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爬山虎的腳(精選12篇)

爬山虎的腳

發布時間:2023-09-18

爬山虎的腳(精選12篇)

爬山虎的腳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

  2.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的基礎上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具有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同時增強他們具有愛自然保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描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突破方法:要讓學生知道“一腳一腳向上爬”的意思,就好像登山隊員一樣一腳就一腳牢地往上爬。由于大多數學生對爬山虎這一植物沒有過直觀的認識,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突破我遵循直觀性教學原則,利用實物觀察教學法進行教學。

  教學準備:爬山虎實物,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臺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略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感受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神秘,還欣賞了變化多端的火燒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觀賞一種奇怪的生物──爬山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小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然后說說通過初讀課文對爬山虎都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讀文后交流:

  ①爬山虎是一種植物而不是動物。

 、谂郎交⒂心_。

 、叟郎交⑹强磕_向上爬的!

  2.請五個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學習生字

  ①開火車讀生字表中的生字,口頭組詞。(師生共同糾正易讀錯的字音:“均、勻”要讀準前鼻音;“重疊”的“重”是多音字,在這里應讀作chóng;“觸著墻”的“著”不讀zhe,應讀zháo)

 、诜治鲎中谓Y構,抽生說每個字的特點及部首。

 、鄯炙娜诵〗M討論生字易錯的地方及如何記憶字形。

 、芙涣饔懻摻Y果:“逐”是半包圍結構,要注意里面沒有一點;“疊”的結構比較特殊,下面是“且”,不能多加一橫;“莖”的第四筆是橫撇,不能分成兩筆寫;“隙”字右邊上面的小字沒有勾。

  2。出示詞語: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

 、俪樯x

 、陂_火車讀

 、埤R讀

 。ㄔ~語的理解在分析課文中解決。)

  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1.生自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爬山虎的哪兩個部分?

  生自讀課文,交流: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和腳。

  2.放多媒體課件(一墻的爬山虎隨風擺動的畫面),請學生欣賞,并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到了什么?(生自由發言)

  3.剛才你看到的畫面上是怎樣描述的?

  (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此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4.自己讀這一段話,看有什么感受。(美)

  5.自己再一邊讀,一邊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用手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

  6.再放多媒體課件,男女生分組讀,一組讀另一組就看畫面,圖文結合來體會葉子的動態美。

  7.作者怎么把葉子寫得這么美呢?(認真觀察)

  8.再放剛才的課件,提問:光光的墻上為什么能鋪滿生機勃勃的葉子呢?這個問題我們在下節課再解決。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欣賞到了爬山虎的葉子均勻地鋪在墻上,風一吹過美麗極了,那么光光的墻上為什么能鋪滿生機勃勃的葉子呢?(因為它有腳)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墻,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系,爬山虎的腳又是什么樣的呢?

  二、認識爬山虎的腳

  拿出準備好的爬山虎實物讓學生觀察,指導從腳的樣子,形狀,色三個方面去觀察。

  1.交流觀察的結果。(只要學生認真觀察,這個結果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因為實物具有很強的直觀性)

  2.書上又是怎樣描寫它的腳的呢?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有關的句子。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3.自己讀這些句子,讀懂了用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教師巡視指導,并選擇一份畫得較好的用實物展示臺展示出來)

  4.爬山虎的腳如此細小,而且還藏在葉子的下面,為什么作者還是描寫得如此細致呢?

  (因為作者對爬山虎的腳進行了十分仔細的觀察)哪個詞說明了作者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呢?(注意)

  三、了解爬山虎是怎樣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爬山虎既然有腳,那它一定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那它究竟是怎樣爬的呢?

  1.分小組學習4自然段,自學要求為:

  ①找出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來;

  ②找出表示向上爬的動作的詞;

 、墼谛〗M里演示一下它是怎樣向上爬的。

 。ㄉ纸M學習討論,師指導)

  2.匯報交流自學情況:

 、倥郎交⑾蛏吓赖木渥樱号郎交⒌哪_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

  ②表示向上爬的動作的詞:觸、巴、拉、貼 (板書)

 、鄢樾〗M演示爬的過程,師生共同評價,糾正。(要讓學生明白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長出另一只腳,再巴住墻,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圣陶爺爺說,“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3.再放多媒體課件爬山虎的腳向上爬的這一段,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

  4.齊讀勾畫的句子,想想它是不是只是往上爬的?你是如何知道的呢?

  (它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右爬,爬滿整個墻。因為前面二自然段說是一墻的葉子。)

  5.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又怎么樣呢?請生自讀5自然段,看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感受?生自讀這一段。

  匯報自讀情況:

 、倥郎交⒌哪_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后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

 、诟惺埽荷杂烧 (師注意引導:“……要是……休想……”說明了什么? 可見爬山虎的腳具有多么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

 、蹘е鴮ε郎交⒌哪_的這種精神再讀最后一段。

  四、總結寫作方法

  通過本文的學習,總結應該如何對周圍的事物進行觀察的方法。(結合具體的語句)

  1.觀察要細致,不能只看表面,要全方位的觀察。

  2.要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

  3.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堅持長期觀察,而不是一時。

  五、拓展延伸

  仿照《爬山虎的腳》作者的觀察方法,觀察一種植物,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要仔細觀察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么特點,再把它具體寫下來。

  板書設計:

  爬  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山  特點 樣子:像……像……(細絲)

  虎  顏色:嫩紅(灰色)

  的

  腳  爬 觸→巴→拉、貼(牢固)

爬山虎的腳 篇2

  設計意圖:

  《大綱》對四年級學生的寫作要求是“學習寫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簡單記敘文!倍鴹l理比較清楚對學生來說,就要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事物,描寫事物!杜郎交⒌哪_》一文,作者對爬山虎腳的觀察細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體現圍繞一個意思選好內容,按一定的順序具體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結合組文讀寫訓練重點和學生實際,我把這方面擬定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學校附近有爬山虎,課前我組織學生實地觀察。觀察前我布置了觀察提綱:(1)爬山虎給你一個什么印象?(2)對著那爬滿一堵墻的爬山虎,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數學嘗試法的做法,要求學生以日記形式寫觀察日記;在課內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后共同評議學生的一兩篇日記(選用寫作水平中等學生的習作)。這樣處理有利于通過實踐和對比,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激發學生的興趣。

  爬山虎腳的生長位置、形狀、顏色等靜態的東西,通過實地觀察,學生容易掌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樣在墻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體軟件,較形象地顯示了爬的過程。

  為體現精要教學法的原則,力求圍繞重點設計了多項訓練內容,使學生在課內由老師指導下進行訓練,訓練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及時反饋。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培養學生留心和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教學難點 :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1、(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爬山虎的日記。

  2、投影片。

  3、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2)一堵墻上的爬山虎。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么工作?

