讀出多少東西來。學生解讀的結(jié)果可作如下推想:
(1)從“恢復”這個詞上可以看出,湖面原來是平靜的,后來不平靜了,現(xiàn)在又變得平靜了。
(2)從“漸漸”這個詞上可以看出,鸕鶿捕魚的時間是比較長的。
(3)聯(lián)系課文前面的內(nèi)容,不難發(fā)現(xiàn),湖面的平靜與否跟鸕鶿捕魚是有關系的。
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如下:
捕魚前 捕魚時 捕魚后
平 靜 不平靜 恢復平靜
4.齊讀最后一段。(“又”字要念重音。因為只有這樣讀,才能讓人感覺到,湖面開始是平靜的,后來不平靜了,現(xiàn)在又變得平靜了。)
四、課堂作業(yè)
認真抄寫下列詞語。抄幾遍由自己決定,難寫的可以多抄幾遍,(學生抄寫時,可以播放背景音樂。)
夕陽 柔光 悠然 喉囊
一望無垠 波光粼粼 炊煙裊裊
第二課時
一、默寫新詞
1.看圖片默寫新詞。
用.課件呈現(xiàn)3幅圖片,每呈現(xiàn)一幅,學生寫出相應的新詞。
①根據(jù)第1幅的內(nèi)容,可默寫“一望無垠”。默后反饋,了解學生默了哪個詞。
②根據(jù)第2幅的內(nèi)容,可默寫“夕陽”、“柔光”、“波光粼粼”等詞語。默后反饋。
③根據(jù)第3幅的內(nèi)容,可默寫“炊煙裊裊”。默后反饋。
2.引入新課。
教師:上節(jié)課,咱們通過一次又一次地讀,對小糊的優(yōu)美、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生動有了一個初步的感受。這節(jié)果,咱們繼續(xù)通過讀,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來細細地品味這些美好的感覺。
二、讀悟?qū)懖遏~前的段落
1.自讀感悟。
①教師:自由輕聲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劃一劃、圈一圈,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品味到了小湖的平靜和優(yōu)美。
②學生自讀品味,教師巡視。
③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教師作隨機點評,引導學生重點對下列詞句有所感悟:
▲第1句:湖面和鏡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平、亮、清)
▲第2句:再讀讀這個“浮”字,看看還能品味出什么感覺來?(輕、穩(wěn)、平)
▲第3句:為“悠然”換上一個意思相近的詞,再來讀讀這句話。(悠閑、自由自在、舒服、無憂無慮、從容、輕松自如)大家看,輕松自如地坐在船尾,自由自在地望望風景,無憂無慮地吸著土煙,這種感覺、這種情景,就是“悠然”呀。
④在有所感悟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反復讀好有關詞句。對學生的朗讀,可作如下調(diào)控:
▲你們聽老師讀。
▲這句話,誰能比他讀得更平靜、更優(yōu)美?
▲讀開頭這句話,聲音要低一點,速度要慢一點,要給人以一種靜靜的、悠悠的、美美的感覺。你再試一試。
▲“悠然”這句話,你可以搖頭晃腦、慢條斯理地讀,這樣讀起來才有味兒。
⑤教師小節(jié):其實,這段話中的每個句子、每個詞語、甚至每一個字,都飄散著小湖的這份悠悠的平靜和淡淡的優(yōu)美。你們再讀讀課文,體會這種感覺。
2.積累語言。
①教師:你們能不能不看書,把這段優(yōu)美的文字讀出來。(學生試背)
②教師:我想了解一下,你們現(xiàn)在是怎么背誦這段課文的。(學生可能會有如下辦法:一句一句地背;找出重點詞背;看著畫面背;由同桌提醒背;閉眼想象畫面背。)
③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背誦課文。
④指名配樂背誦第1自然段。
《鸕鶿》教案 篇8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主要通過對漁人、鸕鶿、湖面的描寫來反映漁民生活和漁民村優(yōu)美的水鄉(xiāng)景色。讓學生通過誦讀抓住重點詞語(如“一抹”)來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從而感受到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和漁人捕魚的樂趣。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色和漁民的樂趣,體會漁人和鸕鶿之間的默契。
2、能抓住“一抹”、“恢復”等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3、能用“恢復”、“像……似的……”造句。
教學重點
能抓住“一抹”這個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漁人和鸕鶿默契。
教學準備
輕音樂的磁帶。配套幻燈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放松心情,談話引入,學習“恢復”一詞)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鸕鶿(出示幻燈片),學習了課文第一自然段,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借助重點詞語(配樂)齊背第一自然段。
3、你學了這一段后你對這個景色有什么感受?
4、提問:我們知道鸕鶿在等待命令,那它到底在等待一個什么命令呢?
(已知引向新知,既是舊知的復習,又是新知的點撥和啟迪。)
二深入閱讀,品析詞句
(一)閱讀第二段(第2-4自然段),根據(jù)“一抹”自由體會
A、理解“一抹”的意思
1、請學生根據(jù)剛才的問題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個詞語來。(一抹)
2、“一抹”是什么意思?在課文中指什么?
3、學生模仿抹的動作,思考:(1)你覺得漁人的動作怎樣?(快、輕、熟練)
B、體會為什么用“一抹”
1、竹篙用“抹”外,還可以用什么動詞?(揮、掃、敲、拍等)
2、提問:課文為什么用“抹”,而不用其他詞語,你覺得一抹好在哪里?(小組合作研究一下)
3、反饋板書。(可讓學生各抒己見,說出自己對這個詞語的理解,正確的給予板書。這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學生敢于大膽理解和表達。)
4、大家都理解的都不錯。誰能把這一抹中蘊含的情和意讀出來?(個別讀——齊讀)
C、研究“一抹”后的變化
1、提問:漁人這輕輕一抹到底能抹出什么,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你在課文的哪些句子中發(fā)現(xiàn)的?(小組合作研究)
2、反饋板書。(可讓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自由的暢談,理由正確的給予板書。)
3、合上書本,請同學們研究想象:漁人這一抹還能抹出什么?
