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學實錄(精選15篇)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1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大意。
生:課文寫了“我”的外祖父愛梅花。
師:“我”是誰呢?
生:“我”是指作者陳慧英。
生:我覺得是文中的小主人公鶯兒。課文講的是身在異國的鶯兒的外祖父愛梅花的事。
師:課文是通過五件小事來向我們展現了一位有著濃濃愛梅情結的老人的。
。ǔ鍪疚寮拢x)
(外祖父教我讀唐詩宋詞;“我”無意弄臟墨梅圖,外祖父大發脾氣;因不能回國,外祖父哭了;臨別,外祖父送我墨梅圖;離別送我梅花手絹)
師:你覺得哪些事讓你感覺到外祖父愛梅呢?
生:是第2、4、5這三件小事看出來的。
師:同學們,我們讀過這幾件小事,都倒感覺到外祖父愛梅花。你是怎樣從這些段落中讀出這種感情的呢?
出示:
我們可以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用這些方法
1、聯系上下文。
2、聯系當時的背景。
3、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4、用朗讀的方式。
5、其它自己喜歡的方法。
生閱讀學習。
師:哪些同學讀懂了?
生:我從上文知道,外祖父特別疼愛鶯兒,真可謂“捧在用里怕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删鸵驗辁L兒不小心弄臟了墨梅圖,竟然大發脾氣,梅花還比外孫女重要。她太愛梅花了。
生:我們平常吧,不管玩什么,外公都會給的。隔輩疼嘛。根本不會為一幅畫而動怒的。
生:我是抓關鍵詞語理解的。“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一個“輕輕”一個“細綢子”還有一個:“慢慢”都能看出外祖父笑梅花。感覺像是小心翼翼地呵護一個嬰兒。
生:我補充一下。要是一樣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別說弄臟沒啥。丟了也不可惜的。要么就胡亂一擦了事。可外祖父不一樣。
生:我是用朗讀的方式來展示的。(生朗讀)
師:是!一幅墨梅圖有什么希罕呢?有什么希罕呢?誰能告訴我?
生:我們學過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梅花是值得贊美的。
生:還有王安石說梅花“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生:我從下文13自然段知道梅花有品性,有靈魂。
師:同學們再細細讀,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
。ㄉx)
生: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
生:因為梅花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
師:同學們找出這句話勾畫下來讀一讀。你讀出了什么?
生:我感覺像是在說人。
生:梅花本是一種植物,一般用“它”而這里卻用的是“她”
師:對。同學們讀得認真。聯系上下文想想。她指什么呢?
生: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實是指下文“有氣節的人物”
生:應該是指“我們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物”
生:梅花在冬天開,而“有氣節的人物”他們像梅花一樣,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也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
師:誰能說說我們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物?
生:秦始皇。
師:大家能用一兩句話說出理由嗎?比如“統一中國,功不可沒”的秦始皇,“視榮華如夢幻,視死辱為常事”的譚嗣同。
生:精忠報國,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岳飛。
生:“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
師:對。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
生:孔子之家語博大精深,諸葛亮神機妙算,鄭成功收復臺灣,孫中山不屈不撓,他們個個都是中華民族的氣節人物!
師:正因為看似平常的梅花,卻融注了無數氣節人物的英魂,漫漫幾千年的中華史,有氣節的人物怎能說得清,道得完呢?讓我們飽含深情再讀這段吧。
。ㄉb讀13自然段。)
師:外祖父把他最珍愛的墨梅圖送給“我”。臨別時還送給“我”繡著血色梅花的手絹。同學們。你們見過梅嗎?她是什么顏色?
生:臘梅有黃色的。
生:梅花也有粉紅色的。有點像桃花。
生:有的梅像雪一樣白。
師:這方手絹上的呢?
生:是血色的!
推薦理由:
《梅花魂》是一篇講讀課文,文章在極平實的語言中飽蘸作者對深愛梅花實為愛國的外祖父的深深懷念與敬仰。教者在教學中能穩穩把握文脈,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認知與情感等多維度的體驗。
這堂課從教者的角度來看,教者能充分認識自己的角色,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給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教者避開煩瑣的點,而準確把握文章的線,用巧妙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老師還善于利用各種教育手段與方法調動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儲備與內心的情感資源。從而使全部學生動起來,使課堂活化。教者教育思想是開放的。
從學生學的情況來看,學生都有“學習主人翁”意識,能全身心地融入學習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記憶倉庫,結合自己的知識、生活、情感等等讓“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說,每個學生都充滿了生命感覺。無疑,能讓課堂如此靈動起來源于學生思維的開放。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能從句子中感受到外祖父的思鄉之情。
3、從課文中感受外祖父對祖國無限眷戀的思想感情,領悟梅花不畏“必欺雪壓”的品格。
學習難點:把握主要內容,體會外祖父的情感;理解“梅花魂”中的“魂”的含義。
課前準備: 了解文中涉及的關于梅花的詩句的意思和出處,查閱了解華僑在海外的生活經歷的相關資料,搜集有關梅花的詩句和名言等。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看見“魂”字馬上想到了什么?
生:靈魂,鬼魂
師;那《梅花魂》中的“魂”指的又是什么呢?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一定能找到滿意的答案。
師:通過預習,我們知道課文中有幾處寫到外祖父的哭?(三處)誰來說說,外祖父為什么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哭?
生:因為外祖父思念祖國。
生:他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
師:一位久居異國他鄉,日夜思念自己家鄉,思念祖國的華僑老人,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回到魂牽夢繞的祖國。于是,他將這種思鄉之情寄托在某種事物上,你們知道是什么嗎?(梅花)
二、深入重點段,揭示中心思想:
師:請同學們翻開書,在課文中找一找,從哪些語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外祖父對梅花的珍愛?學生自由說
。1)“外祖父家中……碰不得”
師:誰能在這幾句話中找出一對反義詞?
生:不甚在意和分外愛惜
師:外祖父不甚在意的是什么?分外愛惜的又是什么呢?
師:古玩與一幅畫哪個更值錢,從這對反義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外祖父對墨梅圖的珍愛。
。2)“五歲那年……抹凈”(課件)
師:抹在這里讀mǒ,抹凈,它還有一個讀音是mā,抹布的抹。請同學們在抹字上面注好音,自己就不會讀錯了。
師:請大家用“·”標出描寫外祖父動作的詞,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外祖父對墨梅圖的珍愛。
師:誰來讀讀外祖父訓斥我媽的話?指名讀。
師:你能不能告訴大家,剛才你讀這句話時,心情怎樣?
生:我很氣憤,生氣 。
師:外祖父為什么會生氣,氣憤呢?
生:外祖父珍愛的墨梅圖被弄臟了,所以他很生氣。
師:自己珍愛的東西被弄臟了,當然會生氣,氣憤,更多的是痛惜。你覺得怎樣讀這一句話最能反映外祖父的心情?
學生說各自的理解,只要有道理,教師都給予肯定。學生練讀。
師:這是一個什么句子?怎樣改為陳述句?在這里,外祖父為什么要用反問的語氣?
生:這樣的語氣更能強調梅花是清白的。
生:這樣更能說明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生:這樣更能表現他的心情是十分痛心的。
師:反問有強調的作用,語氣更重,F在,老師就想來考考你們,我說一個陳述句,請你用反問的語氣來說。
師生練說反問句。
師:大家以后在說話,寫文章時可以適當地運用反問的語氣,這樣有時可以更好地表達你的心情。
師:請同學們自由練讀這段話,體會外祖父當時的心情。
學生自由讀
師:在這段話中,作者對外祖父的動作和語言進行了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外祖父對墨梅圖的珍愛。我們大家寫作文時,就要學會把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和心理活動寫具體,文章才生動。
師:讓我們一起看看外祖父分外愛惜的墨梅圖吧。ㄕn件:墨梅圖)
師:大家看,它有什么特別之處嗎?(沒有)
師:這是一幅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墨畫,用毛筆醮著墨汁在宣紙上畫的畫。它就是一幅普通的水墨畫,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不過它圖上畫的是梅花,外祖父才會格外愛惜。
師:世界上的花有千千萬萬種,在眾多的花兒中,外祖父為什么對梅花情有獨衷?他到底欣賞梅花的什么?