 。ù罴茏。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2、導語 :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5課《爬山虎的腳》。

  3、對課題質疑。

  二、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了解情況;

  三、出示學習目標、自讀。

  四、學習生字新詞

  1、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

  2、解釋生字詞。

  五、默讀、思考: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2、分段。

  3、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匯報。

  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讀、思考:

 。1)這一段講了什么?

 。2)你覺得爬山虎有什么特點?

  2、提問

  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么?(滿墻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

  2、現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

 。1)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么變化?重點寫的是什么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

 。2)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寫第1、2自然段?

  (3)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后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

  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

  4、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

  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

  八、質疑。

  九、做練習3

  板書設計 :

  25爬山虎的腳

  剛長出:嫩紅--→嫩綠

  葉子

  長大了:綠得新鮮一順兒朝下均勻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好片段的方法;

  2、認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難點 :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1、在黑板上畫好一幅爬山虎(缺腳)的圖案。

  2、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2)一堵墻上的爬山虎。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練習3(投影片出示)

  二、導入  課文:

  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三段。(出示學標)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提問、出句子投影,齊讀。

  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上添畫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

  以課文為根據,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

  請學生到黑板前用課文的語言講述爬山虎的腳生長的位置、形狀和顏色,全班說。

  4、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那么形象具體,說明了什么?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

  2、聽錄音,請同學們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

  3、多媒體顯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

  4、用“▲”劃出爬山虎在墻上爬的動作:

  觸--→巴--→拉--→貼

  5、齊讀

  6、抓住重點詞,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自己說、提名說。

  7、指導朗讀

  8、作者寫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嗎?為什么?討論、匯報。(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就巴住墻,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9、多媒體再顯示(一棵--→滿墻的爬山虎)。

  10、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四、教學第5自然段

  1、根據課后練習1(3),輕聲朗讀。

  2、同桌討論、匯報。

  3、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人注意的是葉子,可是作者卻能把隱藏在葉子間的腳寫得這么具體詳細,說明了什么?(觀察細致、耐心)

  五、第三段總結:

  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先講它的生長位置、形狀和顏色,再講它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最后講觸著墻與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何不同。

  六、質疑

  七、評議學生的一篇觀察日記。

  八、課外作業 :

  1、根據平時對校內紫荊樹的觀察,自己確定一個意思來寫片段;

  2、你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這個意思。

  板書設計 :

  生長位置、形狀、顏色

  爬山虎的腳

  觸--→巴--→拉--→貼

  觸著墻←-→沒觸著墻的。

爬山虎的腳 篇3

  教學要求

  1.了解爬山虎這種植物的特點,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2.學習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這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朗讀課文,背誦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

  2.通過學文、觀圖和實際觀察,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掛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

 。ㄒ唬⿲W生小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然后回答爬山虎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是植物。)

  (二)請五個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聲音宏亮,讀準字音。其它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爬山虎這種植物的哪兩部分?(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和腳。)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ㄒ唬⿲W生看生字表,分析字形結構和需要注意的筆畫。

  1.讀生字表中的字,口頭組詞。

  2.分析字形結構,說說每個字的結構和部首。

  3.兩人一組,說說每個生字需要注意的筆畫和記法。

  隙:右上邊的“小”不要寫勾。右半部分的記法是“小日小”。

  拂:筆順不要寫錯。第六筆是,第七筆是“丿”。最后兩筆不要都寫成豎。第六筆中的第二個折要寫短一些。

  漾:右上邊是禿尾巴羊,右下邊是“永”。“永”的第二筆“橫折”中的橫要寫得短。注意不要寫成“水”。

  柄:右邊“丙”里的“人”,最后一點不要和勾連起來!氨痹谶@里當“把兒”講。

  萎:容易寫得很長,各部分要盡量寫扁。第八筆是捺,不要寫成點。

 。ǘ┳x詞語卡片。

  舒服空隙漾起葉柄刀柄把柄嫩莖均勻

  拂過吹拂萎了枯萎休想蕩漾重疊新鮮

  枝狀觸角痕跡牢固瞧不起

  (三)抄寫本課后第4題讀讀寫寫的詞語。

  三、學習課文一至二自然段

  (一)默讀課文1、2自然段,想每段各寫了什么?(第一段寫了爬山虎生長在什么地方。第二段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

 。ǘ┲攸c學習第二段,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練習給第二段分層。

  1.聽讀第二段,標出共有幾句話。(四句)

  2.默讀第二段,想想每句話說的什么意思。(第一句介紹了爬山虎葉子的顏色變化;第二句說的是長大了的葉子引人注意;第三句說了葉子綠得新鮮和排列情況;第四句寫了葉子的動態。)

  3.用“‖”給第二段分層。(可以分成三層。第一層是第一句話;第二層是二、三兩句;第三層是第四句。)

  教師問:為什么把二、三兩句合成一層?(因為這兩句都說的是長大了的葉子什么樣,綠的顏色和怎樣排列的。意思上連得很緊密。)

  4.請一位朗讀語氣好的同學讀第二段,其它同學閉眼聽讀,頭腦中要想象出一幅畫:青翠欲滴的滿墻綠葉,鋪得是那樣均勻,排列是那樣整齊,看著是那樣舒服,微風一吹,漾起波紋。