4、學生再次反饋,教師板書。
5、請大家自由讀2-4自然段,讀出漁人捕魚時的忙碌和喜悅。(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二)閱讀第三段(第5-7自然段),體會忙碌后的平靜
1、鸕鶿經(jīng)過一陣忙碌之后,得到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圈出描寫漁人和鸕鶿動作的詞語。學生從中選些個詞語說說可以看出什么?
3、捕完魚,鸕鶿飽餐一頓后,漁人劃著小船回去后湖面又——(學生答)漸漸恢復了平靜。
2、為什么要用上“恢復”這個詞?(可找出文中幾個句子說明)
3、劃著船回去的時候,漁人心里會想些什么呢?你認為鸕鶿會怎么想?(指名說,給予鼓勵)
4、請大家?guī)е鴿O人和鸕鶿的喜悅歸來的心情品讀第5—7自然段。(齊讀)
三、課堂小結(jié)
1、教師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抓住了“一抹”一詞,一起學習了課文,也分享了漁人捕魚的忙碌和喜悅。讀懂了湖面的靜和動不同美的情趣。
2、齊讀全文,體驗情感。
《鸕鶿》教案 篇9
之六
楊朝紅
一、教學目標 :
1、能借助重點詞句背誦部分句子。
2、運用比較的方法,感悟課文的語言特點。
3、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色和漁夫捕魚的樂趣。
二、教具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過程 :
1、導入 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1課鸕鶿,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你覺得哪個小節(jié)寫得最美?
2、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讀完之后,說說你的感受。
(2)再讀課文,你從哪些句子看出湖面是平靜的?再挑一句話讀給大家聽。
(3)結(jié)合詞句交流、
隨機出示相關的句子:評議。
A、夕陽照在小湖上,沒有什么風,綠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鏡子。
①學生結(jié)合句子談體會,再請同學們自由讀,讀出平靜的感覺。
②同學們讀好之后,要求他們把這些句子背下來。
B、灰黑色的鸕鶿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①體會內(nèi)容,問:如果老師把后面句子去掉,你讀讀看通嗎?課文為什么還要這么寫呢?
師:同桌互讀,讀出這種靜靜的感覺。
師:老師跟你們一起背這句話好嗎?教師引背。
C、漁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著煙。
這個句子或另外的句子淡化處理,不做細講。
(4)將第一段內(nèi)容整體朗讀(配上優(yōu)揚的音樂),讀出湖面的平靜的感覺來。
5)出示板書
湖面
漁人 靜
鸕鶿
3、學習第二段
導入 :湖面多么平靜啊,你們看……看了畫面,你有什么感覺?
(1)學生邊聽課文錄音,邊看漁人利用鸕鶿捕魚的畫面,談談感受。
(2)自由朗讀課文,看看哪些句子寫出湖面不平靜的?
(3)逐句打出,然后請學生任選一句,讀出動的感覺來,看誰讀得好。
(4)學生交流、評議。
(5)比較一、二兩段,感悟語言特點。
①師:同學讀得真好,現(xiàn)在你們跟第一段比比看,你們會發(fā)現(xiàn)什么呢?
②分別朗讀動與靜的句子。
a.兩人小組互讀
b.指名讀
c.男女生分別讀
靜 動
夕陽照在小湖上,沒有什么風,綠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鏡子。
漁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著煙。
灰黑色的鸕鶿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湖面上蕩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紋,無數(shù)浪花在夕陽的柔光中跳躍。
漁人忽然站起來,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這些水鳥都撲撲地鉆進水里去了。
一只鸕鶿鉆出水面,拍著翅膀跳上漁船,喉囊鼓鼓的。
(6)小結(jié)、出示板書
湖面
漁人 靜→動 美
鸕鶿
師:是啊,都寫了湖面、漁人和鸕鶿,所不同的是有靜有動,這一動一靜構(gòu)成了多美的畫卷啊!
(7)請把你喜歡的一個句子摘抄下來。
4、總結(jié):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很好,不僅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且通過自學悟出課文的特點,還背出了好的句子,同學們可真能干。
《鸕鶿》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的
1、采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學習作者按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2、觀賞漁人利用鸕鶿捕魚的情景,從中受到愛美情趣的陶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用詞準確生動的表達方法。
二、重點、難點
采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學習作者仔細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學習作者抓住特點用詞準確生動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準備:
教學錄相帶《鸕鶿》、幻燈圖片3框、幻燈文字片4框。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看看作者怎樣抓住特點,具體地描寫漁人利用鸕鶿捕魚的情景和湖面景色的變化。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捕魚前湖面平靜)
投影插圖:仔細觀察鸕鶿捕魚前,湖面平靜的畫面。欣賞捕魚前漁人、鸕鶿的樣子,欣賞湖面寧靜的景色。
1、課文第一自然段就是描寫這幅圖的內(nèi)容,請一位同學朗讀,其余同學用筆畫下描寫漁人、鸕鶿、湖面的句子。
2、課文怎樣描寫湖面的?說一說為什么把湖面比作鏡子?(沒有風,湖面平靜能倒映出漁人、鸕鶿的影子來。)板書:平靜
3、課文怎樣描寫漁人的神態(tài)?“悠然”是什么意思?板書:悠然
4、課文中怎樣描寫鸕鶿的?為什么把鸕鶿比作士兵?這樣比喻有什么好處?(形象、生動)板書:等待
指導學生小結(jié)第一段:作者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寫了夕陽下湖面環(huán)境優(yōu)美,漁人悠閑、鸕鶿靜立.。這樣一幅寧靜的畫面,給人一種靜態(tài)的美。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捕魚時湖面失去了平靜)
鸕鶿捕魚前湖面是平靜的,那么鸕鶿捕魚時湖面有了什么變化?播放錄像。錄像中再現(xiàn)鸕鶿捕魚,打破了湖面的平靜這一情景。
提示:仔細觀察漁人怎樣趕鸕鶿下水?鸕鶿怎樣捕魚?漁人怎樣忙碌?(利用錄相機的定格功能,使學生看清漁人趕鸕鶿下水“一抹”的動作和把鸕鶿喉囊里的魚“擠”出來的動作)板書:失去平靜
1、湖面為什么會失去平靜?請同學從課文中找出答案,用因果句回答。
“只要┄一┄┄就┄┄”說明漁人與鸕鶿的關系:漁人一動,鸕鶿就動。這一句與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個句子相呼應?
