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學片段案例與反思
師:關于為什么愛梅花,外祖父還有一段話,誰來讀讀?
生:讀"這梅花,是我們......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師:我們剛才說了,這段話是對不懂事的孩子說的 ,明知道孩子聽不懂,卻這樣認認真真地說,難道僅僅是對孩子說的嗎?請你再讀一讀,想想外祖父這段話說了幾層意思,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生:他說了三層意思 ,開始他贊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著他贊美了中華民族出現(xiàn)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說的是,一個中國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生:我體會到外祖父對作者這樣說,是要她也成為有梅花精神的人.
生:我感覺到外祖父這段話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他漂泊海外,卻沒有改變中國人本性,依然那么,其實,他就是一個有梅花精神的中國人.
師梅花魂是中華民族的魂,也是每一個有氣節(jié)的中國人的魂!從對梅花的喜愛中,我們看到的是外祖父不變的中國心!就像<<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所唱的一樣: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歌詞好嗎?我想這也是外祖父的心聲:
河山只在我夢縈
祖國已多年未親近
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
我的中國心
洋裝雖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國印
長江、長城
黃山、黃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不論何時,不論何地
心中一樣親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就算生在他鄉(xiāng)也改變不了
我的中國心
[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那么怎么樣在教學中實施加以落實呢?在我這段理解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教學中,我引領學生質疑問難"你能從文中找到作者的疑問嗎?""那么 ,從當年這一件件讀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戀祖國的心呢?請你細細讀文體會,我們一會兒進行交流."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指導學生自己去進行閱讀實踐,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最后通過交流討論,并引導學生讀好有關段落,在讀書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從具體語句中體會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加上教師的點撥,就使外祖父那種思鄉(xiāng)意,愛國情得到升華,做到了學生,文本共鳴,不僅使學生既學會閱讀,又受到了一次愛國思想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