  5.每人說一個比喻句,把爬山虎的葉子可以比喻成什么?要求用的比喻詞不能一樣。(猶如碧綠的湖水,好像農田中綠油油的禾苗;如同人工培植的草坪;像從飛機上看到的一片樹林。)

  6.練習朗讀。爬山虎的葉子這樣好看,真像一幅神奇的畫面,請幾個同學讀這一段,看誰的語氣最好,把爬山虎的葉子讀得最美。

  四、反饋驗收

 。ㄒ唬┞爩懕菊n的生字新詞。聽寫第二段最后一句話。

  (二)練習背誦第2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教師導入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本課是圍繞哪一個意思寫的呢?(圍繞爬山虎的腳寫的)從哪兒看出來的?(題目)默讀課文,想一想哪幾段是圍繞爬山虎的腳的。(3~5自然段。)

  二、總結“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ㄒ唬┰鯓訃@一個意思寫好片段呢?作者首先確定了“要寫的是什么”。(板書)爬山虎這種植物在我國各地都有,為綠化祖國,美化環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們一般看到的只是那滿墻碧綠的葉子,從小到大,從紅到綠,又從綠到紅,最后掉光。有人也曾感到奇怪,不知它們為什么能那樣牢固地鋪在垂直的墻壁上,不管多大的暴風雨也不會把它們打落下來。但卻很少有人扒開那密密的葉子仔細觀察研究一下。本文的作者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寫出了這樣生動有趣的文章。我們要學習作者這種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ǘ┮獓@一個意思寫好片段,不光要想好自己要寫的是什么,還要根據要寫的意思選擇好內容。(板書:選擇好內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要寫爬山虎的腳,選擇了哪些內容呢?

  1.請三個同學分別讀3、4、5自然段,大家想:每段主要說了什么?

  (1)分小組討論這三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請各組選派代表說一說。

  (第3自然段主要介紹了爬山虎什么樣;第4自然段寫了爬山虎是怎樣爬的;第5自然段寫了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什么不同的結果。)

 。ㄈ┳髡哌x擇好了要寫的內容,還要安排好寫的順序,這樣才能表達得更清楚,更有條理。本文的作者是怎樣安排順序的呢?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ㄒ唬┠x第3自然段,共有幾句話。(6句)

  (二)這6句話分別說了哪幾個意思?(一、二句寫了作者發現爬山虎有腳;三、四句寫了爬山虎的腳長的位置和形狀;第五句寫了爬山虎腳的顏色。)

 。ㄈ┲笇Ю首x。當作者發現爬山虎是有腳的,知道了爬山虎之所以能在墻上爬的秘密后,他的心情是什么樣的?(非常驚喜。)

  1.學生小聲練習讀出驚喜的語氣。

  2.教師范讀。第一句中“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要讀出疑惑的語氣。第二句中“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要讀出驚喜的語氣,尤其是“有腳的”三個字語氣更要強烈。

 。ㄋ模┰跁袭嫵雠郎交⒌哪_長的位置。注意要畫準確。(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要通過看圖或投影讓學生清楚爬山虎的腳到底長在什么地方。弄清“莖”、“葉柄”、“反面”這幾個關鍵詞語的意思。要給學生直觀印象。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加上手勢說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

 。ㄎ澹┡郎交⒌哪_是什么樣子的呢?學生在書上畫下來。(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學生看圖加深理解,產生直觀印象。作者在這里還用了一個比喻:“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睋Q句話說:爬山虎的腳就像六七根蝸牛的觸角;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爬山虎的腳什么樣。

 。┡郎交⒌哪_是什么顏色的?(像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ㄆ撸⿲W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和顏色。

 。ò耍┰僬垉蓚同學讀這一自然段,要讀出語氣。(第二句要讀出驚喜的語氣。后面幾句要讀得像解說員一樣,介紹要清楚。)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ㄒ唬┱堃粋同學讀第4自然段,然后請其他同學說一說這段主要寫了什么。(爬山虎的腳是怎么往墻上爬的。)

 。ǘ┳x這段中的第三句話:“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這句中的“這樣”指的是怎樣爬?從上文找答案,劃在書上。(前面的兩句話。)全班一齊讀一讀。

  (三)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ㄋ模┱垉蓚同學用動作演示:面向黑板站好,用手巴住黑板,然后十指彎曲,手臂和身子慢慢貼到黑板上。再用同樣的動作一下一下往上爬。全班同學齊讀(或背誦)這一部分。說說“手指、臂、身子、黑板”在演示中好比是什么。

 。ㄎ澹┟總同學都要邊背邊演示動作。

  (六)齊讀最后一句話,說說為什么看到那些細小的腳就會使人想起蛟龍的爪子?(太像了。)當兩種事物很相像的時候,就可以用比喻句來形容。請同學們把這句話改成比喻句。(爬山虎那細小的腳就像圖畫上蛟龍的爪子。)把比喻句中的“就像”換一個詞,句子內容不能變,可以換成哪些詞?學生練習說句子。(“好像”、“像”、“猶如”、“如同”、“像……似的”)

  五、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ㄒ唬┮蝗俗x,其它同學說說這一段主要說了什么?(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和沒觸著墻的結果不同。)

 。ǘ┛赐队埃

  1.填空。

  2.回答問題

 。1)“灰色的腳”指什么?原來是什么顏色?

