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秋游景山》教案(通用15篇)

《秋游景山》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1

《秋游景山》教案(通用15篇)

《秋游景山》教案 篇1

  第一自然段:“……走進公園大門,抬頭望去,山頂上的萬春亭紅柱黃瓦,在茂密的樹木映襯下,像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段話中的“映襯” 這個詞語的意思比較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一位教師是這樣教學的:

  師:誰能告訴大家,“映襯”是什么意思?

  (學生紛紛舉手,要求發言。)

  生:“映襯”就是“襯托”的意思。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

  (此時學生感到困難,無人舉手回答。)

  師:看來要真正學懂一個詞語,還不是查字典那么簡單,還得讀讀課文中的句子,找出課文中是什么“映襯”什么。

 。▽W生開始細讀課文,然后紛紛舉手。)

  生:是茂密的樹林“映襯”著紅柱黃瓦的萬春亭。

  師:(出示“萬春亭”的小圖片)這是什么?美嗎?

  生:萬春亭。美。

  師:(出示“樹林”的大圖片)這是什么?

  生:茂密的樹林。

  師:(演示:用“樹林”的大圖片作背景,把“萬春亭”的小圖片放到背景上去。)你們覺得這“萬春亭”怎么樣了?

  生:萬春亭好美啊!

  生:萬春亭比原來更美了。

  師:對了,像這樣一種事物在另一種事物的對照下,更突出了,更美了,就叫做——

  生:(齊答)映襯。

  師:(出示課文句子:紅柱黃瓦的萬春亭,在茂密的樹木映襯下,像一幅美麗的圖畫。)誰能給這句話換一種說法,并且不改變原來的意思?

  生:在茂密的樹木映襯下,紅柱黃瓦的萬春亭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生:茂密的樹木映襯著紅柱黃瓦的萬春亭,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生:茂密的樹木把紅柱黃瓦的萬春亭映襯得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師:(結合學生回答板書:①(什么)在(什么)的映襯下 ————②在(什么)的映襯下,——③(什么)映襯著(什么),——④(什么)把(什么)映襯得——。這是“映襯”的四種用法,下面請大家挑選自己喜歡的一種來說一個句子。)

 。▽W生紛紛舉手發言,氣氛相當熱烈。)

  評析

  這個訓練克服了詞語教學中重抽象釋義,輕形象感知的積弊,從具體的語言文字入手,借助形象的圖片演示和句子的變式訓練,引導學生親身去感受領悟詞語的意思。并學會運用。整個訓練經感知理解為起點,以積累為手段,以運用為目的,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實乃詞語教學的“高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中,教師不但準確了解學情,而且還能充分展示學情,抓住學生所遇到的困難,并以此為教學的契機,細致地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秋游景山》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的意思。

  2、能按瀏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ㄒ唬┱勗捊翌}

  1、出示課題秋游景山,請學生說說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些什么?(時間,地點,事件等等)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的讀音;想一想課文寫到了作者瀏覽了哪幾個地方(公園大門、果園、萬春亭)

  2、學習生字詞(本課生字基本上較為簡單,學生通過自學能掌握字音字形,課堂上不用花過多的時間)

  3、抓住表示地點的詞語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走進公園大門寫在景山公園大門口看到的美麗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我們沿著山路來到果園。(過渡句)寫在果園看到的迷人的秋色;

  第三段(第3-7自然段)離開果園,我們沿著青石鋪成的山道拾級而上,來到了萬春亭。

 。ㄟ^渡句)寫在萬春亭舉目眺望美麗的北京城。

 。ㄈ┲攸c學習第一段

  1、指名學生朗讀該段,其它同學邊聽邊想,在公園大門口作者看到了什么?

  2、集體交流,以山為中心,山頂上是萬春亭,山腳下是大花壇。

  3、朗讀體會兩句話的特點

  (1)請學生自由朗讀描寫山上景色的句子,后集體指名讀,再評讀,說說誰讀得好,請這位同學說說自己是怎么讀好的。(采用了比喻句,把樹林映襯下的萬春亭比作一幅美麗的圖畫,以此來說明景山公園內景色的美麗)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描寫大花壇的句子,注意千姿百態的用法,說明花壇里花不但顏色多而且形態美。

  (3)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第一段,使學生產生對景山公園美景的喜愛之情。

 。ㄋ模┳鳂I

  1、能用(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說說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2、抄寫生字詞語

  3、完成作業本上相關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2、3段,理解詞語果實累累、拾級而上、舉目遠眺、盡收眼底、鱗次櫛比的意思。

  2、讀懂作者按游覽順序及方位順序觀賞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點事物寫出其特點的方法。

  4、讓學生感受到景山公園美麗的秋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進入角色,相互協作,自主感悟。

  1、走進大門。復習朗讀第一段,再現情景

  2、進入果園。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果園圖。(整體圖,果實累累局部圖)

  (2)交流感受。觀察說圖,體驗果實累累(說品種,說數量,說重量,說特點。)

 。3)學文體驗。讀第二段。劃:景物(海棠、蘋果、大柿子)、特點。讀:描寫優美的句子。悟:詞句美(每句都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說:感悟體驗(結合自己的生活,說說看到過的類似的情景)。

  3、登亭遠眺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美麗的北京。

  (2)學文體驗。自讀:讀遠眺北京城西、南、東三個方向的美景的詞

  自悟:劃出描寫景物及特點的詞句,體驗詞句美。

  (3)作交流。說說自己登亭遠眺中哪個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隨機出示相應畫面并好好地讀一讀。

  交流感悟體驗:重點討論描寫景物特點的詞句,讀懂課文如何寫出北京城的美麗,體驗文字美:舉目眺望(美麗)

  朝西望:潔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莊嚴金裝雄偉延伸

  往東看:鱗次櫛比新型縱橫交錯巨人的步伐

  (4)再現情景,梳理游蹤

  出現北京的優美景觀,請學生配上解說詞(A類同學可以按照課文中的語言,B類學有余力的同學在掌握課文的同時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4、體會作者情感

  你看到了那么美麗、壯觀的北京你有什么感觸,請你說一說。

  作者又是怎樣想的呢?請體會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五、作業

  1、聽寫詞語

  2、完成作業本相關練習

  3、試著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修辭方法寫句子

  3、能學習課文的寫法,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二、教學過程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進行背誦,比一比,看誰背得最快

  2、請各自然段背誦的擂主說說自己背誦的訣竅。讓大家一起學習,在最短的時間內背誦課文。

  3、摘錄課文中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好好地讀一讀并能說出喜歡的理由。

  4、有條件可以登上學校附近的山或樓房,看看紹興的景色,說說登山(樓)觀景的感受(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順序)。

  三、作業:

  把自己的感受整理成文章記錄下來

《秋游景山》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品讀課文第二段,理解主要內容,感受果園迷人的秋色。

  2、理解課文第三段,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作者按方位順序寫景的,并能有感情地讀。

  3、感受首都北京文化園林建設和現代化建筑的雄偉,激發學生對北京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感受景物的美。

