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哨》說課稿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麥哨》,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及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首先,說教材。
《麥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組課文的一篇課文略讀課文。這組課文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村”,它們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美麗、幽靜、恬美的畫面,帶領我們走進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麥哨》給我們帶來的是盛夏時節鄉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玩耍嬉戲的情形。本篇課文的語言非常優美,展現給大家的是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舒適,文中許多語句值得學生去品味積累。讓學生以文本語言為通道,細品田園之美,最終到達文本所描繪的唯美境界,產生情與美的共鳴,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是對于麥哨和課文中描繪的孩子們在田間嬉鬧的場景,不用說城市里的孩子,就連現在鄉下的孩子也無法體會到這種“歡快、柔美”。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到這些方面,通過多種手段進行教學。根據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和內容的特點,并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能力,我給這篇課文安排了一個課時的教學時間,并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 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重點:品味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悟鄉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難點:能深切感受田園風光,體會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
接下來,我就來說說教法及學法:
根據本文的特點,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法:
1.情境教學法:采用多媒體課件,補充最美的鄉村的圖片,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田園美好生活的向往。
2.朗讀感悟法:有疑問時,多讀茅塞頓開;有感悟時,多讀理解深入;品位語言,多讀朗朗成誦。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感受麥哨,感受田園生活,感受鄉間嬉戲的孩子們的生活。
3.自主感悟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教學應用生本自讀自悟、生生互讀互悟,師生共讀共悟等形式,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教師引導學生多讀課文,自主地感悟課文,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等了解“歡快、柔美” 的鄉村生活。
接下來,我將從“創設情境,導入課文;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細讀課文,點題明理;賞讀課文,品味語言;小結課文,拓展練習”五個方面來說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導入就像一把鑰匙一樣,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關重要的。本課導入運用了圖片課件導入,讓學生對鄉村生活的情趣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意境。我設計如下的導入:先讓學生觀看《美麗鄉村》生活的圖片。然后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有過鄉村生活的經歷嗎?想了解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嗎?那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麥哨》這篇課文,讀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通過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板書:麥哨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詞,讀通課文,初步感受課文大意,讓學生對本篇課文有個整體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