2、失去平靜的湖面是什么樣子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說說用什么修辭手法?從哪一個詞看出。這樣寫好在哪里?“粼粼的波紋”是什么樣的?比較:跳躍━━━翻滾
3、讀課文,圈出表示漁人和鸕鶿動作的詞。這幾個表示動作的詞用得很好,好在哪里?如果換成別的詞行嗎?
投影出示字幕:學生進行動詞比較,教師點撥。
漁人只要站起來,拿竹篙往船舷一抹(一掃),鸕鶿就都撲著翅膀鉆進水里去了。
漁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進喉囊的魚擠(拿)了出來,又把它甩(扔)進水里。
4、學生根據(jù)板書,回憶一下,把剛才錄相中看到的捕魚情景描述出來。
5、小結(jié):作者描寫鸕鶿捕魚最精彩的地方是動詞使用非常準確生動。漁人動,鸕鶿動,湖面波紋蕩漾,浪花跳躍,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水鄉(xiāng)忙碌的捕魚圖,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
(四)學習課文第三段(捕魚后湖面恢復了平靜)
捕魚后,湖面又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色?請看錄像。錄像中再現(xiàn)鸕鶿捕魚后,湖面恢復平靜的畫面。
齊讀最后一段。想一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與捕魚前、捕魚時的內(nèi)容既有聯(lián)系又有變化?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與捕魚前、捕魚時一樣,還是漁人、鸕鶿和湖面。所變化的是時間由“夕陽”“炊煙四起”到“天色逐漸暗下去”;漁人捕魚前“坐在船尾悠然地吸著煙”,捕魚時忙碌,捕魚后“劃著小船回去了”;鸕鶿捕魚前“站在船舷上”“等待命令”,捕魚時“撲”“鉆”“跳”,捕魚后,又“站在船舷上”;湖面捕魚前“平靜”,捕魚時失去了“平靜”,捕魚后“恢復了平靜”。整個畫面由靜到動又回到靜。作者觀察得仔細,描寫得生動,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板書:劃回去站恢復平靜
(五)投影出示字幕(學生填空,感知全文)
這篇課文敘述了的經(jīng)過,描繪了湖面變化,表現(xiàn)出小湖自然環(huán)境及漁人捕魚快樂的心情。
由于作者仔細觀察,注意積累材料,并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用準確的詞語表達出來,才能把湖面的景色寫得這么優(yōu)美,把鸕鶿捕魚寫得這么有趣。
(六)作業(yè)布置
小練筆:投影畫面:《夕陽下的海濱》、《早晨的公園》(任選一題,也可自擬題目)
要求:注意積累材料,按一定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要有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
《鸕鶿》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
1、學會5個生字,理解“一望無垠”“悠然”等詞語。
2、通過學習,理解課文,知道漁人是怎樣利用鸕鶿來捕 魚的,作者又是怎樣依照時間順序,描寫湖面平靜——不平靜——平靜的變化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內(nèi)容:
課文的第一二段。理解湖面從平靜 躍動 平靜的過程及與鸕鶿捕魚的關系。
教(學)具:
課文掛圖;生字詞卡片;小黑板。
第一課時
一、啟
1.出示漁人用鸕鶿捕魚圖,激趣后教師導語 揭題,板書課題。
2.學習本課學習要求。
3.明確自學程序與方法和本課時的學習要求。
二、讀練一一一自學程序與方法一、二、三
1.清大家參照學習目標按自學程序與方法的第一、二、三條自學。
2.學生讀想劃批說寫,教師巡回輔導。
三、知一
1.學生按先整體再重點觀察近處人、物的順序指出圖中畫的景物。
2.學生匯報生字掌握情況,教師加以點撥。注意“舷”字讀音、“抹”字字形和“囊”字的筆畫(22筆)。
3.學生匯報新詞理解情況,教師加以點撥。悠然:悠閑安適的樣子。粼粼:水色明凈,閃閃發(fā)光。裊裊:細和柔弱的樣子。
4.指名學生匯報交流分段及段意,教師點撥訂正。(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鸕鶿捕魚前湖面非常平靜;第二段,第25自然段,講鸕鶿捕魚的動態(tài)景觀;第三段,第6、7自然段,講老漁翁回去了,湖面恢復了平靜。)
四、讀練二——自學程序與方法四(學習第一段)
1.教師提示學法:①讀課文,邊讀邊想,在腦中浮現(xiàn)出一幅圖畫,再與課文中的插圖對照。②讀課文,找出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湖面的“靜”,找出有關句子。②完成旁批中的問題和作業(yè) 。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讀想劃批說寫,教師巡回輔導。
五、知二
1.學生讀第一自然后述說腦中的畫面,引導其余學生評議。
2.學生補充匯報、交流。第一、二句講小湖和周圍的環(huán)境,第三、四、五句依次寫了船、漁人和鸕鶿。第一句可以看出湖面“靜”,這句也是個比喻句,用鏡子比喻湖面。浮船浮在湖面上,漁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著煙,鸕鶿立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這幾句也體現(xiàn)了湖面的“靜”。第五句也是個比喻句,用士兵來比喻鸕鶿。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教師指導,示范后齊讀第一段。
六、練知
完成課后習題中的第一題。
教師在聽寫后,請同桌互換訂正。
七、結(jié)
1.學生對學習方法,學習收獲作小結(jié)。
2.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習慣作小結(jié)。
3、我們計劃兩課時學完這篇課文。第一課時完成程序一、二,第二課時完成程序三、四。
第二課時
一、啟
1.復習導人:上節(jié)課我們整體理解了課文,并且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知道了捕魚前湖面上很平靜,那么后來湖面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
