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之思》教學實錄
師:你是怎樣理解“世界上還有一種最值得珍視的橋,那就是以尊重、諒解、關注和信任構筑起來的無形的橋。”呢?
生:我覺得這句話說的是我們世界有美麗的有形狀的橋,還有無形的橋。
師:為什么說“這樣的橋越多、越普遍,我們這個世界就越和諧、越美好。”?
生:我懂得,人與人的心靈原本沒有聯系,但經過人與人的交往、溝通后,心與心就能聯系起來,走到了一起,架起了一座橋了呀!
生:無形的橋讓人與人有了聯系、多了了解,讓民族與民族有了溝通,讓國家與國家有了交流,可以減少很多誤會、矛盾,世界就更和諧、更美好了。
……
(3)抓住重點句朗讀,體驗情感。
[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語文課程富有靈性,更值得倡導情感教學。字里行間流露的是人物的情感、心靈的跳動、生命的脈搏。只有我們用心去品讀文本,才能真正領悟到文本的情感,感受到筆者的思想。這首詩歌的難點在于引導學生理解“無形的橋”的深刻含義。課堂上,采取以“橋”為主線,設計了“橋之‘形’——橋之 ‘美’——橋之‘意’”教學思路,通過引領學生多種方式反復品讀文本,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輔助,聯系生活,在思考、討論、交流中層層推進,由直觀到抽象,抽象演化為形象,使學生在聲情并茂中領會“無形的橋”的含義,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五、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1、全班誦讀詩歌。
2、情感體驗。
師:讀了這首詩歌,你現在對橋又有什么樣的理解呢?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來架設這“無形的橋”呢?
生:學了這一課,我知道了橋不但是路與路的延伸,也是心與心,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的聯系、理解、信任、溝通。
生:搭建更多無形的橋可以讓世界更和諧、更美好。
……
[言為心聲,語言袒露心跡。經過多形式的誦讀、思索、交流,學生對文本有了深一層的認識,有了新的情感體驗。此時,學生的情感被激發出來了,他們肯定有許多想法要述說。也許是談對橋的認識,也可能是談對架設“無形的橋”的見解。不管是什么,都是一種學習后的收獲。]
六、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摘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背一背。
2、搜集有關橋的圖片、文字。
3、用手中的筆描繪一幅橋的藍圖。
[課雖終但余韻未盡。課堂上,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反復對文本的品讀、情感的交流,使學生激qing得到充分調動,理解不斷深入,感情也不斷升華,都被美麗的詩文、豐富的情感所深深吸引,似有一種欲罷不能之勢。課堂結尾,教師通過讓學生描繪一幅橋的藍圖,使學生迸發出來的情感有了表達的空間和方式,使課堂得以延伸。教師若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讀為本,善于捕捉文本的“心”,合理設計教學方式,一定能讓語文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散發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