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放手時就放手——《七月的天山》課后體會
再用同樣的方法來自學另外兩個自然段,這肯定不用我說你們都能猜得到,于是我在想:“就這樣一段一段教啊,學生會不會累了,感到枯燥沒意思了?而且時間肯定也不夠的。”沒想到交流時老師只讓學生說說每個自然段描寫了什么景物就好了,我看看手表,35分鐘的課才上了二十幾分鐘,還剩下十幾分。這十幾分鐘胡老師來教學生如何做讀書摘記:1、摘錄文中的好詞;2、摘錄文中的好句;3、寫出自己的感受,還出示了事先自己做的《天山的七月》摘記讓學生學著摘記。我在學校里也有讓學生做摘記,但從來沒有教過他們如何做摘記,統一格式。十幾分鐘的時間,學生就靜靜地在日記本上做讀書摘記,我看了一下旁邊學生的日記本,頁面制作得十分精美漂亮,很厚的,內頁第一張上寫著:“個人絕密日記”,這個學生見我看她的日記本,忙低下頭,把日記本捂得緊緊的,我一笑,便不再看她。
我們通常的教學是不可能這樣粗略地放過兩個自然段的教學,課后胡老師告訴我們:這篇文章的確很美,但因為是略讀課文,不可能像精讀課文一樣品詞析句的,學生了解了課文主要內容就可以了,另外,學生在摘記好詞好句的過程中已經在自由地品味文中的語言了,積累課文好詞好句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有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略讀教學不必面面俱到,有一兩個側重點就可以了,完成了閱讀要求就行了。是的,略讀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起的是“引導”作用,要注意取舍,該放手的就大膽地放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