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教學實錄
師:讀得真好,仿佛讓老師都看到了錢塘江大潮了。
師:剛才我們通過朗讀感受了大潮洶涌而來的氣勢,我們再來看看錄像。(cai出示這一句所示的畫面)
師:現在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這兩句描寫的真有氣勢。
師:你能把這種氣勢讀出來嗎?
生讀。讀得很好。
師:唉呀!讀得我心都癢癢的!讓我試試可以嗎?
(教師讀后,一片掌聲。)
師:謝謝大家的鼓勵!該你們了,讓我為你們喝彩行嗎?
生:好。
學生努力的讀。讀出了氣勢。
師:還有喜歡別的句子的嗎?
生:“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我喜歡的原因是人們對大潮的到來真激動。
師:人群沸騰起來,人們是怎么沸騰的?咱們來演演好嗎?準備好了嗎?開始,
生:(跳著,叫著:“噢!”有的喊:“快看,潮來啦!”)
師:教室里也沸騰起來了,剛才這個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里,是哪一個?
生:人聲鼎沸。
師:來,我們讀出沸騰的樣子來。
生:“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師:悶雷滾動的聲音是什么樣兒的,誰來學學看?
生:轟隆隆隆……
師:還學得真像,雷的聲音比較的沉悶,我們一起學學看。
生:(一齊模擬)轟隆隆……
師:這個聲音作者用哪個詞形容?課文中用這個詞來形容潮水的聲音,用得多形象呀!我們一塊來讀讀這個句子,再來一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
生:我喜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我喜歡的原因是感覺大潮是逐漸向我移來的。
師:使人感受到什么?
學生不能回答。教師加上動作示范讀。
生:感覺到氣勢越來越大
師:來,咱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分組比賽讀讀看。
生:“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我喜歡的原因是大潮真高啊!
師:我知道你很喜歡這句!可是老師感覺你讀出來好像在下面的濱江路上看釜溪河漲水。(笑聲)我們可是在哪里呀?
生:錢塘江邊觀潮。
師:是呀!兩丈多高,有多高,有我們教室的這堵墻那么高!感覺怎樣?
生:壯觀。恐怖!(笑聲)
師:能讀出壯觀的感覺嗎?
學生讀。
師:這些語句寫得多優美呀!看看作者是圍繞大潮的什么方面來寫的?
生1:大潮的聲音。
生2:還有樣子。
師:說得好!作者正是通過對大潮聲音和形狀的變化,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具體寫出來,使人讀后感覺和看到的大潮一樣的……
生(齊):雄偉壯觀。(教師板書:雄偉壯觀)。
師:讓人讀來如同身臨其境。我們一定要學習作者這種細致的觀察方法,平時要用耳聽,用眼看,用心去想去體驗,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師:剛才大家有感情的朗讀了描寫潮水的句子,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是按一定的順序寫的,下面來看我們剛學過的這幾句話。
( ),( )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cai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