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類的老師》——教師教學案
(15)現在,讓我們來仔細體會這樣描寫的好處吧!一起讀。
三、學習四-六段
1、剛才我們認真研讀了課文第三段,收獲真大!下面請同學們繼續交流自己感興趣的例子。
*第四段
(1)你對這一段中的什么感興趣?
(引導學生說好:我對人類模仿……)
(2)老師這兒有一些圖畫,老師想請你看著圖畫來介紹你所感興趣的這個例子,行嗎?(投影圖片)
(3)你們覺得他介紹的怎么樣?(評議)
(4)是什么促使人類要向鯨學習呢?科學家從鯨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啟發呢?
(5)可見鯨是人類的——(讀題)
(6)喜歡這個例子的同學一起來讀讀。
(7)現在,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呢?(先在下面小聲說,再指名說)(板書:輪船設計)
*第五段
2、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對第五段感興趣?
(1)做一個實驗:請學生和家長代表上臺捏雞蛋。(三個人)
(2)為什么小小的雞蛋這么難捏碎呢?投影出示句子: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3)這是一句因果倒裝句,你們能“因為…所以…”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原來這就是雞蛋殼所擁有的薄殼結構的特點啊。(出示詞語:薄殼結構 讀好。
(4)從這種“薄殼結構”特點中,建筑師受到了什么啟發?
(5)投影圖片:看,這就是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正因為采用了這種“薄殼結構”,這些建筑風格是既堅固又美觀,還大大節約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殼結構”的著名建筑還有許多。(圖片欣賞,教師稍作講解)就連我們學校的風雨活動教室也是采用這種“薄殼結構”建造的,其實這樣的建筑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課后不妨去調查一下。
(6)下面我們拿好書一起把第五自然段來讀一讀,記住人類從蛋殼中獲得的啟發,進行建筑設計的例子。(板書:建筑設計)
3、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就只是這三個嗎?你們還知道哪些?(引導學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說說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1)投影第六段,一起讀讀。
(2)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3)對呀!人類模仿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詳細介紹,這里只用一句話就帶過去了,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簡單列舉
4、難怪作者最后要發出這樣的感嘆——(投影句子)
(1)指讀句子。引導讀出感嘆的語氣。
(2)齊讀。你們覺得這個自然段跟課文題目和第一、第二自然段有什么聯系嗎?
(3)學生自讀課題和一二兩節,討論交流,體會前后呼應的寫法。
四、總結全文,深化感情
1、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感想呢?想干什么?
2、看來大家對……發生了興趣,為了讓大家得到更多關于……的知識,老師送幾個網站給大家,相信會給你們帶來更多的收獲。(投影網站)
五、作業超市
1、課外自己尋找并閱讀介紹人類向生物學習的兒童科普讀物。
2、搜集有關人類以生物為“老師”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下節課交流。
3、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
7、人 類 的 老 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