  教學準備:課件制作。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秋游景山》,上一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景山公園的大門。抬頭望去看 了山頂上的萬春亭,還領略了山腳下大花壇的美景,現在我們又沿著山路去游覽果園,欣賞那兒迷人的景色。

  二、學習第二段:

  1、讓我們一起先來聽一聽,看一看。

  課件出示:配有錄音的果園美景。

  2、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說)。

  課文具體是怎么寫的,同學們自己想不想讀?請打開課本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二段,讀通順。你覺得讀一篇不夠還可以再讀幾遍。

  3、學生自讀。

  4、同學們讀得有滋有味,那你最喜歡的是哪些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海棠果搖動著它那圓圓的小臉,沖著你微笑;紅艷艷的大蘋果像擠在一起的胖娃娃,扒開綠葉笑瞇瞇地往外瞧;金黃的柿子把樹枝壓彎了腰。(大部分學生找了這句。)

  5、其實方老師也對這里的景色作了一番描寫,請看:出示句子:

  海棠果在枝頭搖動著,大蘋果長在枝頭,大柿子掛在枝頭。

  (1)、你覺得老師寫的怎么樣?老師要請你說說理由,書上的句子好在哪兒?

 。2)、學生自讀這兩段話體會,小組討論。

  6、交流匯報:

 。1):哪位同學來說說,好在哪兒?

  海棠果:寫出了海棠果的什么?你覺得怎么樣?它好象想對大家說?(出示課件海棠果圖)。

  老師小結: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海棠果的.形狀,樣子非常可愛,誰能通過朗讀把它那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指導朗讀:先試讀,指名讀,齊讀。

 。2)、還有嗎?好在哪里?

  交流大蘋果、大柿子句。出示相應的圖。

  顏色、動作詞去理解。

  指導朗讀。

  小結:同學們的小眼睛非常厲害。書上的句子確實生動,不像老師寫的干巴巴的。

  學生齊讀

  7、小作者把果園里的水果當成了人來寫,寫出了水果的顏色美,果實多,個兒大。

  同學們能否用一個詞來概括?到書上找找。板書:果實累累。

  出示句子:果園里真是果實累累。面對這么美的景象,我們仿佛聞到了成熟果子香氣四溢,惹人喜愛。怪不得作者說怪不得作者說――(出示最后一句:好一派迷人的景色。)

  小結:先概括后分述再總結。

  8、齊讀。

  三、學習第三段。

  1、談話: 在秋色的裝點下,古老的北京城更顯得雄偉壯麗,讓我們沿著青石鋪成的山路拾級而上,登上萬春亭,去觀賞一下吧!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的3-7自然段。

  2、學生自讀。

  3、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那么你讀時感受到了什么?學生說。

  4、是的,北京城的景色都十分美麗。出示課件:圖。

  這么美的景色作者是怎么寫下來的?

 。1)、請學生拿出作業,填好順序這一欄。

  (2)、學生答:出示方位詞。

 。3)、通過這道題的練習,你發現了什么?

  5、老師想請同學們四人小組來學習,請你們選擇喜歡的一個方位的景色來學。

 。1)、討論選擇。

  (2)、四人小組討論學習:填好相應的表格。然后請學生深入學習,仔細讀這一段話,體會這一方位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

  (3)、交流匯報:

  A、朝西望:放大圖。認為美,美在哪里?學生答。(先交流景物。出示詞語。)

  能否美美的讀一讀?

  小結:你們看這里塔美,水清,加上一只只游船,這自然風光顯出一種寧靜的美,真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齊讀。

  B、向南望:交流景物。站起來說說喜歡什么?簡單介紹。出示圖片。

  體會到了什么?(簡單介紹故宮。:體會古代建筑的莊嚴、雄偉。)

  我們能否通過朗讀把這個特點表達出來。

  指導讀。

  小結。

  C、往東看:交流景物。出示圖

  理解:鱗次櫛比、縱橫交錯。

  一幢幢、一排排、一座座,這些詞你讀懂了什么?

  指導讀。

  小結。

  6、看到這樣的美景,你會怎么想?

  學生答。

  是啊!北京的美,不僅有寧靜的美,更有現代化繁華的美。我們從這里不難體會出首都北京正邁著前進的腳步,所以作者說―――學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7、剛才我們觀看了圖片,讀了課文,就好象自己真的在那里觀賞美景。現在假如有些外國朋友登上萬春亭,請你當導游,你是否能把這里的美景向客人們介紹一番呢?我們先來準備準備,你自己選一個方位的景色說得生動具體,可以用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學生準備。

  交流。

  四、總結。

《秋游景山》教案 篇4

  之三

  佚名

  教學目標 :

  1、 能領悟作者按方位順序,有重點地記敘游覽過程的寫作手法。

  2、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7自然段。

  3、 激發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1、激情導入  :

  同學們,你跟著旅游團去旅游,是誰領著你們游覽的?(導游)

  今天,我們正好有一個旅游團想去北京的景山公園游玩,請你來當小導游好嗎?

  我們一起出發吧!

  2、讀課文,畫導游圖:

  1)老師現在是游客了,小導游,請問今天你準備帶我們去哪些地方看哪些景物?導游圖準備好了嗎?

  2)請我們的小導游趕緊畫一張導游圖,我們好出發去游玩!

  3)填圖(完成事先發下去的一張圖)

  4)請X導到電腦上來點一點,告訴我們今天游覽哪些景點。

  哦,我看明白了,原來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這么多景物啊。

  4、仔細學文,介紹景點:

  好的導游到每個景點都會向游客介紹,請你讀課文準備,把你最喜歡的景點,介紹給大家。

  1) 同桌互相介紹

  2) 指名介紹

  3) 指名三人有順序地介紹,一人介紹一個景點。

  5、積累

  1) 讀課文,選擇你最喜歡的語段讀一讀,然后把它記在腦子里,以后向別人介紹。

  2) 自由準備。

  3) 指名讀或背。

  6、作業 

  完成作業 本上剩余作業 。

《秋游景山》教案 篇5

  之二

  執教者:城郊中心小學 費燕萍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2、3段,理解詞語“果實累累”、“拾級而上”、“舉目遠眺”、“盡收眼底”、“鱗次櫛比”的意思。

  2、讀懂作者按游覽順序及方位順序觀賞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點事物寫出其特點的方法。

  4、讓學生感受到景山公園美麗的秋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重點學習第三段,讀懂作者按方位順序觀賞景物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進入角色,相互協作,自主感悟。

  1、走進大門。復習朗讀第一段,再現情景

  2、進入果園。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果園圖。(整體圖,果實累累局部圖)

  (2)交流感受。觀察說圖,體驗“果實累累”(說品種,說數量,說重量,說特點。)

 。3)學文體驗。讀第二段。劃:景物、特點。悟:詞句美。說:感悟體驗

  3、登亭遠眺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美麗的北京。

 。2)學文體驗。自讀:讀遠眺北京城西、南、東三個方向的美景的詞

  自悟:劃出描寫景物及特點的詞句,體驗詞句美。

 。3)作交流。說說自己登亭遠眺中哪個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隨機出示相應畫面

  交流感悟體驗:重點討論描寫景物特點的詞句,讀懂課文如何寫出北京城的美麗,體驗文字美舉目眺望(美麗)