2.明確本課時的任務,學習課文第二段、第三段,完成課后習題二、三。
二、讀練一 一一自學程序與方法四(學習第二段)
1.教師提示學法:①邊讀邊想,在腦中浮現(xiàn)畫出幾幅圖畫。②這時湖面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③完成旁批中的問題。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讀想劃批說寫,教師巡視輔導。
三、知一
1.讀第2、3自然段后述說腦中出現(xiàn)的畫面。
這兩個自然段講漁人趕鸕鶿下水和鸕鶿捕魚的情景。這兩個自然段中寫漁人動作的詞有:抹(教師點撥“抹”字用法及好處)、抓、擠、甩,寫鸕鶿動作的詞有撲、鉆、跳,寫湖面動態(tài)的詞有:蕩起、跳躍;表示時間的詞語:夕陽,過了一會兒,教師點撥:這些動詞用得非常恰當,使畫面變得生動、栩栩如生。同學們以后在作文時要學會準確恰當使用動詞。
2.學生讀第4自然段后述說腦中的一幅畫面。
教師點撥:這一句話寫出了捕魚最繁忙時的景象,鸕鶿不斷地撲著翅膀跳上漁船;漁人不斷地把鸕鶿吞進喉囊的魚擠出來,又把它甩進水里,忙得不可開交。這時的湖面是動蕩的,不平靜的。
3.學生讀第5自然段后述說腦中畫面。
述說:漁人停止捕魚后給鸕鶿喂魚吃,這過程中寫漁人動作的詞有:揀、拋;寫鸕鶿動作的有:張開、接住、吞;表示時間變化的詞是“岸上炊煙四起”,說明家家戶戶都在做晚飯了。
4.有感情地朗讀,教師作示范和指導。
四、讀練二——自學程序與方法四(學習第三段)
1.教師提示學法:①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讀課文,②這時候,湖面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③完成旁批中的問題。
2.學生讀想劃批說寫,教師巡回輔導。
五、知二
1。學生讀第三段,述說腦中的畫面。
2.學生述說理解內(nèi)容情況。湖面上在捕魚前是平靜的,捕魚時就不平靜了,漁人歸去,湖面又恢復了平靜。“水痕”的意思是漁船劃過湖面留下的痕跡,湖面這時候沒有一點波紋,平靜得像一面鏡子,所以小漁船劃過的痕跡才會如此清晰。
教師點撥:
作者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動靜交織的湖面圖,陶冶了我們愛美的情趣,這是因為觀察仔細,認真積累的結(jié)果。我們要學習作者的這種積累材料的方法。
六、練知
學生獨立完成課后習題二、三題,教師巡回輔導。
第二題:對照課本自檢。(參考答案,括號依次為:站,拿,抹,撲,鉆,失,蕩,跳,躍。)
第三題:指名背誦。教師小結(jié)背誦方法。
七、結(jié)
1.學生述說所得,教師予以肯定。
2.教師指明學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鸕鶿》教案 篇12
之一
佚名
一、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主要通過對漁人、鸕鶿、湖面的描寫來反映漁民生活和漁民村優(yōu)美的水鄉(xiāng)景色。讓學生通過誦讀抓住重點詞語(如“一抹”)來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從而感受到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和漁人捕魚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色和漁民的樂趣,體會漁人和鸕鶿之間的默契。
2、能抓住“一抹”、“恢復”等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3、能用“恢復”、“像……似的……”造句。
三、教學重點:
能抓住“一抹”這個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四、教學難點 :
體會漁人和鸕鶿默契。
五、教學準備:
輕音樂的磁帶。配套幻燈片等
六、教學過程 :
一 復習導入
(放松心情,談話引入,學習“恢復”一詞)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鸕鶿(出示幻燈片),學習了課文第一自然段,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借助重點詞語(配樂)齊背第一自然段。
3、你學了這一段后你對這個景色有什么感受?
4、提問:我們知道鸕鶿在等待命令,那它到底在等待一個什么命令呢?
(已知引向新知,既是舊知的復習,又是新知的點撥和啟迪。)
二 深入閱讀,品析詞句
(一)閱讀第二段(第2-4自然段),根據(jù)“一抹”自由體會
A、理解“一抹”的意思
(1)、請學生根據(jù)剛才的問題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個詞語來。(一抹)
(2)、“一抹”是什么意思?在課文中指什么?
(3)、學生模仿抹的動作,思考:
你覺得漁人的動作怎樣?(快、輕、熟練)
B、體會為什么用“一抹”
(1)、竹篙用“抹”外,還可以用什么動詞?(揮、掃、敲、拍等)
(2)、提問:課文為什么用“抹”,而不用其他詞語,你覺得一抹好在哪里?(小組合作研究一下)
(3)、反饋板書。(可讓學生各抒己見,說出自己對這個詞語的理解,正確的給予板書。這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學生敢于大膽理解和表達。)
(4)、大家都理解的都不錯。 誰能把這一抹中蘊含的情和意讀出來?(個別讀——齊讀)
C、研究“一抹”后的變化
(1)、提問:漁人這輕輕一抹到底能抹出什么,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你在課文的哪些句子中發(fā)現(xiàn)的?(小組合作研究)
(2)、反饋板書。(可讓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自由的暢談,理由正確的給予板書。)
(3)、合上書本,請同學們研究想象:漁人這一抹還能抹出什么?
(4)、學生再次反饋,教師板書。
(5)、請大家自由讀2-4自然段,讀出漁人捕魚時的忙碌和喜悅。(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二)閱讀第三段(第5-7自然段),體會忙碌后的平靜
1、鸕鶿經(jīng)過一陣忙碌之后,得到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圈出描寫漁人和鸕鶿動作的詞語。學生從中選些個詞語說說可以看出什么?