  (2)從哪兒能看出爬山虎的腳扒在墻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

  六、再讀課文三、四、五段,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爬山虎的腳的

  七、從全文來看,作者是圍繞爬山虎的腳這個意思來寫的,但為什么還要用那么多的筆墨來寫爬山虎的葉子(分小組討論)

  原因有三:

 。ㄒ唬┮驗槠綍r人們看到的都是爬山虎的葉子,課文就從人們的認識規律入手,使人讀起來感到親切、熟悉。

 。ǘ┡郎交⑦@種植物最吸引人的地方和對人類最有貢獻的部分就是葉子。

  (三)用葉子來襯托爬山虎腳的重要,如果沒有爬山虎的腳,就不會有綠得那樣新鮮,看著那樣舒服,鋪得那樣均勻,蕩漾得那樣好看的綠葉。

  板書設計 

  

  李秀榮

爬山虎的腳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ㄒ唬⿲  新課

  同學們見過爬山虎嗎?知道為什么把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嗎?(會爬墻)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

 。ǘz查預習,初步感知課文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2.檢查預習。

 。1)字詞正音:

  投影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漾”(yàng)“柄”(bǐng)是后鼻音,要注意讀準確,“隙”(xì)不要讀成(xī);拂(fú)不要讀成(fó)。

 。2)識別字型。

 。3)聯系上文理解“舒服”、“均勻”的意思并造句。

  3.默讀課文,并用鉛筆圈劃出描寫爬山虎腳的特點的句子。

  (三)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分小組討論分段。

  提示:

  生長的地方

  爬山虎  葉子

  腳

  2.檢查討論結果并說出各段段意。

 。ㄋ模┲v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段主要講什么?

  2.小組討論:

 。1)這一段可以看出爬山虎在生長中具有哪些特點?

  明確:會爬墻、占一大片地方

 。2)你是通過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ㄎ澹┲v讀第二段

  l.出示繪有爬山虎葉子的掛圖,指名讀第二段。

  2.思考: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兒的?長大了的葉子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知道的?

  3.齊讀第二段,體會“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4.指導朗讀第二段。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兒的?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的?指名讀。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討論:

 。1)用鉛筆畫出課文中描寫爬山虎腳的詞句。

  (2)這一段講了爬山虎腳的幾個特點?每個特點是什么?

  (3)從哪一句可以發現作者是注意觀察的?

 。ㄈ┲v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它能夠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看到了,想到了什么?

  3.小結: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葉子、腳會爬的特點,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作者細致入微的描寫,在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那滿墻的爬山虎。

  (四)講讀第五自然段

  1.齊讀第五自然段。

  2.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了幾層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確:(1)觸著墻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能牢固地巴在墻上。

  (五)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讀后思考:爬山虎的葉子為什么能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

  (六)指導背誦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誦。

  2.指名背誦。

  (七)總結

  這篇課文采用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向我們描繪了爬山虎會爬的秘密。

 。ò耍┎贾米鳂I 

  1.用“舒服”、“均勻”造句。

  2.課后3、4題。

 。ň牛板書設計

  25 

  教案點評:

  1.教師注意在閱讀教學中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變化的觀察方法和抓住特點細致入微的描寫的表達方法,從而了解爬山虎的葉子、腳的特點。從而培養學生觀察事物時要有認真、仔細的態度。

  2.注意運用教學軟件,投影片等現代教學手段來突破難點,理解課文內容。

  探究活動

  實地觀察爬山虎,寫一篇觀察日記。

爬山虎的腳 篇5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2、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觀察的仔細及用詞的準確。3、朗讀課文。背誦第2自然段。4、了解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什么樣子,產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及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爬山虎的腳怎么爬及爬山虎的腳與葉的關系。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通過自學、小組合作等形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及新詞,3個認讀字。2、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大家都知道爬山虎吧,那么你們都認真觀察過爬山虎的腳嗎?希望大家通過學習爬山虎的腳這一課能夠學到你們想知道的東西。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

  2、指名讀,糾正學生的字音。如:拂  隙  莖

  3、小組互相檢查,做到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介紹了爬山虎腳的哪些內容?

  5、匯報:

  (1)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兒?

  (2)爬山虎的腳什么樣?怎么爬?

 。3)有什么作用等。(4)在課文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下相應的詞句。6、匯報。讀一讀畫下的句子。(二)學習生字。1、指名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1)讀一讀,指名讀。(2)重點指點讀音:拂  隙  莖(3)重點指點字形:拂  莖  蝸  瞧2、出示生詞:均勻  重疊  蝸牛  空隙  觸角  痕跡  爬山虎  拉一把  瞧不起 (個別讀、小組間互相檢查讀一讀。)3、把字詞帶到課文中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a1]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  2、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a2] ?3、這段中的哪個字最能體現爬山虎的特點?(爬)

  五、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牐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

 。牐  2、填空: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牐  3、看插圖,重點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

 。牐  4、朗讀指導:讀出葉子的美來。5、試著把這一自然段背下來。

  五、作業: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本課的生字及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夠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觀察的仔細及用詞的準確。2、背誦第2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什么樣子,產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及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爬山虎的腳怎么爬及爬山虎的腳與葉的關系。

  教學過程:

 。牐犚、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牐爩耄号郎交⒌娜~子之所以生機勃勃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邊默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

 。牐1、觀察實物(或掛圖),默讀課文,進一步了解爬山虎腳的位置、樣子、顏色。用自己的話與同桌相互說一說。

 。牐2、屏幕(或黑板)顯示描寫爬山虎腳的話,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腳的位置、樣子、顏色。

  3、讓全班學生選擇彩筆,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出爬山虎的腳。

 。牐4、按照課文有關內容,小組評議畫的情況。

 。牐5、熟讀,指導背誦。

 。牐6、結合板書小結: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對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才了解得這么詳細。那么它是怎么爬的?請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

  二、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向上爬的。

 。牐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圈出寫爬山虎怎么爬的動詞。

 。牐2、學生邊匯報,教師邊板書:觸 巴 拉 貼

 。牐3、在四人學習小組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理解“變”與“彎”與“貼”的因果關系。

  4、小結: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了這些動詞,才把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過程寫得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的生長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得才這么有序。

 。牐5、觀察電腦演示的爬山虎的腳爬墻的過程,用課文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

 。牐6、重點理解什么叫“一腳一腳”往上爬。

 。牐牐1)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這是爬山虎的一根莖(教師用彩色粉筆畫),這是嫩葉(畫葉)。讓學生上臺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腳,用動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牐牐2)評議剛才同學的演示。

  (3)再讓學生上臺演示爬山虎往高處爬的情景。

 。牐牐4)教師小結: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就必須再長一只腳,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牐牐5)看電腦演示爬山虎正面爬墻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緊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牐牐6)熟讀課文,試著將這一自然段背下來。

 。牐7、小結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怎么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變成什么樣呢?請同學們自學最后一個自然段。

 。牐犎、學習第五自然段。

  1、歸納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

 。牐牄]觸著墻:板書:萎了

 。牐犛|著墻:  板書:牢固

 。牐2、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怎樣?

