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導學案
學案 教案 一、漢字文化五千年,我學我會我流傳(讀、標、圈、注、組、查) 1、讀課文,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準字形,給每個字組兩個詞。 2、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解詞:爭先恐后、若無其事、魚貫而出、愚不可及、氣喘吁吁、躊躇 (批注在書上) 二、把握文章有整體,概括準確讀流利(認真填寫,課堂交流) 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請按下面提示概括出主要內容) 批注在書上 1)故事里都有哪些人?2)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3)故事是怎樣開始的?經過是怎樣的?結果呢? 三、邊學邊思貴有疑,品詞品句悟含義。 1、用橫線畫出“我”和同伴感情變化的句子,想一想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批注在書上) 2、a用曲線畫出向導感情變化的句子,想一想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批注在書上)。 b認真讀句子,體會句子、帶點詞語的好處。勾劃批注在書上。 (1)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走就叼走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2)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 (3)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傷害。” 4、想一想假如當初向導沒有抱走那只幼龜,會是什么結果?你從這件事中得到什么啟示?準備課堂交流。 四、學海無涯天地寬,多讀多聞要拓展 1、讀《百合花開》21、22課 2、準備課后綜合性學習。 五、讀罷掩卷心有感,口說筆記寫新篇。 將綜合性學習的成果記錄下來,形成文字。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過程: 1、自學反饋 2、交流質疑 3、分組展示 4、課后檢測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