  朝西望:潔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莊嚴金裝雄偉延伸

  往東看:鱗次櫛比新型縱橫交錯巨人的步伐

 。4)再現情景,梳理游蹤

《秋游景山》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2、3段,理解詞語“果實累累”、“拾級而上”、“舉目遠眺”、“盡收眼底”、“鱗次櫛比”的意思。

  2、讀懂作者按游覽順序及方位順序觀賞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點事物寫出其特點的方法。

  4、讓學生感受到景山公園美麗的秋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重點學習第三段,讀懂作者按方位順序觀賞景物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進入角色,相互協作,自主感悟。

  1、走進大門。復習朗讀第一段,再現情景

  2、進入果園。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果園圖。(整體圖,果實累累局部圖)

 。2)交流感受。觀察說圖,體驗“果實累累”(說品種,說數量,說重量,說特點。)

 。3)學文體驗。讀第二段。劃:景物、特點。悟:詞句美。說:感悟體驗

  3、登亭遠眺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美麗的北京。

  (2)學文體驗。自讀:讀遠眺北京城西、南、東三個方向的美景的詞

  自悟:劃出描寫景物及特點的詞句,體驗詞句美。

  (3)作交流。說說自己登亭遠眺中哪個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隨機出示相應畫面

  交流感悟體驗:重點討論描寫景物特點的詞句,讀懂課文如何寫出北京城的美麗,體驗文字美舉目眺望(美麗)

  朝西望:潔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莊嚴金裝雄偉延伸

  往東看:鱗次櫛比新型縱橫交錯巨人的步伐

 。4)再現情景,梳理游蹤◆ 

《秋游景山》教案 篇7

  之五

  佚名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累、沖",理解25個新詞語的意思。

  2.能按照游覽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并說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3.理解本課的主要寫作特點,模仿第2自然段寫一個總分語段。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至7自然段。

  5.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繼續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段。在分段中能找出表示地點的詞語作為分段標志,模仿第2自然段寫一個總分語段。

  教學難點 :討論分段和概括段落的主要意思。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新詞;能正確認讀多音字"累、沖";能根據詞語選擇字義。

  2.能抓住地點變換的詞語進行分段,理解第1段的主要內容。

  3.感受北京景山公園美麗的景色。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11 秋游景山

  (1)啟發式談話:同學們去過北京嗎?是否游覽過北京的景山公園?誰能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一下?

  (3)今天,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走進景山公園,去領略一下那兒的美麗景色吧!

  (4)錄音朗讀,學生閉目欣賞。

  2.自學生字詞,理清脈絡。

  (1)投影,出示自學要求。

  ①學會本課12個生字,2個多音字,理解新詞。

 、谳p聲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厶岢霾欢膯栴}。

  (2)檢查自學字詞效果。

 、僦该喿x課文,集體正音。

 、谫|疑釋疑。

  (3)學習按地點轉換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①作者在景山游覽了哪些地方,用"--"在文中劃出表示地點的詞語。

 、诮處燑c撥:"朝西望、向南望、往東看"是作者登上萬春亭所看到的北京城的景色,因此把它們歸并在一起。

  ③討論分段,說說分段的理由。

  3.學習第1段。

  (1)自由讀第1段,思考:在什么時間、地點,看到哪些景物?

  (1)聯系上下文理解"紅柱黃瓦""映襯""節日的禮花""千姿百態"等詞語的意思。

  (3)指名說說這段的主要意思。

  4.作業 。

  完成《作業 本》第1、3、4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2段,理解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2.仿寫一個總分語段。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1.復習。

  (1)聽寫詞語。

  (2)齊聲朗讀第2段,說說這段的主要意思。

  2.學習第2段,仿寫一個總分語段。

  (1)自由讀第2段,口頭填空:

  我們來到果園里,看到( )。

  (2)投影,出示語段:

  果園里各種果樹果實累累。海棠果搖動著它那圓圓的小臉,沖著你微笑;紅艷艷的大蘋果像擠在一起的胖娃娃,扒開綠葉笑瞇瞇地往外瞧;金黃的大柿子把樹枝壓彎了腰。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3)你從哪里感受到果園里果實累累?

  ①用"一"劃出具體描寫果實累累的句子。

 、诜磸脱凶x,體會感受到顏色美、果實多、個兒大。

  (4)小結寫法:這是一個總分段式。作者抓住果園里水果的顏色美、果實多、個兒大來描繪出果實累累的迷人景色,并運用了比喻、擬人的寫作手法。

  (5)仿照第2段的寫法,描寫一段"夏天果園里果實累累的景象"。

 、傧奶旃麍@里會有哪些水果?

 、谶x擇一種水果加以描述。(相互交流、評議、拓展思路)

 、郯纯偡侄问綄懸粋語段。

  3.作業 。

  完成《作業 本》第5、6(1)(2)題。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第3段,并背誦。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1.學習第3段。

  (1)輕聲讀第3段,思考:離開果園,"我們"來到什么地方?舉目眺望,又看到了什么?

  (1)這一段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用"。。。。"圈出方位詞。

  (3)激發興趣:北京城各個方位所展示的景色都十分美麗。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所喜愛的一個方位認真研讀,感受它的自然美。

  (第4、5、6自然段可根據學生的選讀隨機安排)

  (4)有感情地朗讀第3段,說說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2.背誦第3段。

  (1)回顧第3段內容,完成(作業 本)第7題的"來到萬春亭"。

  (2)試背。記住要點(朝西望……向南望……往東看……)

  以《作業 本》第7題的填空嘗試著背誦。

  (3)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背--齊背。

  3.作業 。

  完成《作業 本》第2、6(1)(2)、7題。

《秋游景山》教案 篇8

  落實語文工具性,加強語文情感性,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素質化的兩大基點。然而,問題的關鍵在于:語文工具性和情感性的訓練在實踐中往往倚輕倚重,很難得到較好的統一;蚴峭怀隽斯ぞ咝远魅趿饲楦行裕蚴羌訌娏饲楦行远斯ぞ咝。這樣,追求語文訓練工具性和情感性的有機統一,就成了當前語文課堂教學素質化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我校語文組開展了專題研究。下面就結合說課來匯報一下。

  一、從工具性和情感性相統一的角度分析教材。

  《秋游景山》是第七冊第四單元重點課文,記敘了“我們”秋游景山時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色,全文技游覽順序可分為兩段。先寫走進公園看到的美麗景色,接著寫來到果園,看到果實累累;秋色迷人,最后登上萬春亭,舉目遠眺,北京城盡收眼底。整篇文章結構嚴謹,層次清晰。

  從語文課的工具性來分析,能通過訓練培養學生分段的能力,從而落實第四單元重點訓練課目——學會按時間或地點變換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同時,也使其它各項語文能力得到訓練。再從語文課的情感性分析,課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首都北京園林建設和現代建筑的雄偉,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北京的贊美之情。

  像這樣借景抒情的文章,我們就可以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既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又陶冶學生愛美的情操,使工具性和情感性相互結合,水乳交融。

