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精選12篇)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1
一.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
主題課文:《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大地的話》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獨立認識漢字3個,學會寫5個漢字。
在閱讀過程中有重點的識記“蕊”字。
能力目標:熟讀課文,能夠仿照詩歌續寫,表達獨立的思想感情。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詞的意思,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培養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情感目標:
注重朗讀,感悟詩歌的內容,捕捉詩歌的意象,領會詩歌的感情。
通過聯想、想象,體驗情境,理解詩情。
教學重點:
1、本篇課文的前四節內容十分簡單,通俗易懂。重點理解之處為第五小節“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我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我的體內”這句話。
2、學會用“假如”和“即使”來造句說話。
學習課文:
1、《大地的話》是第一單元的第一篇主題課文。本單元以“話語”為主題,一共編排了三篇課文,從不同的側面展現了語言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其中在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安排了一篇難度較低,語言通俗的一篇詩歌,在欣賞詩詞作品中更好地體味自然的詩意的同時,感受語言情趣。本篇課文共分五節。以大地為第一人稱,通過大地對種子、飛鳥、游魚、小草的話語,展現了大地寬容、博大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達了大地這一主人公認為: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她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她的體內的思想感情。通過閱讀學習本篇課文。
2、“話”字,思考:一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加上“大地的”這幾個字的時候,想象大地會與誰對話?
3、自由閱讀課文,大地在和誰說話?
4、再來用心的默讀以下課文的前四段,看看大地都想和種子、飛鳥、游魚和小草說什么?并選出其中的一節練讀。在讀流利的同時,盡量將大地的話讀懂。
5、朗讀課文的前四節,想象自己就是大地,你想對你的朋友們說些什么?想象大地想對你說些什么?
6、再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再回想剛剛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大地的話語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并隨機設疑最后一句的省略號的含義。即:還有許多大地體內的生靈,比如……
7、如果你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聽了大地的話,你有什么想對大地說的?你能說給你的小組成員聽聽嗎?
8、讀了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按耐不住自己的話語,想來說說嗎?對你想說的人、物敞開心扉,大膽的說出來吧。
也嘗試著用課文中出現的“假如……”“即使……”關聯詞語,仿照課文的前四段,來抒發你自己的感情吧。
9、課后作業
仿照課文的前四段,將自己想說的話,也來寫一篇簡短的小詩歌。
《語言的魅力》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法國詩人讓·彼浩勒幫助盲老人的故事,體會“語言的魅力”。
2、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第六自然段。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話“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富有詩意的語言,能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濃厚的感情色彩。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全文,想一想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2、學習第一段
1)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著路人的幫助,路人卻無動于衷。找出這一段,讀一讀,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一幅畫面?
2)你們想看這個畫面嗎?(出示課件盲老人和寫有“我什么也看不見”的木牌。)
3)看了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結:是啊,盲老人為生活所迫才這樣做的,處境非常悲慘,可路人卻如此冷漠,有語氣的讀一讀。
3、學習第二段
1)穿著華麗的紳士、貴婦人走過去了,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們走過去了,他們都無動于衷。盲老人心里多么悲傷呀!這天中午他幸運地遇到了詩人讓·彼浩勒,改變了他的命運。
默讀2—5自然段,邊讀邊劃出詩人幫助盲老人的句子。
2)詩人添上這幾個字后,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3)盲老人前后神態的變化,對比著讀。詩人添上這幾個字以后,人們一改原來的無動于衷,紛紛解囊相助。
詩人看了以后也滿意的笑了。
4)讀添字前的內容,再讀添字后的內容。想想前后語氣有什么不同?
四、學習第三段
(1)詩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自由讀有關段落,找出答案,劃下來。
(2)第一句話,你會產生什么問題呢?
(3)“春天到了”我們會想到什么?(春天美麗的景象)
(4)找出書中這一句讀一讀。
(5)根據括號中的內容想象一下這叫人陶醉的春天景象,好嗎?這么美的春天,你們想看嗎?
(6)春天到了,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盡情地歌唱;小鹿在小溪旁欣賞著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我們在綠樹紅花間追逐嬉戲;那紅的、黃的、粉的……各種各樣的野花盛開怒放,真是如詩如畫的春天。
(7)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見,會更難受,這多么令人心酸呀,多么令人同情啊!
(8)讀描寫春天景色的句子,自由練讀,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小結:春天到了“讓人想到了如詩如畫的春天美景”,“可是”一詞讓人形成對比,這美景盲老人卻看不見,于是讓人產生了同情之心,具有了感染力,所以說它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是富有詩意的語言,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五、齊讀最后一段,練習背誦。
六、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
短短幾個字就產生了這么大的作用,語言是多么有魅力啊!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許多有魅力的語言,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七、總結全文
不同的語言會產生不同的作用,好的語言,能給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說得好,“語言不是蜜,卻可以粘住一切”。希望同學們認真地學好語文,讓你們的語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
《秉筆直書》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秉筆直書》這個故事的內容。理解幾位史官寧肯犧牲自己,也要維護自己的職責,敢于直言的凜然氣節。
能力目標:抓住太史伯、仲、季、南史氏的話,體會他們為什么不肯改竹簡的寫法。結合課文,理解美言、謊言、直言、謠言、忠言的意思。并且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夠復述課文。
情感目標:理解幾位史官寧肯犧牲自己,也要維護自己的職責,敢于直言的凜然氣節。
教學重點:理解幾位史官寧肯犧牲自己,也要維護自己的職責,敢于直言的凜然氣節。
學習課文:
1、《秉筆直書》一課節選自《不怕死的太史》。文章講述了戰國時代齊國的國王齊莊公被相國崔杼殺了。崔杼串通幾個人立齊莊公的兄弟為國君,自己獨攬大權。崔杼叫太史伯記錄這件事,說先君是害病死的。太史伯卻不從,他嚴肅的說:“按照事實寫歷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實,顛倒是非呢?”他照實記錄在竹簡上, “夏五月,崔杼謀殺國君光。”崔杼一怒之下把太史伯殺了。太史伯的弟弟仲接替了哥哥的職位,他也是照實記錄,崔杼想不到天下竟有這樣不怕死的人,氣哼哼的問:“你難道沒看到你哥哥的下場嗎?你不怕我把你也殺了嗎?”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著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實,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殺了,難道還能把所有的人都殺了嗎?”崔杼吩咐手下把他殺了。第三個太史叔還是不屈服,也被崔杼殺了。崔杼一連殺了三位太史,雖然十分生氣,心里卻很恐慌。等到第四位太史季上任,崔杼把他寫的竹簡拿來一看,上面還是那句話。崔杼問他不愛惜自己的性命嗎?太史季說:“我當然愛惜性命。但要是貪生怕死,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不如盡了本分,然后死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寫,天下還有寫的人。您只能不許我寫,卻不能改變事實。您越是殺害太史,越顯出您心虛。”崔杼只好作罷。太史季回來的路上碰見南史氏迎面走來,南史氏對他說:“聽說三位太史都被殺了,我怕你也保不住性命,是準備來接替你的。”太史季把寫好的竹簡給他看,南史氏才放心回去了。
課文通過對話展開情節,刻畫人物。人物語言符合人物身份。太史伯、仲、叔和季勇于犧牲自己的性命,當然不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性命不值錢,而是在他們心目中,歷史太重要了。世間就有這樣的人,寧愿挨打,寧愿被殺頭也要說真話。這不僅僅是真話的力量,而更是人格的力量。
2、“秉筆直書”,從課題中,你了解到些什么?
