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哨》說課稿
第一、說一下教材。
這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個主題“走進田園、熱愛鄉村,感受田園詩情”來寫的,文中的語言不算華麗,辭藻也不算新穎,近呼于白描的方式帶我們走進鄉下人家,走進那自然,純美的世外桃源,讓我們去感受那如詩如畫般的田園風情。《麥哨》這篇課文給我們講述的是在盛夏時節鄉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玩耍嬉戲的情形。讓已經經歷或者說還沒有經歷的孩子去回味去向往,從文中的言詞句中去體會語言的優美,去感受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舒適。讓學生以文本語言為通道,細品田園之美,最終到達文本所描繪的唯美境界,產生情與美的共鳴,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目的。
《麥哨》在課文中描繪的孩子們在田間嬉鬧的場景,如:摔交、吹麥哨、翻跟斗等,作為正生活在鄉下的孩子來說已經是最熟悉不過,每提到一個場景孩子們都能說出他們在田間地里歡快的場面,這也是學生們學習這篇課文最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但要體會到文中語言所描述的這種“歡快、柔美”,這種詩情畫意般的境界,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在教學中,考慮到了這些方面的因素,根據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和內容的特點,并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能力,我給這篇課文安排了一個課時的教學時間,并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兜、畔”等8個生字,掌握兩個多音字“和、應”。
2.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鄉村生活的淳樸自然、孩子們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理解內容的同時品味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悟鄉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第二、淺談一下我的教法及學法:
根據本文的特點,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法:
1.情境教學法:展示最美的鄉村的圖片,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田園美好生活的向往。
2.朗讀感悟法:有疑問時,多讀,正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有感悟時,多讀理解深入;品位語言,多讀朗朗成誦。
3.(默讀)自主感悟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個引導者,把課堂的主角還給學生,自讀自悟,師生共讀共悟等形式,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把人們常說的“教學相長”在實際教學中體現出來,學生通過合作等了解“歡快、柔美”的鄉村生活。
第三、將從“(一)、自讀提示,導入課文;(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三)、小組交流,體會情景,;(四)、匯報交流,深入體會;(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拓展練習”這幾個方面來說說教學過程:
一:根據自瀆提示,導入課題
1、通過自瀆提示,你知道了什么?
2、鄉村生活同學們一定不陌生,也一定很有趣,但當你看到題目《麥哨》時,你想到了什么?
本課導入運用了圖片導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意境。先讓學生觀看美麗鄉村生活的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麥哨》時你想到了什么呢?生:(孩子吹麥哨的樣子,那動聽的聲音,孩子們在麥田邊玩耍游戲的情景……),“對啊,同學們描述得很美,“麥”是麥草。“哨”指哨子。“麥哨”就是指用麥草做的哨子。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課文,和文中的孩子去感受無窮的快樂吧!板書:麥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