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生命的壯歌》教案(精選4篇)
《17.生命的壯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一則自己喜歡的故事背下來。
2、會讀會寫本課10個生字,理解詞語“肆虐、束手待斃、肝膽俱裂”。
3、讀懂兩則小故事,感受螞蟻和羚羊的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中兩個難句的含義,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領悟課文所贊頌的獻身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讀,感知文章結構
1、這節課我們來共同學習第17課《生命的壯歌》,板題,學生齊讀課題。
2、預習課文時,你們有沒有發現這篇課文與其他的課文有什么不同?(一篇課文有兩個故事組成,(說出故事的名字)這兩個故事雖然題材不同,但是主題卻是一致的,這是這篇課文寫作上的獨特之處。)
二、學習“蟻國英雄”
(一)初讀感知
1、師: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個故事“蟻國英雄”。(板書──“蟻國英雄”)
2、螞蟻,在人們的印象中,它是非常弱小的,而在這里卻稱它們為英雄,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請大家拿起課文,自由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試著用自己的話概括故事起因、經過、結果。
3、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詞語,開火車指名讀,集體評價跟讀。
項鏈 丘陵 可憐 惋惜 火神肆虐 束手待斃 火舌舔動 肝膽俱裂
(2)指名分層讀課文,適時點撥指導。
(3)交流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草叢起火、蟻群被圍,抱團突圍、成功脫險。
(4)師小結課文的主要內容,點明:把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板書:了解大意)
(二)精讀感悟
1、理清了故事的線索,(課件)默讀課文,思考蟻國英雄是誰?畫出自己描寫它們英雄行為的句子,把自己的體會標注在旁邊。
2、指生讀,相機出示
a、蟻國英雄是誰?
b、描寫它們英雄行為的句子
(1)“可萬萬沒想到,這區區的弱者并沒有束手待斃,竟開始迅速地扭成一團,突然向著河岸的方向突圍。”的理解。(在危險面前的沉著、和團結)
(2)“蟻團在火舌舐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并不斷發出外層螞蟻被燒焦后爆烈的聲響,但是蟻團卻不見縮小。”
①引導學生抓住“火舌舐動”、“不斷發出”、“爆烈的聲響”等處體會火勢的兇猛、形勢的危急;抓住“越來越迅速地滾動”、“不見縮小”等處體會螞蟻的勇敢、堅定。(結合板書:火舌舐動)
螞蟻們遇到的危險情形,我們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
(岌岌可危、生命垂危、身餡囹圄、危在旦夕、面臨險境……)
過渡延展:中國的語言文字是多么的豐富,一個意思,可以用很多個詞來概括,
如果我們常做這樣的練習,我們的語言將會及其豐富。
(3)“這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松動絲毫,肝膽俱裂也不放松自己的崗位。”的理解
我們學過一個詞叫做“死而后已”它的意思是(一直到死才停止)。可是這些外層螞蟻到死也沒有松動絲毫。是什么支持著它們呢?(勇敢的精神、團結的力量、種族的生存)
(4)為什么稱外層的螞蟻為“蟻國英雄”?用上“因為……所以……”來說一說。
4、小結學法:品味詞句
(三)回歸整體,深化主題
1、學習了這則故事之后,老師還想讓大家用上些詞語形容螞蟻,現在你們會用哪些詞呢?出示卡片:的螞蟻
2、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課文的題目,在這個題目中哪個字的分量最重?你能不能用“壯”字組幾個最適合于這篇課文的詞語?(壯烈、悲壯、壯麗、雄壯等)
3帶著對蟻國英雄由衷的敬意再來自由的讀一讀這則感人的故事。(板書:朗讀感悟)
4、學法小結:剛才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蟻國英雄”,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學習的方法,依據板書總結:了解大意、品味詞句、朗讀感悟。
