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爭論的故事》教學設計(精選2篇)
《25 爭論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
25、爭論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講講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煮、燎的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子組成的詞語。
3、領會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教學重點:領會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教學難點:體會故事暗鎖蘊含的道理。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聽故事,激發興趣:
1、放動畫,教師講課文中的故事:你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想嗎?(聽后交流感想)
2、:有一位盛老師也把這個故事講給了她的學生聽,我們來看看她的學生有什么樣的感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讀通課文。
注意:(1)、注意文中的生字詞,努力讀準字音; (2)、畫出自己覺得讀起來有困難的詞句,再認真讀一讀,努力將它們讀準確,讀通順。(3)、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檢查反饋:
(1)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情況:
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其他小朋友注意聽,看看這位小朋友讀得怎么樣?學生評議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學生評議,教師相機板書學生朗讀中讀錯的詞,指出讀破的句,引導學生復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其實啊,老師講的故事就是課文中的盛老師講給他的學生們聽的,請同學們迅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盛老師講的故事?其余的自然段寫了什么呢?
2、交流
1~5盛老師講爭論的故事,6~12盛老師啟發同學們談聽了故事后的感想
四、指導書寫生字。
1、教師范寫:“剖”、 “贊”、“鍵”
2、學生描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練習有感請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讀詞語:(齊讀、指名讀)
充饑 爭論不休 評理 可惜 兩全其美 無影無蹤
2、這個故事中誰和誰爭論?為什么爭論?
3、你能用上這些詞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1)學生同桌練一練。(2)指名講。
3、過渡: 那么,他們是怎樣爭論的呢?
二、指導朗讀對話。
1、兄弟倆是怎樣爭論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一部分,劃出兄弟倆爭論的話,自己練習讀一讀,看能部能把這些話讀好。(學生自由練習)
(1)、指名讀,學生評議。
(2)、同桌再練習讀,讀后指名讀,評議。
(3)、師生合作讀。可以按照書中的句子讀,也可以是自己的話。相機理解“爭論”。
2、兄弟倆的爭論分出勝負了嗎?(理解“爭論不休”)
三、談感想,深化故事。
1、一個聰明的老人給他們出了個主意。什么好主意?哥倆滿意嗎?(學生讀文回答,相機理解“兩全其美”)
2、引導學生討論:現在,這個兩全其美的主意還美嗎?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這個結果是兄弟倆當初想要的嗎?他們錯在哪里?
3、小結:不管做什么事,我們都應該抓住時機,先把事情做起來,不能因為爭論而錯失良機。
4、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這兄弟倆,這個時候,你們會怎么想,又會說些什么呢?(自由發言)
5、課文中的盛老師講完這個故事,她的學生也紛紛發表了很多感想,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6、 盛老師聚精會神地聽同學們談感想,同學們各抒己見,不僅說得很有道理,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她向同學們投去--(引讀,相機理解“贊許”)
四、總結延伸。
1、故事讀到這,你們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生填空:這是一個 的故事!)
2、出示,師生齊讀:
①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②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般短促,全*你不假思索地利用。--巴爾扎克
3、總結: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能牢牢記住這兩句話,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時機,先把事情做起來,永遠不要作無謂的爭論。讓《爭論的故事》中的兄弟倆,作為我們人生前路中的鏡子吧。
五、課后作業。
1、把故事講給伙伴們聽,考考他們能不能聽出故事蘊含的道理。
2、收集與文中的故事有關的名言警句,與同學交流。
3、回憶一下你與別人曾經爭論的場景,仿寫片斷:《爭論》。
《25 爭論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2
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有條理、有感情地講述課文中的故事。
4.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二. 教學重難點:
能有條理、有感情地講述課文中的故事,領悟其中的道理。
三. 教學準備:
搜集《笑林廣記》中的一則故事,并說說感受。
四. 課時安排:
兩教時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板書:爭論
你知道“爭論”是什么意思嗎?(激烈的討論)
2.今天,老師帶來一篇“爭論的故事”(補充課題),你們想知道嗎?
3.看了課題,最想知道什么呢?(誰和誰爭論?他們在爭論什么?結果怎樣?)
