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草原
(2)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招待客人的?從這節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漢兩族人民情誼很深?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別時的情景怎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詩句中的“何忍別”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講?(蒙漢兩族人民的情誼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別呢?)第2句中的“話”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怎么講?(“話”是互相攀談,送別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遙遠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直到夕陽西下,人們還在互相攀談,依依不舍地告別。)用在詩句結尾的作用是什么?(這兩句詩表達了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4)哪些地方體現了蒙族人民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表現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①穿著各色的民族服裝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間姑娘們還要唱民歌;③飯后表演套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這三方面表現了蒙古人民的風俗習慣。)
四、同學們,學到這兒,你領略到草原的大和美了嗎?你體會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了嗎?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樣的呢?你能想一想,說一說嗎?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3、寫一篇讀后感,談談學習體會
板書設計:
16、草原
天:可愛、明朗
景色(美麗) 地:一碧千里
情誼(深厚) 款待
話別
教學反思:這篇課文描繪了大草原獨特的美,景美人美,民族情誼深厚。在朗讀這篇課文時,我更被老舍先生優美的文筆所折服。所以在教學中我想方設法把學生引進草原,感受草原的美,受到一次美的熏陶。尤其在教學第一段時,我不但讓學生聽了優美的草原歌曲,還讓學生欣賞了草原圖片,讓學生對草原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并且因領他們去感悟文字,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在入情入境中熟記課文的內容,積累語言。
草原 蘇教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錄像 草原 蘇教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錄像
學美文,做“美人”──教學《草原》一得 真情品讀,感受清新、自然的《草原》美
】《草原》教學實錄+練習+說課設計
】《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之三 】《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