  二、從工具性和情感性相統一的角度制定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再根據本學期教學目標 “能按一定順序給課文分段、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內容”。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 “學會按時間或地點變換的順序給課文分段的方法”,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理解25個新詞。

  2.能技游覽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3~7自然段。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根據目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對全文教學任務,我作了這樣的分配和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了解課文,給課文分段,讀懂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學習第二自然段,聯系上下文說詞義。

  第三課時:進行詞句和朗讀背誦訓練。

  下面,我著重從工具性、情感性來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

  1.情感性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因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2.工具性目標:按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內容,

  了解景物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根據單元重點訓練項日,確定課時重點是:技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難點是:感受景物的美。同時,也是從工具性和情感性兩方面來確定的。

  三、從工具性和情感性相統一的角度選擇教法。

  從工具性的角度出發,我選擇了“習題導練法”,根據這個目標,把課文內容分解成各種類型的訓練題,讓學生通過當堂完成習題,進行語言的實踐訓練。

  從情感性的角度出發,我選擇了”情境教學法”,教師通過用圖畫再現情境,用導語 創設情境,用朗讀感受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生入境動情。

  具體設計時,使兩種方法融會貫通,相互交織,讓學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語言文字訓練。以情促練,又讓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感受美、領悟美、體會美,進入語言學習的奇妙境界,這便是以練激情。并在訓練設計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使“教法學法化,學法教法化”。

  當然,兩種方法結合是否和諧,還得看教程設計。

  四、從工具性和情感性相統一的角度設計教程。

  工具性情感性雙性統一不能只顯示于一、二個訓練環節中,而應當蘊含于全部訓練流程中。據此,我安排了以下四大環節:

  1.導語 激情,引入新課。

  2.整體悟情,梳理結構。

  3.細讀品情,深究重點。

  4.結課化情,鞏固延伸。

  下面就具體介紹一下每一步的設計:

  (一)導語 激情,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大家還記得富饒的西沙群島嗎?還記得雄偉的趙州橋嗎?還記得被譽為藝術寶庫的敦煌莫高窟嗎?是啊!我們的祖國大好美景,真是數不勝數,特別是首都北京,更是令人神往,最近老師有位畫畫的朋友從北京回來,給我帶來一幅圖,我們欣賞一下(出示掛圖)這就是北京的景山公園,請你看圖這樣說:景山公園( )。然后說:( )景山公園( )!

  這樣設計有幾個意圖:(1)運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引入入勝的導語 ,色彩艷麗的圖畫,把學生帶入特定情境,并為整堂課定下情感基調,而且在特定情境中訓練語言,培養學生會說話,并把話說具體的能力,體現語文工具性的特點,這樣,兩者相互結合,讓學生有感而發,在愉悅的氛圍中訓練語言。(2)從心理學角度講,運用舊知引出新知,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整體悟情,梳理結構。

  這個環節,我這樣設計,先請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誦,再完成以下練習。

  “我們走進( ),看到山頂上萬春亭和山腳下的大花壇,沿著山路來到( ),看到各種果實累累,再沿山道拾級而上,來到( ),美麗的北京城盡收眼底!碧钊齻地點,對學生來說是輕而易舉,然后根據三個地點給課文分段。

  這樣設計有三個意圖:①根據閱讀教學規律,從整體入手把握全局,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②通過配樂朗誦渲染情境,讓學生從中感受情境美,語言美。③在這個情境中,運用習題導練法,化課文內容為習題,為學生鋪設階梯,佼學生分段能水到渠成,順利達成訓練目標。

  (三)細讀品情,深究重點。

  這部分的學習,我主要抓了3個重點的句子,下面我以2、3兩句為例來說一說,第二句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說話練習:

  “盛開的菊花有( )色的,( )色的,( )色的,還有( )色的,真是( )!”

  “盛開的菊花有的( ),有的( ),還有的( ),真是( )!”

  前者重顏色,后者重形狀,通過觀察想象體會菊花的美。

  學第三句話時,我設計了一個書面練習,讓學生讀后填空。

  “( )的海棠果

  ( )的大柿子

  ( )的大蘋果”

  再讓學生連起來,用總起分述的結構練習說話。然后表演、朗讀,體會課文擬人手法。

  設計這樣的練習,主要有3個意圖:

  1.從工具性的角度出發,體現訓練綜合性,語文教學大綱中規定,小學語文教學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學生初步具有聽說讀寫能力。所以,我在設計時,必須充分發揮語文工具性的特點,讓學生多想、多讀、多寫、多說,使各種能力得到協調發展,我這里就設計了讀的訓練,想象力的訓練和觀察力的訓練,還有說和寫的訓練,大大擴展了訓練的總量,能提高40分鐘的效率。

  2.體現訓練的轉換性。通過練習幫助學生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轉換成有個性的語言,在學習心理中,有一個“內化”過程,以提高他們組織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3.體現訓練的情感性。通過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感受到景物的形象美、色彩美,通過感情朗讀感受語言文字的韻律美,以練激情,既能促進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強化情感渲染,使情感性和工具性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互為依托,相得益彰。

  (四)結課化情,鞏固延伸。

  先讓學生配樂朗讀一、二兩段,然后老師小結。

  “遠望萬春亭,紅柱黃瓦,綠葉映襯,美不勝收,盛開的菊花五顏六色,千姿百態,成熟的果子香氣四溢,惹人喜愛,同學們,面對這一番景象,你會說什么呢?”

  “在秋色的裝點下,古老的北京城更加雄偉壯麗,現在讓我們在果園里稍作停留,下節課我們再登上萬春亭,遠眺北京城!边@樣設計的主要意圖,順著文章思路,讓學生在美的感受中,由情境聯想到語言,情不自禁,有感而發,“好’派迷人的秋色!”這樣,我們就通過語言文字訓練,既達到了工具性目標,又達到了情感性目標,我再順勢利導,把著眼點出自然美引向北京城的建筑美、整體的美,使情感體驗向深層次延伸。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語文課的工具性和情感性,完全可以統一在訓練過程中,我們用各種方式創設情境,在特定氛圍中訓練語言,以情促練,在語言文字訓練中,再現情境,體驗情感以練激情,佼兩者在課堂訓練的運行過程中化為一體,水乳交融,成為語文課堂的訓練主線,使學生“認知”在訓練中深化,“能力”在訓練中培養,“情感”在訓練中陶冶,語文素質在訓練中得以全面發展! 

《秋游景山》教案 篇9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的意思。

  2、能按瀏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ㄒ唬┱勗捊翌}

  1、出示課題"秋游景山",請學生說說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些什么?(時間,地點,事件等等)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的讀音;想一想課文寫到了作者瀏覽了哪幾個地方(公園大門、果園、萬春亭)

  2、學習生字詞(本課生字基本上較為簡單,學生通過自學能掌握字音字形,課堂上不用花過多的時間)

  3、抓住表示地點的詞語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走進公園大門"寫在景山公園大門口看到的美麗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我們沿著山路來到果園。"(過渡句)寫在果園看到的迷人的秋色;

  第三段(第3-7自然段)"離開果園,我們沿著青石鋪成的山道拾級而上,來到了萬春亭。"

 。ㄟ^渡句)寫在萬春亭舉目眺望美麗的北京城。

  (三)重點學習第一段

  1、指名學生朗讀該段,其它同學邊聽邊想,在公園大門口作者看到了什么?