3、圍繞課題“秉筆直書”,提出問題
(1)他們的職責是什么?
(2)他們是怎樣做的?(劃出重點詞語和句子)
(3)他們為什么這樣做?讓學生熟悉“是什么”“怎樣”“為什么”這樣的提問方式,學生圍繞“金鑰匙”的提示再讀課文。在交流中體會史官寧愿被殺頭也要說真話,記錄真實的歷史。這不僅僅是真話的力量,而更是人格的力量。
4、理解幾個句子:
太史伯說的兩句話,
第一句:太史伯聽了崔杼的話,嚴肅的說:“按照事實寫歷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實,顛倒是非呢?”先讓學生充分的讀句子,讀出反問的語氣,感悟反問句表達意思的力度,以及所表達的意思。使學生在朗讀中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按照事實寫歷史,是太史的本分,不能捏造事實,顛倒是非。”
(重點體會“本分”,說說每個人根據不同的工作,都有些什么本分。從而感受太史必須說真話,記錄真實的歷史。)
第二句:太史伯說:“我只有一個腦袋,如果你叫我顛倒是非,我情愿不要這個腦袋。”(在理解了伯說的按照事實寫歷史是太史的本分后,體會伯為了說實話寧肯犧牲自己的那種毫不畏懼的精神。從而感悟人物性格的秉直,敢于直言。)
5、體會理解太史仲的話: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著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實,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殺了,難道還能把所有的人都殺了嗎?”(太史伯就因為說真話而被崔杼殺害了,仲還敢這么說,難道他就不怕死嗎?通過“面不改色”“冷笑”體會他的毫不畏懼,感悟人物特點。)
前面的三位太史都已經被崔杼殺害了,這時候第四位太史季他又是如何做的呢?太史季說:“我當然愛惜性命。但要是貪生怕死,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不如盡了本分,然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寫,天下還有寫的人。您只能不許我寫,卻不能改變事實。您越是殺害太史,越顯出您心虛。”
6、讀太史季的話,體會他毫不畏懼,點出崔杼殺人后的心虛,而自己為了盡太史的本分寧肯去死的浩然正氣。
(1)理解幾句話,讀。
(2)深刻體會四位太史一身正氣、仗義直言的高尚品格。
7、全文有感情的朗讀,要注意抓住崔杼神態變化的語句(生氣、氣哼哼、不再說話、恐慌、長嘆一口氣),讀出不同的語氣。
8、崔杼都已經殺了太史伯了,為什么仲、叔和季還要誓死按照事實寫歷史呢?有人可能會認為他們這樣做不值得,人最重要的是生命,或許可以換一個竹簡欺騙崔杼。
(明確太史就是真實的記錄歷史的人,必須說真話、寫真事,還歷史以真實比個人的性命還要重要。)
9、指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復述內容。
10、回顧課文內容,聯系現實思考太史的這種精神在今天有何重要意義,給予我們每個人怎樣的啟迪,說一說學習本課的收獲。
11、結合課文,談談對美言、謊言、直言、謠言、忠言的理解。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2
教學目標:
1、會5個生字,在閱讀過程中有重點地識記“蕊”字。
2、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詞的意思,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感悟詩歌的內容,捕捉詩歌的意象,領會詩歌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本篇課文的前四節內容十分簡單,通俗易懂。重點理解第五小節“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我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我的體內……”這句話。
2、學會仿照詩歌說話、續寫。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教師板書“大地”,要求學生思考:你常用哪些詞來贊美大地,你為什么愛贊美大地?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也是要贊美大地的,可是課題卻是《大地的話》,大地會說話嗎?這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它到底和誰對話了,說了些什么?請大家聽課件中的朗讀,拿出筆來做上記號。
二、品讀悟情。
1、聽課件中的朗讀。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大地在和誰說話?指名學生回答。(板書:種子、飛鳥、游魚、小草)
2、 學生自由讀詩,自學生字詞。
(1) 自由地輕聲朗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聯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3) 同位檢查生字詞的認讀以及理解情況。
(4) 全班交流。
3、默讀詩歌,理解內容。
(1)默讀詩歌,并在書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內容可以是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或讀后的體會,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問題。
(2)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讀,品悟感情
(1)看看大地都想和種子、飛鳥、游魚和小草說了什么?并選出其中的一節練讀。
(2)指名四位同學扮演大地朗讀課文的前四節,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親,你想對種子、飛鳥、游魚、小草說些什么?其他同學就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仔細聽大地的話,看能否聽懂大地想對你說些什么?此時你想有什么詞語來贊美大地?
(3)學生選自己喜歡的段落接讀課文前四節,,讀后其余學生評價。
(4)如果你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或大地體內的其他生靈,聽了大地母親的話,你有什么想對大地母親說的?