 。牐3、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牐犓、總結。

 。牐1、學生歸納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各講的是什么內容。

 。牐2、復習第三、四、五這幾個自然段,講講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牐3、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的。

 。牐4、總結: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了細心而有序的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牐犖濉⒙爩懺~語。

 。牐犃⑼卣棺鳂I。

 。牐1、把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抄下來,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牐2、細心觀察一種植物,將它最有特點的部分寫下來,與同學交流。

  3、實地觀察爬山虎(如有條件),了解爬山虎的其他特點。

 。牐4、思考人類有哪些方面模仿了爬山虎的腳攀爬的原理;或我們人類在哪些方面可以模仿爬山虎攀爬的原理,去解決實際問題。

 。牐牥鍟

  爬山虎   葉  綠

  腳  位置

  生長

  [a1]1.讀讀課文,想想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爬山虎的?(爬山虎長在什么地方,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爬山虎腳的特點等。)2.理清文章脈絡。(第一自然段寫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寫爬山虎葉子的顏色和樣子;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寫爬山虎腳的特點。)

  [a2](共兩句話,第一句講學校里的爬山虎,第二句講家里的爬山虎。)

爬山虎的腳 篇6

  25 爬山虎的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學會本課生字詞,并做到正確讀寫。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讀寫生字詞,

  難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教學過程 :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人有腳,動物也有腳,爬山虎是植物,它也有腳。這多么有意思啊,讓我們學習這一課,認識一下爬山虎的腳。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正音:漾、隙、拂、莖

  字形:隙、莖、

  查字典理解:空隙、拂過、漾起、逐漸

  三、指導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默讀課文

  2、用筆畫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

  3、引讀:爬山虎的腳的句子

  4、出示掛圖,看爬山虎的整體樣子。

  四、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教學過程 :

  一、新課導入  

  爬山虎是一種植物,它也有腳,他還會用它的腳向上爬,到底他的腳有什么特點,他是怎樣向上爬的呢?我們今天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

  思考:

  1、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的?

  2、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

  三、全班討論,感悟。

  四、總結

  爬山虎就是利用長在葉柄上的六七根細絲而后變成的圓片巴住墻向上爬的,多么有意思。

  五、提問

  想想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六、分小組討論,交流

  七、把你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

  八、小練筆

  選擇一種植物,仔細觀察它最有特點的部分,再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板書設計 :

  爬山虎的腳

  腳:莖上         爬:圓片

  葉柄             巴住墻

  細絲             拉一把

爬山虎的腳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占均勻拂漾莖柄蝸觸蛟”;運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滿、拂、萎”的意思,運用各種方式隨文理解詞語“均勻、舒服、觸角、蛟龍、蝸牛”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爬墻的。

  3、學習作者的觀察和表達方法,了解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作用,用自述的方法來介紹。知道只有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人才能寫出好文章。

  4、在老師的引導下,初步了解葉圣陶的生平。(機動)

  教學重難點:

  1、積累描寫爬山虎葉子的句子。

  2、默讀了解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作用,并能用自述的方法來介紹。

  教學準備:教學媒體ppt、教棒、黑板、粉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謎語引入:

  師:給你們猜個謎語?不是動物卻有“虎”,定是植物卻會“爬”,打一植物。

  生:這種植物是“爬山虎”。

  2、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學一篇和植物“爬山虎”有關的課文,一起讀課題:35、爬山虎的腳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學生質疑

  師:讀了課題之后,你有什么問題呢?

  師小結問題: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提了那么多的問題,老師將你們的問題進行了歸納,(邊板書邊述說)實際上,同學們的問題主要就是想了解爬山虎的特點是怎樣的?爬山虎是怎么攀爬的?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默讀課文,找找課文那幾小節寫了爬山虎的腳?在讀之前,老師先來檢查一下你們預習生字的情況,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和新詞,讀正確的請跟讀。

  ppt出示詞語:占領均勻吹拂蕩漾塊莖葉柄蝸牛觸角蛟龍

  2、學生初讀課文:

  1)師:生字掌握得非常好!表揚自己!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將課文也讀好!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讀書姿勢。默讀要求---靜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想:課文那幾節寫了爬山虎的腳。

  2)學生默讀課文。

  3)學生反饋:課文345小節寫了爬山虎的腳。

  4)師:老師請三位同學分別來讀一讀課文的三--五小節,同學們邊聽邊想他們將文章讀正確了嗎?聽了他們的朗讀,你知道了爬山虎的腳有哪些特點?

  5)三名學生朗讀,學生評價。

  三、深入學習課文,了解文章內涵

  根據學生回答分節完成課文內容

  1、第三小節:

  2、第四小節:

  1)師過渡:同學們讀得真是太好了!爬山虎爬山虎,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會“爬”,它又是怎么爬的呢?我們一同看一段錄像。仔細觀察一下,看看它出現了哪些變化?

  2)學生觀看錄像

  3)課文中是怎么描寫爬山虎的爬得呢?(學生回答)

  4)文中是怎么描寫的呢?誰能讀讀文中的句子?(媒體出示段落)

  5)請大家輕聲地讀讀這一部分,想象一下爬山虎往上爬的每一個動作是怎樣的?(生輕聲讀)

  3、第五小節:

  1)師:你們讀得棒極了!剛剛在讀得時候,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在爬山虎在攀爬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哪一步?(觸)

  2)你為什么認為“觸”最重要?(因為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就沒辦法爬了,所以最重要的一步是“觸”。)

  3)文中哪句話說明這一點:(出示句子: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

  4)師:“觸“這個動詞是關鍵,我們來看一段視頻,只要爬山虎觸著墻,就怎樣了!(出示視頻)

  5)學生回答---突出牢固。

  6)出示文中句子。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巴在墻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

  7)文中紅字的詞語,你能運用學過的詞語解釋方法來選一個說說他們的意思嗎?(近義詞:牢固—堅固、瞧不起---看不起、費---花、用、休想---不要想)

  8)師:你們說的太好了,讓我們合作一起讀讀這段話,注意抓住關鍵詞把它讀好!