  2、集體交流,以山為中心,山頂上是萬春亭,山腳下是大花壇。

  3、朗讀體會兩句話的特點

 。1)請學生自由朗讀描寫山上景色的句子,后集體指名讀,再評讀,說說誰讀得好,請這位同學說說自己是怎么讀好的。(采用了比喻句,把樹林映襯下的萬春亭比作一幅美麗的圖畫,以此來說明景山公園內景色的美麗)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描寫大花壇的句子,注意"千姿百態"的用法,說明花壇里花不但顏色多而且形態美。

 。3)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第一段,使學生產生對景山公園美景的喜愛之情。

 。ㄋ模┳鳂I 

  1、能用(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說說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2、抄寫生字詞語

  3、完成作業 本上相關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2、3段,理解詞語"果實累累"、"拾級而上"、"舉目遠眺"、"盡收眼底"、"鱗次櫛比"的意思。

  2、讀懂作者按游覽順序及方位順序觀賞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點事物寫出其特點的方法。

  4、讓學生感受到景山公園美麗的秋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進入角色,相互協作,自主感悟。

  1、走進大門。復習朗讀第一段,再現情景

  2、進入果園。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果園圖。(整體圖,果實累累局部圖)

 。2)交流感受。觀察說圖,體驗"果實累累"(說品種,說數量,說重量,說特點。)

 。3)學文體驗。讀第二段。劃:景物(海棠、蘋果、大柿子)、特點。讀:描寫優美的句子。悟:詞句美(每句都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說:感悟體驗(結合自己的生活,說說看到過的類似的情景)。

  3、登亭遠眺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美麗的北京。

 。2)學文體驗。自讀:讀遠眺北京城西、南、東三個方向的美景的詞

  自悟:劃出描寫景物及特點的詞句,體驗詞句美。

 。3)作交流。說說自己登亭遠眺中哪個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隨機出示相應畫面并好好地讀一讀。

  交流感悟體驗:重點討論描寫景物特點的詞句,讀懂課文如何寫出北京城的美麗,體驗文字美:舉目眺望(美麗)

  朝西望:潔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莊嚴金裝雄偉延伸

  往東看:鱗次櫛比新型縱橫交錯巨人的步伐

 。4)再現情景,梳理游蹤

  出現北京的優美景觀,請學生配上解說詞(A類同學可以按照課文中的語言,B類學有余力的同學在掌握課文的同時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4、體會作者情感

  你看到了那么美麗、壯觀的北京你有什么感觸,請你說一說。

  作者又是怎樣想的呢?請體會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五、作業 

  1、聽寫詞語

  2、完成作業 本相關練習

  3、試著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修辭方法寫句子

  3、能學習課文的寫法,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二、教學過程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進行背誦,比一比,看誰背得最快

  2、請各自然段背誦的擂主說說自己背誦的訣竅。讓大家一起學習,在最短的時間內背誦課文。

  3、摘錄課文中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好好地讀一讀并能說出喜歡的理由。

  4、有條件可以登上學校附近的山或樓房,看看紹興的景色,說說登山(樓)觀景的感受(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順序)。

  三、作業 :

  把自己的感受整理成文章記錄下來◆ [2003年11月8日]

《秋游景山》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

  1、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盡收眼底、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

  2、能按游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7自然段。

  4、激發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課時安排:3課時

  1、自學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

  2、讀懂課文,了解各段的主要意思,聯系上下文說出詞義。

  3、詞句訓練和朗讀、背誦的訓紅練,學習按全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知道大意

  2、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

  3、能按游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

  一、引入

  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問題嗎?

  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初讀課文,提出要求:a通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劃出來,按要求自學。B想一想:課文寫了誰,游覽了景山公園哪幾個景點?用記號標出。

  (2)交流自學結果:指名試讀課文,評議、正音。特別注意多音字“拾”在“拾級而上”中的讀音,“累”在“果實累累”中的讀音,以及“禁”在“紫禁城”中的讀音,讓學多讀幾遍。注意生字“壓”與“莊”,“伐”與“代”的區別。

 。3)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

  三、指導分段

  說說課文寫了“我們”游覽了景山公園的哪幾個景點。(景山公園大門、果園、萬春亭)

  根據單元提示,引導學生討論后明確:本課作者以地點變化寫游覽的經過,可以參考表示地點的詞語分段。讓學生劃出表示地點的詞語再分段。

  四、布置作業 

  抄寫詞語四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2、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盡收眼底、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

  3、激發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抽讀一些生字,回憶課文的分段,按什么分。

  二、新課

 。ㄒ唬╅喿x第一段(第1自然段)

  你能不能來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可以用“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

  默讀課文,把具體描述“萬春亭”和“大花壇”的句子用“-------”劃下來,認真讀一讀。

  (二)閱讀第二段(第2自然段)

  想一想:這一段的第1句話可以省略嗎?寫了它有什么好處?“果實累累”是什么意思?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出示一段話:

  果園里的果樹果實累累。海棠果在微風中搖動,一只只蘋果又紅又大,大柿子沉沉地掛在枝頭。

  這段話與課文中哪幾句話相似?你喜歡哪一段話?(可以說喜歡的理由,也可以用朗讀表示)

  用“我們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說說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ㄈ┳x第三段(第3—7自然段)

  請學生用各種自己認為好的方法去理解“拾級而上”、“舉目眺望”、“盡收眼底”的意思。

  再讓學生填空

  樓房廠房立交橋

  理解“屹立、淡雅、鱗次櫛比、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說說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回憶全文的內容。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指導學生朗讀、背誦,指導完成部分作業 。

  2、讓學生學習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抽讀生字、詞語。

  2、回憶課文內容,說說課文的分段及各段的段意

  二、指導朗讀、背誦

  1、請學生自己選一個你認為寫得最好的自然段朗讀。

  2、抽讀,師生評議。

  3、以各種形式齊讀。

  4、在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背誦。

  三、指導完成作業 

  學生自己提問(你認為比較難的題目),可以由同學幫忙解答。

  四、回憶課文中表示方位的詞語,引導學生用上方位詞(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秋游景山》教案 篇11

  落實語文工具性,加強語文情感性,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素質化的兩大基點。然而,問題的關鍵在于:語文工具性和情感性的訓練在實踐中往往倚輕倚重,很難得到較好的統一。或是突出了工具性而削弱了情感性,或是加強了情感性而淡化了工具性。這樣,追求語文訓練工具性和情感性的有機統一,就成了當前語文課堂教學素質化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我校語文組開展了專題研究。下面就結合說課來匯報一下。