三、總結升華。
1、學生齊讀最后一小節。
2、再回想剛剛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引導學生用文中的語言回答。
3、隨機設疑:最后一句話中的省略號有什么含義?(板書:……)(還有許多大地體內的生靈,比如:落葉、石子……)
4、聽課文錄音再次欣賞詩歌,感受大地的寬廣胸襟。
四、以說促寫。
如果你是大地母親,你一定還有很多話語傾訴,你還想對誰說什么?請敞開心扉,大膽地說出來吧!(學生小組合作交流。)
仿照詩歌前四節的結構和語言風格,將自己要傾訴的話語寫一節小詩。
全班展示交流。
五、課后拓展。
課后繼續修改自己寫的小詩,準備活動課上評比展示。
六、作業
背誦全詩。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3
本課教材分析:《大地的話》是第一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本單元以“話語”為主題,一共編排了三篇課文,從不同的側面向學生展現了語言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大地的話》是一首現代詩,全詩共分五節。詩人運用擬人化的手法,把大地擬人化為母親,把它的默默奉獻精神化為詩的語言,前四節分別敘述大地母親對種子、飛鳥、游魚、小草的博愛之情,第五節是對全詩的總結與升華,大地母親“把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當作自己的寶貝,把一切寶藏都愿藏在自己體內。”全詩抒寫了大地母親博大的胸襟、母親般的寬容與慈愛,以及無私奉獻的情懷。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我們學校在城區,教學設備比較完善,學生由于長期接受開放式教育,不僅思維活躍,具有了語文學習的認知概念,而且口語表達能力較強,寫作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他們能在教師的組織下,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交流現實生活中的事件,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初步具有應用語文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意識較強。
教學目標:
1、獨立認識漢字3個,學習會寫5個漢字,在閱讀過程中有重點地識記“蕊”字。
2、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詞的意思,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理解全詩內容,體會詩中蘊含的大地母親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
1、本篇課文的前四節內容十分簡單,通俗易懂。重點理解第五小節“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我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我的體內……”這句話。
2、學會仿照詩歌說話、續寫。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教師直接板書“話”,提問:這是什么字?(話)一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師再板書“大地的”,要求學生思考:大地會與誰對話?
3、師:大地要說的話很多很多,它到底和誰對話了,說了些什么?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大地的話》。(多媒體出示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這是十分具有個性化的寬泛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導入自然,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二、品讀悟情。
1、教師配樂范讀。
師:現在老師配上音樂把詩歌朗誦一遍,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大地在和誰說話?
指名學生回答。(板書:種子、飛鳥、游魚、小草)
[設計意圖:指導閱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讀,這非常符合詩歌的特點,要在讀中體會詩歌意境,教師飽含感情的范讀,再加上音樂,讓學生很快進入詩歌意境,對詩歌有個整體感受。]
2、學生自由讀詩,自學生字詞。
(1)自由地輕聲朗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聯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3)同位檢查生字詞的認讀以及理解情況。
(4)全班交流。(課件出示生字詞)糾正容易讀錯的音,比如“嘟嚕”、“吐蕊”、“驅趕”等;重點識記“蕊”字。
[設計意圖:四年級學生已具備自學生字詞的能力,此環節的設計,旨在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及借助工具書查閱資料的能力,這符合新課程“自主學習”理念。]
3、默讀詩歌,理解內容。
(1)默讀詩歌,并在書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內容可以是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或讀后的體會,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問題。
(2)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讀詩并做批注。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4、分角色讀,指導學生用“心”說話。
(1)看看大地都想和種子、飛鳥、游魚和小草說什么?并選出其中的一節練讀。
(2)指名四位同學扮演大地朗讀課文的前四節,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親,你想對種子、飛鳥、游魚、小草說些什么?其他同學就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仔細聽大地的話,看能否聽懂大地想對你說些什么?
(3)學生選自己喜歡的段落接讀課文前四節,教師點擊相關課件(每一小節都制作動畫課件),讀后其余學生評價。
[設計意圖:分角色讀,讓學生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讓學生在用心說話的同時,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其他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也學會了認真傾聽;另外,評價別人,也加深了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換位抒情。
1、(課件出示)如果你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或大地體內的其他生靈,聽了大地母親的話,你有什么想對大地母親說的?你能說給你的小組成員聽聽嗎?
2、四人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這個看似十分簡單的問題,延續上一個環節,在與同位互相扮演大地向對方“表達說話”時,對方能夠認真聽,此時才能夠讓學生在換位思維后,感悟到大地的話語對說話的對方產生怎樣的影響,也就是感悟語言的作用和魅力。]
四、總結升華。
1、學生齊讀最后一小節。
2、再回想剛剛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引導學生用文中的語言回答。
3、隨機設疑:最后一句話中的省略號有什么含義?(板書:……)(還有許多大地體內的生靈,比如:落葉、石子……)
4、聽課文錄音,放動畫課件,再次欣賞詩歌,感受大地的寬廣胸襟。
[設計意圖:課文最后一節是對全文的總結與升華,意在讓學生明白大地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向大地上的所有的生靈表達:“你們都是我的寶貝,我的體內所有的一切都是寶藏。”并通過省略號的理解以及詩歌欣賞,為下文的續寫做好鋪墊。]
五、以說促寫。
1、(課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親,你一定還有很多話語傾訴,你還想對誰說什么?請敞開心扉,大膽地說出來吧!(學生小組合作交流。)
2、(課件出示)仿照詩歌前四節的結構和語言風格,將自己要傾訴的話語寫一節小詩。
全班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以說促寫,這是讓學生實現思維的跳躍,這樣的訓練更接近詩歌語言,直接與課文內容對接,雖有一定的難度,但課堂的品位就高了,這才是真正對語言的拓展。]
六、課后拓展。(課件出示)課后繼續修改自己寫的小詩,準備活動課上評比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評比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培養學生自評自改作文的能力。]
總評:
本教學設計,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通篇設計以“讀”為主,為的是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較為深刻地感悟文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進而一遍又一遍地有效地與文本進行真情對話,在朗讀中理解詩化的語言。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從一開始練讀――讀通順――讀懂――有感情朗讀,到最后由讀來變成說,而且要用“心”來說,這就需要學生在與文本的每一次對話的時候都能有所收獲,使每一次閱讀都能及時有效。讓學生在一步步自己潛心地朗讀課文后,由讀大地的話變為自己就是大地來說自己的話,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語文知識,并以“說”促“寫”,這樣更能與文本貼近,理解課文的中心,感悟大地對萬物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悟就能潛移默化地存在于孩子們的心間。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4
教材分析:
《大地的話》是第一單元的第一篇主題課文。本單元以“話語”為主題,一共編排了三篇課文,從不同的側面像學生展現了語言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其中在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編者安排了一篇難度較低,語言通俗的一篇詩歌讓學生從欣賞詩詞作品中更好地體味自然的詩意的同時,感受語言情趣。本篇課文共分五節。以大地位第一人稱,通過大地對種子、飛鳥、游魚、小草的話語,展現了大地寬容、博大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達了大地這一主人公認為: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她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她的體內的思想感情。通過閱讀學習本篇課文,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與語文本對話感悟思想感情的同時,也能夠繼續以“大地”或者任何人稱向所有她想對話的對象說出自己想說的。也就是能夠仿照文本,繼續文本內容。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獨立認識漢字3個,學習會寫5個漢字。
在閱讀過程中有重點的識記“蕊”字。
能力目標:熟讀課文,能夠仿照詩歌續寫,表達獨立的思想感情。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詞的意思,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情感目標:
注重朗讀,感悟詩歌的內容,捕捉詩歌的意象,領會詩歌的感情。
通過聯想、想像,體驗情境,理解詩情。
教學重點:
1、本篇課文的前四節內容十分簡單,通俗易懂。重點理解之處為第五小節“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我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我的體內”這句話的理解。
2、學會用‘假如’和‘即使’來造句說話。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教師直接板書“話”,激活學生思維,思考:一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這是個十分具有個性化的寬泛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但是又一個共同的內容,就是通過話來與說話的對方交流思想,溝通感情。
教師在板書“大地的”這幾個字的時候,再預設大地會與誰對話的問題導入新課。
二、“讀”占鰲頭品讀詩歌“悟”“抒”“續”情
本篇詩歌共分5小節,前4節內容淺顯易懂,故在教學設計中還應以讀為主,為是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能夠較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也為學生能夠通過自己一邊一邊有效和真情的與文本對話。故在設計品讀詩歌這一環節中以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自主感悟,自發抒情,自然續情。設計以下三個環節:
(一)進入角色,以讀悟情
1、自由閱讀課文,解決課前預設的問題:大地在和誰說話?
