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墨梅》教學設計(精選18篇)

《墨梅》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18

《墨梅》教學設計(精選18篇)

《墨梅》教學設計 篇1

  之一

  備課人:錢敏高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自讀自悟,能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 憑借古詩詩句,感受古詩美的意境,是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1 課前請學生搜集王冕的資料

  2 制作好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課前請一學生介紹一下本首詩的作者——王冕

  一、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冕寫的《墨梅》(電腦出示全文),先聽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

  二、1、你們也試著讀讀,看看能否讀通,開始。

  2、好,能讀通嗎?那錢老師來考考大家(電腦出示詞語)。

  吾家洗硯淡墨痕乾坤

  誰來讀一下,讀對了其余同學跟讀兩遍。

  3、齊讀古詩。

  三、看來通過第一遍讀大家已經把這首古詩讀通了,收獲挺大的。

  下面,錢老師再讓大家大聲地、自由地讀讀這首詩,看看自己能讀懂哪些,當然有問題也可提出來,好不好?開始

  四、大家讀得很認真,有收獲嗎?也有問題吧?這樣,錢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把你的收獲(當然也包括問題)在小組里交流交流、討論討論,你們說好不好?暢所欲言吧!

  ……

  五、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熱烈,有幾個小組特別的投入,錢老師要表揚他們。下面,我們就來匯報一下討論的結果。

  ……

  還有沒有什么疑問?錢老師有一些問題,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請同學們仔細看圖(電腦出示《墨梅》圖),這畫的梅花有什么特點?

  2、看著這樸實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長繪畫,他為什么尤其喜歡畫梅花呢?

  4、王冕自學成才,鄙視權貴,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操?

  5、對啊,這素潔的梅花不正是詩人鄙視俗流,貞潔自守高尚情操的寫照嗎?

  七、同學們,再讓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從中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八、說說本首詩與《石灰吟》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

  九、欣賞課外的兩首托物言志的古詩,學生進行自讀自悟(電腦出示兩首古詩)。

  梅花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墨梅》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詩中“硯、冕、乾、坤”這樣四個生字,理解“墨梅、洗硯池、淡墨痕、好顏色、清氣、滿乾坤”等詞。

  2.能借助工具書自己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3.能聯系詩人的生平,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己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重 點能借助工具書自己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難 點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己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梅花歷來是詩人們吟誦的對象。一二年級時,我們讀王安石的《梅花》(齊讀)五年級時我們讀《雪梅》(齊背)這節課,我們讀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的《墨梅》,說到王冕,他還是我們家鄉人呢?(學生補充注釋處的內容)

  你對這個詩題“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工畫梅。他曾在自己隱居的居所旁種梅千株,稱為“梅花屋”。而說到“墨梅”,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北宋時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創作了用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所以“墨梅”其實就是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王冕畫過許多幅墨梅,畫家不僅喜歡畫畫,還喜歡在畫面空白處題上一首詩,幾句話,以留下當時的心情感受。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詩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畫的詩。

  二、初讀古詩,讀準古詩。

  1.齊讀,讀準確。

  2.指讀,讀準確。

  3.再讀,讀出節奏來。

  4.讀出平仄變化來。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三、解釋古詩。

  1.王冕畫中的這株梅花長在哪里?

  2.為何把池子稱為“洗硯池”呢?(補充:寫字、畫畫后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3.讀著這首詩,想著畫中的梅花,你看到這株梅花了嗎?喜歡這株梅花嗎?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詩:

  “朵朵花開淡墨痕”

  花開時那花兒的顏色(不濃艷),就像(用含著許多水的墨汁點染上去)一樣。既沒有(桃花那樣嬌艷),也沒有(杏花那樣如霞般粉紅)。[可讓學生填寫。]

  朗讀表現花開色淡如墨痕的樣子。

  “只留清氣滿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處,聞到那香氣了嗎?(在對話中體會“滿乾坤”中無處沒有,無人不知的意蘊。)可這樣設置對話:你現在站在小溪頭,鼻翼間卻有香氣飄逸;你現在來到了林間,那香氣依然追隨。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間依然還有那梅花的香味在縈繞。無論何時,無論何處,每個人都能聞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讀,表現梅花的香氣到處都是的情景。

  我想問問大家,你聞到的是怎樣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氣”,聯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梔子花的香,比較體會其中那種淡淡的、幽幽的、靜靜的特點,并能用“清”來組詞,如“清幽、清淡、清雅”等來形容梅香。)

  這種梅香,在王安石的詩中用另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暗香”(讀王安石的《梅花》)

  朗讀表現梅香清雅的特點。

  小結:這梅,色淡、氣清。

  “不要人夸好顏色”

  知道句中的“顏色”指梅花的色彩。

  體會梅花品格的高貴、高潔,不在意別人的夸耀,更不需要別人的奉承。

  5.朗讀,讀出梅花的特點,讀出自己對梅花的喜愛。

  6.背誦古詩。

  四、深入體會詩意。

  1.王冕為何如此喜歡梅花呢?為何種梅三千株,還自稱為“梅花屋主”?讀了這首詩,你知道原因了嗎?

  2.交流,知道王冕喜歡的是梅的高潔、清雅,不計名利的品格。

  3.補充王冕的生平資料。(詳見附件)

  4.讀著這些王冕的生平簡介,你是否對王冕,對這墨梅有了更深的體會?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與“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學們,王冕寫《墨梅》這首詩,僅僅是為了表現梅花的淡雅高潔的品性嗎?(不是的,他更是為了通過這首詩來表述自己的胸懷,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潔、表露了自己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賞的性格。)

  7.這首詩講述的其實是自己的志趣,志向。這就是“詩言志”。

  8.讓我們再來朗讀這首詩,讀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貴品性來。

  五、布置作業:

  默寫古詩。

  寫一段評價梅花或王冕的話。

《墨梅》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題畫詩,是詩人為自己所畫的墨梅而題寫的。全詩表達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貞純潔的品格。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3、了解詩歌的大意,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領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首詩,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領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讀了那么多的書,老師考你們幾個課外知識怎么樣?1、“歲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關“歲寒三友”的詩句嗎?(指生背)

  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欣賞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讀課題

  二、讀詩

  1、打開課本,自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檢查讀。

  2、古人寫詩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標準的七言絕句。這首詩寫出來,不僅要讀,還要吟唱,七言絕句的節奏一般是///

  請同學們試著有節奏地來讀這首詩,讀出詩的韻味。自由練習,再指讀,齊讀。

  三、解詩

  下面,老師給同學們一段時間,結合書上注釋,自學這首詩。看自己能讀懂多少,把讀懂的內容用鉛筆寫在書上,把自己讀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學。

  2、小組內交流,并討論不懂的問題。

  3、全班交流:

  a、①結合注釋能理解的重點詞有:

  淡墨、痕、清氣、乾坤

  ②交流每句詩的意思。師小結:這是一首題畫詩,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畫的一株盛開的梅花。

  ③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④帶著對這首詩的理解自由讀讀這首詩。

  b、師引導: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小進,大疑則大進。讀懂了這么多,沒有什么讀不懂的地方嗎?

