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課《蟋蟀的住宅》
3.法布爾是用他的情感,他的生命來寫這篇文章的。你們要好好兒讀,好好兒體會。邊讀邊想:哪句話讓你怦然心動了?
學生朗讀、交流。出示句子:
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
三、了解蟋蟀
(一)玩味“隨遇而安”,品讀第2自然段。
1.誰能說說“隨遇而安”這個詞語的意思?別的昆蟲怎樣隨遇而安?
指名朗讀:“別的昆蟲大多在臨時的隱蔽所藏身。它們的隱蔽所得來不費工夫,棄去毫不可惜。”
2.這臨時的隱蔽所可能是一些什么樣的地方?
剝落的樹枝,枯死的樹葉,一塊石頭,一撮草什么的,也有可能是其它昆蟲丟棄的巢穴。
總之是——得來不費功夫,棄去毫不可惜。
這些昆蟲只要有一個洞,能隱蔽藏身就感到滿足了,不管這個洞穴好還是不好,這就是“隨遇而安”的意思了。
3.我們又從哪里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呢?
蟋蟀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
從前后對比中,我們懂得,別的昆蟲是隨遇而安,而蟋蟀是不肯隨遇而安的。當別的昆蟲四處流浪的時候,我們的蟋蟀卻安然地呆在自己舒適的家里。齊讀第二自然段。
(二)“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弊x著這句話,你還想到些什么?
預設:我很奇怪,蟋蟀它為什么不肯隨遇而安呢?
小結:小小的蟋蟀永不滿足眼前的環境,它要努力去改變、去完善,它要做到最好!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中的詞語教學一直被視為“軟肋”。尤其在一些公開課上,因為怕耽誤時間,詞語教學更如蜻蜓點水。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中信息量豐富的詞語“隨遇而安”,對文本語言精心品味,以此作為學生讀書感悟的“發酵母”,再聯系相似的生活經驗,通過融情想象,全身心沉浸于生動鮮活的言語中!
(三)了解蟋蟀的住宅
那么,蟋蟀的住宅究竟在什么樣的地方?
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
(1)認真朗讀,仔細琢磨,蟋蟀的住宅好在哪里?
①抓住 “驟雨”生發:
驟雨?知道什么是驟雨嗎?又大又急的雨。這里竟然立刻就干了,怎么會這樣呢?
驟雨襲來,別的昆蟲東躲西藏,蟋蟀這小家伙在這九寸深、一指寬的安樂窩里高枕無憂。小蟋蟀多會找地方呀,還有補充的嗎?
②“九寸深,一指寬!
兩個簡單的數字,讓我們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樣的隧道對身長只有2、3厘米的小蟋蟀來說,真夠寬敞舒適的了!朗讀句子。
③誰還想說?
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向陽 隱蔽 干燥 舒適
蟋蟀的住宅建筑在向陽的堤岸上,是一條順著地勢挖掘出的彎彎曲曲的隧道,能排水,又隱蔽,還有門、平臺,屋子里面很光滑,很平整。這是真正的居家之所。
(2)想象朗讀:我是一只小蟋蟀。
寒冷的冬天來到了,別的昆蟲因為沒有房子而颼颼發抖,你伏在洞門口,撫弄著觸角,舒服地曬著太陽。指名朗讀句子。
炎熱的夏天來到了,其它昆蟲找來找去找不到陰涼的地方,熱得直喘氣,你呢,躺在自己挖掘的隧道里,那里面就像安裝了空調一樣涼爽。指名朗讀句子。
帶著你的好心情再來朗讀這兩句話。
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