生:他欣賞梅花的品格。
生:梅花的精神。
生:梅花的秉性。
師:梅花的秉性到底有哪里與眾不同呢?誰能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指名讀。
。3)“這梅花……愈秀氣”。 (課件)
師:看誰有一雙火眼金睛,你發現這幾句話中哪能個字用得最多?(愈)
師:愈字相當于我們平時所用的越,越來越怎么樣。那么這四個愈字所帶的短語該怎樣讀呢?
指兩個學生讀,師生評議。
師:前兩個愈字所帶的短語表現的是梅花開放時,所處的環境很惡劣,要讀得慢點,低點;后兩個則表現了梅花面對寒冷,毫不畏懼的精神,語氣要堅定,語調要高點兒。
師;最后一句是三個排比短語,哪個字要重讀?(最)要讀出氣勢。請同學們把剛才大家的理解,讀進你們的朗讀中。學生自由讀。
師:看到大家讀得這么認真,老師也想讀一讀了,能不能給老師一個機會呢?
教師范讀。教師讀完后,學生鼓掌。
師:你們為什么給老師鼓掌?
生:老師讀得很有感情。
生:我覺得老師讀得很好,我都有點感動了。
師:認真地聽比自己讀得好的老師和同學的朗讀,對自己的朗讀是很有幫助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請同學們模仿老師剛才的朗讀,齊讀這一段話。
師:此時此刻,在你心目中,你覺得梅花具有什么樣的品格呢?
學生自由說。(板書:毫不畏懼,頑強不屈,頂天立地)
師:(課件:風雪梅花圖)看,狂風怒號,大雪紛飛,梅花卻凌寒獨自開,多么令人敬佩的花兒啊!
。4)“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課件)
師;你們在課文中找到了這一句話了嗎?請你們把它前后幾句話連起來默讀一次。
師:在這里,“他們”指的是誰?為什么把“他們”比喻成“這梅花”?兩者之間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師:(課件:象征)梅花在狂風中,在大雪中,凌寒獨自開。他們在磨難中,在欺凌中,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梅花的品格象征著他們這些有氣節的中國人的精神。這只是幾個中國人的精神嗎?(不)是千千萬萬華夏子孫的精神,也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師:外祖父在這里運用的是什么樣的寫作方法?(板書:借物喻人)
師:借物喻人就是假借某種事物來贊美人的某種品格和精神。在本文中,外祖父借梅花來贊美中華民族的精神,這是千千萬萬炎黃子孫的魂。
師:課文學到這兒,你明白課題為什么叫“梅花魂”了嗎?
生: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生:梅花的品格象征著我們中華民族毫不畏懼,頑強不屈,頂天立地的精神。
師:在我們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許許多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此時,你想到了誰?
學生自由說。(林則徐,岳飛,于謙,共產黨員,李小龍……)
師: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們將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即使在今天這樣的和平年代,我們身邊依然有不少這樣有骨氣,有氣節的人。誰來說說,你知道有哪些?
學生自由說。(解放軍,洪占輝,殘疾人,地震中的人們,體育健兒……)
師:他們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值得我們學習。請大家像外祖父一樣,把他說的這番話有感情地讀出來。全班齊讀。
師: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為之一振,讓我們都像梅花學習,做一個有氣節,有骨氣的中國人。大家有信心嗎?(有)
師:外祖父既然這么喜愛梅花,他為什么要送我墨梅圖和繡著血色梅花的手絹呢?是他不再思念祖國了嗎?(不)
師;外祖父是在什么情況下送我這兩件物品的?
生:他得知“我”和媽媽要回國的前一天早上,送給我墨梅圖。
生:在船要開的時候,他又送給我那塊手絹。
師:常年身居異國他鄉的外祖父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祖國。他就像一片從樹上飄落下來的葉子,多么渴望能葉落歸根呀!可是,他的年紀太大了,他無法回到魂牽夢繞的祖國,甚至永遠也不可能回去了。兒孫要回國了,可自己卻不能回去,外祖父的心情怎樣?
生:為自己不能回國而傷心,難過。
師;兒孫能回國,他又感到——(高興,興奮)
師;些時外祖父的心情可以說是五味俱全,酸甜苦辣全都有。萬般無奈之下,他把自己最珍愛的墨梅圖和隨身珍藏了多年的繡著血色梅花的手絹送給了我。
師:同學們,你們想想,親人臨別贈送的禮物一定不一般,一定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那么,外祖父送給我這兩件物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希望怎樣?這僅僅是簡簡單單的一幅墨梅圖和一塊普普通通的手絹嗎?(不,不是的)那這上面包含了什么樣,代表了什么?
師: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的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也就是千千萬萬的華夏子孫的魂,當然也是外祖父這樣一位身居異國他鄉的游子的魂。他珍愛梅花,贊美梅花,實則表現了他那顆眷念祖國的心。他希望借我的手,把他那顆眷念祖國的心帶回祖國,魂歸故里呀!
師:載著思念的船兒越飄越遠,我們仿佛聽到了外祖父發自內心的呼喚。他在呼喚什么樣?
生:祖國,我回來了!
生:祖國母親,我要回來!我要回來。
師:相信此時些刻,我們的心都被一種真情深深地震憾著。震憾我們的到底是什么?(板書:愛國心)
師: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讓我們一起重溫張明敏那首老歌《我的中國心》,來感受外祖父那顆中國心吧!
。ㄕn件:歌曲《我的中國心》
全班學生和在場的老師不由自主地跟著歌曲唱,很多人眼眶里都滿含著淚水。
師:外祖父借我的手,終于把他那顆眷念祖國的心帶回了祖國,慰藉了他常年的思鄉之苦,了卻了他心中由來已久的心愿。
三、課外拓展,內化積累:
師:面對這樣一位老人,難道你不想說點什么嗎?
生:外祖父非常愛自己的祖國,我要向他學習。
生:我要像外祖父一樣,做一個有著梅花精神的人。
生:我們無論在何時,在何地,都要熱愛我們的祖國。
四、作業自助餐(課件)
1 摘抄令人感動或難忘的句子。
2 搜集思鄉懷親的詩詞,歌曲,故事等。
3 仿用本文借物喻人的手法寫一個身邊的事物。
五、結束語:
同學們,冬天已經來臨了。我相信,今天我們學了《梅花魂》,一定會在嚴冬里給你添一份信念,添一縷陽光。希望你能把梅花精神帶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相信你的人生一定會活得精彩而充實,充實而精彩。!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3
一、導入。
師:在《古詩三首》中,我們一起領略了“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墨竹風骨,一起了解了“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石灰本色,還一起欣賞了“朵朵花開淡墨痕”的墨梅芳姿。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關于梅花的課文《梅花魂》。
梅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千百年來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老師本人也很喜愛梅花,還曾畫下過它的鐵骨英姿。(掛圖)。
這梅花,它因韻勝,格高,臨風傲雪,不畏嚴寒,冰肌玉骨,傲然挺立而成為詩人、畫家贊美的對象,它那種堅忍不拔、高潔剛正的精神更為人們所稱頌。有這樣一位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老人,更以這朵朵梅花寄托自己心中的深深的感情。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呢?我們就一起從課文中來體會。
二、交流。
師:打開課本,快速瀏覽一遍課文,結合自己的預習,看看圍繞梅花寫了哪幾件事?
師:課文的語言有一種詩歌美,老師也想嘗試一下這種方式的板書,好嗎?
生1:課文寫的第一件事是外祖父教我讀唐詩宋詞。
師:誰還有補充?
生2:外祖父教我讀詩詞時常常流下淚。
師:那就是“教讀詩詞淚珠落”。
生3:課文寫的第二件事是我小時候弄臟了外祖父心愛的《墨梅圖》,他訓斥了我媽媽。
師:誰還能再簡練地說一說?
生4;我弄臟了《墨梅圖》外祖父發了脾氣。
師;說得不錯!“弄臟墨梅發脾氣”。
生5:課文寫的第三件事是我和媽媽要回國了,外公不能回國。
生6:我給他補充。外公不能回國,像個小孩一樣哭了。
生7:那就是“不能回國嗚嗚哭”。
師:你概括地真好!
生8:課文寫的第四件事是外公把《墨梅圖》送給我。
生9:還寫了外公說的一段話。
師:贈我梅圖談寓意。
生10:課文寫的第五件事是外公把手絹送給我。
生11:我補充:外公送我們上船,送給我的手絹上繡著梅花。
師:隨我登船送梅絹。
師:從這五件事中你都讀懂了些什么?