  可能提出的問題:

  ①作者為什么要畫“墨梅”,而不畫鮮艷的梅花?

  ②這是一幅畫,詩中為什么說是“只留清氣滿乾坤”?

  ③為什么說“不要人夸好顏色”?

  ……

  師小結:這些問題提得好,可見同學們讀詩時動了腦筋,有“大疑”必有“大進”,這就是會讀書。當然,同學們不用著急,通過下面的學習,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四、品詩

  1、品“淡墨”

  ①同學們,誰見過盛開的梅花?老師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賞?(課件:幾幅盛開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樣子?你能用上一、兩個詞描述一下嗎?

  ②王冕筆下的梅花從外表上看給了你什么樣的印象?默讀前兩句詩,思考一下。

  生說:淡墨;痕跡一般淺;顏色不夠驕人……

  ③師點課件,出示《墨梅圖》。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圖》,仔細觀察一下,這淡淡的墨梅又給了你怎樣的感覺?

  生說:素潔、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氣……

  ④指導朗讀:你們說的老師深有同感。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指讀。

  指點:“淡墨痕”淡雅的,要讀得輕一點。

  2、品“清氣”

  過渡:同學們,這梅花如此淺淡,貌不驚人,從沒引起過別人的注意,從沒受到過別人的夸贊,但它卻在洗硯池邊不畏嚴寒地怒放著,呈現出勃勃生機。

  ①老師這兒有一個問題不懂,“墨梅”這樣做心里是怎樣想的?揣摩一下,誰來幫一幫老師?

  指生說。

  現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顏色”了嗎?指生說。

  ②正如詩中所說(課件出示詩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謝謝同學們,在你們的幫助下,老師讀懂了“墨梅”。

  師引讀:

  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讀

  這真是一株灑脫、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讀

  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齊聲讀

  3、品讀

  過渡:(對照板書)這梅花是痕跡一般的淡墨色,但卻素潔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這是一幅畫呀,“詩中為什么說是‘只留清氣滿乾坤’”?誰已經明白你們提出的問題了?生回答。

  ①請同學們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讀,讓墨梅的形象走進你的心中吧。生自讀。

  ②把書扣在桌上,閉上眼睛,讓你的思維跨越時空,讓你的想像飛起來,飛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師的語氣要飽含深情,有一種靜謐之感)。

  (配樂)

  師引讀:

  淡墨色的梅花開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潔啊!指一生讀。

  淡淡的清香彌漫在小院子里,充滿了天地間,也飄到了我們的教室里,讓我們靜心聞一聞吧。指一生讀。

  五、品詩人

  過渡:看得出同學們都陶醉于這梅香中了。回憶一下前面學過的《竹石》、《石灰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墨梅》與這兩首詩對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處?(板書: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師: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師相信你們對這首詩的思想內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況,你們的感悟會更深!

  課件出示:王冕資料。指生讀

  師: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傾注筆端,揮毫潑墨,暈染出一幅幅驚世之作。至此,墨梅與作者之間的聯系你讀懂了嗎?(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達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師小結:對呀!王冕曾說: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作者已與墨梅融為一體,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3、現在讓我們回到課始提到的問題:

  指名提出問題的同學:你明白作者為什么畫“墨梅”了嗎?生回答。

  師評:你們真正讀懂了《墨梅》,讀懂了王冕,老師很高興。

  4、升華讀:同學們,看著這幅墨梅圖,你有什么心里話想對墨梅、對王冕說嗎?

  指生說,該生接著讀出自己的情感。

  師:同學們,讓我們把千般喜歡、萬般敬佩化成一首詩,表達出對墨梅對王冕的由衷贊美吧!

  齊誦《墨梅》!

  六、作業:搜集有關“歲寒三友”的詩句,辦一期以“歲寒三友”為主題的小報。

  七、板書設計:

  墨梅

  墨梅———借物喻人———王冕

  淡墨———借物言志———不與世俗

  清氣          同流合污

《墨梅》教學設計 篇4

  1. 墨梅:水墨畫的梅花。

  2. 洗硯池:寫字、畫畫后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簡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就是水墨畫的梅花。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開頭兩句“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直接描寫墨梅。畫中小池邊的梅樹,花朵盛開,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的。“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

  三、四兩句盛贊墨梅的高風亮節。它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并不嬌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夸獎,只愿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于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愿巴結權貴,于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志。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贊譽梅花,實際上是贊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教學設計 篇5

  前不久,我在常州電視臺某新聞欄目看到,有學生反應,蘇教版新版第九冊第三課《古詩兩首》中《墨梅》課文內容與舊版不同,區教研室趙主任作了解答。我頗感興趣,于是在網上搜索到《墨梅圖》圖片資料,根據原作,校注如下:     蘇教版第九冊第三課《古詩兩首》,選入明代于謙《石灰吟》與元代王冕《墨梅》兩首古詩。2004年第6版及以前各版教材中《墨梅》內容為: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2005年第7版教材中《墨梅》內容為: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有人質疑,為何四句詩,有三處不同,究竟孰為正宗。其實此事很好解決,只要看一下王冕題有此詩的《墨梅圖》就清楚了。此畫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如圖:   按圖,所題詩句為:吾家洗研池頭樹,箇箇華開澹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其中“頭、樹、箇、華、開、誇、氣”為繁體字,簡化后詩句為:吾家洗研池頭樹,個個華開澹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研”——硯”,假借字,《后漢書·班超傳》:“安能久事筆研間乎?”“華(華)”——“花”,異體字,《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澹”——“淡”,假借字,杜甫《兩當縣吳十侍御江上宅》:“塞城朝煙澹”。這樣看來,為了方便小學生閱讀,或便于在民間流傳。也可將“研、華、澹”三字改為“硯、花、淡”,并不會改變古詩的原意。也許2005年蘇教版的課文,正是這樣改出來的吧。這里比較有爭議的還有兩處,一是“好顏色”與“顏色好”,一是“流”與“留”。我們先說字。“流”與“留”并非假借字,意思完全不同,不可通假。留,尚存也,亡而未盡之意。《石灰吟》中“要留清白在人間”之“留”字,承上句“粉身碎骨”而言。《墨梅圖》上,其花灼灼,并未零落成泥,故下句不可用“留”字。流,溢也,氣盈而動謂之流。故云“流清氣”以“滿乾坤”。此一“流”字,墨香與花氣共撲面,意境全出。“好顏色”與“顏色好”,在意思上沒有多大差別,只是語法構成不同,并不影響詩意。如果一定要在意思加以甄別,就沒有多大意義了。這里來談一談詩律。 原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好像是出律了,因為這句的格律本應為“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必須平聲,而“好顏色”是“仄平仄”,看起來不合律。如果改成“顏色好”,就正好是“平仄仄”,不但讀起來氣息通暢,而且詩意并無多大變化,所以有些版本在流傳時就改成了“不要人夸顏色好”。那么是不是王冕的詩真的出律了呢?對于古代的文人來說,是不太可能犯這種底級錯誤的。王冕的原句并未出律,而是用了“拗救”。此句第五字用了仄聲字,稱為“拗”,第六字就必須用平聲字來救,否則就“犯孤平”了。所以“好顏色”并未出律。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中“正是江南好風景”句,也屬這種情況。