3、捕完魚,鸕鶿飽餐一頓后,漁人劃著小船回去后湖面又——(學生答)漸漸恢復了平靜。
(1、為什么要用上“恢復”這個詞?(可找出文中幾個句子說明)
(2、劃著船回去的時候,漁人心里會想些什么呢?你認為鸕鶿會怎么想?(指名說,給予鼓勵)
4、請大家?guī)е鴿O人和鸕鶿的喜悅歸來的心情品讀第5—7自然段。(齊讀)
三、課堂小結(jié)
1、教師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抓住了“一抹”一詞,一起學習了課文,也分享了漁人捕魚的忙碌和喜悅。讀懂了湖面的靜和動不同美的情趣。
2、齊讀全文,體驗情感。
《鸕鶿》教案 篇1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熱鬧情景,感受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情趣。
2、能按要求默讀課文,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寫表格,了解漁人、鸕鶿、湖面這三者的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4、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和默寫第一自然段。
教學重點:了解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熱鬧情景,感受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情趣。
教學難點:了解漁人、鸕鶿、湖面這三者的聯(lián)系。
教 具:課件
課 型:新授課
課前預習:
1、初讀課文,了解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情景。
2、理解詞語:悠然、裊裊、一望無垠、波痕
3、查找有關鸕鶿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課件出示“鸕鶿”圖片,
板書課題 3、鸕鶿 學習生字“鸕鶿”, 提問“關于鸕鶿知道什么?”(指名介紹關于鸕鶿的資料。)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欣賞漁人指揮鸕鶿捉魚的過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1) 借助生字表讀準字音。
(2) 思考:漁人、鸕鶿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檢查讀書情況,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什么?
小結(jié):課文主要寫在美麗的環(huán)境里,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場面,充滿了生活的情趣。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漁人怎樣指揮鸕鶿捕魚的。
3、質(zhì)疑:你有什么問題?
三、精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寫下表。(給足時間,充分自學)
2、全班交流自學情況,同時指導朗讀。
捕魚前(1)捕魚前漁人、鸕鶿、湖面各是怎樣的?出示掛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哪個自然段寫的這方面內(nèi)容?
(2)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體會課文是怎樣描寫這幅圖的?
填空:
(夕陽)照在小湖上,沒有什么風,(綠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鏡子。岸邊有幾棵(垂柳),垂柳外邊是(一望無垠)的(稻田)。幾只(又窄又長)的(小漁船)浮在湖面上。近處的一只小船上,(漁人)坐在船尾,(悠閑)地吸著煙。(灰黑色)的(鸕鶿)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體會:課文的寫法好在哪里?試著讀一讀記一記。(對照課件有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捕魚中 課件 讀句子,談體會。
漁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這些水鳥就都撲撲地鉆進水里去了。 ...
結(jié)合“一抹”體會漁人動作的干脆利落和鸕鶿捕魚動作的敏捷熟練及配合的默契。
1、辨析“一抹”,體會內(nèi)涵。
(1)這些列隊的士兵在等待一個怎樣的命令?這個命令是怎樣的?
(2)“一抹”是什么意思?“抹”還可以換成哪些詞?
(3)課文為什么要用“一抹”?你覺得用“一抹”好在哪里?
(4)四人一組合作研究“課文為什么用‘一抹’”。
(5)交流研讀成果:
2、研讀“一抹”,領略捕魚樂。
(1)同學們對“一抹”的研究真是精彩,但老師相信好戲還在后頭,你想漁人這“輕輕一抹”,會抹出些什么?請同學們讀課文第2至第4自然段,同桌討論研究。
(2)同桌合作學習第2至第5自然段,研讀“會抹出些什么。”
(3)交流研讀成果:
(4)交流:
(5)真了不起,同學們對漁人這“輕輕一抹”的研究成果真多,如此豐富地體會到漁人捕魚的忙碌和喜悅。讓我們也一起來享受這種快樂,請大家一起讀2至5自然段課件欣賞 捕魚中的景象捕魚后
1“岸上炊煙四起,裊裊地升上天空。漁人不再趕鸕鶿下水捕魚了”,這時湖面又
(生接:漸漸恢復了平靜)。
2.是啊,湖面又恢復了平靜。(教師出示課件:捕魚后湖面平靜圖。并在圖上映出“湖面又恢復了平靜”,其中恢復為不同色。)
3.為什么要用“恢復”?對,湖面原來是平靜的,現(xiàn)在又像原來那樣平靜了,所以可以用上“恢復”。在哪些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上“恢復”?(師邊說邊整理板書)
4.但請再研究一下,這時的靜與原先的靜是不是完全一樣?(師在兩個“靜”間連線并設問)這時的靜是怎樣的靜?
5.你能把這種忙碌之后的洋溢著幸福的靜的感覺讀出來嗎?