2、再來用心的默讀以下課文的前四段,看看大地都想和種子、飛鳥、游魚和小草說什么?并選出其中的一節練讀。在讀流利的同時,盡量將大地的話讀懂。
3、指名四位同學扮演大地朗讀課文的前四節,想象自己就是大地,你相對你的朋友們說些什么?其他同學你們就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仔細聽大地的話,用心聽,能否聽懂大地想對你說些什么?
4、選擇幾段讀給你的同位聽聽,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到大地想說的。
5、根據學生情況即時指導學生用“心”來說話。用心來朗讀。再指名朗讀。
6、再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再回想剛剛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大地的話語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并隨機設疑最后一句的省略號的含義。即:還有許多大地體內的生靈,比如。。。。
前5個小環節,是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從一開始練讀——讀通順——讀懂——有感情朗讀,到最后由讀來變成說,而且要用心來說,這就需要學生在與文本的每一次對話的時候都能有所收獲。使每一次閱讀都能有及時有效。不要刻意的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只是讓學生在一步步自己潛心的朗讀課文后,由讀大地的話變為自己就是大地來說自己的話,這樣更能與文本貼近,理解課文的中心,感悟大敵對萬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潛移默化的存在于孩子的心間。
在閱讀中根據學生閱讀情況,有機的指導糾正識記生字的情況,這里預設花蕊,又可能學生讀成花心。順勢板書即時糾正即可。
第6個小環節,意在讓學生明白大地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向大地上的所有的生靈表達,你們都是我的寶貝,我的體內所有的一切都是寶藏。并通過省略號的理解為下文的續寫做好鋪墊。
(二)借助文本,換位抒情
如果你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聽了大地的話,你有什么想對大地說的?你能說給你的小組成員聽聽嗎?
這個看似十分簡單的問題,延續上一個環節,在與同位互相扮演大地向對方“表達說話”時,對方能夠認真聽,此時才能夠讓學生在換位思維后,感悟到大地的話語對說話的對方產生怎樣的影響。也就是感悟語言的作用和魅力。
(三)激發情感,以寫續情
讀了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按耐不止自己的話語,想來說說嗎?對你想說的人、物敞開心扉,大膽的說出來吧。
也嘗試著用課文中出現的“假如。。。”“即使。。。”關聯詞語,仿照課文的前四段,來抒發你自己的感情吧。
這里可以引導學生繼續使用大地對萬物的角色,也可以換位說說萬物對大地的話語;也可以離開書本,自己設定說話的對象。
三、課后作業
仿照課文的前四段,將自己想說的話,也來寫一片簡短的小詩歌。
教學札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同學們,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大地的話》,我們讀課文,下面老師想請一名讀得最好的同學到前面現來給大家讀一下,哪位同學有這個決心啊?
二、回顧課文內容,說說語言的魅力是什么?
學生聯系課文各抒己見。
1、復習課文內容:
2、作業交流:面對語言量,你想說些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結合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四、學寫生字:
學生自學生字。
交流重點字:
五、作業設置:
摘抄美麗子。
摘抄優美的詞語:選擇一個造句。
板書設計:蕊
課后札記: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5
課時目標1、 通過學習能認識3個生字,能工整、規范的書寫8個生字。2、 理解全詩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誦、背誦,體會詩中蘊含的大地母親的無私奉獻精神。3、 能劃出詩中每小節的關鍵詞,根據前4小節的結構和語言風格,試著仿寫。教學媒體課件、配樂教與學活動過程學習內容教師導學學生主體活動 一、課前談話 二、激情導課 三、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第一課時1、師:新學期的第一節語文課,不想說點什么嗎?生隨意說(可根據情況,即時追問其他同學聽后的感受)師:是啊,言為心聲,同學們的發言傳遞著濃濃的友情,表達著對新學期的美美的憧憬,老師也因為你們的暢所欲言而沉浸在暖融融的幸福和企盼中了。看來,真誠而恰當的語言交流,會讓我們有美好的情感體驗。這就是,——什么的魅力。生答——語言。師板書單元主題:話語 這就是我們新學期第一單元的主題。 1、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第一課,《大地的話》,板書課題,齊讀。2、大地會與誰對話呢?(學生已經預習課文了,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教師檢查學生對課文的預習情況。)1、檢查讀課文情況。要求讀得正確、流利。2、檢查讀生字情況。重點指導蕊、墜、溪、嫌的寫法。 學生讀課題。 1、學生按要求讀課文。2、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通過檢查掌握生字的讀音。 學習內容教師導學學生主體活動 四、細讀課文,深化理解 五、回歸全文,升華情感3、初讀了詩歌你有什么感受?一、第一小節1、 讀第一小節。思考這一小節主要寫了什么? 2、 指名讀課文。要求讀的正確、流利。3、 提問:這一小節主要寫了什么?4、 為什么大地邀請種子到自己懷里誰?5、 “軟綿綿的被”指什么?6、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一想:從這一小節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話或一段話寫在書上與同位交流。二、第二——四小節大地還說了什么話了呢?請同學們自學2、3、4小節。想一想,你從中體會了什么?并試著做用一句話寫下來。1、學生自學并批注。2、思考:這一小節主要寫了什么?你體會到什么?3、小組合作交流。4、全班交流匯報。5、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交流中注意:第二小節:主要寫了大地任憑小鳥在她胸前飛,大地愿意為小鳥敞開一切心扉。表現了大地母親無比寬廣的胸懷。體會“不論你唱什么歌,我總覺得很清脆。”第三小節:主要寫了大地母親激勵游魚尋找更加廣闊的生活空間。 表現了大地無私奉獻的情懷。體會句子“也要給你足夠的水”抓本段的關鍵字“飛”,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不用“游”而用“飛”呢?從而體會用詞造句的妙處。第四小節:大地母親對小草的期待和鼓勵。二、 第五小節1、再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回想剛才大地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大地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適時設疑:最后一句的省略號有什么特殊的含義?你是怎么理解的?(意在讓學生明白大地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向大地上所有的生靈表達:你們都是我的寶貝,我的體內所有的一切都是寶藏。通過對省略號的理解為下文的續寫作鋪墊。)2、齊讀課文。1、指名配樂讀全詩。2、通過美讀詩歌,我們感受到了大地寬廣的胸懷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如果你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聽了大地的話,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地說?3、總結全文。 第二課時1、默寫生字。2、引導學生背誦詩歌。3、引導學生仿寫詩歌。3、學習語文天地《初顯身手》。 1、學生課后搜集生活中和自然界各種用來交流的“話語”。2、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辦手抄報。全班匯報。 3、談初讀感受。 1、學生讀課文。思考問題。試著做批注。2、學生聽讀課文。 3、回答問題。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回答問題。 1、學生根據教師的導語,自學課文,思考問題。做批注。2、小組合作學習。3、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匯報。 體會句子。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讀課文。2、理解詞語意思。3、體會詩歌含義。 1、課外搜集。2、小組交流3、學生展示手抄報。 作業設計必做: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背誦詩歌。2、積累好詞佳句,生字211。 選做:將自己的作品讀給家人聽。板書設計 大地的語言 種子 飛鳥 游魚 小草 …… 寶貝 寶藏 課后反思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6