《墨梅》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硯、痕。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能借助注釋、結合圖畫、展開想象,理解詩句地意思,感受詩人鄙薄流俗地情懷和他不向世俗獻媚地高尚情操。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和人品。

  教學重難點: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和人品。理解本圖題詩的詩情畫意。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潔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歷代有志之士,謳歌梅禮贊梅,從題目上,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王冕的《墨梅圖題詩》正是詠梅,贊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們一起來體味那絕美的詩篇。

  二、初步感知。

  引導學生回憶《王冕學畫》的內容;朗誦詩歌,熟讀成誦。

  三、講解詩意。

  (1)教師范讀。

  (2)指名學生讀。

  (3)學生借助字典、辭典進行自學。(初步理解字在詩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師點撥前兩句: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c.理解詩句的意思。(我家洗硯池邊的這棵梅樹,朵朵花開顯出淡淡的墨痕。)

  d.進一步理解。

  這兩句詩寫了梅的什么特點?

  從哪個詞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應該怎樣讀出來呢?(自由讀、指名讀、評讀)讀至此,產生疑問——難道梅只有這樣一個特點嗎?

  e.教師點撥后兩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5)用學習前兩句的方法學習后兩句。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墨梅還有什么特點?(清香的氣味)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點進行描寫?(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氣味。)作者這樣描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詩人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梅花的特點,表現了詩人的情懷?

  3、朗讀全詩。

  四、拓展訓練:組織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梅花的詩句,繪畫作品

  五、回顧反思:

  “歲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樣的精神

《墨梅》教學設計 篇7

  目標預設:

  1.掌握字詞,了解大意,感情朗讀背誦,

  2.體會詩人的情感及作者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重難點:感情誦讀,體會詩人的情感及作者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過程:

  一、導入:

  1.回憶背誦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

  2.交流資料:

  王冕資料

  本詩:托物寫志的題畫詩。

  二、讀詩(達到:準)。

  1.自由讀   指名讀  會讀的讀   師范讀   齊讀。

  2.引導理解:“硯、乾坤”并記憶。

  3.指導讀好題目,作者,并標出詩之間的停頓。

  三、再讀詩。(達到:懂)

  1.看下面注釋,讀詩、理解。

  2.匯報:自由談理解。

  3.提出疑難:互相結伴解決。

  4.指導總結理解方法:結合注釋,聯系生活及當時背景,加上想象。

  5.連起來說詩意。

  四、品味讀。(達到:美讀)

  1.自由讀,那句詩給你感覺最深、淡為什么?并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2.匯報交流,相機引。

  [1]后兩句:最能抒發作者的情感(不以追求色彩艷麗討好別人。做純潔、高尚之梅的人)。

  板書:梅     人(清氣滿乾坤)

  [2]前兩句:世上有墨梅嗎?(沒,作者自己畫的墨梅)

  小結:清雅、淡雅、素雅、清氣……這梅是“天然雕飾而成”。(板書:花開淡漠痕)

  [3]作者贊賞梅花嗎?討論。

  歸納:前兩句寫自己畫梅的特點,后兩句借梅詠人。拖物言志:像梅花一樣有清氣。

  [4]誦讀。(節奏、停頓)

  五、總結,延伸。

  1.寫梅花的詩:《梅花》

  2.拖物言志的詩:《竹石》

  3.作業

  抄寫、默寫本詩。

《墨梅》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詩句中的詞語,能夠知道古詩的意思.

  3.背誦古詩,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練精美和意境的優美深遠,體會詩人借物言志表達的情懷和志向.

  教學過程

  一,導入古詩,激發誦讀的情趣

  1.同學們,從很小的時候起,我們就誦讀過許多古詩,大家可以隨意的吟出一兩句嗎

  2.在剛才同學們吟頌的古詩中,詩人或是借物抒懷,或是托物言志,表達的了詩人豐富的感情,遠大的志向,高尚的節操.古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詩言志,歌詠懷."在古詩中就有不少以詩言志的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我們來看——

  板書:

  石灰吟 明 于謙

  墨 梅 元 王冕

  3.請一位同學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首古詩.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1.學生借助課后生字表和工具書朗讀古詩,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

  2.出示兩首古詩,請學生朗讀,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1)重點指導學生讀準下列詞語:焚燒,吾家,乾坤.

  (2)注意指導學生朗讀古詩時正確地停頓,體會古詩的音律美.

  3.通過自主學習,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字典等工具書和古詩方面的書籍資料自學兩首古詩,對自己認為重要的和

  不理解的字詞進行注解,標注在書上空白處.

  (2)同桌進行交流,討論,相互幫助,大致說說古詩句的意思.

  可以把有困難的地方,并做上記號.

  4.學生匯報學習收獲,教師重點檢查對"若等閑"和"乾坤"意思的理解.

  5.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學生再朗讀古詩.

  三,品析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懷

  1.學了這兩首詩,你還有什么疑問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歸納梳理學生的質疑.

  3.提問:兩位詩人分別贊美了石灰和墨梅怎樣的品格 他們又借此抒發了自己怎樣的情懷呢

  4.出示《石灰吟》,重點學習.

  (1)這兩首古詩,哪些詞語描寫了石頭經歷的磨練和苦難

  (2)對此你的感受是什么 說說,讀讀.

  (3)再說說自己的感受.

  (4)石頭之所以如此堅貞是為了什么呢 你對"清白"一詞有何理解 (由清白的顏色引申到高潔純真的品行和潔身自好的人格.)

  5.出示《墨梅》,重點學習

  出示《墨梅圖》:畫面上橫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與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當,層次清晰;花用淡墨點染,花瓣和花蕊用濃墨勾點,顯得格外清新秀麗.畫上題詩:"吾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詩畫相配.

  (1)看了圖畫上的墨梅,你知道了"淡墨痕"與"顏色好"的意思了嗎

  (2)再讀讀詩,看看畫,你聞到了墨梅的氣息了嗎

  (3)對"清氣"一詞,你是如何理解的 在現實生活中,你知道的"清氣"有哪些

  (4)那么,王冕借墨梅表達了他追求的是怎樣的一種"清氣"呢

  6.兩首古詩,兩種事物,兩位詩人,你找到了他們之間的共同之處了嗎

  7.你最為欣賞的是什么 再用誦讀的方式來表達表達.

  四,出示古詩,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了兩首托物言志的古詩,請同學來背誦.

  2.你們還知道這樣的古詩嗎 出示幾首托物言志的古詩作為欣賞和積累.教師誦讀.