  一、從工具性和情感性相統一的角度分析教材。

  《秋游景山》是第七冊第四單元重點課文,記敘了“我們”秋游景山時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色,全文技游覽順序可分為兩段。先寫走進公園看到的美麗景色,接著寫來到果園,看到果實累累;秋色迷人,最后登上萬春亭,舉目遠眺,北京城盡收眼底。整篇文章結構嚴謹,層次清晰。

  從語文課的工具性來分析,能通過訓練培養學生分段的能力,從而落實第四單元重點訓練課目——學會按時間或地點變換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同時,也使其它各項語文能力得到訓練。再從語文課的情感性分析,課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首都北京園林建設和現代建筑的雄偉,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北京的贊美之情。

  像這樣借景抒情的文章,我們就可以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既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又陶冶學生愛美的情操,使工具性和情感性相互結合,水乳交融。

  二、從工具性和情感性相統一的角度制定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再根據本學期教學目標“能按一定順序給課文分段、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內容”。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學會按時間或地點變換的順序給課文分段的方法”,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理解25個新詞。

  2.能技游覽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3~7自然段。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根據目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對全文教學任務,我作了這樣的分配和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了解課文,給課文分段,讀懂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學習第二自然段,聯系上下文說詞義。

  第三課時:進行詞句和朗讀背誦訓練。

  下面,我著重從工具性、情感性來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情感性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因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2.工具性目標:按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內容,

  了解景物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根據單元重點訓練項日,確定課時重點是:技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難點是:感受景物的美。同時,也是從工具性和情感性兩方面來確定的。

  三、從工具性和情感性相統一的角度選擇教法。

  從工具性的角度出發,我選擇了“習題導練法”,根據這個目標,把課文內容分解成各種類型的訓練題,讓學生通過當堂完成習題,進行語言的實踐訓練。

  從情感性的角度出發,我選擇了”情境教學法”,教師通過用圖畫再現情境,用導語創設情境,用朗讀感受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生入境動情。

  具體設計時,使兩種方法融會貫通,相互交織,讓學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語言文字訓練。以情促練,又讓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感受美、領悟美、體會美,進入語言學習的奇妙境界,這便是以練激情。并在訓練設計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使“教法學法化,學法教法化”。

  當然,兩種方法結合是否和諧,還得看教程設計。

  四、從工具性和情感性相統一的角度設計教程。

  工具性情感性雙性統一不能只顯示于一、二個訓練環節中,而應當蘊含于全部訓練流程中。據此,我安排了以下四大環節:

  1.導語激情,引入新課。

  2.整體悟情,梳理結構。

  3.細讀品情,深究重點。

  4.結課化情,鞏固延伸。

  下面就具體介紹一下每一步的設計:

  (一)導語激情,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大家還記得富饒的西沙群島嗎?還記得雄偉的趙州橋嗎?還記得被譽為藝術寶庫的敦煌莫高窟嗎?是啊!我們的祖國大好美景,真是數不勝數,特別是首都北京,更是令人神往,最近老師有位畫畫的朋友從北京回來,給我帶來一幅圖,我們欣賞一下(出示掛圖)這就是北京的景山公園,請你看圖這樣說:景山公園( )。然后說:( )景山公園( )!

  這樣設計有幾個意圖:(1)運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引入入勝的導語,色彩艷麗的圖畫,把學生帶入特定情境,并為整堂課定下情感基調,而且在特定情境中訓練語言,培養學生會說話,并把話說具體的能力,體現語文工具性的特點,這樣,兩者相互結合,讓學生有感而發,在愉悅的氛圍中訓練語言。(2)從心理學角度講,運用舊知引出新知,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整體悟情,梳理結構。

  這個環節,我這樣設計,先請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誦,再完成以下練習。

  “我們走進( ),看到山頂上萬春亭和山腳下的大花壇,沿著山路來到( ),看到各種果實累累,再沿山道拾級而上,來到( ),美麗的北京城盡收眼底!碧钊齻地點,對學生來說是輕而易舉,然后根據三個地點給課文分段。

  這樣設計有三個意圖:①根據閱讀教學規律,從整體入手把握全局,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②通過配樂朗誦渲染情境,讓學生從中感受情境美,語言美。③在這個情境中,運用習題導練法,化課文內容為習題,為學生鋪設階梯,佼學生分段能水到渠成,順利達成訓練目標。

  (三)細讀品情,深究重點。

  這部分的學習,我主要抓了3個重點的句子,下面我以2、3兩句為例來說一說,第二句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說話練習:

  “盛開的菊花有( )色的,( )色的,( )色的,還有( )色的,真是( )!”

  “盛開的菊花有的( ),有的( ),還有的( ),真是( )!”

  前者重顏色,后者重形狀,通過觀察想象體會菊花的美。

  學第三句話時,我設計了一個書面練習,讓學生讀后填空。

  “( )的海棠果

  ( )的大柿子

  ( )的大蘋果”

  再讓學生連起來,用總起分述的結構練習說話。然后表演、朗讀,體會課文擬人手法。

  設計這樣的練習,主要有3個意圖:

  1.從工具性的角度出發,體現訓練綜合性,語文教學大綱中規定,小學語文教學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學生初步具有聽說讀寫能力。所以,我在設計時,必須充分發揮語文工具性的特點,讓學生多想、多讀、多寫、多說,使各種能力得到協調發展,我這里就設計了讀的訓練,想象力的訓練和觀察力的訓練,還有說和寫的訓練,大大擴展了訓練的總量,能提高40分鐘的效率。

  2.體現訓練的轉換性。通過練習幫助學生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轉換成有個性的語言,在學習心理中,有一個“內化”過程,以提高他們組織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3.體現訓練的情感性。通過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感受到景物的形象美、色彩美,通過感情朗讀感受語言文字的韻律美,以練激情,既能促進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強化情感渲染,使情感性和工具性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互為依托,相得益彰。

  (四)結課化情,鞏固延伸。

  先讓學生配樂朗讀一、二兩段,然后老師小結。

  “遠望萬春亭,紅柱黃瓦,綠葉映襯,美不勝收,盛開的菊花五顏六色,千姿百態,成熟的果子香氣四溢,惹人喜愛,同學們,面對這一番景象,你會說什么呢?”

  “在秋色的裝點下,古老的北京城更加雄偉壯麗,現在讓我們在果園里稍作停留,下節課我們再登上萬春亭,遠眺北京城!边@樣設計的主要意圖,順著文章思路,讓學生在美的感受中,由情境聯想到語言,情不自禁,有感而發,“好’派迷人的秋色!”這樣,我們就通過語言文字訓練,既達到了工具性目標,又達到了情感性目標,我再順勢利導,把著眼點出自然美引向北京城的建筑美、整體的美,使情感體驗向深層次延伸。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語文課的工具性和情感性,完全可以統一在訓練過程中,我們用各種方式創設情境,在特定氛圍中訓練語言,以情促練,在語言文字訓練中,再現情境,體驗情感以練激情,佼兩者在課堂訓練的運行過程中化為一體,水乳交融,成為語文課堂的訓練主線,使學生“認知”在訓練中深化,“能力”在訓練中培養,“情感”在訓練中陶冶,語文素質在訓練中得以全面發展! 