生1:從第一件事中我看出了外公很思念祖國。
師: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
生1:“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這些句子說明外公思鄉。
師:能說說這些詩句的意思嗎?比如……
生1:“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意思是說明年春天綠草細茵時,您能回來嗎?“王孫”在這里指外公。
師;說得很好!那為什么外公教我讀唐詩宋詞而不是其它文學作品呢?
2:因為唐詩宋詞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學的瑰寶,外公想讓我從小受到中華民族文學的熏陶。
師:你理解的真透徹! 外公就是這樣想的。
生3:我從第二件事中看出外公很珍愛梅花圖。
師;能具體說說嗎?
3:我是從這一句看出的:“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說明外公很愛惜圖。
師:你從人物的動作來體會感情,不錯!
生4:我還從這句話中體會劍:“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
師:“清白”你怎樣理解?
生5:我覺得“清白”原意指梅花的顏色,在這里指高尚的節操。
師:你結合《石灰吟》來理解。真棒!
生6:我從第三件事中體會到外公很想回國。
生7:外公不能回國,像個小孩一樣嗚嗚哭起來,說明他對祖國的感情很深。
生8:我從第四件事中看出外公對我的希望。
師:從哪些句子中看出的?
生8;從“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這一段看出的。外公希望我做一個像梅花一樣的人。
師:把這段讀一讀。
生8:讀文。
師:誰再來讀讀,體會一下外公的深意。
生9:讀文。
師:請出班上朗讀最好的一位同學讀一讀。
生10:讀文。
全班齊讀。
生10:我從第五件事中看出外公對祖國感情很深。因為他連隨身帶的手絹上都繡著梅花,而梅花是祖國的象征。
師;同學們談得不錯! 學到這里,你認為題目中的“魂”指什么?
眾生:“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一顆眷戀祖國的心!
三、小結。
師:看來,同學們真的讀懂了這篇課文。預習時,老師讓你們把自己的讀后感寫下來,F在結合今天所講的內容,稍作一下修改,一會兒全班交流。
生1:讀了課文,我要像梅花一樣,做個頂天立地,不低頭折節的人。
生2:讀了課文,我被外公愛國的心所感動,我也要做個愛國的人。
生3:我寫下了一首小詩:梅花朵朵傲雪立,梅花象征中國魂,外公一生愛梅花,身在異國心在漢。
師:寫的不錯,再注意詩的韻腳就更好了。課后要像李白、杜甫一樣煉字、煉句,爭取寫作上再上一層樓。
師:正像同學們所說:一縷梅花魂,悠悠中國心。讓我們一起學習梅花的風格,做個像梅花一樣的人,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中,教師以梅花為線索,按照“賞梅花”、“講梅花”、“品梅花”的順序進行課文分析,脈絡清晰,教學效果不錯。特制是學生以自主學習、交流為主,教師只起組織引導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比較短,有些內容沒有講透徹,如外公送“我”梅花圖時所講的一段話,課上只讓學生讀了讀,大體上談談感受,而沒有深入理解。這里是一個重點,應再多用些時間感知。另外,在概括課文內容方面,占用時間稍多些,應再簡練。總之,教學本課時比較順利,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4
三分鐘口語訓練(祖國在我們每一人的心中重千斤,無論用多美的詩句歌頌贊美她都不過分)。
1、封面課題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祖國母親60華誕剛剛過去,歡慶的的禮炮聲還在耳邊回響。威武雄壯的閱兵式還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激動的心情還久久不能平靜。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梅花魂》這一課一定會有更深的體會。(板書課題:6 梅花魂)
上節課我們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并且學習了生字新詞,現在老師想檢查一下同學們生字詞掌握的情況。(拿本聽寫2生上黑板上寫)
二、復習鞏固
2、聽寫生字:頗負盛名、秉性、腮邊、埋葬、涼颼颼
不甚在意 玷污 眷戀 絲綢(對照檢查)
mā zhé shuāi dǐ
辨多音字:抹 凈 折 節 衰 老 大 抵
(同學們生字詞掌握的都很好,接下來我們學寫五個生字認真觀察字形,如果讓你來寫,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觀察字形:魂 縷 梳 幽 愁 (字的結構、高矮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指導寫字:魂 幽 愁 (范寫這三個字,同學們寫的很用心,但是要寫的規范 整齊還要下一番功夫)
4、出示五件事 (找學生回答齊讀,板書:愛國心)
這篇課文作者圍繞著梅花回憶外公的幾件事?表達了外祖父怎樣的思想感情?(生回答:表達了外祖父思念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板書:愛國心)
二、新授課
5、出示三次哭:請同學們默讀(3—15)自然段,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外公對祖國有 深厚的感情?(坐端正拿著筆邊讀邊畫出來)
。1、吟詩落淚聯想到自己淪落天涯寄人籬下像個無家可歸的孩子,怎能不撥動那思鄉的心弦。2、不能回國是外祖父心中永遠的痛,因為不能回到日夜想念祖國的情緒激動,像個孩子一樣失聲痛哭。3、跟隨上船滿含熱淚,舍不得孩子們寄托著無限的思念終身的遺憾)
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外祖父為什么哭?(文中幾次寫到外祖父哭)哪些句子是寫這方面的內容的?請找出有關的句子----(鉛筆)。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清白—干凈 玷污—弄臟)
同學們從這三次哭我們知道外祖父對家鄉有深切的思念,他為什么對梅花卻情有獨鐘?(分外愛惜)。請找出外祖父贊美梅花、珍愛梅花的語句。(請找一個同學找)
6、反問句: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什么意思?(投影片)。
意思:(梅花是最干凈、最純潔的,它是祖國的象征,不能受到一點玷污。)
用保險刀片輕輕地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地抹凈。從“輕輕”“慢慢” 可以看出外祖父對墨梅圖十分愛惜(把對祖國的愛全部寄托在梅花身上,不能玷污)
同學們外祖父之所以對梅花圖特別的愛惜,是因為梅花在他心目中是祖國的象征。那么外祖父對祖國的深厚感情體現在哪里?(回不了祖國哭不能回國是他永遠的痛)
7、梅花圖 外祖父為什么對梅花情有獨鐘,我們先來看圖片你想說什么?生:(很美、不畏嚴寒、堅強不屈、與眾不同、不屈不撓 )風欺雪壓 傲然挺立
8、出示重點段 外祖父為什么這樣喜歡梅花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13-14)自然段。這里講了幾層意思。小組合作討論匯報 。講了三層意思:1、 梅 花的品格2民族精神3提出希望。梅花魂就是民族魂 板書:民族魂
9、找生填空 指導有感情朗讀,你想用怎樣的語氣朗讀(堅定、深沉、激動)
以上朗讀采用,自由讀、個別讀、范讀 (代表永遠不改的中國心)
10、出示墨梅圖 飛入 梅花魂、民族魂、中國心
三、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外祖父這樣矢志不渝的愛國心鶯兒在那時候理解嗎?后來她又是怎樣體會到的。
齊讀最后一段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連讀有什么發現? (體會前后照應的寫作方法)
“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墨梅圖梅花巾就想到老人。”
“故鄉的梅花又開了…… 總讓我想起葬身異國的外公”睹物思人,記憶的閘門也一次次打開,回憶外祖父的 言行舉止,自己也經歷很多的風雨身切體會到這在老人的眼里不只是梅花,而是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心。
11、出示紅心 這是怎樣的一顆心(眷戀祖國的心,滾燙得赤子心靈,對祖國的赤膽忠心、永遠不改的中國心。(板書:赤子情)
四、小結:讀懂什么?
五、質疑:有什么問題?
12、出示作業:
13、齊唱中國心 梅花有魂,人有情華僑老人熱愛祖國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我們都有一顆中國心
板書設計
愛國心
6 梅花魂 民族魂
赤子情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5
梅花魂(6篇)
梅花魂(9篇教案及相關資料)
魂牽夢繞梅花魂──《梅花魂》教學設計
師: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暑氣漸去漸遠,我們一下子撞進了秋天的懷抱,寒來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讓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春天是花的季節,有人說,一個愛花的人是一個懂得欣賞的人,一個有著高雅情趣的人。其實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風霜挺且直”和菊,而嚴冬,則更有此花開是更無花而一枝獨秀的梅。
。ㄅ洹睹坊ㄈ非坊ńM畫面)在樂曲中娓娓而述:
梅歷來是畫家、詩人所贊美的對象,我國宋代詩人王安石、陸游;元代畫家王冕都曾經寫下詩句贊美它。我們的開國領袖也曾寫下詞盛贊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師:這是一篇講讀課文,梅花她有魂嗎?我懷著不解讀了它。被她所講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所以今天我們一起慎重地、用心地學它。齊讀課題。
生:梅花魂。
師:請你們帶著預習的感受再讀題目。
(生讀體會語感)
生:梅花──魂──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大意。
生:課文寫了“我”的外祖父愛梅花。
師:“我”是誰呢?