三、布置作業
運用學習“蟻國英雄”的方法,自學“生命橋”這則故事。
教材分析:
《生命的壯歌》是由“蟻國英雄”和“生命橋”兩個故事組成的感人肺腑的生命壯歌。“蟻國英雄”講的是一群螞蟻面對肆虐的火神扭成一團,在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的保護下沖出火海的故事;“生命橋”講的是一群羚羊在狩獵隊的追擊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橋,年輕羚羊秩序井然地飛躍懸崖以求生存的故事。這兩則小故事謳歌了區區弱者在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表現出的可貴的合作與獻身精神。
《17.生命的壯歌》教案 篇2
課程標準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知道對文章的理解來學習寫作方法,學會心理來描寫。事物過程的寫法。感悟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兩個故事,了解螞蟻和羚羊逃生不同的方法,感悟其中蘊含的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評價人物設計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出示生詞,觀察那些為一類,分別是描寫什么的。
二創設情境揭入課題
講述地震中發生的母女感人故事,體會生命的偉大,人與人之間有溫度,動物會不會這樣?今天我們一起聽聽螞蟻的故事。
三分析螞蟻形象
a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區區的弱者并沒有束手待斃,竟開始迅速地扭成一團,突然向著河岸的方向突圍。并沒有束手待斃”、“迅速地扭成一團”、“突圍”等處體會螞蟻的團結勇敢,萬萬沒有想到”、“竟”、“突然”等處,體會作者的驚喜之情
b、蟻團在火舌舐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并不斷發出外層螞蟻被燒焦后爆烈的聲響,但是蟻團卻不見縮小。”“火舌舐動”、“不斷發出”、“爆烈的聲響”等處體會火勢的兇猛。越來越迅速地滾動”、“不見縮小”等處體會螞蟻的勇敢
d:“顯然,這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松動分毫,肝膽俱裂也不放棄自己的崗位。”作者對螞蟻的贊頌、敬佩之情。
四感情升華
從外層螞蟻的壯舉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里又一次出現了蟻國英雄,現在你對作者稱螞蟻為英雄還有困惑嗎?你從這樣的稱呼中體會到了什么?老師還想讓大家用上些詞語形容螞蟻,現在你們會用哪些詞呢?帶著對蟻國英雄由衷的敬意再來讀一讀這則感人的故事。
五作業布置
從課外書中讓你了解的有關生命的故事寫一篇關于生命的作文。
生命橋
課程標準
((1)你從哪些句子中看出羚羊們的沉著冷靜?(學生讀句子,談體會)你覺得哪個詞最能體現出沉著冷靜?(幾分鐘以后)
(2)哪些句子能體現出老羚羊的勇于獻身的精神。(學生交流)在跳躍時,奇跡出現了,是怎樣的奇跡?(學生答:老羚羊的身子剛好出現在年輕羚羊的蹄下)剛好是湊巧嗎?不,是老羚羊早就估算好的,羚羊能估算的這么好,真是一個奇跡啊!但這一跳卻帶來了不同的結果,是什么?(生答:年輕羚羊輕巧的落在對面的懸崖邊,老羚羊筆直地墜入了山澗)同學們,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就不會再有,生命是美好的,更是寶貴的,但老羚羊卻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年輕羚羊生存的希望,讀到這里,你想對老羚羊說點什么?(生答:你太偉大了你真了不起)帶著我們的感動讀課文,讀出老羚羊勇于獻身的精神。(生讀課文)
(3)哪些句子看出團結合作?(生答:)哪幾個詞最能體現團結合作?(生答: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躍)同學們,面對強大的獵人,后面的羚羊最危險。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候老羚羊把生的希望留給年輕羚羊,自己卻從容赴死。這種以生命為代價的逃生方式是多么悲壯呀。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歌,讓我們一起為老羚羊唱起贊歌吧。(學生齊讀)
二、總結學習方法,自學《蟻國英雄》,交流。
學習提綱:
1、課文講了什么事?
