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柯巖回信
1.讀一讀,匯報:柯巖提出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2.議一議:柯巖是運用什么方法把這個道理講給張國強同學聽的?(自己小時候的餓例子)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在柯巖的回信中用了許多如紅眼病,碰釘子,摔跟頭等這樣的詞語,你理解他們的含義嗎?說一說.作者用這樣的方式寫有什么好處?
4.讀完柯巖回信,你覺得柯巖分析的有道理嗎?為什么?你對張國強同學提出的問題還有什么別的看法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或經歷說一說.
5.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及課文學完后的感受談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四) 交流補充,知道學生行為.
1.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格言 警句,簡單說說自己的理解.
2.談一談:學完這一課,你對今后人際交往方面有什么啟發?
(五) 學習寫書信.
1.根據文中的倆封書信,歸納出書信的基本格式.
小提示:寫書信的格式很重要.開頭寫( ),要( )寫.稱呼后面要加( ).正文( )寫,每段開頭空()格,信末祝福語()寫.最后寫()和( ).名字在( ),日期在( ).<出示文字>
2.討論:讀了這倆封書信,你覺得寫信時,在語言運用方面應該注意什么?(語言要通俗易懂,語氣要親切,態度要真誠自然)
3.練習:給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寫一封信.
(六) 板書設計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自己的長處 別人的短處 停止前進 形單影只
自己的短處 別人的長處 飛快進步 奮發樂觀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教學反思
知道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是本課的教學要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不足,正如人們常說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能夠欣賞別人,改正自己自己的不足,就會進步得更快。
對于學生來說,前面已經了解了自己的優點,再學習本課就順理成章了。由于學生準確地認識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為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我在教學時,根據兒童的認知歸路,以學生的探究為切入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學生探究,認識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找到榜樣,學習他人,改正不足,完善自我,不斷進步,為培養學生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奠定基礎。同時也對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夠有所感悟,真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