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教學設計
二、抓住“春色滿園”的“滿”字,激發學生想象春色之美,并從描述春色滿園美景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教師設題:詩人根據什么想象園內春色滿園,你能從一個“滿”字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述園內美麗景色。發展學生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然后再問:詩人看見一枝紅杏出墻來,想到園內滿園春色,感情有什么變化,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快慰心情。
三、抓住三四句中“關”和“出”這一對關鍵詞一對矛盾對立的詞去引導學生探索體會這兩句的深刻含義——春天美在富有生命力,任何東西都阻攔不了,教師提出:是誰關住春色,用什么“關”住春色?紅杏是怎樣“出”墻來?紅杏為什么能“出”墻?高墻大門關不住出墻的紅杏,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這些設問由淺至深由現象到實質。富有思考想象價值也有趣味性。這就比較順利的讓學生領會詩句的深刻含義——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錮的,它們會沖破牢籠,按照自己的成長規律,發展生長起來。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古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詩歌的意思,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入情入境學習古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學習的能力。
3、欣賞美麗的春景,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熱愛,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程序:
一、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春天到了,春姑娘邁著輕輕地腳步走來了,現在正是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季節。同學們,你們眼中的春天、親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書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W生暢所欲言,盡情說說)
今天,我們學習宋代大詩人——葉紹翁寫春天的古詩。
板書:游園不值
二、檢查預習
請問讀熟的同學有多少?這首詩讀懂的又有多少?
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古詩
1、學生自由讀古詩,要求:讀的時候用心體會、琢磨、看誰讀得不但正確、流利,而且還體會出詩歌的感情,能讀好古詩。
2、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好的指導方法:引導學生展開朗讀比賽、評議,反復朗讀古詩
。2)不好的指導方法:引導學生回憶春天的美景,體會著把春天的美景讀出來,通過評議理解重點的詞句。
3、教師示范讀書,引導學生評議老師讀的和同學們讀的有什么不同?(重點指導:情緒飽滿、氣息暢通)
4、學生再次練習讀書,爭取超過老師讀的情況
5、指名學生讀書,引導男、女展開比賽讀書
6、總結:通過我們多遍讀書,有的同學已經把詩的意境讀出來了,有的同學讀的感情還差一點點,不要緊,大家一會兒還有機會,一會兒我們再練習著讀書。
四、感受情境,語言描繪
1、通過我們多遍的讀書、體會、揣摩,大家肯定有許多想法,下面請大家在小組內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詩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講一講。
2、學生分組交流
3、指學生匯報:有誰愿意講講詩句的意思?
(學生回答之后請同組的同學互相補充,其余的小組展開評議)
4、教師創設情境:這個園子的主人養的花是遠近聞名,詩人慕名前來觀賞,但是卻沒有敲開門,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怎樣?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紅色的杏花,開的是那樣鮮艷,那樣旺盛,此時詩人的心情怎樣?又會想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