2、劃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談體會。
3、感情朗讀。
學生交流學習所得
三、課外延伸
你還知道那些動物或人勇于獻身、團結合作的故事嗎?(生講收集的故事)
四、作業
收集、了解更多的關于動物或人勇于獻身、團結合作的故事
教學反思:
本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17課《生命的壯歌》,全文共有兩個小故事《蟻國英雄》、《生命橋》組成。兩個故事主題相似,都是用飽含深情的筆觸再現了自然界弱小生命逃生的本領,謳歌了動物們在生死攸關的時候所表現出的可貴的合作與獻身精神,讀起來震人心魄、扣人心弦。因此,教學中,主要通過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深入理解,體會外層螞蟻和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讓給他人,把死亡留給自己時從容不迫的獻身精神。這也是這篇課文的重點。
四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和自讀自悟能力。但學生自己的閱讀可能僅限于將課文讀通順,淺顯的理解內容。所以教授本文時我將重點放在學生最喜歡的故事《生命橋》上,第二個故事放給學生自學。
在導入時,我從課題的一個“壯”字中讓學生了解這里的壯是悲壯的意思,抓住這個字讓學生走進課文。先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讓孩子重點品讀能體現羚羊特點的句子,體會老羚羊的勇于獻身和團結合作,最后學習羚羊的這種精神。
學生在學習這個故事后,總結學習方法,根據學習方法自學另一個故事就簡單得多了。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在學生感受到老羚羊的特點板書時,浪費的時間太多。
2、學生讀書習慣培養不到位,聲音太小。
3、在體會老羚羊的獻身精神時,沒有進行體會感悟,直接指導朗讀效果差。
改進的措施:
1、培養孩子正確的站立讀書姿勢,訓練學生課堂上發言時聲音要響亮一些。
用更加富有激情的語言帶領學生走進故事情景當中,真正的感受到可貴的品質。
《17.生命的壯歌》教案 篇3
課題:第17課 課題名 《生命的壯歌》
課時數:2
教材解讀:(略)
學習目標:
a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
2、準確掌握生字新詞。
b類
1、朗讀課文,感受螞蟻和羚羊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2、體會側面烘托的表達效果,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c類
(無)
預習作業:
1、自學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思考課后練習4.
4、閱讀動物小說。
教學板塊
第一板塊——初讀課文,鞏固字詞【目標a\15分鐘】
1、揭示課題。
理解“壯”,怎樣的生命是悲壯的?
2、學生開火車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同時疏通部分字詞類基礎知識。
3、生字詞檢測。
第二板塊——細讀課文【目標b\40分鐘】
《蟻國英雄》
1、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故事?
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動?默讀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想一想:為什么這些內容能深深打動你的心?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好好讀一讀。
2、引導學生交流感受,并進行朗讀訓練。
重點指導:
☆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區區弱者并沒有束手待斃,竟開始迅速地扭成一團,突然向著河岸的方向突圍。
(1)你從這句中讀出了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螞蟻在危險面前的沉著和團結,并體會作者的驚喜之情,并指導朗讀。
(2)點撥:“弱”是與“強”相對而言的,現在對螞蟻的生命構成威脅的是什么?(大火)從文中找出表現火勢強盛的句子,并練習朗讀。
寫火勢的強盛有什么作用?寫我們的表現呢?
火神如此肆虐,形勢這樣危急,可作為區區弱者的小螞蟻并沒有束手待斃,相反,它們采取了團結逃生的方法。多機智的小螞蟻呀!讓我們帶著對它們的由衷贊嘆,再次好好地讀讀這個感人的句子
☆蟻團在火舌舐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并不斷發出外層螞蟻被灼焦后爆裂的聲響,但是蟻團卻不見縮小。
引導學生抓住“火舌舐動”“ 不斷發出”“ 爆裂的聲響”等處體會火勢的兇猛、形勢的危急;抓住“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 不見縮小”等處體會螞蟻的勇敢、堅定。
指導朗讀。
☆顯然,這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松動分毫,肝膽俱裂也不放棄自己的崗位。
說說這段文字為什么令你感動?理解“肝膽俱裂”。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從外層螞蟻的壯舉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為什么稱它們為“蟻國英雄”?