二. 初讀課文。
1.同學們的問題提得真好,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讀課文。
2.出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給課文標自然段號,并給課文分段,說說每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③思考剛才所提的問題,到文中去找答案。
3.檢查自學效果。
①出示:
充饑 味道 烤鴨 評理 剖開可惜 浪費
笨蛋 抓住 關鍵 贊許 煮熟 真笨 原諒
不以為然 爭論不休 煙熏火燎
采用多種形式讀,并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待到精讀課文時再理解。
②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把剛才分的段再想一想。
③交流分段。
第一段:(1—5)盛老師給同學們講了一個《爭論的故事》。
第二段:(6—11)盛老師啟發同學們談聽后感想。
3. 過渡:盛老師究竟講了個什么故事?找出文中的有關段落。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分別是什么?我們一起來讀課文第一段。
三. 精讀課文。
1.讀課文第一段,思考:誰和誰為了什么在爭論?
(板書:以打獵為生的兄弟倆 大雁的吃法)齊讀第二自然段。
2.他們是怎樣爭論的?(板書:爭論不休)
相機理解:不以為然 爭論不休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分角色朗讀、表演讀。在讀、評議的過程中,重點指導幾個反問句的讀法。出示:
“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改為陳述句。“……,沒有什么味道。”
“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突出哥哥不以為然的語氣)
“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改陳述句“……大雁也是行的。”(突出弟弟不服氣的語氣)
4.引讀第四、五自然段。
從對話中,兄弟倆各抒己見,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生)
當他們都很滿意,想去射大雁時,可惜——(生)
5.齊讀盛老師的故事。
四. 指導寫字。
倆 烤 評 剖 惜 笨 抓 費 鍵
(1)用熟字換偏旁和形聲字進行記憶。
(2)教師范寫生字。
(3)學生描紅,教師個別輔導。
五、作業設計。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3、試著復述、表演生老師講的故事,并想想其蘊涵的道理。
第二課時
一、 復習檢查。
出示:充饑 味道 烤鴨 評理 剖開可惜 浪費
笨蛋 抓住 關鍵 贊許 煮熟 真笨 原諒
不以為然 爭論不休 煙熏火燎
1.讀讀以上詞語。
2.選擇兩三個詞語說說課文的有關內容。
3.指名復述盛老師講的故事。
4.指名表演盛老師講的故事。
5.出示填空題:(指名口頭填空,教師用紅粉筆填空)
這個故事的起因是兄弟倆看到大雁想 充饑 ,經過是兄弟倆為 怎樣吃大雁爭論不休,并跑到村里找人。結果是他倆找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可 大雁早已飛走了 。
6. 齊讀這句話。
二、 精讀第二段。
1.聽了這樣一個“爭論的故事”,大家肯定有不少感想吧!說給同桌的小朋友聽聽,互相討論討論。
2.現在誰來談談自己的感想?師生交流。
3.你們真聰明,有這么多好的想法。我們趕緊來讀讀課文中是怎么寫的!我請四位同學開火車讀讀這四句話,要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
4.學生讀一句,教師出示一句。誰能告訴大家,最后這兒用上省略號有什么作用?用上兩個省略號呢?(表示后面還有很多喝多感想沒有寫出來。)
5.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聯系上下文說說“聚精會神”“贊許”的意思。為什么盛老師不時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6.指導朗讀。
三、 總結全文。
7.分角色朗讀第二段。
8.小結并再次出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抓住時機,不能浪費時間,關鍵在于先做起來。
9.《笑林廣記》對事態人情之譏諷,秒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但笑過后也能令人深思,有所感悟。
四、 練習說寫一個片斷:先說一說,再寫一寫。
《飯桌上的對話》、《電視機前的談話》、《課堂上的一次爭論》、《課間游戲》要求自選一題或類似題目,重點寫對話,要根據人物動作神態適當使用提示語。
五、作業設計。
1.合作編課本劇,并排演,準備參加表演比賽。
2.讀《笑林廣記》中的故事,概括所讀故事的內容,并寫出蘊涵的道理。
六. 板書設計:
25 爭論的故事
雁來
想射 做任何事都要抓住時機,
爭論 不能浪費時間,
評理 關鍵在于先做起來。
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