6.師生品讀第6至第7自然段。
小結(jié)(結(jié)合課件):捕魚前湖面是平靜的,漁人準備捕魚,鸕鶿待命;漁人指揮鸕鶿捕魚,打破了湖面的平靜;漁人帶著鸕鶿劃著小船回家了,湖面又恢復了平靜。(漁人、鸕鶿、湖面這三者的聯(lián)系)
(2)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四、課堂小結(jié):今天,我們在朗讀中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感受到了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熱鬧情
景,尤其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寫,更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希望大家學習這種寫法,讓景物描寫為正文服務。
五、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理鸕鶿的資料制作手抄報。
板書設計:
3、鸕鶿
靜————動————靜
自評(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弄清文章層次。
2、能恰當搭配詞語,用“恢復”、“一望無垠”造句。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詞
教學難點:用詞造句
教 具:投影片
課 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1 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2 默寫第一自然段
二、新授:默讀全文,按“捕魚前、捕魚中、捕魚后”可以分為哪三部分?并在段首畫上。
1、獨立完成。
2、訂正
板書:一(1)二(2—5) 三(6—7)
二、學本課生字
1、同桌學習生字: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字型、理解字義的。
2、不理解的詞查字典。
3、組內(nèi)交流
4、指名匯報
5、指導難字
鶿:左邊是“茲”九筆
裊:上邊是,下邊是“衣”
粼:右邊是
三、完成課后練習
1、讀讀寫寫
2、理解“恢復”“一望無垠”并造句。
3、出示課件,填空
( )的湖面漸漸地( )
( )的波紋悠然地( ) 等待( ) 鉆進( ) ( )平靜 填出合適的詞語,比一比,看誰填的多,填的好。
4、默讀課文。試著背一背。
小結(jié):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作業(yè):默寫課文第一自然段
《鸕鶿》教案 篇14
教學要求:
1、按照課文描繪的氣氛,用正確的語氣語調(diào)讀出描寫湖面平靜、不平靜的句子和鸕鶿列隊、捉魚、接食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節(jié)。
2、能劃出描寫鸕鶿動作、神態(tài),漁人動作、神態(tài),湖面情況的詞句,理解、體會湖面情況與鸕鶿捕魚的聯(lián)系。
3、能讀、寫、默本課11個生字和課后練習中的13個詞語。用“無數(shù)”、“恢復”造句。
4、了解鸕鶿的外形及生活習性。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課文中的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進行再造想象的能力。由此體會江南水鄉(xiāng)人們無憂無慮、悠悠自得的美好生活情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上海。
教學重點:
按課文描繪的氣氛,用正確的語氣語調(diào)讀出描寫湖面平靜。不平靜的句子和鸕鶿列隊、捉魚、接食的句子。
教學難點:
感受大自然的寧靜、美好。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齊讀。
2、師介紹鸕鶿,看插圖。
鸕鶿是一種水鳥,羽毛灰黑色,有綠色光澤,嘴扁而長,上嘴的尖端有鉤。能游泳,善于捕魚,喉下的皮膚擴大成囊狀,捕到的魚就放在喉囊內(nèi)。這種鳥也叫魚鷹,我國南方地區(qū)飼養(yǎng)它來幫助捕魚。
本單元的訓練目標是,出示——有感情地朗讀
我們要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運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合適的節(jié)奏等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二、學生分小組自學課文
出示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課文,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
3、課文主要寫了鸕鶿什么?湖面的氣氛有什么變化?按這個變化試給課文分段。
三、檢查自學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1)課文主要寫了鸕鶿的什么?
板書:準備 捕魚 結(jié)束
(2)湖面的氣氛有什么變化。
板書:平靜熱鬧平靜
(3)按這個變化如何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l節(jié));第二段(第2~4節(jié));第三段(第5~7節(jié))
2、讀課文,用找出描寫湖面情況的句子。
出示小黑板:
夕陽照在小湖上,沒有什么風,清亮亮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鏡子。
湖面上蕩起一圈圈粼粼波紋,無數(shù)浪花在夕陽的柔光中跳躍。
天色漸漸暗下去,湖面上又恢復了平靜。
指名分別朗讀。
師:他們讀得很好,讀出了湖面從平靜到不平靜又恢復到平靜的過程。那么湖面的變化和漁人指揮鸕鶿捕魚有什么關系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一段。
四、學習第一段
(一)邊看插圖,邊聽同學朗讀。
體會一下這時的湖面是怎樣一種景象。
1、聽了同學的朗讀后,你們這時的湖面是怎樣一種景象?
板書:夕陽圖(平靜)
2、課文第一段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夕陽西下、鸕鶿等候捕魚的寧靜而又美麗的畫面,并且通過一些詞句把它表現(xiàn)出來了。下面我們通過反復朗讀、自學,把表現(xiàn)美景的詞句用小圈找出來,用直線劃出描寫鸕鶿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用曲線劃出描寫漁人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然后集體來欣賞這些優(yōu)美詞語。
3、分小組學習。
(二)賞析詞句
1、逐一出示詞句進行賞析
①湖面:綠油油一面鏡子
出示小黑板:夕陽照在小湖上,沒有什么風,綠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鏡子。
你為什么認為這句句子寫出了畫面的美麗?
(把平靜的湖面比作一面鏡子。因為沒有風,湖面上沒有一絲波紋,平靜、清澈、透明。所以可以把它比作鏡子。)
師:我們一起把這句優(yōu)美的句子朗讀一遍。
②垂柳、稻田:一望無邊
③小船:浮
(這個詞用得好在哪里?)
因為小船沒有劃動,所以更顯出湖面風平浪靜,氣氛寂靜,齊讀這句話。
④漁人:悠然
(先說說“悠然”是什么意思?再說理由)
悠然——悠閑的樣子。
因為漁人在吸煙,沒有劃動漁船,所以湖面上很平靜。漁人坐在船上安祥地、自在地抽著煙斗,望著那平靜的湖面,他顯然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陶醉。一切顯得是那么安靜啊。齊讀這句話。
⑤鸕鶿:列隊的士兵等待
出示小黑板:鸕鶿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列隊的士兵——很威武,神氣,整齊,訓練有素
(“等待”與湖面的平靜有什么關系?)
鸕鶿整齊地站在船舷上,并沒有下水去捕魚,所以湖面依然很平靜。齊讀這句話。
2、指導朗讀第一段。
現(xiàn)在我們一起朗讀這一段,要讀出那種寧靜,閑適的氣氛,速度可以稍微慢些。先由老師引讀,再齊讀。
3、根據(jù)板書提示背誦第一段。
4、小結(jié)。
這一段作者按照由遠到近,由景到人的順序描繪了夕陽、湖面、垂柳、稻田、小船、漁人在悠閑地吸煙,鸕鶿在等待命令這樣一幅優(yōu)美寧靜的夕陽圖。
四、布置作業(yè)
1、抄詞;
2、熟讀課文并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一、過渡導入
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一段,通過對有關詞句的賞析,體會了夕陽圖的美景,出示板書:夕陽圖
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欣賞第二幅畫面:出示:捕魚圖
二、學習第二段,賞析詞句
隨著漁人的竹篙在船舷上輕輕“一抹”,平靜的湖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指名讀第二段,請你用一個詞概括一下這時的湖面情況。
交流板書:熱鬧
作者又是通過哪些詞句來表現(xiàn)湖面熱鬧的景象呢?