(3)再讀這句話,讀出作者對螞蟻的贊頌、敬佩之情。
3、引讀:(一會兒……)
想象螞蟻到達對岸后的情景。
生存的螞蟻會怎樣痛悼犧牲的螞蟻呢?
(默哀、掩埋尸體、蟻王講話:兄弟姐妹們,由于大家的團結合作,我們終于脫離了危險。然而,我們不能忘記,蟻國英雄們為了我們的生命安全,自己卻犧牲了。我提議向它們致默哀。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精誠團結,更好地把我們的工作做好,以告慰蟻國英雄的在天之靈。蟻國英雄們,安息吧……)
4、練習背誦課文。
《生命橋》
1、自由朗讀第1節,想象羚羊的處境。
引導交流:
(1)你覺得羚羊的處境怎樣?(走投無路、走上了絕路、無可奈何、九死一生、千鈞一發)
(2)出示: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走到了懸崖邊。
引導想象:老羚羊“叫”了一聲,你們聽懂了嗎?誰根據這一節的內容翻譯一下?
(老羚羊:孩子們,別怕!來,你先后退再奔跑著向懸崖對面跳過去,我跟著跳,讓你在我背上一蹬,你就會落到對面懸崖邊上了。
小羚羊:知道了,媽媽。但這樣做,你不是要喪命嗎?
老羚羊:事不宜遲,別想那么多了!快跳呀!)
那么它們是怎么配合的呢?
(3)讀一讀,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交流后,出示填空題:
老羚羊和年輕羚羊跳的目的不同:一個是(為年輕羚羊架起生命橋),一個是(為了脫離危險,求得生存);跳的方法不同,從時間來說,一個(先跳),一個(后跳);從高度來說,一個(跳得高些),一個(跳得低一些);從落腳點來說,一個(落在半空),一個(落在老羚羊背上)。從跳的結果來說:一個(獻出了生命),一個(脫離了危險)。由此可見,老羚羊具有(勇于獻身)的精神。
2、學生朗讀第3節,邊讀邊想象那一座座“生命橋”,并畫出使自己受感動的句子。
引導交流:
(1)緊接著,一對對羚羊……快速飛躍。
(兩個“沒有”意味著排在后面的羚羊要冒著被獵人打死的危險,這說明老羚羊心中想著“他人”的獻身精神激勵了年輕羚羊,年輕羚羊也心中想著“他人”,心中裝著集體,它們身上都表現出可貴的團結協作精神。)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頓時……生命橋。
為什么把羚羊跳躍時所劃出的一道道弧線比作“生命橋”?(這是用老羚羊的生命筑成的橋,這是給小羚羊生命的橋。)
為什么說這座橋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橋墩的?(年輕羚羊的成功飛躍是以老羚羊的生命作為代價的。如果沒有老羚羊墜入山澗前的那一剎那的支撐,年輕的羚羊就不能完成第二次飛躍而獲得新生。所以說老羚羊的死亡是橋墩,架起了年輕羚羊的生命橋。)
3、指導讀好這兩句話。
4、讀最后一句,想想這是為什么?獵人可能想什么?寫獵人的表現有什么作用?