  師總結:是啊,可別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真是由于這些細小的腳牢牢地巴在墻上,默默無聞腳踏實地地向上高攀,才會有那一墻醉人的綠色!(媒體:滿墻綠葉.)

  4、總結3-5小節:

  5、說得真好,我們每個人說得都與眾不同,角度都不一樣!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爬山虎有了更多的了解.

  四、總結全文

  爬山虎用它那一只只有力的腳不停地往高處攀登,雖然沒有堅強的枝干,看似柔弱的身體里,顯露著堅強的毅力和無限的生機,讓人望之油然而生敬意。我們要感謝本文的作者----著名的作家葉圣陶爺爺,正因為有了他的細致入微的觀察,生動準確的描寫,我們才能領略到爬山虎那獨特的魅力。

  五、推薦閱讀

  1、這就是葉圣陶爺爺,他是現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他發表出版了我國優秀童話集《稻草人》等。課余的時候,大家可以到圖書館借閱一下,葉圣陶爺爺寫的<稻草人>

  2、作業:課后你也去觀察一種植物,然后學著葉圣陶爺爺先仔細觀察,再學他的方法練練筆。

  板書:

  位置:莖---葉柄—反面

  特點:形狀:枝狀細絲(像蝸牛的觸角)

  35爬山虎的腳顏色:嫩紅

  攀爬:觸、巴、拉、貼

爬山虎的腳 篇8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正確讀出“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文章寫作思路,并從中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

  四、教學準備:爬山虎的實物、資料、課件(爬山虎觸著墻時,怎樣一腳一腳的向上爬)

  五、教學過程:

 。ㄒ唬┘と,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腳?(豬腳、狗腳……)這些都是動物的腳。那你們見過不會走路的植物也長腳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所寫的一篇文章《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并齊讀)

 。ǘ┙涣髻Y料,檢查預習

  1、集體交流課前布置搜集的資料:(1)葉圣陶的資料。(2)爬山虎的資料。

  2、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爬山虎、均勻、重疊、空隙、莖上、葉柄、觸角、痕跡、逐漸”等詞語卡片,指讀,開火車領讀。

  (2)指導書寫難寫字。

  3、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這篇課文重要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4、小結過渡:孩子們你們的預習非常充分到位,都是會學習的好孩子。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細讀這篇文章,好嗎?

 。ㄈ┲缸x理解,讀文精講

  1、指名按段讀文,正音。

  2、想一想: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敘述的?

  3、自讀爬山虎的葉子那一段,體會爬山虎的葉子特點,抓重點子理解。

  例句:“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空隙!

  葉子的特點;綠、整齊均勻;從“一順兒……沒有……也……”說明作者觀察得認真,語言準確。(大屏幕出示爬山虎的葉子排列)

  4、指導朗讀:讀出綠的特點。

  5、交流匯報“爬山虎腳的樣子和它是怎樣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1)實物觀察:爬山虎腳的樣子與文中語言對應。 “莖上長葉柄的地方、枝狀、六七根……”:一個比喻句:“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體會語言的生動與準確,也體現出作者觀察的細致。

 。2)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往上爬的?(抓住動作詞:觸、變、巴、拉、緊貼一系列詞語清楚地寫出爬山虎爬墻的過程)

 。3)和同桌交流說一說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集體交流,老師配以圖示(課件出示)

 。4)爬山虎的“腳”與墻有什么關系呢?

  對比學習:沒觸著墻……萎了,沒有痕跡

  觸著墻的……變成灰色,相當牢固

  6、從剛才的學習當中,你有什么體會?

  預設:知道(1)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向上爬的;(2)作者觀察細致;(3)不是一次觀察而是長期觀察。

  小結:觀察不但要用心,還得細心和有耐心,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象作者那樣處處留心觀察。

  四、指導朗讀,回歸整體

  1、文章語言生動優美,請你用心的、美美地讀一讀,體會爬山虎的特點。

  2、讀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布置:

  1、《作業本》上的相關練習題

  2、有感情地背誦本詩

  附板書設計:

  6 爬山虎的腳

  觀察細致 位置:莖上

  形狀:細絲,像觸角

  顏色:嫩紅

  語言生動 爬:觸~變~巴~拉~貼 像蛟龍的爪子

  變化:沒觸墻:枯萎

  觸著墻:灰色牢固

爬山虎的腳 篇9

  學習目標:

  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ㄒ唬⿲胄抡n

  同學們見過爬山虎嗎?知道為什么把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嗎?(會爬墻)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爬山虎的腳

  (二)檢查預習,初步感知課文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2.檢查預習。

  (1)字詞正音:

  投影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漾”(yàng)“柄”(bǐng)是后鼻音,要注意讀準確,“隙”(xì)不要讀成(xī);拂(fú)不要讀成(fó)。

 。2)識別字型。

  (3)聯系上文理解“舒服”、“均勻”的意思并造句。

  3.默讀課文,并用鉛筆圈劃出描寫爬山虎腳的特點的句子。

 。ㄈ┰僮x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分小組討論分段。

  提示:

  生長的地方

  爬山虎葉子

  腳

  2.檢查討論結果并說出各段段意。

  (四)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段主要講什么?

  2.小組討論:

 。1)這一段可以看出爬山虎在生長中具有哪些特點?

  明確:會爬墻、占一大片地方

 。2)你是通過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五)講讀第二段

  l.出示繪有爬山虎葉子的掛圖,指名讀第二段。

  2.思考: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兒的?長大了的葉子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知道的?