《大地的話》是一首現代詩,共分五節。以大地為第一人稱,通過大地對種子、飛鳥、游魚、小草的話語,展現了大地寬容、博大的思想感情。
同時也表達了大地這一主人公的本性: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她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她的體內。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大地擬人化為母親,把它的默默奉獻精神化為詩的語言。
抒發了大地母親博大的胸襟,母親般的寬容與慈愛,以及無私奉獻的情節。從初入文本,初步閱讀,初探感悟到再入文本,深入角色,以讀悟情,我都力求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從一開始練讀,讀順、讀懂、有感情朗讀,到最后由讀來變成說,而且要用心來說,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語文知識,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感悟、以“說”促“寫”,貼近文本,理解課文的中心,感悟大地對萬物的思想感情。
這就需要學生在與文本的每一次對話的時候都能有所收獲,使每一次閱讀都能及時有效。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感悟。
最后,學生仿寫。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7
教材分析:《大地的話》是一首現代詩,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大地擬人化為母親,抒寫了大地母親博大的胸襟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詩歌語言通俗,學習難度低,學生在欣賞詩詞的同時更好地體味了大自然的魅力,感受語言情趣,也能夠繼續以“大地”或者其他人稱向所有她想與之對話的對象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也就是能夠做到仿照文本,繼續文本內容。
學情分析:通過三年多的學習,學生已養成了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大多學生能夠在自學中掌握生字,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新詞。我還鼓勵學生在自學中能夠針對課文中的某段話、某個詞發表自己有個性的感受,并隨手寫在書上以備與他人討論交流。我班學生特別喜歡詩歌,因此在教學中不必給學生做過多瑣碎的講解,學生就能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學完后指導學生進行仿寫,然后組織展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課文中的三個生字,掌握寫字表中的八個生字,重點指導“蕊”的寫法。
2、注重朗讀,感悟詩歌的內容,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體會詩中蘊含的大地母親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3、能夠仿照詩歌續寫,獨立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練習配樂朗讀投影:生字學生準備:課前有感情的朗讀詩歌,自學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入情入境
教師直接板書“大地”,激活學生思維,思考:同學們,一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
(這是個十分個性化的寬泛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學生回答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接著板書完課題,再預設大地會與誰對話的問題導入新課。
(學生已經預習課文了,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教師檢查學生對課文的預習情況。)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盡量將課文讀通
2、生字 出示生字、詞
吐蕊 一嘟嚕 枝丫 筑巢 驅趕嫌 寶藏
學生“開火車”領讀生字。學生質疑有沒有不理解的詞語。
3、指名讀課文,說說大地在和誰說話?
三、細讀詩歌、品讀賞析
本篇詩歌共分5小節,前4節內容淺顯易懂,故在教學設計中應以讀為主,使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較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使學生能夠自己有效和真情的與文本對話。故在設計品讀詩歌這一環節中以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自主感悟,自發抒情,自然續情。設計以下兩個環節:
(一)進入角色,以讀悟情
1、教師出示課文內容,配樂范讀。
[設計意圖:將學生帶入情境,產生強烈的朗讀欲望。]
2、用心的默讀以下課文的前四段,看看大地都想和種子、飛鳥、游魚和小草說什么?并選出其中的一節練讀。在讀流利的同時,盡量將大地的話讀懂。
3、指名四位同學扮演大地朗讀課文的前四節,想象你自己就是大地,你想對你的朋友們說些什么?其他同學你們就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仔細聽,用心去感受,看看能否聽懂大地對你說了些什么?
4、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你的同位聽聽,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大地想說的話。閱讀時可以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話或一段話寫在書上與同位交流。
(教師及時指導學生,根據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指導學生用“心”來說話,用心來朗讀,用心交流。)
5、在自讀、交流的基礎上再指名朗讀。
6、再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再回想剛剛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大地的話語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適時設疑對最后一句的省略號你是怎么理解的?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即:還有許多大地體內的生靈,比如……
[設計意圖:前5個小環節,是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從一開始練讀?d?d讀通順?d?d讀懂?d?d有感情朗讀,到最后由讀變成說,而且要用心說,這就需要學生在與文本的每一次對話的時候都能有所收獲,使每一次閱讀都能及時有效。不要刻意的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只是讓學生在一步步自己潛心的朗讀課文后,由讀大地的話變為自己就是大地來說自己的話,這樣更能與文本貼近,理解課文的中心,感悟大敵對萬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潛移默化地進入于孩子的心間了。第6個環節,意在讓學生明白大地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向大地上的所有的生靈表達,你們都是我的寶貝,我的體內所有的一切都是寶藏。并通過對省略號的理解為下文的續寫做好鋪墊。]
(二)借助文本,換位抒情
如果你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聽了大地的話,你有什么想對大地說的?你能說給你的小組成員聽聽嗎?