生:“我”是指作者陳慧英。
生:我覺得是文中的小主人公鶯兒。課文講的是身在異國的鶯兒的外祖父愛梅花的事。
師:課文是通過五件小事來向我們展現了一位有著濃濃愛梅情結的老人的。
。ǔ鍪疚寮,生讀)
。ㄍ庾娓附涛易x唐詩宋詞;“我”無意弄臟墨梅圖,外祖父大發脾氣;因不能回國,外祖父哭了;臨別,外祖父送我墨梅圖;離別送我梅花手絹)
師:你覺得哪些事讓你感覺到外祖父愛梅呢?
生:是第2、4、5這三件小事看出來的。
師:同學們,我們讀過這幾件小事,都倒感覺到外祖父愛梅花。你是怎樣從這些段落中讀出這種感情的呢?
出示:
我們可以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用這些方法
1、聯系上下文。
2、聯系當時的背景。
3、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4、用朗讀的方式。
5、其它自己喜歡的方法。
生閱讀學習。
師:哪些同學讀懂了?
生:我從上文知道,外祖父特別疼愛鶯兒,真可謂“捧在用里怕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删鸵驗辁L兒不小心弄臟了墨梅圖,竟然大發脾氣,梅花還比外孫女重要。她太愛梅花了。
生:我們平常吧,不管玩什么,外公都會給的。隔輩疼嘛。根本不會為一幅畫而動怒的。
生:我是抓關鍵詞語理解的!坝帽kU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一個“輕輕”一個“細綢子”還有一個:“慢慢”都能看出外祖父笑梅花。感覺像是小心翼翼地呵護一個嬰兒。
生:我補充一下。要是一樣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別說弄臟沒啥。丟了也不可惜的。要么就胡亂一擦了事?赏庾娓覆灰粯。
生:我是用朗讀的方式來展示的。(生朗讀)
師:是!一幅墨梅圖有什么希罕呢?有什么希罕呢?誰能告訴我?
生:我們學過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梅花是值得贊美的。
生:還有王安石說梅花“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生:我從下文13自然段知道梅花有品性,有靈魂。
師:同學們再細細讀,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
(生讀)
生: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
生:因為梅花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
師:同學們找出這句話勾畫下來讀一讀。你讀出了什么?
生:我感覺像是在說人。
生:梅花本是一種植物,一般用“它”而這里卻用的是“她”
師:對。同學們讀得認真。聯系上下文想想。她指什么呢?
生: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實是指下文“有氣節的人物”
生:應該是指“我們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物”
生:梅花在冬天開,而“有氣節的人物”他們像梅花一樣,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也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
師:誰能說說我們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物?
生:秦始皇。
師:大家能用一兩句話說出理由嗎?比如“統一中國,功不可沒”的秦始皇,“視榮華如夢幻,視死辱為常事”的譚嗣同。
生:精忠報國,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岳飛。
生:“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
師:對。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
生:孔子之家語博大精深,諸葛亮神機妙算,鄭成功收復臺灣,孫中山不屈不撓,他們個個都是中華民族的氣節人物!
師:正因為看似平常的梅花,卻融注了無數氣節人物的英魂,漫漫幾千年的中華史,有氣節的人物怎能說得清,道得完呢?讓我們飽含深情再讀這段吧。
。ㄉb讀13自然段。)
師:外祖父把他最珍愛的墨梅圖送給“我”。臨別時還送給“我”繡著血色梅花的手絹。同學們。你們見過梅嗎?她是什么顏色?
生:臘梅有黃色的。
生:梅花也有粉紅色的。有點像桃花。
生:有的梅像雪一樣白。
師:這方手絹上的呢?
生:是血色的。
多媒體播放《我的中國心》。
師:血是生命的顏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就算身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外祖父這位與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愛梅情結其實是深藏著的一顆愛國心。
師:讓我們一起誦讀15自然段吧。
師:外祖父終究沒有回到讓他魂牽夢縈的故土,就讓他那顆眷戀祖國之心長留星州吧。
師:讓我們把心回到梅花上來,打開我送給你們的梅花圖,這是一幅略顯單調的圖畫,希望你能妙筆生花,寫上一兩句與梅花有關的語句。
。▽W生思索書寫)
生:我在這幅畫上寫了一副對聯:梅花魂,愛國心。
生:我寫的是“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生:我寫的是“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
師:把你們題寫的這幅詩畫送給你今天在座的朋友吧?
。▽W生交流作品)
在《梅花三弄》的樂曲中──
師:
同學們,現在正是初秋時節,轉瞬,冬天就會來臨,你或許會懼怕,會埋怨冬天的寒冷而裹足不前。不過,我相信,今天我們學了《梅花魂》一定會在嚴冬里給你添一份信念,添一縷陽光。在你春風得意時“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老師的詩畫作品展臺展示)在不如意時,牢記“若非 。
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老師的詩畫作品展臺展示)并深深祝愿你能把它帶入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邊的每一個人,你的一生都會活得非常精彩而溫暖!
【評析】
《梅花魂》是一篇講讀課文,文章在極平實的語言中飽蘸作者對深愛梅花實為愛國的外祖父的深深懷念與敬仰。教者在教學中能穩穩把握文脈,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認知與情感等多維度的體驗。
這堂課從教者的角度來看,教者能充分認識自己的角色,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給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教者避開煩瑣的點,而準確把握文章的線,用巧妙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老師還善于利用各種教育手段與方法調動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儲備與內心的情感資源。從而使全部學生動起來,使課堂活化。教者教育思想是開放的。
從學者學的情況來看,學生都有“學習主人翁”意識,能全身心地融入學習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記憶倉庫,結合自己的知識、生活、情感等等讓“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說,每個學生都充滿了生命感覺。無疑,能讓課堂如此靈動起來源于學生思維的開放。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6
課文以“梅花”為線索,講述了作者由梅花想到外祖父,透過吟詩落淚、珍愛梅圖、不能回國悲哀落淚、贈送梅圖、贈送梅花手絹這五件事,感受到身在異國的老華僑對梅花的喜愛,體會到這位華僑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課堂上,教師以梅花圖片及其古詩字幕引發交流,創設出優美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初步感受梅花的美,激發了學習參與課堂活動興趣。了解與梅花有關的知識,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感受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在識記生字、理解詞語的教學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積累的.方法進行學習,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文中提到的外祖父教外孫女的幾首詩詞,感受其中表達的感情。最后,引導學生理解課題!睹坊ɑ辍分械幕,在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種“不管歷經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精神,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縱觀整個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不斷提高自己在主動探究中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并自覺得到情感的熏陶。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7
陳慧瑛,著名作家、詩人。1946年出生于新加坡,歸僑,祖籍福建廈門。廈門市作家協會主席、廈門市文聯副主席。著作有《無名的星》《展翅的白鷺》《月是故鄉明》《廈門人》《南方的曼陀林》《一花一世界》等18部,發表詩文3000余篇共600余萬字,獲國際、國家部級以上文學獎項2項。
梅花魂,美麗的赤子之魂
梅花,中國的國花。她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來,人們把她作為理想的寄托。元朝詩人謝枋得有名句:“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指的就是對一種偉大品格的追求。
我出生在一個三代華僑世家。先祖陳化成將軍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我是化成祖的五世孫);飽讀詩書的外祖父洪鏡湖先生是新加坡知名的愛國華僑,對祖國的抗日事業和家鄉的教育與建設有諸多捐助;父親陳文旌先生在東南亞文壇頗負盛名,與當時僑居新加坡的作家郁達夫、高云覽,新聞界的僑領洪絲絲、張楚琨等先生均為知交。幼年,母親教給我的第一個詞,是寫在手心里的“中國”兩字;外祖父教我的第一首詩,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前輩言行的耳濡目染,父母家教的耳提面命,在我心中種下了思鄉愛國的種子。
《梅花魂》是我家的真實生活寫照,是海外兒女滴淚的心聲。外祖父平生最愛梅花。他說梅花是中國的國花,它最有骨氣,不管霜欺雪壓,總是欣然開放、吐露芬芳,就像我國千秋百代的仁人志士.歷盡磨難也壓不垮他們高貴的脊梁。晚清的一位名人曾贈送外祖父一幅《墨梅》,老人視為至寶,平時誰也動不得的。在我少年時代遠渡重洋回國前夕,外祖父卻把珍藏多年的《墨梅》交給我,說:“瑛兒,我們的根在中國,我送你回去,希望你學有所成,報效國家;希望你不論處身何種境遇。都要具備梅花的秉性!
