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數學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下冊p17—1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的應用。
3、使學生更全面的感知和體驗周圍的事物,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借助一定的工具根據方向和距離找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確定方向一般先說比較接近的方向,角度應該測量較小的那個角。
【教學過程】
一、結合預習提綱進行自學
1、收集有關“定向運動”的資料。
2、自學數學書第17頁。假如你正在參加這場公園的定向越野賽,你能簡單描述一下比賽的路線嗎?并說一說你是如何確定各檢查點的位置的?
二、匯報交流,共享資源
1、出示書本主題圖,同學們匯報“定向運動”的資料。
2、匯報交流:描述一下比賽的路線;如何確定各檢查點的位置的?
小結:要想確定一個物體的準確位置,只知道方向是不行或距離是不行的,要同時知道這兩個條件才行。(隨機板書:“方向”和“距離”)
揭題:這節課我們就要用方向和距離來表示一個點在地圖上的準確位置。
板書課題。
3、出示18頁例1
提出問題:以哪點為觀測點,1點檢查點在什么位置上?(目的是使學生明確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小組討論:如何確定任意的方向?
匯報交流:1點檢查點位置:東偏北30度或北偏東60度。
小結:在生活中,一般我們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位。比如1號檢查點的方向,一般說成“東偏北30度。”
三、層層遞進,練習鞏固。
1、完成書本p18的做一做。
學生借助量角器量出所需角度,并完成填空。(引導學生觀察“小明家到學校的距離是多少”,“在圖中這一段距離被平均分成了幾份”,再思考如何確定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離)
匯報交流。
師:這些距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做一做要求學生自己借助量角器獲得相關的角度,并根據一段距離推導出比例尺的大小,從而確定其它的距離。)
2、說一說
學校在中心廣場( )偏( )的方向上,距離是( )米。
學校在中心廣場( )偏( )的方向上,距離是( )米。
商場在中心廣場( )偏( )的方向上,距離是( )米。
學校在中心廣場( )偏( )的方向上,距離是( )米。
3、實際應用。
展示中國地圖
⑴找一找寧波在哪個位置。
⑵說一說你去過哪些城市,分別在寧波的什么方向上。
⑶打開書本量一量,選擇沈陽、香港、海口、昆明、烏魯木齊和西安中的一個城市,說一說它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拓展一下:如果學生有興趣了解更多城市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可以繼續在地圖上測量,并在小組內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