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哨》教案
4、讀著讀著你發現了什么?出示:男孩子跑到鋪滿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頭,豎蜻蜓,還有摔跤比賽。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這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讓我們讀出贊嘆的語氣。生齊讀
預設三: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誰一聲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針”來。剝開葉片,將茅穗兒連同莖輕輕抽出,把莖放進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涼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肺腑!
1、如果你玩累了,喊渴了,你都喝什么?
2、是呀,這種茅茅針就是天然的飲料,可以讓你解渴,可以讓你解除疲勞,你想嘗嘗嗎?請大家閉上眼睛,嚼嚼、吮吮,這滋味怎樣?讀出來。好滋味要和大家一同分享,不能自個兒一人享受,你們想嘗嘗嗎?齊讀
4、多舒服啊,這樣的生活實在是太愜意了,難怪他們用麥哨來抒發自己的心靈之歌
出示:嗚卟,嗚卟,嗚……
田野里,什么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葉上掠過?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
嗚卟,嗚卟,嗚……
是誰又吹響了那歡快、柔美的麥哨?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那歡快的哨聲在撩起麥浪的東南風里,傳得很遠、很遠……
(二)孩子們這種無拘無束的快樂離不開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更離不開他們所生活的環境,文中描寫田園風光的是課文的第四小節,請你們認真地默讀第四小節,說說在這一小節中你最喜歡哪句。
預設四:出示句子: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
1、說說喜歡的理由。讀讀。
2、從句子的結構中,你還發現了什么?
3、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誰來讀讀。
4、師生配合對讀。
預設五:出示句子: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1、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2、擎起是什么意思,你能給他換個詞嗎?(舉起、托起、結滿……)
3、有這么多詞和擎起的意思差不多,但作者就用了擎起,為什么?
4、是的,同學們,作者不用舉起,不用長出,不用結滿,就用了擎起,就因為擎起讓我們感受到麥子的驕傲、自豪、快樂,一個擎字把麥田飽滿豐收的畫面寫活了。讓我們來欣賞這群快樂的麥子吧(課件音樂圖片),師邊述: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他們是那么驕傲、那么自豪、那么心花怒放,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麥子的歡快吧。生齊讀
(三)回歸麥哨。
1、當這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田野展現在我們眼前時,無論是誰都不禁會用麥哨吹奏起心中的贊美之歌,你聽——生讀
出示:嗚卟,嗚卟,嗚……
田野里,什么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葉上掠過?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2、每當想起童年的點點滴滴,他的耳邊又回響起那悠揚的麥哨聲,猶如天籟之音—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