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教學案例與反思
師:課文中陳醉云先生用樸實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鄉村生活的每一個場景。現在,有人把每個場景都畫了一幅畫,想欣賞一下嗎?(生:想)師:你最想欣賞哪一幅畫呢?為什么?(生談各自想法)
師:想要擁有必須得要付出。請你為自己最喜歡、最想擁有的那幅畫用四個字擬個名字,并且說一說它美在哪里?比一比誰選擇的畫最美。可以四人小組合作完成任務,也可以自己單獨完成。(生行動)
班級匯報,學生邊匯報邊完成板書。
瓜藤滿架 鮮花開放 綠竹成蔭 雨后春筍……(師隨機指導、點撥、板書。)
師:孩子們瞧(指板書),聰明的我們把文中的美景編成了一首小詩:
鄉下人家.瓜藤滿架,鮮花盛開,綠竹濃陰,雨后春筍,雞群覓食,鴨子戲水.晚飯飄香,月夜蟲鳴。
師:來,美美地讀讀這首由我們集體創作的小詩吧。
師:這樣自然和諧,優美恬靜的鄉村風光!難怪作者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音樂響起來。)讓我們在這美妙的音樂中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動的語言欣賞這優美的畫卷吧!(師生配樂朗讀課文)
師:請談一談你此刻的感受。(生談)
師:是啊!如此美妙恬靜的鄉村生活!只有我們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感受,才能真正擁有它!慶幸的是我們欣賞了它,并真正擁有了它,所以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再自豪地說一聲:--("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教后反思:
這節課上我采用了比賽的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不僅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文中的畫面,如"雨后春筍圖"、"群鴨戲水圖"、"月夜蟲鳴圖"等,而且對文章語言的分析,品味則更是精彩,如"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中的"探",學生通過換詞的方法,體會到了春筍如同一個個淘氣頑皮的娃娃何人捉迷藏一樣從土里鉆出來,體會到了春季勃勃的生機。"雄雞聳著尾巴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學生體會到了雄雞就像一位將軍在閱兵,又如同一個盡職盡責的丈夫在保護自己的家人,守護自己的家園。……學生的思維活躍得幾乎令我不敢相信!教參上品析的幾個句子學生全部都自己品出來了,而且還很有"味兒"!另外,他們還非常有創意地把現在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相比較,如把農村的瓜藤和城市的石獅子和大旗桿作比較,進一步體會到了鄉下人家的親切可愛,質樸自然,無人工雕琢之感。學生思維徹底被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