5、引導想象,升華感情。
a、小羚羊踏著用老羚羊生命筑成的橋墩,終于脫險了,到達對面的懸崖邊。面對為了自己生存而墜入山澗的老羚羊,小羚羊想些什么,說些什么?請寫下來。
b、出示:展開想象,接下去寫。
小羚羊站在懸崖邊,一起哀悼老羚羊,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
6、學生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板塊——側面描寫練習【目標b\25分鐘】
1、……同學生病了,(……)他堅持參加了期中考試,只見(……)
2、今天,老師給我們講了感動中國人物何玥的故事……講到這里,老師……同學們……
附:
何玥,女,12歲,廣西桂林人,小學生。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2012年11月腦死亡。在她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3個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雖然我們的女兒沒了,但我們幫她完成了心愿,我們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從走上舞臺的那一刻起,就幾度泣不成聲。
去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之時,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復發,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在聽說生命只剩3個月時,何玥做出了父母親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
那天,何玥對剛打工回家的父親說的第一句話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嚇了一大跳的父親把何玥罵了一頓,因為按桂林老家的風俗,人死后尸體被剖開無異于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終,爸爸媽媽含淚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時10分,小何玥在醫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時,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里,何玥一直是個品學兼優有愛心的孩子。家里滿滿一面墻貼著“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曾讓父母捐出一個月的工資。被查出腦瘤后,學校為她捐錢,她卻要把錢捐給更需要的人……
為了給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經欠下了10萬元的債務。但為了完成女兒的遺愿,他們拒絕了器官捐獻的補貼,也從未主動找過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們想以最美的方式,實現女兒的“最美愿望”。
《17.生命的壯歌》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蟻國英雄》。
2.學會本則故事中的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3.讀懂小故事,感受螞蟻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資料鏈接:
束手待斃:捆起自己的雙手等死。比喻遇到困難或危險不積極想辦法應對,而是消極等待死亡或失敗。
肝膽俱裂:比喻竭盡忠心,不怕犧牲。在文中的“肝膽俱裂”還指外層螞蟻被燒焦而身體爆裂卻仍放棄自己的崗位。
預習學案
1.讀課文,完成下列任務。
a.標好小節。
b.畫出生字詞。
2.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詞義。
a.抄寫生字詞,給生字注音。
b.重點詞語我理解。(在課文中標出這些詞語并作批注)
【學習建議:邊讀課文邊畫出生詞,對讀音、寫法易錯的字詞仔細分析,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3.了解文章結構,概括段落大意。
預習反饋:
1.小組內交流難讀難寫的生字詞。
2.每組同學代表匯報學習生字新詞的情況,其他小組補充。
3. 自由讀《“蟻國英雄”》,把故事讀正確、讀通順。
4. 試述故事大意。
導學案
合作探究:
1. 默讀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深深地打動了你?把這些內容畫下來,帶著感情讀一讀,仔細體會體會,可以在文字的空白處寫寫自己的感受。
2.默讀課文,勾畫出羚羊最令你感動的行為。
3. 讀一讀勾畫的句子,用心讀出感悟。
4. 想一想,寫下自己感動的原因。
5. 這座奇特的橋,為什么被稱作“生命橋”?
課堂檢測: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在括號里填序號):
1.臨河( ):①來到;②靠近;③將要;④照著字畫摹仿。
2.束手待斃( ):①捆、系;②量詞;③聚集成一條東西。
3.肆虐( ):①“四”的大寫;②不顧一切,任意妄為;③店鋪。
理解字在詞語中的意思,進而理解詞語的意思,學會解釋加點字的方法。
二、按課文內容填空。
1. 顯然,這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 ),( )也不( )。
2. “肝膽俱裂”的意思是( ),稱螞蟻為“蟻國英雄”是因為( )
三、蟻團終于沖出了火海,就真的脫險了嗎?作者在最后用了一個省略號,是指什么?請同學們想象,自己就是一位蟻國英雄,在蟻團沖進河流后,你們是怎么做的呢?請動筆寫下來。(另附紙)
1. 自讀“生命橋”故事,概括故事內容。
2. 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情節,寫出自己的感悟。
課后作業:
1.讀課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蟻國英雄》和《生命橋》這兩則故事題材不同,但都蘊涵著 的可貴精神。
2. 請在下面成語的空缺處填上昆蟲名,再想想這些成語的意思。
( )絲 馬 跡 雕( )小技 ( )( )憾樹
( )臂 當 車 螳 螂 捕 ( ) ( )( )點水
噤 若 寒( ) 飛( )撲 火 囊( )映雪
3. 故事結束了,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內心又有何感受呢?同學們,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都曾有許許多多英雄楷模涌現,他們身上正是有著螞蟻的這種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你想到了誰?請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