我在祖國受完高等教育,不幸趕上十年浩劫,我從東海之濱的廈門島被發配到太行山,當教師、當農民,漫漫六度春秋,政治上、生活上歷盡艱辛困頓,海外的親友再三勸我出國,認為既然學無所用,又何必過于執著?但外祖父的墨梅、外祖父關于梅花品格的諄諄教誨,伴我走過青年時代萬苦干辛的人生旅程,在祖國最危難的歲月.我與祖國母親同在!
上世紀80年代初,撥亂反正、祖國新生.我和千千萬萬祖國兒女一起,迎來了人生的第二個春天。像春蠶、像杜鵑,我兢兢業業地工作,嘔心瀝血地創作,被評上首屆全國“僑界十佳”,全國先進歸僑知識分子,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市、省、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并選上市人大常委、省人大代表等等,先后出版了18部著作。文章在國內外近百次獲獎。我用梅花的堅貞鞭策我對祖國的忠誠,我以梅花的氣節激勵我前行的勇氣,從而完成了外祖父對我的殷殷囑托,也身體力行地體味了梅魂——赤子之魂——國魂的深刻內涵。
《梅花魂》首次發表于1984年5月的《花城》,同年獲全國僑聯和《華聲報》聯合舉辦的“月是故鄉明”全國征文一等獎;1991年,再度榮獲新華社《嘹望》雜志社“情系中華”國際征文二等獎.并在人民大會堂接受隆重頒獎,李瑞環等中央領導人出席了頒獎大會,同時獲獎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林則徐五世孫、原我國駐聯合國大使凌青先生等國內外知名作家、專家、學者。此后十來年間, 《梅花魂》一文被選人18種文選和海內外大、中、小學課本。
千古以來,我國有松、竹、梅、蘭“四君子”.松、竹、梅“ 歲寒三友”之稱,這自然是以物喻人,贊譽人世間的高風亮節。因此,我寫《梅花魂》,出發點是對我的充滿愛國情懷、至死不渝的外祖父的深切思念;但在我的深心里,梅花精神.是我們偉大民族世世代代永不泯滅的芬芳。是全世界炎黃子孫薪火相傳的正氣。歌頌梅花魂,就是宏揚中華英風、炎黃正氣!
教材編輯的教學建議:
在人類的諸多美好情感中,故園情是最深厚、最久遠的。浪跡天涯的游子、旅居他鄉的征人.誰不心系故園?故鄉是我們的根.即使歲月催人老.滄海變桑田,又有誰能忘記曾經養育過我們的深情土地?所以古往今來,懷鄉戀土的悠悠情感,往往成為常寫不衰的永恒主題。人教版課標本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專題是“月是故鄉明”。但兒童往往還無法親身體驗這種深沉情感,通過文學作品來體會仍然是重要途徑。
對海外游子而言。對故土的思念就是對祖國的思念。在《梅花魂》中,對祖國的思念又是投射到象征中華民族精神的梅花上。同時,課文中還飽含了作家對外祖父的深切思念,這種思念也是同外祖父的愛國情懷聯系在一起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注意不要將這幾種感情割裂開.要認識到愛國情是統攝全文的情感。
作者在抒發情感時,是用具體的事例來表達.而不是亂喊一通“啊”“呀”“嘛”了事,正是這種具體化的寫法,讓作品的情感不落虛空。散文大家冰心也曾在給作者的信中說道: “您的散文我很喜歡,特別是抒情中都有敘事,不是空泛地傷春悲秋,風花雪月。這種文字我看膩了!”
對于《梅花魂》這種感情真摯、深沉的課文,教師如何帶領學生深入體會情感是教學的重點。我以為除了“潛心會本文”外.還需要借助一些相關資料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在教學時.不要給人物貼標簽,粗略地問如“外祖父是怎樣的人”“文章表現了外祖父的什么品格”之類的問題.而要深入到事例內部,讓學生了解“為什么外祖父要教我讀唐詩宋詞”“為什么外祖父那么喜愛墨梅圖卻又將它送給我”,這些問題我認為能讓學生的理解不致空泛,而并不是瑣碎的問題。
另外,據咨詢作者證實,課文中的“唐山”是海外對“中國”的別稱,而非實指河北的唐山市。
這一點。需要給學生講明。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8
地點:納溪新樂學校第一課時師:同學們,在寒冷的冬天有一種什么花在寒風中綻放呢?
生:梅花。
師:現在我們以梅花為話題,聊聊你對梅花的了解,說說古今人們對梅花的評價。
生1:梅花不怕寒冷,最有骨氣。
生2:墻交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生……
師: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梅花歷來是畫家、詩人所贊美的對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跟梅花有關的課文。
板書:梅花魂 我們一起讀讀課題。
。ㄉR讀課題)
師:當你第一次讀這個課題的時候,你有什么想法?
生1:梅花怎么有魂?
生2:魂是什么意思?師在課題“魂”上打問好。請大家拿出字典,查查“魂”字,看看它有幾個義項,在課題中你認為該選哪個義項呢?生查字典。
師:誰查到了?
生:魂有兩個義項。
師:課題中選哪個?
生:第二個。
師:請讀給大家聽聽。
生讀。
師:魂字在文中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呢?請大家看到6課,自由地朗讀課文。老師給大家提三點讀書的建議。
。1)讀準課文中帶拼音的字;
。2)記住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
3)讀不好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生讀書。
。ㄗ杂勺x變成了齊讀)師:看來我們班的孩子喜歡齊讀。那現在我們來比賽,看男同學和女同學誰讀得好。
男生讀第一自然段,女生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這兩段都提到了什么事物?
生:梅花。
師:這樣寫作的方式叫什么?
生1:總分總。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2:應該是前后照應。
師:大家認為呢?
生:前后照應。
師:梅花年年開,作者的記憶之門也一次次被打開,我們一起來第二自然段。
。ㄉR讀2自然段)
師:梅花與外祖父怎樣聯系起來的呢?請個孩子朗讀第三自然段。一生讀3自然段。
師:4到11自然段人物的對話多,我們來分角色朗讀?纯从袔讉角色?
生:兩個。
師:分別是誰?
生:“我“和媽媽。
師:好,請你來讀媽媽,你來讀“我“,大家讀敘述部分。
學生分角色朗讀。師:關于梅花,外祖父說了一大段話,跟著老師一起讀讀。
。◣熞x13自然段)師:離別的時刻作者又寫了什么?誰來讀14自然段?一生讀。
師:哪位同學來讀15自然段?一生讀。
師:再把你覺得不好讀的地方讀幾遍。學生讀書。
師: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想作者回憶了外祖父生前的幾件事,從這些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拿出筆,在書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跡。(學生默讀勾畫)
師:給大家一個提示,作者回憶了5件事情。
請你邊讀書邊歸納。(學生繼續默讀)
師:好了,誰來說說哪5件事?
生1: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著我,教我讀唐詩宋詞,外祖父哭了。
師:老師把你的話概括一下(板書:教我唐詩宋詞)。在說事情的時候,盡量用簡短的話來說。
你說說第二件事吧。生1:我把墨梅圖弄臟了,外祖父發了脾氣。
師:好。
板書:見我弄臟梅圖發脾氣。
請坐下,誰來說說另外的事?
生2:我和媽媽要回國了,外祖父不能回去哭了。
師:是啊,外祖父因不能回國哭了。
板書:因不能回國哭了。接著說。
生2:要走的時候,外祖父送我墨梅圖。
師:對,臨別送我梅圖。
板書:臨別送我梅圖。
生:船快開的時候,外祖父送我梅花手絹,還送我們上船。
師:也就是離別時送我梅絹。
板書:離別送我梅絹。
從這5件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情感?