[設計意圖:這個看似十分簡單的問題,延續上一個環節,在與同位互相扮演大地向對方“表達說話”時,對方能夠認真聽,此時才能夠讓學生在換位思維后,感悟到大地的話語對說話的對方產生怎樣的影響。也就是感悟語言的作用和魅力。]
四、激發情感,以寫續情
1、讀了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話語,想來說說吧?對你想說的人、物敞開心扉,大膽的說出來吧。
2、也嘗試著用課文中出現的“假如”、“即使”關聯詞語,仿照課文的前四段,來抒發你自己的感情吧。
(這里可以引導學生繼續使用大地對萬物的話,也可以換位說說萬物對大地的話語;也可以離開書本,自己設定說話的對象。)
3、學生仿照課文的前四段,將自己想說的話,也來寫一篇簡短的小詩。
4、組內交流,推薦一篇優秀詩歌。
5、全班交流推薦的詩歌,不滿意的地方自己進行修改。
點評:
1、以讀帶講,讀中感悟。這首詩歌內容較為淺顯,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以讀代講讀中感悟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即使個別的地方學生一時不懂也不必大講特講,而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慢慢提高,在讀中感悟大地母親的的無私奉獻精神。
2、續寫詩歌,升華感情。在全詩的學習中,教師始終注意調動學生的朗讀熱情、學習熱情,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充分的朗讀,并鼓勵學生閱讀后把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話或一段話寫在書上。在感受了大地母親博大的胸襟后自然而然的流露自己的感情進行詩歌的續寫。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8
一、導入并板書課題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大地的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寫課題。
二、出示目標這節課我們學習的目標是(請看大屏幕,指名讀)
1.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2.能夠仿照詩歌續寫,獨立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目標大家都清楚了,你有信心完成嗎?現在同學們就跟著我給你們準備的自學指導去完成這些目標好嗎?
三、檢查預習,交流前置性作業單。(第二大題)
出示自學指導(師讀)
自學指導:
1.看看大地都想和種子、飛鳥、游魚和小草說什么?并選出其中的一節練讀。
2.如果你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或大地體內的其他生靈,聽了大地母親的話,你有什么想對大地母親說的?
3.背誦課文。
四、自學交流,展示點撥。
1.學生自學解決第一題。
指讀答案。
2.生自讀并解決第二個問題。
自說——同桌說——小組說——集體交流
3.解決第三題
自背——同桌背——小組背——男女賽背——指名背——集體背。
五、以說促寫。
1.(課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親,你一定還有很多話語傾訴,你還想對誰說什么?請敞開心扉,大膽地說出來吧!(學生小組合作交流。)
2.(課件出示)仿照詩歌前四節的結構和語言風格,將自己要傾訴的話語寫一節小詩。全班展示交流。
六、學情檢測(課件出示)課后繼續修改自己寫的小詩,準備活動課上評比展示
七、板書設計
大地的話
種子、飛鳥、游魚、小草
(無私 愛 奉獻)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9
本課教材分析:本單元以“話語”為主題,一共編排了三篇課文,從不同的側面向學生展現了語言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大地的話》是第一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一篇語言通俗、難度較低的詩歌,讓學生從欣賞詩詞中更好地體味大自然的魅力,同時感受語言情趣。
本篇課文共分五節。以大地為第一人稱,通過大地對種子、飛鳥、游魚、小草的話語,展現了大地寬容、博大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達了大地這一主人公的本性: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她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她的體內。通過學習本篇課文,學生在與文本對話感悟思想感情的同時,也能夠以“大地”或者其他人稱向與之對話的對象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也就是能夠仿照文本,繼續文本內容。
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了語文學習的認知能力,能在教師的組織下,交流現實生活中的事情,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初步具有應用語文知識和方法敘述問題的能力。但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教師還要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能夠接受的事實中選擇具體的教學題材,盡力創設濃厚的、鮮明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語文知識,培養應用語文的意識。
教學目標:
1、注重朗讀,感悟詩歌的內容,捕捉詩歌的意象,領會詩歌的感情。
2、在閱讀過程中有重點的識記“蕊”字。
3、通過聯想、想像,體驗情境,理解詩情。
4、能夠仿照詩歌續寫,表達獨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本篇課文的前四節內容比較簡單,通俗易懂。重點理解之處為第五小節“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我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我的體內”這句話。
2、學會用“假如”和“即使”來造句說話。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板書“話”字,激活學生思維,思考:一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這是個十分具有個性化的寬泛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但是會有一個共同的內容,就是通過“話”來與說話的對方交流思想,溝通感情。
教師接著在板書“大地的”這幾個字的時候,再預設大地會與誰對話的問題導入新課。
二、品讀詩歌,“悟”、“抒”、“續”情
本篇詩歌共分5小節,前4節內容淺顯易懂,故在教學設計中應以讀為主,使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較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使學生能夠邊讀邊有效和真情的與文本對話。故在品讀詩歌這一環節中應以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自主感悟,自發抒情,自然續情。可設計以下三個環節:
1、進入角色,以讀悟情
(1)自由閱讀課文,解決課前預設的問題:大地在和誰說話?
(2)用心的默讀課文的前四段,看看大地都想和種子、飛鳥、游魚和小草說什么?并選出其中的一節練讀。在讀流利的同時,將大地的話讀懂。
(3)指名四位同學扮演大地朗讀課文的前四節,想象自己就是大地,你想對你的朋友們說些什么?其他同學就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仔細聽大地的話,用心聽,能否聽懂大地對你說了些什么?
(4)選擇幾段讀給你的同位聽聽,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大地想說的話。
(5)根據學生情況即時指導學生用“心”來說話,用“心”來朗讀。再指名朗讀。
(6)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再回想剛才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大地的話語想表達怎樣的感情嗎?并相機設疑最后一句的省略號的含義。即:還有許多大地體內的生靈,比如……
(前5個環節,是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從一開始練讀?d?d讀通順?d?d讀懂?d?d有感情朗讀,到最后由讀來變成說,而且要用心來說,這就需要學生在與文本的每一次對話的時候都能有所收獲。使每一次閱讀都能及時有效。不要刻意的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只是讓學生在一步步自己潛心的朗讀課文后,由讀大地的話變為自己就是大地來說自己的話,這樣更能與文本貼近,理解課文的中心,感悟大地對萬物的思想感情,大地的精神也就潛移默化地進入孩子的心間了。
在閱讀中根據學生閱讀情況,相機的指導識記生字,糾正錯誤。這里預設花蕊有學生可能讀成“花心”。順勢板書即時糾正即可。
第6個環節,意在讓學生明白大地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向大地上的所有的生靈表達:你們都是我的寶貝,我的體內所有的一切都是寶藏。并通過對省略號的理解為下文的續寫做好鋪墊。)
2、借助文本,換位抒情
如果你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聽了大地的話,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地說嗎?你的話能說給你的小組成員聽聽嗎?