  《竹石》(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馬詩》(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寒菊》(鄭思肖):"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3.有興趣的同學可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了解詩人所言的志向是什么.

《墨梅》教學設計 篇9

  《墨梅》教學設計一

  作者:上虞市實驗小學  湯金華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08

  《墨梅》教學設計

  設計者:上虞市實驗小學湯金華

  教學目標

  1.學會詩中“硯、冕、乾、坤”這樣四個生字,理解“墨梅、洗硯池、淡墨痕、好顏色、清氣、滿乾坤”等詞。

  2.能借助工具書自己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3.能聯系詩人的生平,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己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能借助工具書自己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己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梅花歷來是詩人們吟誦的對象。一二年級時,我們讀王安石的《梅花》(齊讀)五年級時我們讀《雪梅》(齊背)這節課,我們讀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的《墨梅》,說到王冕,他還是我們家鄉人呢?(學生補充注釋處的內容)

  你對這個詩題“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工畫梅。他曾在自己隱居的居所旁種梅千株,稱為“梅花屋”。而說到“墨梅”,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北宋時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創作了用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所以“墨梅”其實就是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王冕畫過許多幅墨梅,畫家不僅喜歡畫畫,還喜歡在畫面空白處題上一首詩,幾句話,以留下當時的心情感受。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詩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畫的詩。

  二、初讀古詩,讀準古詩。

  1.齊讀,讀準確。

  2.指讀,讀準確。

  3.再讀,讀出節奏來。

  4.讀出平仄變化來。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三、解釋古詩。

  1.王冕畫中的這株梅花長在哪里?

  2.為何把池子稱為“洗硯池”呢?(補充:寫字、畫畫后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3.讀著這首詩,想著畫中的梅花,你看到這株梅花了嗎?喜歡這株梅花嗎?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詩:

  “朵朵花開淡墨痕”

  花開時那花兒的顏色(不濃艷),就像(用含著許多水的墨汁點染上去)一樣。既沒有(桃花那樣嬌艷),也沒有(杏花那樣如霞般粉紅)。[可讓學生填寫。]

  朗讀表現花開色淡如墨痕的樣子。

  “只留清氣滿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處,聞到那香氣了嗎?(在對話中體會“滿乾坤”中無處沒有,無人不知的意蘊。)可這樣設置對話:你現在站在小溪頭,鼻翼間卻有香氣飄逸;你現在來到了林間,那香氣依然追隨。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間依然還有那梅花的香味在縈繞。無論何時,無論何處,每個人都能聞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讀,表現梅花的香氣到處都是的情景。

  我想問問大家,你聞到的是怎樣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氣”,聯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梔子花的香,比較體會其中那種淡淡的、幽幽的、靜靜的特點,并能用“清”來組詞,如“清幽、清淡、清雅”等來形容梅香。)

  這種梅香,在王安石的詩中用另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暗香”(讀王安石的《梅花》)

  朗讀表現梅香清雅的特點。

  小結:這梅,色淡、氣清。

  “不要人夸好顏色”

  知道句中的“顏色”指梅花的色彩。

  體會梅花品格的高貴、高潔,不在意別人的夸耀,更不需要別人的奉承。

  5.朗讀,讀出梅花的特點,讀出自己對梅花的喜愛。

  6.背誦古詩。

  四、深入體會詩意。

  1.王冕為何如此喜歡梅花呢?為何種梅三千株,還自稱為“梅花屋主”?讀了這首詩,你知道原因了嗎?

  2.交流,知道王冕喜歡的是梅的高潔、清雅,不計名利的品格。

  3.補充王冕的生平資料。(詳見附件)

  4.讀著這些王冕的生平簡介,你是否對王冕,對這墨梅有了更深的體會?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與“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學們,王冕寫《墨梅》這首詩,僅僅是為了表現梅花的淡雅高潔的品性嗎?(不是的,他更是為了通過這首詩來表述自己的胸懷,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潔、表露了自己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賞的性格。)

  7.這首詩講述的其實是自己的志趣,志向。這就是“詩言志”。

  8.讓我們再來朗讀這首詩,讀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貴品性來。

  五、布置作業:

  默寫古詩。

  寫一段評價梅花或王冕的話。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墨梅》教學設計 篇10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9

  教《墨梅》有感

  本學期開學,我翻開第九冊語文書后,驚奇地發現《墨梅》一詩的文字變了:“朵朵花開”改成了“個個花開”;“顏色好”改成“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中的“留”改成“流”。一篇文章略作改動不足為奇,可一首詩總共才二十八個字,全詩竟改了六個字,怎能不令人困惑?

  最令人頭疼的是這首詩在《古詩文七十首》中有,很多學生都背得出來,新版教科書《墨梅》一詩的文字為何跟過去不同?應該怎樣給學生講呢?

  為了弄懂其中的原由,我去查閱了許多資料,原來這首詩在其流傳的過程中,由于經過多次抄寫、翻刻,幾個版本文字上出現了差異,即所謂“版本異文”。值得慶幸的是,王冕《墨梅圖》的真跡仍然存世。圖上的題畫詩是王冕自己的筆跡,應認為是最權威的版本,所以教材選擇了這個版本。

  “個”,古代寫作“箇”。《說文》:“箇,竹枚也,從竹,固聲。”竹枚是古人用于計算的工具,是許多長條形的竹片兒。后引申為物量詞。最初只是用于計算竹子的單位,唐代以后,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如“兩箇黃鸝鳴翠柳”,是用于計算鳥類。在這首詩中,則是用于計算花朵。那時的語言習慣就是如此,是不可以以今律古的。

  在教學的過程中,最難理解的一個字是“流”,我讓學生由詩句聯想到一個詞——芳香流溢,并讓學生說說這里的“流”應這樣理解,學生很快理解了它的意思——這兒的是流溢的意思,是說梅花可貴的清氣流溢人間。并讓學生品味“流”與“留”哪個更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id=797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墨梅》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墨梅》。

  2、學會“硯”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4、積累關于梅的詩句,感受古人對梅的情結。

  教學重點:理解古詩的詞語,并說說詩句意思。

  教學難點:感受古詩意境,體會作者貞節自守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會讀詩

  1、 (幻燈出示課題,播放音樂《梅花三弄》)伴隨著這首古樸典雅的古箏曲《梅花三弄》,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墨梅》。

  2、作者王冕,簡介作者。(幻燈)

  3、一讀:自由讀詩,反復讀,要做到字正腔圓,讀通讀順。

  指名讀,講解生字讀音“硯”,“乾坤”

  二讀:光把詩的字音讀準還遠遠不夠,還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讀出節奏來,讀出味道來。再指名讀,注意速度。

  三讀:師生合作讀,前四個字你們讀,后三個字我讀。味道出來了。再換讀。

  老師讀題目,作者,生讀全詩。

  二、讀懂詩

  1、要想讀得更原汁原味,還要讀懂詩的意思。同學們邊讀邊琢磨,看看每個詞每句話的意思都懂嗎,遇到自己不懂的詞語和別人交流。然后試著把每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2、質疑:有沒有什么不懂的?