生1:我體會到外祖父喜歡梅花的情感。
生2:我體會到外祖父很思念祖國。
生3:我體會到外祖父很想回國。
師:能在書上找一個詞語來說說這種情感嗎?
生:眷念祖國。
師板書:眷念祖國。
師:下面請大家選擇你最喜歡或感受最深的段落自由朗讀。
。ㄉ杂勺x書)
師:好,給大家布置一個作業,請用筆勾出文中描寫外祖父喜愛梅花的語句讀一讀。
第二課時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回憶了外祖父生前的5件事情(指板書),為我們展現了一位有著濃濃愛梅情結、時刻思念祖國的老人。
那么課文中哪些語句能表達出外祖父思念祖國的感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動筆批注。(學生按要求讀書)
師:好,來看看第一件事情中你們找了哪些體現外祖父思念祖國的語句。
生1: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著我,坐在梨花木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
師:還有嗎?
生2: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師:我們就來看這兩個同學找的句子。(小黑板出示這兩個句子)外祖父是怎樣教我讀書的?
生:一遍又一遍。
師:一遍又一遍地教說明了什么?(在一遍又一遍下打點)
生1:怕我記不住。生2:教的東西很重要。
師:那外祖父一遍又一遍地叫我什么內容呢?
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細如愁。
師:這些句子總稱什么?請在書上找一個詞來說。
生:唐詩宋詞。
師:為什么不教別的,單單只教唐詩宋詞呢?(在唐詩宋詞下打點)(生沉默,沒有人舉手)
師:同學們也學過唐詩宋詞,你想想唐詩宋詞產生的國家和年代。
生:上千年前的中國。
師:那現在外祖父教我這些說明了什么?
生1:它們很重要。
生2:它們代表中國。
師:對,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外祖父教我詩詞,是他對中國、對。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9
一、說教材
《梅花魂》是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該單元雖然體裁不同,但各自表達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相同的思鄉、戀鄉、愛國之情。本課是歸國華僑陳慧英所作,通過回憶自己和外祖父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經歷,一個個小故事,表達了對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懷念,歌頌了華僑外祖父心系祖國、眷戀祖國的深厚情感。課文在寫作上有以下特點:首尾呼應,結構嚴謹;語言凝練,中心突出;借梅花來表情,蘊意深刻,在教學中應注意把握,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
二、說教學目標
圍繞本文特點及新課程標準中三維目標的要求,確立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1、認識并掌握生字,讀寫、積累新詞
2、了解課文“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通讀全文。
3、理清課文脈絡,概括主要事件。
4、理解梅花品格及梅花魂的含義,體會華僑老人愛梅愛國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體會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義。
2、理解華僑老人愛梅花,并在愛梅花中寄托的深刻愛國感情。
四、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進行預習,獨立學習新課內容,熟讀課文,利用字典、聯系上下文解決字詞障礙。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興趣。
利用多媒體展示寒梅傲雪的圖片,在《紅梅贊》的歌聲中(配歌詞)教師語言導入:梅花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筆下贊頌的對象,想: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卜算子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樣優美的詩句可謂字字含情,句句鏗鏘。引入課文。
。ǘz查預習情況,正字正音并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品梅花之秉性,悟愛國之深情
1、學習第三自然段。
在我的印象中,外祖父一向和藹可親,可是有一次他大發脾氣,使我又害怕又奇怪,我為什么害怕,為什么而奇怪?學生讀課文談體會,生交流中談到害怕的原因是我玩耍時不小心弄臟了墨梅圖,外祖父拉下臉訓斥媽媽。老師追問:從哪里看出外祖父愛惜這幅墨梅圖?生抓住:惟獨、分外、碰不得、訓罷……抹凈。這些詞句體會。當交流到奇怪的原因是一枝畫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2、品味爺孫倆難忘的一課,學習4-13自然段
有一天,媽媽告訴我回國的消息,當我詢問外祖父是否回去時,外祖父竟嗚嗚地哭了,離別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把我叫到書房里,給我上了人生中難忘的一課,(出示插圖)他對我說了些什么呢?外祖父說得話有幾層含義,結合課文,談談你對梅花秉性的理解。
梅花的秉性集中在2-4句:這里指導扣關鍵詞:4個愈和3個最。由梅花而聯想到中華民族許多有氣節的人物,老師追問:你聯想到哪些英雄人物?他們和梅花有什么聯系?接著讓學生在對這兩點理解的基礎上再聯系到外祖父,他不僅僅是說給我聽,而是表白自己的心跡,他就是這樣一個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國人。
3、體會外祖父深情地流淚:學習2-15自然段,抓愛國主線
外祖父贊譽梅花頂天立地、堅貞不屈的秉性,可是有件事卻時刻牽掛著他的情素,每當想起就不禁潸然淚下,讀全文。
找找外祖父幾次落淚,分別在什么情況下流淚?幾次落淚給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此刻外祖父想到了些什么?由此體會外祖父時刻牽掛祖國,心系祖國。并指導朗讀讀出外祖父的傷感、憂郁之情。
。ㄋ模、推敲課題,學習寫法
1、設疑:為什么以《梅花魂》為題,換成其他題目可以嗎?為什么?
2、讀讀開頭和結尾,想想他們有什么聯系?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結束語:梅花有魂,人有情,外祖父就是那千千萬萬僑居在海外的游子的縮影。那份對祖國真摯的情感將不斷鼓舞著我們。
。ㄎ澹、作業布置:
1、假如你是課文中的小女孩鶯子,在外祖父訓斥媽媽、抹凈梅圖時,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寫下你的感受或行動。
2、選擇課文中讓你感動的語句。
(六)、板書設計
梅花魂
(民族魂)
黯然 分外 失聲
淚下 愛惜 痛哭
愛國心
臨別含淚
送圖遞絹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體會外祖父酷愛梅花,眷戀祖國的情感,引導同學有感地朗讀課文。
2、引導同學就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和自主學習能力。
3、結合課外知識,激發同學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同學通過學習外祖父介紹梅花的段落,體會外祖父的內心感受。
教學思路:
賞梅(觀其形)品梅(會其神)讀梅(入其境)頌梅(悟其魂)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
教學過程:
一、談話、賞梅
1、師:同學們你們最喜歡什么花?
2、觀看梅花園,梅花詩:梅花自古就是人們贊頌的對象,人們通過種種方式表達對梅花的喜愛。
二、自讀課文感知、質疑。
1、自讀課文:本文寫的什么?
2、引導同學圍繞“外祖父愛梅花”質疑:
、偻庾娓笧槭裁磹勖坊?
、趶恼n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輕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最能體現外祖父愛梅的詞句。
1、把你畫出的詞句讀一讀
2、重點引導感情朗讀第3段,體會外祖父愛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點段落,體會“外祖父為什么酷愛梅花?”從外祖父顧惜墨梅圖,送墨梅圖和梅花絹給我要看出外祖父酷愛梅花,外祖父為什么這么愛梅花呢?
1、自由讀外祖父所說的這段話,同桌互相交流、討論。
從這段話中你了解到哪些內容?
2、把你了解到的內容講給同學們聽聽
3、重點指導感情朗讀
、僦该首x,分句朗讀
②師范讀
、勰阏J為應怎樣讀?應讀出哪些詞語?
④指名再讀讀,評議
⑤齊讀
4、小結外祖父介紹梅花的用意,相機介紹我國有骨氣的人物,領悟:“梅花魂”。
、賻浊в辔覀冎腥A民族出了許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觀看英雄人物圖
、谀氵能舉出一些具有梅花天性的人嗎?
他們都是一朵朵迎風挺立的梅花,他們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讀這段話,談談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讀全文
1、體會外祖父眷戀祖國的感情
2、把文中體會最深的句子畫出來,認真讀一讀。
六、總結全文
學習了本文,我們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顆眷戀祖國的心。我們應該像梅花一樣有品格、有骨氣,不論在怎樣的境遇里都頂天立地,應該像外祖父一樣熱愛我們的祖國。
板書:
梅花魂
(民族魂)
黯然 分外 失聲
淚下 顧惜 痛哭
愛國心
臨別含淚送圖遞絹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11
之八
佚名
教學要求:
1、通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外祖父愛梅花,并在愛梅花中寄托了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
教學準備:卡片、課件、《我的中國心》歌曲。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激情引趣,導入 新課
1、課件演示,欣賞梅花,學生吟誦詠梅的詩句。
2、過渡:看到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的梅花,作家陳慧瑛常常會想起了身在異鄉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連串的回憶。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速讀課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憶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討論交流,理清條理,出示小標題。(吟詩落淚、珍愛梅圖、思國傷懷、贈墨梅圖、送梅花絹)
三、細讀第三段,領會愛梅之情。
1、在作者的記憶中,外祖父是一個愛梅的人,你能從地方體會到這一點呢?