這個看似十分簡單的問題,延續上一個環節,在與同位互相扮演大地向對方“表達說話”時,對方能夠認真聽,此時才能夠讓學生在換位思維后,感悟到大地的話語對說話的
對方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也就是感悟語言的作用和魅力。
3、激發情感,以寫續情
讀了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話語,想來說說了。對你想說的人、物敞開心扉,大膽的說出來吧。
也嘗試著用課文中出現的“假如”、“即使”關聯詞語,仿照課文的前四段,來抒發你自己的感情吧。
這里可以引導學生繼續使用大地對萬物的話,也可以換位說說萬物對大地的話語;也可以離開書本,自己設定說話的對象。
三、課后作業 仿照課文的前四段,將自己想說的話,也來寫一篇簡短的小詩歌。
教學反思:從備課到執教,我有很多收獲,也有思考。從初入文本,初步閱讀,初探感悟到再入文本,深入角色,以讀悟情,我都力求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從一開始練讀?d?d讀通順?d?d讀懂?d?d有感情朗讀,到最后由讀來變成說,而且要用心來說。這就需要學生在與文本的每一次對話的時候都能有所收獲,使每一次閱讀都能及時有效。教學中,其實不需要刻意的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只要讓學生在一步步自己潛心的朗讀課文后,由讀大地的話變為自己就是大地來說自己的話,這一角色的轉變,更有利于學生與文本貼近,理解課文的中心,感悟大地對萬物的思想感情。同時在閱讀評價中一改以往簡單的教師評價和學生生硬的空洞評價為談談聽后的感受。通過教師示范評價,自然感受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很自然的對學生的朗讀互相評價,不會很形式,也不會像以往一樣,只是說有感情、熟練等很空洞的評價。發自學生的內心,感受學生的優美朗讀。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10
《大地的話》教學反思
《大地的話》是一首現代詩,共分五節。以大地為第一人稱,通過大地對種子、飛鳥、游魚、小草的話語,展現了大地寬容、博大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達了大地這一主人公的本性: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她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她的體內。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大地擬人化為母親,把它的默默奉獻精神化為詩的語言。抒發了大地母親博大的胸襟,母親般的寬容與慈愛,以及無私奉獻的情節。從初入文本,初步閱讀,初探感悟到再入文本,深入角色,以讀悟情,我都力求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從一開始練讀,讀順、讀懂、有感情朗讀,到最后由讀來變成說,而且要用心來說,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語文知識,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感悟、以“說”促“寫”,貼近文本,理解課文的中心,感悟大地對萬物的思想感情。這就需要學生在與文本的每一次對話的時候都能有所收獲,使每一次閱讀都能及時有效。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感悟。
最后,學生仿寫。
《大地的話》教學反思
《大地的話》是一首現代詩。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大地擬人化為母親,把它的默默奉獻精神化為詩的語言。抒發了大地母親博大的胸襟,母親般的寬容與慈愛,以及無私奉獻的情節。教學時,我通過以下兩條途徑,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
一、注重朗讀。新課標指出,語言內化要多讀書,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大地的話》這首詩采用了重章疊句,回環往復的寫作手法,由淺入深,步步推進,強化了大地母親的形象。全詩韻味十足,一氣呵成,瑯瑯上口,加上意象重疊,形成一種清新明快的音樂節奏美,特別適合朗讀。為此,教學時,我讓學生進行充分有效地讀書。通過自由讀,指名讀,范讀,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悟出詩中所蘊涵的情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二、讀寫結合。這首詩前四節的結構和語言風格基本相似。因此,我讓學生進行仿寫。有的學生寫到:假如你是落葉,我也不讓你心碎。這里有待哺的春泥,在等著你相會。你可以隨風飛揚,盡展你的豐姿,然后下墜。讓即將開墾的土壤,因你的飄落而增肥。通過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
兒童是天生的小詩人——《大地的話》教學反思
小學四年級語文習作的訓練重點之一仍然是使學生“愿意寫、有的寫”,為了使學生愿意寫、有的寫,除了抓好寫日記,讓寫作與生活緊密結合,重視綜合性學習活動與寫作相結合,使學生圍繞主題單元的內容有話可寫,最重要的是利用好教材上主題單元中的主題文章,訓練學生續寫、仿寫、補寫,使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更好地提高寫作水平。
有位作家說:“兒童是天生的小詩人”。在教學《大地的話》時,我就充分利用教材中詩歌語言優美,結構基本相同的特點,使讀寫相結合,讓學生對寫作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體驗了一回當小詩人的感覺,享受到了自己也會寫詩的成就感。
《大地的話》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詩人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把大地擬人化為母親,把它的默默奉獻精神化為詩的語言,娓娓到來,如訴心聲,抒發了大地母親博大的胸襟,母親般的寬容與慈愛,以及無私奉獻的情懷。從帶著問題“大地的話分別是說給誰聽?”初入文本的閱讀,到初探感悟“從大地的話中你感受到什么?”的到再入文本,深入角色,以讀悟情的讀,我都力求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從一開始練讀,讀順、讀懂、有感情朗讀,到最后由讀來變成說,而且要用心來說,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語文知識,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感悟、經讀促寫,以“說”促“寫”,貼近文本,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從中感受大地母親的慈愛以及無私奉獻的情懷后,抓住學生通過閱讀文本激發出的情感,順勢引導學生思考:“大地這位慈祥的母親是多么深愛自己的孩子,她除了溫柔而耐心地給種子、飛鳥、游魚、小草說話外,她還會跟誰說呢?”聽到這個問題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有的說雨滴,有的說蘑菇,有的說落葉,有的說沙粒…….看著孩子們高漲的情緒,我接著問:“如果你就是大地母親,又會對她的這些孩子說些什么?”聽到這個問題,教室里更加熱鬧起來,聽著孩子們模仿大地母親的語氣說的話語,真是帶給了我很多驚喜,寬泛的思維、優美的語言,確實讓我有些意想不到,欣喜之余我隨機說道:“有人說‘兒童是天生的小詩人’你今天想來當一會詩人嗎?”孩子都異口同聲地答道:“想!”于是,我說:“現在你就是小詩人了,請你把大地母親想說的話寫下來,好嗎?”話音未落,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握起筆在作業本上沙少地寫起來。