  3、理解“墨梅”:(出示幻燈)梅花有紅色、粉色、白色等顏色,墨梅指的是只用黑色水墨畫成的梅。王冕愛梅,且擅長畫梅,素有“畫梅圣手之稱”,我們一起來欣賞他晚年的巔峰之作——《墨梅圖》

  (介紹題畫詩。)這是一首題畫詩,題畫詩,就是在中國畫的空白處,往往由畫家本人或他人題上一首詩,抒發作者的感情,詠嘆畫面的意境。從而形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比較熟悉的蘇軾的詩《惠崇》(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就是一首題畫詩,只不過這是蘇軾描繪的是惠崇和尚的畫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這株墨梅的?

  讀一二句。在哪兒?理解“洗硯池”(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邊練習書法,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這里借用這個典故而成“洗硯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黑色,沒有濃妝艷抹,沒有鮮艷的色彩)“痕”進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極點,簡直若有若無,使人對其產生了輕靈飄逸的感受。

  讀三四句,說意思。“清氣”“乾坤”

  說全詩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詩里,再詩讀,是不是詩味更濃了?

  三、悟梅魂

  1、墨梅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詩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點來寫的?你能找到詩中的關鍵詞句嗎?

  板書:墨痕——淡 (清雅素淡) 清氣——滿

  2、(幻燈回《墨梅圖》)《墨梅》中的梅花個個清雅素淡、冰清玉潔,可有人卻說:“王冕,你不去畫嬌艷的荷花,只畫這素淡的梅花,哪里還會有人喜歡你,還會喜歡你的畫呀!”于是王冕就給這畫題上了詩,也給了回答,你能找到嗎?(為什么不畫富貴的牡丹、艷麗的挑花和豐腴的海棠花?為什么不畫粉色\白色\紅色的梅花?)

  3、為什么不畫得鮮艷奪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梅的顏色好不好看?我們來看一看。

  (1)拓展寫“色”的詩:蘇軾詩《紅梅》:梅花的內心是適應寒冷的,不愿隨春天到來而展示自己的美態,但是那像酒后泛起的紅暈無來由地表露在少女的面容上。美不美?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顏色卻刻意不畫,墨梅與那些紅梅、白梅相比,顯得多么與眾不同,她不靠鮮艷的顏色來取悅別人,她只想讓——清新的香氣充盈在天地之間)

  (2)與墨痕的淡相對的,是清氣的——(滿)

  拓展寫“香”的詩:愛梅的詩人多,贊梅花之香的詩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零落凋殘變成泥又碾為灰塵,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現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來——當花瓣離開花朵,暗香殘留。

  (只不過暗香一詞也并非詞作者原創)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林和靖《山園小梅》(在靠山的花園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紛紛飄落,這時,園中的梅花卻依次開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獨占花園。青山腳下,小園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見底,潭邊有梅一簇,梅枝橫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輝。每當夜幕降臨,月灑青輝,晚風襲來,梅香四溢,滿園芬芳。)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開,芳香便傳遍天下。)

  (3)這么多人鐘情于梅花的清香?在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僅僅是香氣本身嗎?香氣還代表什么?(繼續出示詩句:堅強品格、高貴氣節、勤奮、刻苦、高潔、脫俗)

  為什么不兩全其美?

  (色——外表,氣——內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虛浮綺麗的外表,而鐘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獨愛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棄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澤,而選擇以“淡墨痕”來畫梅,目的是為了突出——香氣,清香。

  4、感受“人”

  同學們,王冕一生寫了無數詠梅的詩,以這首《墨梅》最為有名。他筆下的墨梅有著它獨特的淡雅和清香。

  出示:“畫梅須具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這是后人對王冕的評價,你能說說王冕是個怎樣的人嗎?

  現實中的王冕與他筆下的梅花一樣,堅貞不屈、孤芳自賞。相傳由于王冕的畫畫得特別的好。當地的縣官和一個有權勢的大財主慕他之名,幾次想見他都遭到了拒絕,最后,當縣官親自下鄉見他時,他聽到消息后趕緊躲了起來,又讓縣官吃了閉門羹。讀到這里,現在你眼中的“清氣”,還僅僅是梅花的香氣嗎?(流、留比較:后者留存、留下,前者流動、流溢)王冕僅僅是在寫梅花嗎?

  (自喻,他不在乎“顏色好”,一指梅的顏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們來夸獎梅花的顏色艷麗,暗指名譽、錢財、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氣充溢在天地之間,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這種借助事物表達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還知道這樣的詩嗎?(石灰吟、竹石)

  5、小結:就是由于王冕這種鄙視流俗、貞節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這素凈淡雅超凡脫俗的墨梅。讓我們再讀讀這首詩,讀出梅花的高潔,讀出王冕的高潔。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嚴寒,冰肌玉骨,人們喜愛它的形態,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來,有許多關于梅花的詩。現在我們來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國文化中被賦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義,梅花的大紅大紫是從宋朝開始的,當時有所謂的“詠梅兩千卷”。當然,捧紅梅花最不遺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鶴子。在古詩中,以梅為題的詩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嘆國恨

  古往今來,國家興亡,民族榮辱,百姓悲歡,最牽動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這種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發傷感之情的橋梁。南宋詩人劉因的《觀梅有感》就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

  前兩句寫東風把戰場上的灰塵吹落了,意思是說南王朝已被元軍消滅,戰爭已經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隱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實際懷念的是南宋朝廷。后兩句寫作者想象南宋滅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鄉,自古聞名,蘇杭更是封建時代的繁華都市,晚唐詩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詩句。但現在國家已經滅亡,江南當年的繁華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戰爭所帶來的滿目瘡痍、生靈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沒有閑情逸致欣賞梅花了。

  劉因是跨越宋元兩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興亡、江南興衰的過程,他在《觀梅有感》中,以梅為載體,抒發自己對江南的懷念和對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詩,陸游

  (三)以梅寄閑情

  (四)借梅訴鄉情

  現代的的詩作有毛澤東的,陳毅的,還有有關梅花的歌曲

  五、作業

  1、課外自學《竹石》

  2、自由組合,出一期“梅花贊”的手抄報

《墨梅》教學設計 篇13

  教材分析

  與

  教學意圖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中的一首古詩。本課的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和自然科學知識,來體驗、感悟語言文字,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授課教師

  烏金山鎮 流村學校 韓寶莉

  課 題

  墨梅

  教 學 目 標 設 計

  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歌大意,領悟本課詠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

  重 難 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作者的高尚情懷。

  教學情境

  多媒體課件。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內 容 一

  教師教學行為

  學生學習行為

  設計意圖

  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五顏六色的花嗎?那你們能用恰當的詞語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喜歡的花嗎?

