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3—8自然段,理解“愚不可及的蠢事”、“自然之道”的含義、
2、體會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做事要遵守自然規律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8分鐘)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一部分,今天金老師想考考大家昨天學的怎么樣,敢接受挑戰嗎?
1、根據意思,聽寫詞語。
(1)爭著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積極。(爭先恐后)
。2)像游魚那樣一個接一個地出去。(魚貫而出)
(3)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樣子。(氣喘吁吁)
。5)一個勁地責怪自己,特別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別飽。(飽餐一頓)
2、選擇默寫的詞語填寫在下面的括號中
我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來到一個小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向導勸阻,執意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龜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讓食肉鳥(飽餐一頓)。“我們”( 氣喘吁吁)地來回奔跑,拯救了一些幼龜,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二、學習3—5段:(15分鐘)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的描寫一起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上一起去看看幼龜離巢。把書打開,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如果當時你在現場看到這一幕,您心里在想什么?想干什么?(救幼龜)
3、看到這一幕,我和同伴以及向導的表現又是怎么樣的呢?請讀讀第四段,用橫線畫出我和同伴的表現,用波浪線畫出向導的表現。
4、反饋我和同伴的表現。誰來說說,我和同伴這時是怎么樣的?
出示句子:
(1)我和同伴緊張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向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啊!”
(2)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聲。
a從這兩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著急、擔心)板書。
b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緊張、焦急、!不能見死不救)
c一只小海龜就快被吃了,我們能不緊張,能不著急嗎?你能讀出著急、擔心的感受嗎?
5、反饋向導的句子。
(1)當我們緊張焦急的時候向導的表現是什么?
出示句子
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a、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食肉鳥吃小海龜是很正常的,是自然規律)
b、是呀,正因為鳥吃龜是自然規律所以向導的態度是(若無其事)
c、若無其事是什么意思?
d、你還能從這句話中體會出向導的若無其事嗎?(叼就叼去吧)
e能用若無其事的感覺讀好這句話嗎?
(2)當向導的冷淡,招來“不能見死不救”的呼聲時,向導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
a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向導非常不愿意這么做,但在大家的強烈要求下只好這么做。
b能讀出這種極不情愿的感受嗎?
師生合作讀第四自然段
6、在我們的堅持下,小海龜終于獲救了,能說說這時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你會想些什么?(板書:好事)
三、學習6—8段
1、我們真的是做了一件好事嗎?課文中是怎么說的?找到句子畫出來。
出示: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讀好這句話)
2、為什么說我們干的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呢?讀讀課文6—8自然段,找找從哪里看出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