課后,我讀到孩子們寫在練筆本上的“小詩”,雖然這些小詩,無論是從遣詞或是韻律上講,都還非常稚嫩,但從他們詩里流露出的善良,真誠以及對未來美好的向往。深深地打動了我。詩人冰心曾寫道:小孩子,他細小的身軀里,包含著偉大的靈魂。他們內心蘊藏的“靈魂”讓我們驚喜,震撼,“好似一顆小石頭拋在水里,一聲清響,跳起水珠來;接著漾出無數重重疊疊的圈兒。”
當孩子們在自己寫的小詩后面落上“小詩人某某”,并把這些作品貼到墻壁上時,從他們眼里閃爍的光芒,使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兒童就是天生的小詩人”。
附幾節小詩:
一
如果你是蝴蝶,
任你在我頭上飛。
這里有美麗的花朵,
清澈有湖泊,
你可以在花叢中舞蹈
在綠葉上休息,
無論你跳什么舞,
我都覺得最美麗。
如果你是海星,
我也給你溫暖的家,
無論誰把你撕裂,
你依然有力量重回家,
送給大海一個可愛的發卡。 ——詩人:姚函汐
二
即使你是小樹
請到我的懷里成長。
這里有清鮮的空氣
肥沃的土地,
充足的陽光
伴你長成參天大樹。——詩人:曾海曦
三
即使你是一只不起眼的毛毛蟲,
我也會給你翠綠的葉子,
讓你吸取養料
沿著小路走向金色的四野,
直到脫變成美麗的蝴蝶。——詩人:向科翰
四
即使你是腐爛的蘋果
我也不會把你拋棄
任你慢慢鉆進我的身體
在我的懷里發芽、生根
重新長成一片樹林
還給自然一片綠陰——詩人:曹熠洲
五
假如你是小羊
任你在我胸懷嬉戲
這里有清清的湖水
嫩綠的小草
你可以放心在湖邊喝水
盡情在草地上與伙伴相會,
無論你怎樣玩耍
都不用擔心狼的追捕——詩人:周之杰
六
即使你是小石塊,
我同樣會為你張開懷抱,
這里有松軟的泥土窩,
毛茸茸的草被,
你可以與小草自由聊天,
也可以自在地躺在石頭窩里睡覺,
讓你的生活,
變得平靜而安祥。 ——小詩人熊艷秋
七
即使你是小小的沙粒
我也給你自由和呵護
不論誰把你拋入大海
或者把你當球踢
我會助你跳進貝殼
經歷風雨的洗禮
獻給人們一顆顆美麗的珍珠 ——詩人肖雨童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11
《大地的話》是一首現代詩。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大地擬人化為母親,把它的默默奉獻精神化為詩的語言。抒發了大地母親博大的胸襟,母親般的寬容與慈愛,以及無私奉獻的情節。教學時,我通過以下兩條途徑,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
一、注重朗讀。新課標指出,語言內化要多讀書,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大地的話》這首詩采用了重章疊句,回環往復的寫作手法,由淺入深,步步推進,強化了大地母親的形象。全詩韻味十足,一氣呵成,瑯瑯上口,加上意象重疊,形成一種清新明快的音樂節奏美,特別適合朗讀。為此,教學時,我讓學生進行充分有效地讀書。通過自由讀,指名讀,范讀,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悟出詩中所蘊涵的情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二、讀寫結合。這首詩前四節的結構和語言風格基本相似。因此,我讓學生進行仿寫。有的學生寫到:假如你是落葉,我也不讓你心碎。這里有待哺的春泥,在等著你相會。你可以隨風飛揚,盡展你的豐姿,然后下墜。讓即將開墾的土壤,因你的飄落而增肥。通過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
《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 篇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學會本課的生字,認清字形,讀準字音,學會運用。
3、理解關鍵詞,理解課文,感悟作者情感。
4、能仿照詩歌結構,語言風格進行仿寫。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體會詩中蘊含的大地母親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難點:
能根據關鍵詞,理解詩意并仿寫。
課時布置:
兩課時
教具準備:
小黑板 自制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形,學會運用。
2、初讀詩歌,交流感受。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春天到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面對此情此景,你最想說什么?
引出課題《大地的話》,板書課題。
2、分析課題,提出問題
文章介紹的誰說的話?對誰說的?都說了些什么?
歸納同學提出的問題。
(二)帶著問題讀課文
要求
1、 邊讀邊圈畫生字。
2、根據自身的學習方法,學會生字。
3、自學匯報,課堂反饋。
(1)找出注音有誤的讀音并改正過來。
花蕊(ruì) 嫌棄(qiān) 墜落(duì)
(2)借助字典學會課文中的生詞。
(三)報交流
1、理解“清脆”“精靈”的意思。
2、本文共幾小節?每小節都講了什么?贊揚了大地母親什么精神呢?
3、再讀詩歌,回答問題。
4、小組討論,指名代表回答問題。
(四)帶感情朗讀,試著背誦詩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地母親廣博的胸襟,母親般的寬容與慈祥以及無私奉獻的情懷。
2、朗讀、質疑,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和感受詩歌的意思。
3、積累語言,能仿照詩歌結構,語言風格進行仿寫。
教具準備:
自制小鳥、草、魚、種子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復習引入
拿著自制的卡片上講臺朗讀喜歡的小節,看誰讀的最棒!
(二)討論
1、拿著你手中的卡片,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想對大家說什么?跟俺們講講你的煩惱。
2、大地對他們說了些什么?分別讀相關小節。
考慮:哪些詞語,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1)標出重點詞句。
(2)說一說你的感受。
(3)有感情地讀一讀。
重點點撥
(1)請到俺的懷里睡,這里有新鮮的空氣,軟綿綿的被。(平安、舒適)
(2)任你在俺胸前飛,這里有落腳的大樹,清清的湖水。(激勵)
(3)俺也要給你足夠的水。(關心、保護)(感受不同,答案不)
3、 導讀出真情實感。
4、師生一起合作仿寫。
假如俺是落葉
(三)學習結尾段,提高認識。
(1)讀本小節,你有什么感受?
(2)聯系上下文補充省略號內容。
(四)帶著感情,大聲朗讀課文。
以第四小節為例仿寫,同桌互讀,誰仿寫的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