  你們知道嗎?自古以來,有許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歡梅花,元代大詩人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位。簡介作者,快速瀏覽,,你看出他很喜歡梅花嗎,從哪兒看出來的?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首有關梅花的詩,題目是《墨梅》。

  用恰當的詞語介紹自己喜歡的花。 

  看書明詩題之意。

  內 容 二

  教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學 過

  程 設 計

  民主導學

  1、水墨畫的梅花是什么樣的?你們想知道嗎?他要表達什么樣的心志呢?

  2、王冕畫中的這株梅花長在哪里?

  3、為何把池子稱為“洗硯池”呢?(補充:寫字、畫畫后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4、讀著詩句,想著畫中的梅花,你看到這株梅花了嗎?

  5、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詩: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6、想象你此刻身在何處,聞到那香氣了嗎?

  我想問問大家,你聞到的是怎樣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氣”聯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梔子花的香,比較體會其中那種淡淡的、幽幽的、靜靜的特點。)

  這種梅香,在王安石的詩中用另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暗香”(讀王安石的《梅花》

  同學們自由讀詩,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反饋讀詩情況,糾正字音,布置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詩意。

  小給合作學習,理解詩意。

  朗讀表現梅花到香氣到處都是的情景。

  讓學生充分發揮生活經驗,激發學習熱情。

  培養學生熱愛學習刻苦學習的品質。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一小節,邊讀邊觀看課文圖片。腦海想象畫面。

  指名朗讀,學生自評,男同學女同學比賽讀。

  內 容 二

  教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學 過 程 設 計

  7、感悟詩情。(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高尚品格)

  王冕寫《墨梅》這首詩,僅僅是為了表現梅花的淡雅高潔的品性嗎?

  師:你們欣賞王冕的做人態度嗎?佩服他嗎?那就著讀出你的敬佩之情吧!

  師:想把這么好的古詩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嗎?那就把它背下來吧!

  自由練讀,組內賽讀

  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體會,想象畫面。

  朗讀,讀出梅花的特點,讀出自己對梅花的喜愛。

  朗讀表現梅香清雅的特點

  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

  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 學生配樂感情朗讀,邊讀邊配動作。在愉快的音樂氛圍中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過程設計 內 容 三 

  檢測導結

  1、交流你喜歡梅花嗎?為什么?

  2、讀一讀,背一背有關梅花的詩,課后收集更多有關梅花的詩。

  學生交流

  自由練讀,組內賽讀

  滲透教育 總結全文。 

  板 書 設 計 

  梅 花開淡墨痕

  墨梅  托物言志

  人 清氣滿乾坤

《墨梅》教學設計 篇14

  張慶主編關于《墨梅》一詩改動的答復

  cjfcy51256:

  您發的帖子已拜讀。關于新版五年級教科書《墨梅》一詩的文字改動,現作說明如下:

  《墨梅》一詩,是一首題畫詩。在其流傳的過程中,由于經過多次抄寫、翻刻,幾個版本文字上出現了差異,即所謂“版本異文”。作為教材應選哪個版本呢?不用說應該選最權威的。

  值得慶幸的是,王冕《墨梅圖》的真跡仍然存世。(見附圖)圖上的題畫詩是王冕自己的筆跡,應認為是最權威的版本,所以我們的教材據此作了修改。

  不少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看法:作為梅花的量詞應當是“朵”,怎么可以用“個”呢?

  “個”,古代寫作“箇”。《說文》:“箇,竹枚也,從竹,固聲。”竹枚是古人用于計算的工具,是許多長條形的竹片兒。后引申為物量詞。最初只是用于計算竹子的單位,唐代以后,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如“兩箇黃鸝鳴翠柳”,是用于計算鳥類。在這首詩中,則是用于計算花朵。那時的語言習慣就是如此,是不可以以今律古的。

  改成“只流清氣滿乾坤”,是不是就“不可思議”了呢?不然。這兒的“流”是流溢的意思,是說梅花可貴的清氣流溢人間。我們今天不是還常常說“百花竟艷,芳香流溢”嗎?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編輯部  張 慶

  為什么不用“粉身碎骨”?

  ●張慶

  我教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古詩二首.石灰吟》中的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總覺得很別扭。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通常都是說“粉身碎骨”,很少有說“粉骨碎身”的。學生背這首詩,也每每背成“粉身碎骨全不怕”。為什么詩人不用“粉身碎骨”這一通常的說法呢?

  周小琳

  2004年4月1日

  為什么詩人不用“粉身碎骨”這一通常的說法呢?這涉及到古詩的平仄問題。

  《石灰吟》是一首平起式的七絕。平起式七絕各句的平仄是這樣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中一、三兩字是可仄可平的),采用“粉骨碎身”是符合該句平仄要求的。若用“粉身碎骨”(仄平仄仄),則既違背了本聯(一、二句為一聯,三、四句為一聯)之內平仄相對的要求,又違背了相鄰兩聯之間平仄相粘的要求。

  至于說到“通常的說法”,這也要歷史地去看。因為語言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果我們以現代的語言為標準來審視、評判古代的語言現象,就有可能犯“以今律古”的錯誤。

  就拿“粉骨碎骨”來說,今天已經很少有人這么說了,所以我們感到別扭。可是,在古代則未必不是“通常的說法”。

  如唐蔣防《霍小玉傳》:“平生志愿,今日獲從,齡母碎身,誓不相舍。”這證明早在唐代就有這樣的說法了。

  如果說這個例子偏早,那末成書于明代的諸多小說當與詩人于謙所處的時代比較接近,其中不乏這樣的說法。如《水滸傳》第八回:“你這把賊骨頭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間叫你便見功效。”《初刻拍案驚奇》20卷:“相公夫人正在重生父母,雖齡母蟹皋,無可報答。”此類例證,不勝枚舉。

  就是到了有清一代,這樣的說法仍是屢見不鮮。如洪昇的《長生殿》:“俺不免乘此,到那廝跟前,痛罵一場,出了這口憤氣。便粉骨碎身,也說不得了。”

  由此可見,詩人用“粉骨碎身”,不單是為了協調詩句的平仄,在當時也確有這樣的說法——而且跟“粉身碎骨”一樣,也是比較通常的說法。

  (張慶,著名特級教師,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主編)

《墨梅》教學設計 篇15

  北京教育科技中心的博士教授們到我們縣進行教育調研。我們學校接到教委下達的任務,要我們學校承上兩堂實錄公開課,一堂語文,一堂數學。校長把這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交給了我,讓我備好一堂語文課。接到任務是在頭一天的晚上,按課程進度,第二天應該上古詩《墨梅》,以前上教研課、公開課、參加講課比賽從未嘗試過上古詩,怎么辦呢?時間緊迫,不容猶豫,于是,心一橫:沒什么!嘗試一下!家常課不更真實嗎?靜下心來備課吧……

  課堂如期而至,面對教室后面坐著的專家教授、教委領導,還有在教室里來回走動的攝像的老師,我心里邊既有些緊張又有些激動。課按照我精心設計的流程順利進行,師生激qing高漲,我忐忑不安的心完全放開了,課到最后,心里邊居然還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當看到聽課人們贊許的目光和滿意的笑容,我心中暗喜:成功了!下來后,所有的人給予了我的課高度評價,學校領導的臉上也有了光彩!我想說,真的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給予了我這次難得的機會,無論成敗幾何,我都會倍受鼓舞,都能夠促進我在語文教學專業化道路上的成長!下來細思我的這節課,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

  1、教師飽含激qing,以情激qing。我喜歡激qing飛揚的課堂,所以無論是課前的導入語還是激發學生感悟作者王冕的思想感情,我都精心設計了充滿激qing的語言和提問,如:誰來給我們展示一下你背詩的風采?王冕僅僅是在贊頌梅花嗎?想想此是的王冕會是什么樣的神態?、正是我的激qing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我用真情撥動了學生的“情感之弦”,學生為我的精彩而傾倒,更為詩人的傲氣所征服!就這樣,我便與學生一起,在課堂上生命互動,在我們的課堂上激qing飛揚!

