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單元:回歸 全單元教案
課題; 《七子之歌》
授課時數:1課時
備課時間: 年 月 日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著重引導學生體會兒女離開母親“太久”,渴望回歸的情感。
教學重點:體會女兒離開母親太久、渴望回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
課前準備;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
上課前,請同學們先聽一首歌,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小聲唱。(放音樂《七子之歌》)
這是一首什么歌?(《七子之歌》)對,這是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中的主題曲,歌曲樸素真摯、深刻感人,引起中國億萬同胞的強烈反響,大家聽了這首歌后不禁潸然淚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這首歌的歌詞并非為澳門回歸而寫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題為《七子之歌》的組詩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已故愛國學者、詩人聞一多。
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這首詩歌《七子之歌》(板書:七子之歌* 聞一多)請齊讀課題。同學們請看,這個課題和我們以前學習的文章課題有什么不同?(加了注解號了)對課文做了怎樣的注釋?(學生來念101頁)從注釋你知道了什么?(本文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學美國期間創作的一組組詩,共七首。教材選用了其中的三首,另外四首分別是《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七子”指的是什么?(中國的澳門、香港、中國臺灣、威海衛、九龍、廣州灣和旅順大連這七個地方)(出示實物投影地圖:指出這七個地方。)大家看這七個地方如同祖國母親的七個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們曾經受盡了列強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苦難當中。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澳門》和《香港》。
(板書:澳門 香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錄音)請同學來聽錄音,課文中有許多難讀的生字詞,同學們聽時一定要注意。
2、請同學用自己最好的讀書姿勢再來讀課文,遇到難讀的生字詞同位可以互相交流。
3、先來交流同學們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課件出示:澳門 香港 靈魂 鳳闕 吞咽 哭泣 號啕
(1)指名讀,全班訂正(解詞:鳳闕:宮殿 號啕:大聲哭泣)
(2)指名領讀。
課件出示難讀的詞:襁褓 擄去 黃豹 獰惡 啖著
這些是本課難讀的詞,想來挑戰嗎?
(1)指名讀,全班訂正(解詞:襁褓:包裹嬰兒用的東西。擄去:搶去 獰惡:非常兇惡)
(2)指名領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