2、自學體會,動手圈畫。
3、讀句交流,談理解。
4、重點引導第二件事:從對比手法的使用及對外祖父神情、語言、動作等的描寫體會對梅花的愛。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四、品讀重點段,體會愛國情結。
1、過渡:外祖父為什么對梅花情有獨鐘,文中哪一段話給我們解開這個謎團?
2、自由讀外祖父所說的那段話,互相交流、討論。
(1)從這段話中你了解到哪些內容?
(2)把你了解到的內容講給同桌聽聽。
(3)全班交流:a、梅花的精神(不畏嚴寒、堅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華民族的精神;c、保存墨梅圖激勵自己保持民族氣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外祖父對梅花,對有骨氣的中國人的敬佩。
(1)自由練讀;(2)指名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3)齊讀。
五、總結全文,感情升華。
1、學完了課文,你明白文章為什么以《梅花魂》為題目了嗎?
2、學生結合著自己的理解來談。
3、內容擴展,從哪些地方你也能體會外祖父那份濃濃的愛國之情?自由交流。
4、古往今來,由于許多歷史原因,許多向外祖父一樣的中華兒女流落他鄉。它們雖然身穿洋裝、說著異地的語言,但是他們的血管里流動著中國人的血,它們的胸中跳動著一顆顆中國心。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張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國心》,讓我們在歌聲中再一次感受愛國華僑們的心聲。
5、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撩眷兩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通過品讀、研讀,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梅花的品性,體會外祖父酷愛梅花,眷戀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研讀,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梅花的品性,體會外祖父酷愛梅花,眷戀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了解梅花的品性,體會外祖父酷愛梅花,眷戀祖國的情感。
教學準備:
查找有關梅花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全班齊背古詩《梅花》。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梅花的知識。
師:魂是什么意思?梅花是一種植物,它的精神是什么?帶著疑
問讓我們走進文本 。
二、初讀課文,掃出障礙。
1、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2、準確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通過寫梅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梅花寫哪幾件事?
3、討論、交流。
第一件事: 教小外孫女讀唐詩宋詞。
第二件事 : 特別愛惜墨梅圖。
第三件事: 因年老不能回國而難過。
第四件事: 離別前把墨梅圖送給外孫女。
第五件事 : 臨別時又把繡著梅花的手絹送給外孫女。
四、小組合作、品讀課文、交流評析
1、自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寫下自己的.感受。引導 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等語句來品讀。
2、如果你有感受,就與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把感受傳遞給別人。
3、誰愿意把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朗讀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從他人的發言中汲取有價值的觀點。)
根據學生讀的,重點理解以下語句:(課件出示)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獨書房罩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較句子:
惟獨書房里那一幅墨梅畫,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書房里那一幅墨梅畫,他很珍惜
說說這兩個句子的異同,哪個句子更好?為什么?
。◤闹畜w會作者用對比的手法來表現老人對梅花圖的珍愛。)
(2)我不小心在梅圖上留下臟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
a、理解"清白""玷污"
b、從外祖父的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從外祖父的動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讀好它嗎?
。ㄍㄟ^老人的語言,行動來體會他對梅圖的珍愛。)
(3) 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
討論: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
b、由此可見,老人贊梅花,實則贊美的是什么?
C、美讀升華: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這番話讀出來嗎?。
(4)從聽到不能回國,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起來了……一句,體會老人一直思念著祖國,卻不能回去,他難過地哭了,充分表現了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5)從赤道吹來的撩亂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齊齊的銀發,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體會到思鄉的深情,孤獨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6)從想不到淚眼蒙朧的外祖父也隨著上了船。遞給我一個手絹,
一色雪白的細亞麻布上面繡著血色的梅花體會到老人把自己對祖國的一片眷戀之心讓外孫女帶回祖國,成了卻自己的心愿。
(7)小時候,外祖父常常叫我被唐詩宋詞,每逢念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些詩句外祖父總會落下淚來。 體會:
a、常常教我讀唐詩宋詞說明 :老人時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不忘中華民族文化,也要讓自己的子孫也不忘自己祖國的文化。
b適當解釋說明三句詩的出處、意思及其表達的情感,明確老人的思鄉之情是他落淚的原因。
(因為這些詩句觸動了老人的思鄉之情。他思念祖國,卻身在異邦,不能回去,所以傷感地流淚了)
師小結:幾千余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 他們都是一朵朵迎風挺立的梅花,他們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這就是題目梅花魂的內涵。
五、感情朗讀。
六、延伸拓展
學生吟誦熟知的有關詩篇。
板書設計:
1、吟詩落淚
2、珍愛梅花圖 思念祖國
15、梅花魂
3、不能回國而落淚 愛國之心
4、送墨梅圖
5、遞梅花手絹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13
一、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課
二、教材簡析《梅花魂》是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以梅花為線索,通過五件小事表現了一位華僑老人對祖國的摯愛。梅花與老人交相輝映,融于一體,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課文語句含蓄,感情深沉。
三、學情分析
學生缺乏遠離故土、思念家鄉和祖國的這種情感體驗,有不少學生對梅花的特點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基礎和查找資料的能力,因而在課前應重視預習,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語句,啟發學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讀中體驗情感。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幽芳、漂泊”等詞語。讀讀記記“頗負盛名、眷戀”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讓自己感動的詞句。
3、讀懂課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并揣摩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4、學會質疑,培養閱讀思考與人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五、教學難點理解“梅花魂”。
六、課前準備學生查找梅花資料,了解華僑在海外的生活經歷。
七、教學課時兩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欣賞姿態各異的梅花。學生交流梅花的特點,談觀后感受。說說“魂”字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新詞。
2、課件出示生字詞,檢查認讀,交流詞意。
3、分段朗讀課文,正音。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全文,讀后思考:課文圍繞梅花寫了幾件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交流后歸納(課件出示):課文圍繞梅花寫了五件事:1、讀詩詞落淚;2、愛惜墨梅圖;3、痛哭不能回;4、送“我”墨梅圖;5、又贈梅花絹。
四、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
第二課時
一、 回顧導入
教師激情導入:飄泊異國他鄉的游子,多么渴望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鄉!而對外祖父來說,這一切只能在夢中。
二、精讀重點段,理解“梅花魂”
1、課文所寫五件事中哪件事最能體現“梅花魂”?(第四件)
2、學生自由讀第12、13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3、結合問題反復讀文,思考體會,小組討論交流。
4、學生提出問題,全班交流。
預設:①從哪兒看出墨梅圖是外公最寶貴的畫?他為什么愛惜墨梅圖?
抓住外公的動作“輕輕刮去”“慢慢抹凈”、語言“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外公對古董和墨梅圖的不同態度等三方面來體會外公對墨梅圖的珍愛。
、谕夤珵槭裁磹勖坊?
課件出示第13自然段。學生找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看法,理解梅花精神。讀出外祖父對梅花的贊美之情。
③像梅花那樣的人是怎樣的人?