  3.齊讀第二段,體會“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4.指導朗讀第二段。

爬山虎的腳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見過爬山虎嗎?知道為什么把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嗎?(會爬墻)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爬山虎的腳

 。ǘz查預習,初步感知課文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2.檢查預習。

 。1)字詞正音:

  投影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漾”(yàng)“柄”(bǐng)是后鼻音,要注意讀準確,“隙”(xì)不要讀成(xī);拂(fú)不要讀成(fó)。

  (2)識別字型。

 。3)聯系上文理解“舒服”、“均勻”的意思并造句。

  3.默讀課文,并用鉛筆圈劃出描寫爬山虎腳的特點的句子。

 。ㄈ┰僮x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分小組討論分段。

  提示:

  生長的地方

  爬山虎  葉子

  腳

  2.檢查討論結果并說出各段段意。

 。ㄋ模┲v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段主要講什么?

  2.小組討論:

  (1)這一段可以看出爬山虎在生長中具有哪些特點?

  明確:會爬墻、占一大片地方

 。2)你是通過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五)講讀第二段

  l.出示繪有爬山虎葉子的掛圖,指名讀第二段。

  2.思考: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兒的?長大了的葉子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知道的?

  3.齊讀第二段,體會“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4.指導朗讀第二段。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ㄒ唬⿵土晫

  1.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兒的?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山虎的腳的?指名讀。

 。ǘ┲v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討論:

  (1)用鉛筆畫出課文中描寫爬山虎腳的詞句。

  (2)這一段講了爬山虎腳的幾個特點?每個特點是什么?

 。3)從哪一句可以發現作者是注意觀察的?

  (三)講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它能夠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腳,想到了什么?

  3.小結: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葉子、腳會爬的特點,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作者細致入微的描寫,在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那滿墻的爬山虎。

  (四)講讀第五自然段

  1.齊讀第五自然段。

  2.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了幾層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確:(1)觸著墻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爬山虎的腳能牢固地巴在墻上。

  (五)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讀后思考:爬山虎的葉子為什么能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

 。┲笇П痴b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誦。

  2.指名背誦。

 。ㄆ撸┛偨Y

  這篇課文采用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向我們描繪了爬山虎會爬的秘密。

 。ò耍┎贾米鳂I

  1.用“舒服”、“均勻”造句。

  2.課后3、4題。

 。ň牛┌鍟O計

  爬山虎的腳

  教案點評:

  1.教師注意在閱讀教學中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變化的觀察方法和抓住特點細致入微的描寫的表達方法,從而了解爬山虎的葉子、腳的特點。從而培養學生觀察事物時要有認真、仔細的態度。

  2.注意運用教學軟件,投影片等現代教學手段來突破難點,理解課文內容。

  探究活動

  實地觀察爬山虎,寫一篇觀察日記。

爬山虎的腳 篇11

  【教學目標】

  1、獨立認識本課生字“占 均 勻 漾 柄 蝸 蛟”;積累詞語“舒服、均勻、空隙、  葉柄、蝸牛、蛟龍、痕跡”。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了解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作用,并能用自述的方法來介紹。積累描寫爬山虎葉子的句子

  3、學習作者的觀察和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積累描寫爬山虎葉子的句子。

  2、默讀了解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作用,并能用自述的方法來介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這是什么?板書:爬山虎

  2、這是一種有趣的植物。不是動物卻有著“虎”字,是植物卻又會“爬”,那就是爬山虎。爬山虎最有趣的要屬它的腳。(板書:腳)來,一起來讀讀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

  揭示課題:41 爬山虎的腳   (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課文,不加字,不漏字。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

  (葉子、腳)

  2、課文的哪一部分是寫它的葉子?哪一部分是寫它的腳?

  三、深入研讀,感悟體會

  (一)學習描寫葉子的內容

  1、出示第2小節

  2、指導讀好寫爬山虎葉子的句子,說說:這些葉子怎么樣?(美)

  3、找找從哪些描寫中,你感受到了爬山虎葉子的美?

  看看圖、讀讀詞:綠得那么新鮮、鋪得那么均勻、漾……

  4、不少同學陶醉在這優美的文字中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

 。ǘ⿲W習描寫腳的內容

  1、默讀第3小節,用直線劃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

 。1)誰來讀讀劃出的句子?其他同學思考:這幾句話寫出了爬山虎的腳哪些方面的特點?并完成填空。

  仔細閱讀后我知道了,爬山虎腳的——

  位置:                                              ;

  外形:                                               ;

  顏色:                                               。

  (2)交流。

 。3)拿出筆來,動手畫畫爬山虎的腳。

 。4)歸納:爬山虎的腳樣子十分奇特。(板書:樣子奇)

 。5)指導朗讀(作者之所以能準確描述爬山虎的腳是因為他是特別“注意”了)

  2、這些奇特的腳是怎么來攀爬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的第4小節,默讀第4節,完成填空,想象爬山虎是怎樣攀爬的:

  爬山虎的腳(    )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    )住墻的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    )一把,使它緊(    )在墻上。

  討論:爬山虎的攀爬方式有什么特點?找到相關句子讀一讀。

 。1)交流

  ① 誰能在括號里填入正確的動詞?多有意思的動詞!誰來把這個過程再來讀讀?

 、 自讀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你們可以試著配上動作)

 、 瞧!這些腳多像“蛟龍的爪子”,作者的語言真是非常得生動!一起讀讀。

 。2)那么,爬山虎的攀爬風格有什么特點呢?(板書:攀爬穩)

  (3)用爬山虎的口氣向小伙伴介紹腳是如何來攀爬的。

  3、快速默讀第五小節,說說讀懂了什么?(板書:巴墻牢)

 。1)找找哪句話寫出了它巴墻特別牢固?誰能把這句話讀讀好,能體現出巴墻的牢固?