(一)分小組自學第二段,用直線劃出鸕鶿的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用曲線劃出漁人的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用小圈找出有關詞語。
(二)交流
1、交流句子
老師讀描寫湖面的句子,男生讀描寫鸕鶿的句子,女生讀描寫漁人的句子。
2、交流詞語
①第2節(jié)
學生各抒己見
(1)出示句子:
湖面上蕩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紋,無數(shù)浪花在夕陽的柔光中跳躍。
(指名讀)“蕩起”和“跳躍”用得好嗎?好在哪里?
(寫出了波紋蕩開的樣子,也描寫出了浪花在夕陽的柔光中一朵朵跳躍的樣子。)齊讀。
(2)湖面怎么會產(chǎn)生這種變化的?
因為漁人拿竹篙在船舷上一抹,這些水鳥都撲撲地鉆進水里去了,才產(chǎn)生了這樣的變化。
請一個學生做做“一抹”這個動作。全班做。
師:“一抹”,就是竹篙在船舷上一擦而過。
指名讀第二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有順序地描寫的。
引讀:師:因為漁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這些水鳥都撲撲地鉆進水里去了——
生:所以湖面……
②第3節(jié)
過渡:隨著鸕鶿在水中捕魚,湖面上就更熱鬧了。現(xiàn)在我們來默讀第5節(jié),著看漁人是怎樣指揮的鸕鶿捕魚的?用了哪些詞語。
(1)師:請大家把書合上,我們來做一個選詞填空的練習。
出示小黑板:
伸出 打著 跳上 拍著 鉆出 蹦上
扔 壓 抓 甩 掐 擠
一只鸕鶿(鉆出)水面,(拍著)翅膀(跳上)漁船,喉囊鼓鼓的,漁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進它喉囊的魚(擠)了出來,又把它(甩)進水里。
指名分別讀兩行詞語并交流:
為什么先用“鉆”,后用“跳”?
為什么用“抓”,不用“掐”?
為什么用“擠”,不用“壓”?
為什么用“甩”,不用“扔”?
(2)齊讀,邊讀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師:這些動詞用得非常準確,寫出了鸕鶿捕魚的動態(tài),歡快活潑;也寫出了漁人從鸕鶿喉囊里取魚時的利索勁兒。湖面上鸕鶿在跳躍,漁人在忙碌,充滿了歡樂的氣氛。鸕鶿不斷地跳上漁船,漁人都快忙不過來了。
(3)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這熱鬧的場面,要用跳躍、輕松、歡快的語調(diào)朗讀,同時體會一下這些動詞的準確性。
(4)齊讀第二段,注意讀出那種歡快熱鬧的氣氛。
二、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此時你又感受到什么?
出示:歸來圖:(平靜)
湖面上開始安靜下來了,直至最后湖面上又恢復了先前的平靜。
2、默讀第三殷,你從哪些詞句中知道湖面開始恢復平靜了?
(1)“岸上炊煙四起,裊裊地升上天空。”
說明人們都燒晚飯了,時間已近傍晚,湖面又向平靜過渡。
齊讀。
(2)“漁人不再趕鸕鶿下水了,讓它們停在船舷上。”
這時再也聽不到水鳥下水時發(fā)出的響聲,湖面上不會有波紋,浪花也不再跳躍了。齊讀。
(3)漁人一條條拋小魚喂鸕鶿。
漁人喂鸕鶿時動作輕、慢。鸕鶿把大魚留給人們,自己吃的都是小魚,而且吃得美滋滋的,這使我們想起生活中許多美好的東西。齊讀。
(4)“漁人蕩起槳……”
湖面是平靜的。齊讀。
(5)“天色……恢復了平靜”
“恢復”是什么意思,這里為什么要用“恢復”,它在這里起了什么作用?
恢復——變成原來的樣子。
這一詞用得很貼切,點明了湖面原先也是平靜的,課文的結(jié)尾與開頭前后呼應。
齊讀。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聲音稍輕些,速度稍慢些。
三、總結(jié)全文
1、本文通過描繪了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經(jīng)過,向我們展示了“夕陽圖”、“捕魚圖”,“歸來圖”三幅畫面,表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人們無憂無慮、悠悠自得的美好生活情趣,從而使我們每個小朋友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上海。
2、我們通過本課的朗讀訓練,學會了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運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合適的節(jié)奏等由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四、完成習題
1、指導造句
出示:
恢復:
(1)經(jīng)過醫(yī)生的精心治療,我恢復了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座古建筑恢復了原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恢復__________________。
無數(shù):
先把“無數(shù)”擴成詞組,如:無數(shù)彩燈,無數(shù)鮮花,無數(shù)星星,無數(shù)海鳥,無數(shù)革命者等,然后再把詞組擴成句子。
2、完成填表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外閱讀。
板書設計:
鸕鶿
準備 捕魚 結(jié)束
平靜 熱鬧 平靜
夕陽圖:(平靜)
湖面: 綠油油 一面鏡子
垂柳、稻田: 一望無際
小船: 浮
漁人: 悠然
鸕鶿: 列隊的士兵 等待
捕魚圖:(熱鬧)
歸來圖:(平靜)
《鸕鶿》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夕、垂、垠、窄、列、粼、喉、脖、炊、裊、痕”等11個生字;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描寫“夕、垠、窄、列、脖、炊”等6個漢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能根據(jù)要求圈畫出漁人指揮鸕鶿捕魚時的動作的詞;能抄寫描寫湖面平靜的句子。能按提示介紹鸕鶿捕魚的經(jīng)過。
3.了解鸕鶿能幫助漁人捕魚的本領,體會漁民的漁家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學習本課“夕、垂、垠、窄、列、粼、喉、脖、炊、裊、痕”等11個生字;描寫“夕、垠、窄、列、脖、炊”等6個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對課文第一節(jié)中的優(yōu)美語句有所積累。
難點
通過朗讀,想象,體會漁人的“悠然”
教學媒體 ppt
課前學生準備 充分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圖片出示鸕鶿,教師簡介鸕鶿。
3.出示句子:夕陽下,灰黑色的鸕鶿站在船舷上,好象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4.根據(jù)對鸕鶿整體特征的了解和讀句,教學生字:夕、列、喉、脖
5.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課文,要求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正音
3.課文的描述讓我們猶如看到了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除了鸕鶿,你還看到了什么?