《秋游景山》教案 篇12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標 :

  1、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盡收眼底、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

  2、能按游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7自然段。

  4、激發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課時安排:3課時

  1、自學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

  2、讀懂課文,了解各段的主要意思,聯系上下文說出詞義。

  3、詞句訓練和朗讀、背誦的訓紅練,學習按全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知道大意

  2、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

  3、能按游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

  一、引入

  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問題嗎?

  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初讀課文,提出要求:a通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劃出來,按要求自學。B想一想:課文寫了誰,游覽了景山公園哪幾個景點?用記號標出。

  (2)交流自學結果:指名試讀課文,評議、正音。特別注意多音字“拾”在“拾級而上”中的讀音,“累”在“果實累累”中的讀音,以及“禁”在“紫禁城”中的讀音,讓學多讀幾遍。注意生字“壓”與“莊”,“伐”與“代”的區別。

 。3)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

  三、指導分段

  說說課文寫了“我們”游覽了景山公園的哪幾個景點。(景山公園大門、果園、萬春亭)

  根據單元提示,引導學生討論后明確:本課作者以地點變化寫游覽的經過,可以參考表示地點的詞語分段。讓學生劃出表示地點的詞語再分段。

  四、布置作業 

  抄寫詞語四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2、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盡收眼底、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

  3、激發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抽讀一些生字,回憶課文的分段,按什么分。

  二、新課

  (一)閱讀第一段(第1自然段)

  你能不能來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可以用“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

  默讀課文,把具體描述“萬春亭”和“大花壇”的句子用“-------”劃下來,認真讀一讀。

 。ǘ╅喿x第二段(第2自然段)

  想一想:這一段的第1句話可以省略嗎?寫了它有什么好處?“果實累累”是什么意思?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出示一段話:

  果園里的果樹果實累累。海棠果在微風中搖動,一只只蘋果又紅又大,大柿子沉沉地掛在枝頭。

  這段話與課文中哪幾句話相似?你喜歡哪一段話?(可以說喜歡的理由,也可以用朗讀表示)

  用“我們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說說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ㄈ┳x第三段(第3—7自然段)

  請學生用各種自己認為好的方法去理解“拾級而上”、“舉目眺望”、“盡收眼底”的意思。

  再讓學生填空

  樓房廠房立交橋

  理解“屹立、淡雅、鱗次櫛比、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說說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回憶全文的內容。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指導學生朗讀、背誦,指導完成部分作業 。

  2、讓學生學習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抽讀生字、詞語。

  2、回憶課文內容,說說課文的分段及各段的段意

  二、指導朗讀、背誦

  1、請學生自己選一個你認為寫得最好的自然段朗讀。

  2、抽讀,師生評議。

  3、以各種形式齊讀。

  4、在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背誦。

  三、指導完成作業 

  學生自己提問(你認為比較難的題目),可以由同學幫忙解答。

  四、回憶課文中表示方位的詞語,引導學生用上方位詞(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秋游景山》教案 篇13

  之四

  佚名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的意思。

  2、能按瀏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出示課題"秋游景山",請學生說說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些什么?(時間,地點,事件等等)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的讀音;想一想課文寫到了作者瀏覽了哪幾個地方(公園大門、果園、萬春亭)

  2、學習生字詞(本課生字基本上較為簡單,學生通過自學能掌握字音字形,課堂上不用花過多的時間)

  3、抓住表示地點的詞語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走進公園大門"寫在景山公園大門口看到的美麗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我們沿著山路來到果園。"(過渡句)寫在果園看到的迷人的秋色;

  第三段(第3-7自然段)"離開果園,我們沿著青石鋪成的山道拾級而上,來到了萬春亭。"

 。ㄟ^渡句)寫在萬春亭舉目眺望美麗的北京城。

 。ㄈ┲攸c學習第一段

  1、指名學生朗讀該段,其它同學邊聽邊想,在公園大門口作者看到了什么?

  2、集體交流,以山為中心,山頂上是萬春亭,山腳下是大花壇。

  3、朗讀體會兩句話的特點

  (1)請學生自由朗讀描寫山上景色的句子,后集體指名讀,再評讀,說說誰讀得好,請這位同學說說自己是怎么讀好的。(采用了比喻句,把樹林映襯下的萬春亭比作一幅美麗的圖畫,以此來說明景山公園內景色的美麗)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描寫大花壇的句子,注意"千姿百態"的用法,說明花壇里花不但顏色多而且形態美。

  (3)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第一段,使學生產生對景山公園美景的喜愛之情。

 。ㄋ模┳鳂I 

  1、能用(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說說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2、抄寫生字詞語

  3、完成作業 本上相關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2、3段,理解詞語"果實累累"、"拾級而上"、"舉目遠眺"、"盡收眼底"、"鱗次櫛比"的意思。

  2、讀懂作者按游覽順序及方位順序觀賞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點事物寫出其特點的方法。

  4、讓學生感受到景山公園美麗的秋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進入角色,相互協作,自主感悟。

  1、走進大門。復習朗讀第一段,再現情景

  2、進入果園。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果園圖。(整體圖,果實累累局部圖)

  (2)交流感受。觀察說圖,體驗"果實累累"(說品種,說數量,說重量,說特點。)

 。3)學文體驗。讀第二段。劃:景物(海棠、蘋果、大柿子)、特點。讀:描寫優美的句子。悟:詞句美(每句都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說:感悟體驗(結合自己的生活,說說看到過的類似的情景)。

  3、登亭遠眺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美麗的北京。

 。2)學文體驗。自讀:讀遠眺北京城西、南、東三個方向的美景的詞

  自悟:劃出描寫景物及特點的詞句,體驗詞句美。

  (3)作交流。說說自己登亭遠眺中哪個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隨機出示相應畫面并好好地讀一讀。

  交流感悟體驗:重點討論描寫景物特點的詞句,讀懂課文如何寫出北京城的美麗,體驗文字美:舉目眺望(美麗)

  朝西望:潔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莊嚴金裝雄偉延伸

  往東看:鱗次櫛比新型縱橫交錯巨人的步伐

 。4)再現情景,梳理游蹤

  出現北京的優美景觀,請學生配上解說詞(A類同學可以按照課文中的語言,B類學有余力的同學在掌握課文的同時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4、體會作者情感

  你看到了那么美麗、壯觀的北京你有什么感觸,請你說一說。

  作者又是怎樣想的呢?請體會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五、作業 

  1、聽寫詞語

  2、完成作業 本相關練習

  3、試著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修辭方法寫句子

  3、能學習課文的寫法,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二、教學過程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進行背誦,比一比,看誰背得最快

  2、請各自然段背誦的擂主說說自己背誦的訣竅。讓大家一起學習,在最短的時間內背誦課文。

  3、摘錄課文中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好好地讀一讀并能說出喜歡的理由。

  4、有條件可以登上學校附近的山或樓房,看看紹興的景色,說說登山(樓)觀景的感受(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順序)。

  三、作業 :

  把自己的感受整理成文章記錄下來

《秋游景山》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

  1、 能領悟作者按方位順序,有重點地記敘游覽過程的寫作手法。

  2、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7自然段。

  3、 激發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1、激情導入  :

  同學們,你跟著旅游團去旅游,是誰領著你們游覽的?(導游)

  今天,我們正好有一個旅游團想去北京的景山公園游玩,請你來當小導游好嗎?

