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師:誰再來演一演?
師:他們特別注意到爬的一系列動詞,其他小組也注意到了,你們能在匯報中用上這一系列動詞嗎?
生:能。
師:非常好,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爬山虎爬墻的動畫,大家想不想看?(想)請大家特別注意它爬的動作,細微的變化。
多媒體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
師:好了,課件看完了,同學們是不是對爬山虎的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是)剛才老師想了一個問題,想和大家討論一下,那就是壁虎也是在墻上爬的,那么它的爬和爬山虎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壁虎怎樣爬?(一步一步的爬)
師:那么,爬山虎一腳一腳向上爬能換成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嗎?(不能)為什么?
生:動物的腳爬是不留住的,爬山虎的腳是爬到哪里就長到哪里。
師:誰還想說?
生: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就巴住墻,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師:說得真好。知道小壁虎的腳是不留在墻上的,是一步一步的往上爬,這里用詞多準確啊!我們在習作時也要注意用詞準確。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爬山虎是怎么爬的。同時把文中的好詞佳句劃出來。(生讀)
四、教學第五自然段:
師:好了。下面同學們快速閱讀一下第五自然段,看看第五自然段寫了什么?(自由讀。)
生:我通過讀第五自然段知道了,爬山虎的腳觸到墻的和觸不到墻的不一樣。
師:讀得非常仔細。那也就是說爬山虎和墻有一種依賴關系。(板書:與墻的關系)
五、拓展延伸:師: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人注意的是葉子,可是作者卻能把隱藏在葉子間的腳寫得這么具體詳細,說明了什么?(觀察細致、耐心)今后,我們也要做個有心人,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并且把平時積累的好詞妙句用到我們的寫作中去。相信我們一定也能寫出和葉爺爺一樣棒的文章,有沒有信心?(有)
六、總結收獲,延伸課堂。
好了,同學們請坐好,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舉手)先說給你的小組同學聽。(結合板書談收獲)
師:金秋十月,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同學們你們喜歡菊花嗎?(喜歡),那么,你們想不想也像葉爺爺一樣,認真地去觀察一下菊花,并用自己的生花妙筆也寫一寫菊花的特點呢?(愿意)那好,就請同學們課下認真觀察一下菊花并寫一個小片段。(課外作業)
板書設計:
樣子: 生長位置、形狀、顏色
爬山虎的腳 怎樣爬: 觸--→巴--→拉--→貼
與墻的關系: 觸著墻 ←-→沒觸著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