  2、指導學生朗讀有特色。竇桂梅老師指導學生朗讀要求上三個臺階,首先是要讀準確,其次是要有感情,最后要求讀出韻味,讀出個性體驗。詩歌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文字雖少,但蘊涵的感情特別的深厚。于是,在設計指導朗讀《墨梅》時,我也借鑒了竇老師的做法,激發學生讀出內心的體驗,讀出古詩的韻味。如抓住梅花“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氣味”的特點讀出“淡淡的”“清香的”感覺,并把這種感覺通過朗讀傳達給其他同學,入情入景,使學生感受朗讀的無窮魅力!又如指導學生朗讀后兩句詩時,先讓學生了解詩人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想象詩人此時此刻的表情神態及內心情感,然后通過朗讀來表現詩人那種不貪圖虛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如梅花般高潔端莊的高貴品質。此時,學生都被詩人的那種傲氣所折服,他們激qing高漲,當我鼓勵他們站起來朗誦時,他們個個都在座位上默默“醞釀”呢!見此景,我也有點情不自禁了,趁火打鐵,請求示范朗誦一遍,我的朗讀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整個課堂達到了高潮,教室里朗讀聲、掌聲響成一片。我想:此時后邊聽課的人們也在心里邊暗自默誦呢!

  當然,有成功也有遺憾。我覺得在揭示詩人高貴品質的時候沒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如果當時的問題設計為:這里的“氣”僅僅是說的氣味嗎?學生便自然會悟出這里暗含著的更深的含義,那就是詩人的傲氣、骨氣、正氣!這樣,效果會更佳。

《墨梅》教學設計 篇16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生字教學,預習古詩,學習《墨梅》,悟出學習方法.

  教學目標:

  學習生字詞,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正確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思考: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這課書要學習三首古詩.)讀后你想到了什么 (我們想到了過去學習的古詩,詩人的介紹……特別想知道"古詩三首"指的是哪三首 是誰寫的 詩的內容是什么 詩人想表達什么感情 )

  3,明任務:這三首古詩分別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詩歌.詩人分別是王冕,鄭燮和于謙..通過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內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能夠獨立學習更多的古詩,賞析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二,指導預習.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洗硯池 千錘萬鑿 焚燒 乾坤

  2,朗讀古詩.

  3,聯系注釋,想想每句詩的意思,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者劃下來.

  4,分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關資料.

  三,檢查預習.

  以讀準字音,質疑為重點.

  四,學習《墨梅》

  1,了解詩人解詩題.

  (1)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畫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國元代著名畫家.字元章,號煮石山農,諸暨人(今浙江紹興).

  (3)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 (墨梅.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顧名思義,即為用水墨畫的梅花.)

  (4)從題目上,你知道了什么 還想知道什么 (知道了這首詩寫的是水墨畫的梅花.想知道這幅梅花圖是誰畫的 墨梅有什么特點 詩人為什么要寫《墨梅》這首詩 要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 )

  2,講解詩意.

  (1)教師范讀.

  (2)指名學生讀.

  (3)學生借助字典,辭典進行自學.(初步理解字在詩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師點撥前兩句: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洗硯池:畫家洗硯的水池.傳說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洗硯池邊練習書法,池水因此變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跡.

  c.理解詩句的意思.(我家洗硯池邊的這棵梅樹,朵朵花開顯出淡淡的墨痕.)

  d.進一步理解.

  這兩句詩寫了梅的什么特點 (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從哪個詞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 (淡墨痕)應該怎樣讀出來呢 (自由讀,指名讀,評讀)讀至此,產生疑問--難道梅只有這樣一個特點嗎

  e.教師點撥后兩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5)用學習前兩句的方法學習后兩句.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清氣:清香的氣味.這里指純潔的人品,高尚的節操.

  乾坤:天地,人間.

  c.詩句的意思.(不圖人們夸贊它顏色的鮮艷,只求飄散的清香充滿天地.)

  d.進一步理解.

  墨梅還有什么特點 (清香的氣味)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點進行描寫 (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氣味.)作者這樣描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這首題畫詩,是說作者畫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艷麗來討人稱贊,而要畫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發了作者高潔的志趣和情懷.)

  詩人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梅花的特點,表現了詩人的情懷 (開頭兩句,由畫面上所畫的洗硯池寫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聯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兩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語雙關,以物喻人,表明了詩人的人品與節操.)

  3,朗讀全詩.

  4,總結全詩: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 有什么特點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想象詩人在這樣的美景里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動作

  5,指導學生練習朗讀.

  6,總結回憶古詩的學習方法.

  請大家回憶我們是怎樣學習《墨梅》這首古詩的

  (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五,作業:

  1,背誦《墨梅》.

  2,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學后兩首古詩,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墨梅》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歌大意,領悟本課詠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

  3、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了解詩歌大意,體會作者的高尚情懷。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課伊始,趣亦生)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五顏六色的花嗎?那你們能用恰當的詞語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喜歡的花嗎?

  生:用恰當的詞語介紹自己喜歡的花。

  師:那你們喜歡梅花嗎?能說明理由嗎?

  生:說明喜歡梅花的原因。

  師:同學們喜歡梅花的原因都不同,你們知道嗎?自古以來,有許多文人墨客也喜歡梅花,還記得王安石的那首《梅花》嗎?一齊背一遍吧!

  生:齊背《梅花》

  二、初讀感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初步了解詩意)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關梅花的詩,它的題目是《墨梅》。(板書)同學們看這個題目,從字面上看,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解詩題。(黑色的梅花)

  師:我們知道世間有紅色的、白色的梅花,怎么還有黑色的梅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解開這個謎團嗎?那我們就把書翻到第九頁,看注釋① 。

  生:看書明詩題之意。

  師:水墨畫的梅花是什么樣的?你們想知道嗎?把書打到40頁仔細觀察,畫上的墨梅有什么特點?

  師:原來這是一首題畫詩,我們以前也學過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那是蘇軾為惠崇畫的一幅來畫題的詩,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題畫詩是王冕為自己畫的一幅墨梅題的詩,關于王冕,同學們能交流一下你收集的資料嗎?