  我們一起出發吧!

  2、讀課文,畫導游圖:

  1)老師現在是游客了,小導游,請問今天你準備帶我們去哪些地方看哪些景物?導游圖準備好了嗎?

  2)請我們的小導游趕緊畫一張導游圖,我們好出發去游玩啊!

  3)填圖(完成事先發下去的一張圖)

  4)請X導到電腦上來點一點,告訴我們今天游覽哪些景點。

  哦,我看明白了,原來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這么多景物啊。

  4、仔細學文,介紹景點:

  好的導游到每個景點都會向游客介紹,請你讀課文準備,把你最喜歡的景點,介紹給大家。

  1) 同桌互相介紹

  2) 指名介紹

  3) 指名三人有順序地介紹,一人介紹一個景點。

  5、積累

  1) 讀課文,選擇你最喜歡的語段讀一讀,然后把它記在腦子里,以后向別人介紹。

  2) 自由準備。

  3) 指名讀或背。

  6、作業 

  完成作業 本上剩余作業 ! [2003-12-5]

《秋游景山》教案 篇15

  一、教學目標 :

  1、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盡收眼底、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

  2、能按游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7自然段。

  4、激發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課時安排:3課時

  1、自學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

  2、讀懂課文,了解各段的主要意思,聯系上下文說出詞義。

  3、詞句訓練和朗讀、背誦的訓紅練,學習按全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知道大意

  2、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

  3、能按游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

  一、引入

  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問題嗎?

  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初讀課文,提出要求:a通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劃出來,按要求自學。B想一想:課文寫了誰,游覽了景山公園哪幾個景點?用記號標出。

 。2)交流自學結果:指名試讀課文,評議、正音。特別注意多音字“拾”在“拾級而上”中的讀音,“累”在“果實累累”中的讀音,以及“禁”在“紫禁城”中的讀音,讓學多讀幾遍。注意生字“壓”與“莊”,“伐”與“代”的區別。

 。3)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

  三、指導分段

  說說課文寫了“我們”游覽了景山公園的哪幾個景點。(景山公園大門、果園、萬春亭)

  根據單元提示,引導學生討論后明確:本課作者以地點變化寫游覽的經過,可以參考表示地點的詞語分段。讓學生劃出表示地點的詞語再分段。

  四、布置作業 

  抄寫詞語四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2、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盡收眼底、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

  3、激發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抽讀一些生字,回憶課文的分段,按什么分。

  二、新課

 。ㄒ唬╅喿x第一段(第1自然段)

  你能不能來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可以用“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

  默讀課文,把具體描述“萬春亭”和“大花壇”的句子用“-------”劃下來,認真讀一讀。

 。ǘ╅喿x第二段(第2自然段)

  想一想:這一段的第1句話可以省略嗎?寫了它有什么好處?“果實累累”是什么意思?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出示一段話:

  果園里的果樹果實累累。海棠果在微風中搖動,一只只蘋果又紅又大,大柿子沉沉地掛在枝頭。

  這段話與課文中哪幾句話相似?你喜歡哪一段話?(可以說喜歡的理由,也可以用朗讀表示)

  用“我們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說說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三)讀第三段(第3—7自然段)

  請學生用各種自己認為好的方法去理解“拾級而上”、“舉目眺望”、“盡收眼底”的意思。

  再讓學生填空

  樓房廠房立交橋

  理解“屹立、淡雅、鱗次櫛比、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說說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回憶全文的內容。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指導學生朗讀、背誦,指導完成部分作業 。

  2、讓學生學習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抽讀生字、詞語。

  2、回憶課文內容,說說課文的分段及各段的段意

  二、指導朗讀、背誦

  1、請學生自己選一個你認為寫得最好的自然段朗讀。

  2、抽讀,師生評議。

  3、以各種形式齊讀。

  4、在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背誦。

  三、指導完成作業 

  學生自己提問(你認為比較難的題目),可以由同學幫忙解答。

  四、回憶課文中表示方位的詞語,引導學生用上方位詞(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秋游景山》教案(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獵人海力布》教案(精選15篇)

    【教材分析】《獵人海力布》是流傳在我國內蒙古地區的一個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叫海力布的獵人,熱心幫助百姓,有一次,他救下龍王的小女兒,海力布從龍王那里得到了一顆寶石,從此,他可以聽懂禽言獸語,但是,...

  •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其中一個多音字“為”)認識8個字,認識“米”字旁。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大自然的語言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培養學生查找資料,理解課文的能力。...

  • 《五彩池》教案(精選12篇)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講了“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時,在藏龍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課文生動地描寫了五彩池的美麗景色,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達了“我”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 《太陽》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莊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較、殺菌、預防”等詞語。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 《太陽》教案(精選13篇)

    活動目標:1、嘗試運用語言描述情境,能大膽運用形容詞,在交流中豐富詞匯。2、在創造性表現太陽的基礎上,嘗試創編。3、感受語言活動的樂趣,活動準備:1、活動前 先組織幼兒給太陽化妝(繪畫),背景圖6幅。...

  • 《生命 生命》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一、交流格言,揭示課題1、師生交流:同學們,課前我們搜集了有關生命的格言,現在讓我們先來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聽了剛才的交流,你對“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老師也搜集了一段有關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起分享,你們愿意聽聽嗎?(...

  • 《李時珍夜宿古寺》第一課時(通用16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72中山小學 劉蓉一、教學目標:1、 學習本課生字詞2、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理清脈絡3、 學習理解詞語的方法二、教具準備:課件三、教學過程:(一) 由生字“宿”導入,揭題板書“宿”,師:...

  • 《尊嚴》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書寫“疲憊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詞語。2、能根據課文情境讀好年輕人說的話,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情境交融 活教課文-----評楊向華執教的《桂花雨》(通用13篇)

    情境交融活教課文-----評楊向華執教的《桂花雨》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56作者:錢迎春聽完課后,我們所有的聽課老師就像跟隨著楊老師一起沐浴了一場又美、又香的“桂花雨”,那感覺真是舒服、美妙極了。...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超乳爆乳上司在线观看 | 欧美巨大黑人xxxxⅹ视频动漫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色惰网站|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 日日噜噜夜夜爽 | 久操影视|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超碰 | 热色av | 亚洲小视频 | 国产精品www劲爽视频 | av免费片 | 日本老妇人乱xxy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小片 | 美女一级全黄大片 | 成年女人看片免费视频播放人 | 男女靠逼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 | 狠狠色狠狠爱综合蜜芽五月 | WWW插插插无码免费视频网站 | 宅男撸66国产精品 | 美国特级a毛片免费网站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 亚洲欧美成人无码久久久 | 259luxu在线观看| 好男人WWW社区视频在线资源 |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大地资源中文第3页 | 综合国产视频 | 欧美88888 |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软件 | 97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 国产高清激情在线观看 | 四虎影视免费看 |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二佰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