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教案和反思
一、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三、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入:同學們,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你走在路上,迎面開來的車子從水潭上駛過,濺得你滿身都濕;當你在食堂用餐時,有人不小心撞到了你,你的飯菜被灑得滿地都是,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么做?
2.揭題:今天啊,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看看課文中的主人公在遇到類似情況時,他們是怎么做的。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導入: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
2.概括:讀了以后誰能來說說課文講了哪幾件事?(生概括,師引導)
第一件事:陌生阿姨為奶奶推門,一直等到奶奶跟上來才松開手
第二件事:一位實習護士給媽媽扎了兩針都沒有成功,媽媽手上起了青包,但她還鼓勵實習護士再試一次,最后終于成功了(生回答,師補充)
3.引導:(你的語言真是簡潔明了,概括得非常清楚;你讀得真仔細,講得也很棒!)那么讓我們就讓我們先來看看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吧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出示第二段:
1.朗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并思考:母親是怎樣對待那位實習護士的?請在課文中找一找、劃一劃。
2.交流:
a.我正要抱怨幾句,一抬頭看見了母親平靜的眼神——她正注視著護士額頭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邊的話。(板書:母親 平靜的眼神)齊生朗讀。
問:怎么說?(母親在看什么?她心里在想什么?)那護士當時的心情又會是怎樣的呢?你從那些詞可以看出?(板書:密密的汗珠)
b.只見母親輕輕地對護士說:“不要緊,再來一次!” (板書:輕輕地說)
問:你能學著母親當時的語氣輕輕地說說嗎?你來試試(請生)誰還想試試?這是母親對護士的鼓勵,在母親的鼓勵下,護士第三次扎針終于成功了,此刻這位護士的心情又怎樣呢?你從哪里可以看出?(根據聲回答出示c句)
c.那位護士終于長出了一口氣,她連聲說:“阿姨,真對不起。我是來實習的,這是我第一次給病人扎針,太緊張了。要不是您的鼓勵,我真不敢給您扎了。”
(板書:長出一口氣)請女生們來讀讀這句話,男生也來試試。
問:實習護士兩次扎錯針,母親的手上都已經起了青包了,為什么母親非但不生氣反而鼓勵這位護士呢?母親是怎么想的?
d.母親用另一只手拉著我,平靜地對護士說:“這是我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1.(板書:平靜地說)請這一組同學來讀讀母親的這一段對話,這組也來試試,每個同學自己試一下。
2.母親正是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她的女兒也將面臨第一個患者,母親希望她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其實這也正是母親對自己女兒的愛,所以母親才更能寬容和鼓勵眼前這位護士。(板書:寬容鼓勵)母親的話語讓我心里充滿溫暖與幸福,也讓護士心里充滿溫暖與幸福。(板書:溫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