出示:
綠油油的湖面 一望無垠的稻田 又窄又長的漁船
碧綠的垂柳 裊裊的炊煙 悠然的漁民
4.教學剩余的生字
5.指導寫字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節(jié)
1.自由輕聲讀課文的第一節(jié),你感受到了什么?(靜、美)
2.討論交流,教師隨機板書點評:面、漁人、鸕鶿
3.讀句子體會,理解“悠然”并引導學生反復讀好有關詞句。
4.畫面介紹。
(二)學習課文2-5節(jié)
1.由讀課文2-5節(jié),用“——”劃出寫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句子,再圈出寫漁人指揮鸕鶿捕魚時動作的詞。
2.流,讀句子,理解,對“一抹”一詞有自己的體會。
3.說話:漁人忽然站起來,拿竹篙向船舷上_______地一抹,好像在說:“_____________。”
4.組織交流,隨機點撥。
(1)“怎么樣地抹”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體會嘗試用上這些詞語“利索、 滿懷希望、 興致勃勃 、自信、 喜滋滋“等詞。
(2)提示學生漁人說話時對鸕鶿用上稱呼語。
(3)小結(jié):你們看,漁人這一抹,抹得多么自信、多么自如呀!他抹出了活躍,抹出了歡騰,抹出了 一派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
5.課件播放鸕鶿捕魚的畫面。欣賞
6.用上下面的詞語說一說鸕鶿捕魚的經(jīng)過。
等待命令-----鉆進水里------鉆出水面-----跳上漁船-----又跳下水去
7.齊讀2-5節(jié)課文。
(三)學習課文6-7節(jié)
1.朗讀,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哪些景物和課文前面的內(nèi)容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2.從漁人劃船回去了,對漁人的“悠然”有更多一點的認識
四、課堂總結(jié)
1.總結(jié):《鸕鶿》這篇課文,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水鄉(xiāng)的美,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漁人的漁家生活的樂趣。這不僅是《鸕鶿》,也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一份美的禮物,我們應該好好地享受它。
2.齊讀課文。
《鸕鶿》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了解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熱鬧情景,感受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情趣。
2、能按要求默讀課文,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寫表格,了解漁人、鸕鶿、湖面這三者的聯(lián)系。
3、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熱鬧情景,感受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情趣。
教學難點:
了解漁人、鸕鶿、湖面這三者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課件
課型:
新授課
課前預習:
1、初讀課文,了解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情景。
2、理解詞語:悠然、裊裊、一望無垠、波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課件出示以前課文中出現(xiàn)的動物,導入今天要認識的動物——“鸕鶿”
出示圖片,板書課題,指名描述它的樣子。
師:提問“關于鸕鶿,你還想知道什么?”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欣賞漁人指揮鸕鶿捉魚的過程。
出示學習目標:
1、了解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熱鬧情景,感受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情趣。
2、了解漁人、鸕鶿、湖面這三者的聯(lián)系。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哪幾個場景?
小結(jié):課文主要寫在美麗的環(huán)境里,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場面,充滿了生活的情趣。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漁人怎樣指揮鸕鶿捕魚的。
三、精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學指導:
默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寫下表。
2、小組合作交流自學情況,再全班交流,師適當指導。
捕魚前(1)捕魚前漁人、鸕鶿、湖面各是怎樣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思考:
這一場景寫了幾種事物?你喜歡哪個,為什么?把它讀給你組內(nèi)的伙伴聽。
(提示:可抓住某些重點詞語理解)
(指導后對照課件有感情地配樂朗讀,)
捕魚中
你從鸕鶿捕魚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什么?(提示:注意動詞,先劃出來再體會)
漁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鸕鶿就都撲著翅膀鉆進水里去了。
結(jié)合“一抹”體會漁人動作的干脆利落和鸕鶿捕魚動作的敏捷熟練及配合的默契。
1、辨析“一抹”,體會內(nèi)涵。
(1)這些列隊的士兵在等待一個怎樣的命令?這個命令是怎樣的?
(2)“一抹”是什么意思?“抹”還可以換成哪些詞?
(3)課文為什么要用“一抹”?你覺得用“一抹”好在哪里?
(4)四人一組合作研究。
(5)交流
2、研讀“一抹”,領略捕魚樂。
(1)同學們對“一抹”的研究真是精彩,但老師相信好戲還在后頭,你想漁人這“輕輕一抹”,會抹出些什么?你有什么體會?請同學們讀課文第2至第4自然段,同桌討論研究。
(2)交流研讀成果:
(3)真了不起,同學們對漁人這“輕輕一抹”的研究成果真多,如此豐富地體會到漁人捕魚的忙碌和喜悅。讓我們也一起來享受這種快樂,請男生一起讀2至5自然段。
課件欣賞,鸕鶿捕魚的景象
捕魚后
1“岸上炊煙四起,裊裊地升上天空。漁人不再趕鸕鶿下水捕魚了……”,這時湖面又(生接:漸漸恢復了平靜)。
2.是啊,湖面又恢復了平靜。(教師出示課件:捕魚后湖面平靜圖。)
3.為什么要用“恢復”?對,湖面原來是平靜的,現(xiàn)在又像原來那樣平靜了,所以可以用上“恢復”。
4.但請再研究一下,這時的靜與原先的靜是不是一樣?
5.你能把這種忙碌之后的洋溢著幸福的靜的感覺讀出來嗎?
小結(jié)(結(jié)合課件):捕魚前湖面是平靜的,漁人準備捕魚,鸕鶿待命;漁人指揮鸕鶿捕魚,打破了湖面的平靜;漁人帶著鸕鶿劃著小船回家了,湖面又恢復了平靜。
(漁人、鸕鶿、湖面這三者的聯(lián)系)
四、課堂小結(jié)。
五、作業(yè):你喜歡什么動物?你們之間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寫一寫,相信你會給老師帶來驚喜!
板書設計:
3、鸕鶿
捕魚前 靜
捕魚中 動
捕魚后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