學生讀課文,舉例說說中國歷史上有氣節的人物,聯系外祖父談談像梅花那樣的人是怎樣的人。
、芡庾娓笧槭裁此“我”墨梅圖?(讓外孫女保持梅花的秉性。)
5、你還從哪兒看出外祖父對梅花有特殊的感情?(送梅花手絹。)
小結: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不僅僅是花,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祖國的象征,是千千萬萬炎黃子孫的魂!外祖父在愛梅、送梅、贊梅、喻梅中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寄托了自己的愛國情。這就是梅花魂的內涵。
6、配樂朗讀第13自然段,讀出對梅花的贊美,對祖國的眷念,對鶯兒的希望。
三、研讀三次哭,品味愛國情
1、再讀全文,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出這種情感?學生畫句子,朗讀體會。
2、全班品讀,交流三次落淚。
①教讀詩詞落淚。通過朗讀指導讀懂三句詩,體會思鄉情。
②不能回國而哭。抓住人物言行體會外公的傷心。
③送別淚眼朦朧。抓住外公外貌、神態體會思歸不得歸的愁苦。
四、總結回顧,拓展積累
1、齊讀首尾兩段,你發現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首尾呼應,突出中心)
2、梅花魂到底是什么魂?(回顧全文,完成板書)
“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骨氣正是我們民族日益強大的動力,也是支撐我們民族團結進取的靈魂。外公的話不僅印在鶯兒心上,也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上。
3、拓展
、傩【毠P:寫一篇《贊》,用上本文的寫作方法。
、谡n外積累思鄉的詩詞。
板書設計:
梅花魂
愈寒冷 愈風欺雪壓
愛梅花 愈精神 愈秀氣 愛祖國
有品格 有靈魂 有骨氣
頂天立地 不肯低頭折節
《梅花魂》教學反思
伊淑霞
教學本課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因此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抓課文中重點語句及相關段落進行交流,在引導學生品讀詞句中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在不同的讀中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表達方式,并對課文中人物對話進行分角色讀,尤其是讀好外祖父的話,從中體會外祖父對梅花特有的情感,進而領悟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本課的學習,發現大部分同學對朗讀有一定的興趣,讀的積極性較高。
但也發現個別學生感情讀的能力欠缺,特別是那些基礎差的學生,朗讀中放不開,交流中語言表達能力也差,以上方面有待于在以后的學習中多指導,多訓練,爭取有所改進。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14
6《梅花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3、通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自讀探究,體會梅花堅韌高潔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對祖國無限眷戀的深情。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及愛國情意。
重難點:1、讀懂外祖父有狀對梅花品格的闡述,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
2、理解外祖父愛梅花,并借助梅花寄托眷戀祖國的感情
第一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
在學過的古詩中,我們一起領略了“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墨竹風骨,一起了解了“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石灰本色,還一起欣賞了“朵朵花開淡墨痕”的墨梅芳姿。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關于梅花的課文《梅花魂》。
2、提出學習目標
(1)識記生詞
。2)讀通課文。理清文章順序,作者圍繞梅花魂寫了幾件事?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3)說說從每件事情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二、展示學習成果
1、我會讀、會寫生字新詞。如:縷縷、漂泊、稀罕、欺凌等詞語,理解了眷戀、玷污、折節等詞語的意思。
2、我會用 愈……愈……說一句話。
3、我會流利讀課文。
4、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知識拓展延伸
1、復習生字詞,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課文為什么以梅花魂為題?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重點詞、句、段來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4)課外資料收集展示。
(5)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ㄒ唬┗A知識展示
1、我知道課文寫了五件事:讀詩落淚、珍愛梅圖、不能回國、贈送梅圖、遞梅花巾
2、我知道這篇課文首尾呼應。
。ǘ⿲W文悟情展示。
1、從重點詞句中體會外祖父對梅花的珍愛。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獨書房罩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從中體會作者用對比的手法來表現老人對梅花圖的珍愛。
(2)“我不小心在梅圖上留下臟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蓖ㄟ^老人的語言,行動來體會他對梅圖的珍愛。
。3) 用保險刀片輕輕地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地抹凈!摹拜p輕”“慢慢”可以看出外祖父對墨梅圖十分愛惜。
。4)外祖父把梅花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珍愛梅花,是讓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國人的氣節。這充分說明外祖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5)外祖父把梅花圖、梅花手絹送給“我”,是為了讓“我”也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國人的氣節。也說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對祖國的眷戀之心讓“我”帶回祖國。
2、同學們,外祖父之所以對梅花圖特別的愛惜,是因為梅花在他心目中是祖國的象征。那么外祖父對祖國的深厚感情體現在哪里?
生:體現在回不了祖國而哭。
3、“梅花魂”的內涵是什么?本文為什么以“梅花魂”為題?
生:“梅花魂”的內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國人的氣節。以“梅花魂”為題點明了中心。
4、學生展示朗讀能力
(三)創作性展示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展示個性談感受。
3、展示自創性詩歌或心得體會。
三、激發知識沖突
。1)外祖父把梅花作為什么的象征?
。2)中華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
(3)外祖父保存這幅墨梅圖是為了什么?現在把它送給外孫女又是為什么?
四、知識拓展延伸
1、展示自主收集的資料。
朗誦有關贊美梅花的詩詞或詩句。
2、古往今來,由于許多歷史原因,許多向外祖父一樣的中華兒女流落他鄉。 們雖然身穿洋裝、說著異地的語言,但是他們的血管里流動著中國人的血,它們的胸中跳動著一顆顆中國心。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張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國心》,讓我們在歌聲中再一次感受愛國華僑們的心聲。
《梅花魂》教學實錄 篇15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誦、小組討論理解課文的內容,積累讓自己感動的詞句,體會作者情感表達的真摯細膩。
3、感悟課文中人物對祖國和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中人物對祖國和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三、教學方法
情景設置法、朗讀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學習過哪些和梅花有關的詩歌呢?哪位同學能為大家大聲朗誦一首?(學生舉手朗誦)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教師在多媒體上出示重點字詞進行指導:“分外”的“分”讀fèn,“抹凈”的“抹”讀mā,“低頭折節”的“折”讀zhé!坝摹钡墓P順是豎、撇折、撇折、點、撇折、撇折、點、豎折、豎!吧酢钡淖詈笠还P是豎折。“衰”字寫的時候要與“哀”加以區別。
2、學生出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完課文,哪位同學來說說本文主要講了哪些事情?
明確:一共寫了五件小事,外祖父教“我”讀唐詩宋詞時,讀到思鄉詩時會落淚;因年齡大不能回國時,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地哭;因為“我”弄臟墨梅圖而發脾氣;臨走送我墨梅圖;到船上送我帶著梅花的手絹等。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學生舉手朗讀1—2段,并說一說,這一部分講了什么事情?外祖父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明確:外祖父教“我”讀詩,目的是使“我”從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因為,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滲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同時,借讀這些詩詞,寄托自己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2、繼續朗讀第3段,并回答:這一段最后說“我又害怕又奇怪”作者奇怪什么呢?
明確:我奇怪的是,一向慈祥,也不甚在意我擺弄古玩的外祖父,為什么會這么在意那副墨梅圖。
3、第3段對外祖父有哪些細節描寫?有什么作用呢?
明確:對外祖父動作的細節描寫──“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從外祖父動作中可以看出,梅花,在他眼里,不僅僅是梅花,而且是祖國的象征,值得他用全身心去愛。
4、全班分成學習小組,研讀剩下的部分,學生討論分享自己感動的詞句并分享。
明確:
、佟巴庾娓冈缭绲仄鹆舜,把我叫到書房里,鄭重地遞給我一卷白杭綢包著的東西!
臨別送給親人的禮物,外祖父選擇了墨梅圖,更可見梅花在他心中的分量,梅花上面有他無法割舍的情愫。
②“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外祖父這段話說了三層意思,開始他贊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著他贊美了中華民族出現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說的是,一個中國人,要有梅花的秉性。外祖父對作者這樣說,是要她也成為有梅花精神的人。外祖父這段話,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他漂泊海外,卻沒有改變中國人的本性,依然那么熱愛祖國,其實,他就是一個有梅花精神的中國人。
5。閱讀全文,文中一共幾次寫到外祖父的眼淚呢?表現了外祖父的什么情感呢?
課文三次寫到外祖父的眼淚,讀詩時無聲地落淚,不能回國時嗚嗚地哭泣,送別時淚眼朦朧。外祖父這三次落淚,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國返鄉的強烈感情,所謂葉落歸根,年紀越大,這種情感越強烈。從眼淚中我們感受到,不能回國已成為他心中刻骨銘心的痛,最終成為他終生的憾事。
。ㄋ模┩卣寡由
這篇課文叫《梅花魂》,誰來說說這篇課文題目中的“魂”指的是什么呢?
明確: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精神,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ㄎ澹┬〗Y作業
小結:課文重點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眷戀之情。一個個小故事,為我們勾勒出了一位摯戀祖國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與老人交相輝映,融于一體,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教師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結束本課。
作業:
1、朗誦課后的詩歌《故鄉》,體會詩歌中的感情,下節課與同學們一起交流。
2、如果你也是離家很久的游子,請你寫一封家書給父母,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