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歸還》課文(精選3篇)
《到期歸還》課文 篇1
毛澤東主席閑暇時,喜歡欣賞、臨摹名家碑帖,書法造詣很高。他的行草道勁奔放,自由灑脫,自成一家。
有一次,毛主席聽說黃炎培先生收藏了一本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要借來看看。黃炎培當然合不得將真跡輕易出借,可是毛主席要借,他不好意思拒絕,于是就和主席講好:只借一個月,到期歸還。
字帖借出去后,黃炎培心里老惦記著這件事。要知道,王羲之的真跡可是世間罕有呀!
好不容易過了一個星期,黃炎培就給毛主席的警衛室打電話,詢問主席是否看完了字帖。值班警衛員很有禮貌地告訴他還沒有。
過了兩天,黃炎培又打電話詢問,警衛員告訴他,主席還在看,看完了會立刻把字帖給他送去。可黃炎培總是感到心里不踏實。
又過了幾天,黃炎培實在忍不住了,就直接把電話打到了主席那兒。電話里,他先講了一些其他事情,轉了半天圈子,才說:“主席,我……那本王羲之的字帖……您看好了嗎?”
毛主席接完電話,不禁笑起來,對身邊的人說:“他可是個急脾氣。難道還不相信我嗎?講好了一個月歸還,如果到期不還,那是我失信;可是現在期限還沒到,他就來催要,那是他不守信用了。”
話雖然這么說,其實毛主席很能理解讀書人愛書如命的心情,他自己對書也是百般呵護的。戰爭期間,毛主席轉戰南北,曾經舍棄了許多物品,他的藏書卻舍不得丟掉。所以,他對黃炎培催要字帖并不介意。
一個月的期限到了,毛主席親手把字帖包好,讓警衛員給黃炎培送去,并叮囑道:“一定要盡快送到黃先生手上。”
再說黃炎培,他為自己先前的做法有點不安,就又打來電話,說:“主席如果還想看,不妨再多看幾天。”
警衛員立刻把黃先生的話轉告主席。毛主席卻說:“謝謝他的好意還是把字帖送去吧!講好了一個月就一個月,做任何事情都要講信用。”
《到期歸還》課文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2.讓學生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講信用,
教學準備: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毛澤東、黃炎培、王羲之的資料。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前同學們都搜集了偉大領袖毛澤東、黃炎培、王羲之的資料,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出示課件)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著和領導者,詩人,書法家。
黃炎培:號楚南,字任之,筆名抱一。江蘇川沙縣(今屬上海)人。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主義教育家,是我國近代職業教育創始人和理論家,他以畢生精力奉獻于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為改革脫離社會生活和生產的傳統教育,建設中國的職業教育,作出過貢獻。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后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將軍,會嵇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后人尊為書圣。他的作品有很多,其中,他書寫的行楷《蘭亭集序》為書家所敬仰,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
2、提問:毛主席和黃炎培之間曾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先把課文讀兩遍,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再一部分一部分認真的閱讀,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講什么。然后把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連起來,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2齊讀一遍。
3、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全班交流討論: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結:課文講了毛澤東借黃炎培的字帖來學習,一個月后按時還字帖的事情。
過渡:那么,在這借還之間還有一段小插曲,我們一起來看看。
三、再讀課文,體會故事情節。
1、毛主席借字帖時說了什么?多久歸還?
2、后來發生了什么情況?
3、最后毛主席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四、體會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1、抽學生讀一讀。
2、同桌交流:從毛主席的話中你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總結。(板書:講信用)
4、引出“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等名言。
5、談一談:怎樣做到做任何事情都講信用?
五、總結、拓展。
1、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一談: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2通過這篇課文,我們從毛主席的身上還能學到什么?(好學的精神) 3、小結:我們像毛主席那樣做一個誠實守信、好學的人。
六、詞語積累,讀一讀。
閑暇 臨摹 真跡 字帖 呵護 造詣
遒勁奔放 自由灑脫 自成一家 迫不及待
板書設計:
到期歸還
毛主席好學
借字帖 到期歸還 講信用
黃炎培
《到期歸還》課文 篇3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前同學們都搜集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資料,讓我們來交流一下。(課件展示)
2、他和黃炎培之間曾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導入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討論;
3、點名匯報。
三、再讀課文,體會故事情節:
1、毛主席借書法是說了什么?多久歸還?
2、后來發生了什么情況?
3、最后毛主席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四、體會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1、點名讀一讀;
2、同桌交流看法;
3、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談:怎樣做到做任何事情都講信用?
五、拓展:
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2、讓學生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講信用,教育學生怎樣做人。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毛澤東、黃炎培、王羲之的資料。
2、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