 。2)可別小看這些腳啊,就是它讓爬山虎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越攀越高。

  四、總結全文,拓展學習

  1、用一兩句話來贊贊爬山虎。

  2、爬山虎用它一只只有力的腳不停地往高處攀登,雖然沒有堅強的枝干,看似柔弱的身體里,顯露著堅強的毅力和無限的生機,讓人望之油然而生敬意。我們要感謝本文的作者——著名的作家葉圣陶爺爺,正因為有了他的細致入微的觀察,生動準確的描寫我們才能領略到爬山虎的獨特魅力。

  3、簡介葉圣陶。

  4、選擇喜歡的小節背誦。

爬山虎的腳 篇12

  課堂教學中學生永遠是最主要的

  ——教學案例與反思

  教學程序介紹:

  在進行本課教學之前,我安排了預習題,其中最后一題為: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的介紹和自己的理解畫一幅“爬墻圖”。在教學過程 中我發現有好多同學沒有認真聽我講課,而是一直在擺弄他們的畫。我立刻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必須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投其所好:采用競賽的方式,讓男女同學各選一名代表,上黑板展示自己的畫。學生們的情緒都被調動了起來,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在了這個焦點上,表現得都相當認真、慎重,選出的同學畫得也非常細致。然后我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仔細觀察互相比較,發現問題、提出疑問、找出圖文不符的地方。男女生之間為了找出對方的缺點都十分認真地邊看書邊觀察起來。不一會,就紛紛舉起了手:從爬山虎的顏色、葉片、莖、腳生長的位置、腳的樣子,甚至連爬山虎的生長經歷中的變化也都提了出來,課堂氣氛一下子達到了高潮。我也被同學們的這種學習和鉆研知識的熱情所感染。在我腦海中原來設計的一大堆板書一下子被一幅精美的圖案所代替了:對,應當進一步擴大戰果,讓每一個學生都動手畫一幅爬墻圖,要求是看誰畫得準、畫得像。立刻之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筆來。就連平時最不愛學習的同學也在那兒埋頭苦干起來。我找了一名小畫手,上黑板作畫,讓它作為本課的教學板書。我看著同學們的畫,我內心一陣陣激動和興奮:我所要講的、要強調的居然都在同學們畫圖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體現出來了。我趁熱打鐵進一步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和指正,許多細微的知識點在同學們的發言中一個一個地突現出來:爬山虎的腳是長在葉柄的反面的;葉片是一順兒朝下的;爬山虎是靠細絲頭上長出的小圓片巴住墻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整堂課完全在學生自主活動中、在學生動手創造與發現中完成了,有的同學的表現還替代了老師的角色。課的最后在黑板上僅留下了一幅精美的圖案“爬山虎的爬墻圖”和同學們無限的遐想與創造空間。

  教學反思

  在后來的作業 課中我問學生:學了這一課有什么收獲?學生們有的說他認識了爬山虎;有的說他開始喜歡爬山虎了;有的說畫圖、寫作必須認真地觀察、比較才能做得更準確;還有的竟然說爬山虎很可愛,能美化環境,建議學校四周的圍墻前都種上爬山虎,把我們的校園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讓我沒有想到。這些不都是我這一課教學所期望的嗎?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還知道了運用知識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

  我在嘆服學生的同時,認真地總結了本課的教學:如果我沒能及時地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況;如果我沒能及時地調整教學內容;如果我沒能讓學生在觀察、比較的同時去親自動手體驗;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備好的教案進行……那這一節課的效果會是這樣的嗎?

  我深深地感觸到:1、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參與教學,讓學生有體驗的權利,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求知;2、在課堂教與學的活動中,學生要擁有的不僅僅是知識,他們更需要興趣。3、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有語文知識,也要有數學、美術、音樂等的有機結。4、學生資源是最豐富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新的課程理念,給了我新的教學思想,指導我在新的課堂教學中遠航。

爬山虎的腳(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爬山虎的腳(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占均勻拂漾莖柄蝸觸蛟;運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滿、拂、萎的意思,運用各種方式隨文理解詞語均勻、舒服、觸角、蛟龍、蝸牛等詞語的意思。...

  • 爬山虎的腳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的順序觀察,介紹了爬山虎的特點,著重介紹了它的“腳”。寫了“腳”的生長部位、形狀和作用。...

  • 《爬山虎的腳》

    41.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課本語文三年級第一學期p111。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在閱讀中理解“拂、漾”等詞語。3.了解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的,又是怎么爬的。...

  • 爬山虎的腳

    【教學目標】1、獨立認識本課生字占 均 勻 漾 柄 蝸 蛟;積累詞語舒服、均勻、空隙、 葉柄、蝸牛、蛟龍、痕跡。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了解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作用,并能用自述的方法來介紹。...

  • 6 爬山虎的腳

    一、教材解讀1.課文簡說。這篇課文細致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讀后使我們也產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

  • 6、爬山虎的腳

    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正確讀出“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文章寫作思路,并從中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

  • 爬山虎的腳

    教學目標: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孔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3.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 爬山虎的腳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四自然段。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 25.爬山虎的腳

    教學要求 1.了解爬山虎這種植物的特點,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2.學習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這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朗讀課文,背誦2~4自然段。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

  • 爬山虎的腳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 爬山虎的腳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 爬山虎的腳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 25《爬山虎的腳》

    設計意圖: 《大綱》對四年級學生的寫作要求是“學習寫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簡單記敘文!倍鴹l理比較清楚對學生來說,就要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事物,描寫事物。...

  • 25 爬山虎的腳

    25爬山虎的腳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詞,并做到正確讀寫。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讀寫生字詞, 難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 《爬山虎的腳》

    課堂教學中學生永遠是最主要的——教學案例與反思教學程序介紹:在進行本課教學之前,我安排了預習題,其中最后一題為: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的介紹和自己的理解畫一幅“爬墻圖”。...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全免费高清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不卡一卡二卡3卡四卡网站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毛片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久久av篠田 | 7色av| 久久伊人av | 成人网在线| 丰满少妇免费做爰大片人 |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不卡 |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 国产做aⅴ在线视频播放 | 神马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一级网 | 风间由美无打码在线观看 |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 91视频最新地址 | 大地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色系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 | 日韩成人高清视频 | 一区二区在线欧美日韩中文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级毛片 | 日本XXXXX少妇 | 久久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 粗大猛烈进出白浆视频 | bdsmvideos极端变态 | 久久久久久久美国产毛片 |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免费AV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观看 | 欧美性在线视频 | 爱色av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