  生:交流王冕資料。

  師:簡單介紹王冕情況。

  師:王冕是怎樣為自己的畫題詩的。他要表達什么樣的心志呢?同學們自由讀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先劃好七言詩的節奏2、2、3)

  生:自由讀詩。

  師:反饋讀詩情況,糾正字音,布置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詩意。

  生:小給合作學習,理解詩意。

  師:反饋學習情況點撥指導,相機介紹:文房四寶、國畫的種類和技法。

  生:說出整首詩的意思。

  師:墨梅具有“花開淡墨痕”的特點,作者也希望像墨梅一樣做一個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我們以前學過這樣的文章叫借物喻人,例如上學期我們學的《白楊》借白楊的什么特點?贊美誰的什么精神?今天我們學的《墨梅》詩就是借助墨梅的特點表達自己的心志,這樣的詩叫詠物言志詩,這一組三首詩都是詠物言志詩。

  三、感悟詩情。(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高尚品格)

  師:你們欣賞王冕的做人態度嗎?佩服他嗎?那就試著讀出你的敬佩之情吧!

  生:自由練讀,組內賽讀。

  師:想把這么好的古詩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嗎?那就把它背下來吧!

  四、總結升華。

  一朵朵梅花在詩人的筆下凝成的是一個有靈魂、有骨氣的人,我們喜歡梅花,就要學習梅花,像墨梅一們只留清氣滿乾坤!

  板書:

  梅  花開淡墨痕

  墨梅               詠物言志 

  人  清氣滿乾坤

《墨梅》教學設計 篇18

  作者:樊錚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56

  又教《墨梅》

  樊錚

  又教《墨梅》,發現詩中有不少地方和原來的不同了,如原來的“我家洗硯池邊樹”成了現在的“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改為了“個個花開淡墨痕”,“只留清氣滿乾坤”中的“留”成了“流”,為此,語文老師們還議論紛紛,心想是否是編輯的疏忽所致。且不說前兩處的改動是由于今古的說法不同而已,而對于詩句中墨梅的清氣“留”在天地間變更為“流”在天地間頗有爭議。后讀了課本的主編張慶的解釋才知道:這里的“流”可以理解為“流溢”,是指梅花可貴的清氣流溢在人間。

  這個備課時的爭議讓我想起了以前教學這首詩時,學生在課堂上的一個爭議——一位學生認為詩中寫的梅花不是畫中的梅花,而是生長在詩人院中洗硯池的梅花實物。他發表了自認為很充分的理由:從詩中所說“只留清氣滿乾坤”看出梅花把自己的清香留在了天地間。而且還說到了因為梅花長在了洗硯池邊,洗硯池中墨水滲透到了梅花的花瓣中,致使“朵朵花開淡墨痕”。雖然學生的看法并不是很科學,甚至有點可笑,但我并沒有批評他,因為他的確實已經在學習思考問題了。

  這不禁又使我想起了一個案例:一位老師教學《早發白帝城》時,有個學生忽然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我在電視里看過有關猿猴的紀錄片,猿猴的叫聲一點也不好聽,李白當時那么高興,為何要寫難聽的‘猿聲’呢?”老師當即意識到這是一個很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便臨時改變教學計劃,組織學生討論。沒想到孩子們經過七嘴八舌的討論,有一個女生竟能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合情合理的解答:“李白當時被皇帝赦免了,太高興了,太愉快了,‘猿聲’雖然很難聽,李白卻覺得非常悅耳動聽,就像一支快樂的進行曲。”老師進一步問:“你是怎么體會到的?”她眉飛色舞地講了這樣一件事:前幾天,她爸爸出差回來,給她買了一臺漂亮、好玩的游戲機,她高興極了。上學時,特意叫上鄰居家的一位小朋友一起走,一路上講個不停,并約他放學后一起玩。其實她平時放學上學從不和鄰居家的這個小朋友一起走,更不在一起玩。因為那天她真的太高興了……一時激起千層浪,受到這位同學的啟發,許多同學爭相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上兩個教學案例中,學生能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引發深層次的探究,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和自然科學知識,來體驗、感悟語言文字,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墨梅》教學設計(精選18篇) 相關內容:
  • 《畫楊桃》教學設計(精選18篇)

    學生視角:《畫楊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師,在畫畫時教會他怎樣遭到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問題。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

  • 《畫楊桃》教案(精選21篇)

    教學目標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2 .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聽說的道理。3 .在老師的提示下,通過默讀、朗讀自學課文,理解句子之間的聯系。...

  • 《西沙漁人》教案(通用19篇)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能回答課后問題;感受西沙漁人勇敢、機智、剽悍的品格,培養學生的陽剛之氣。2、學會本課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掙”“扎”;理解18個新詞語的意思;會用“甚至”“頓時”造句3、能正確聽寫課...

  • 《西湖的“綠”》教案(精選4篇)

    (第八冊教學設計二例)設計理念《西湖的“綠”》是一篇游記,一般教法是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但往往在教學中理性的成分多一些,滿足于能概括出景物的特點,而具體地感悟和用心體驗少。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應引導學生在后者下功夫。...

  • 《談禮貌》教學設計(精選20篇)

    一、調動已知,漫談禮貌1、板書“禮貌”,談談你對“禮貌”的認識。2、大家談了對禮貌的看法,我們課本上也“談”了,(板書:談)一起來看談了什么,怎么談的。...

  • 《談禮貌》教案(精選21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字詞,正確辨識文中的多音字校。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 《我的油布傘》教案(通用3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對課文具體語言文字的朗讀體會,理解重點語句,感受母子深情。一、導入新課渲染情境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

  • 《一定要爭氣》教案(精選21篇)

    山東省曲阜市實驗小學孔為峰教授題目: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一定要爭氣》{精讀課文}教材簡析:《一定要爭氣》是六年制第五冊的一篇精讀課文。...

  • 《李時珍夜宿古寺》第一課時(通用16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72中山小學 劉蓉一、教學目標:1、 學習本課生字詞2、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理清脈絡3、 學習理解詞語的方法二、教具準備:課件三、教學過程:(一) 由生字“宿”導入,揭題板書“宿”,師:...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 汉服女装齐胸襦裙被c到喷水 |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 国产小视频在线播放 |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 | 中文字幕国产区 | 99久久精品毛片免费播放 | 国产亚洲综合AA系列 | 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 亚洲男女网站 | 青青草娱乐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久久 | 天天摸天天操天天舔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888米奇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人妻AV中文字幕久久 | 黄色a级一级片 | 一区二区最新免费视频 | 91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久 | 黄色三级片毛片 | 嫩草官网视频入口 | 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 国产一级特aa特黄蜜臀视频 |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精品 | 91成人破解版|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 av毛片一级 | 国产一区| 亚洲黑人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高潮久久久久久 | 青青草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啪啪 |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 | 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系列亚洲系列 | 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 在线观看v片 | 成人一区二区不卡免费 | 欧美变态另类人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