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與反思
(2)體驗困難:
(3)克服困難:
“科技人員晝夜在隧道里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冰巖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經(jīng)過反復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于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兇一時的凍土。”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文中哪些句子說明了什么是“凍土”“海拔”。
(1)聯(lián)系資料談談高原凍土給施工帶來了哪些阻礙?
②補充資料,深化認識:課件《生命禁區(qū)的早晨》。
(設計意圖:文本中呈現(xiàn)的嚴峻現(xiàn)實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去甚遠,突破難點的關(guān)鍵的體驗,圖片資料的價值,在于“形象大于思維”。活生生的人物能讓學生加深感受,縮短時空距離,震撼心靈,蕩滌靈魂,深化認識。)
(4)感情朗讀,激發(fā)情感。
戰(zhàn)風雪,斗嚴寒,在生命禁區(qū)的高原,這是一種無法想象的施工,當我們體會到這些,你會怎樣讀這段話?(指導朗讀第5.6自然段)
師:所以,面對困難,誰不知道──“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2.研讀“困難2”
(1)了解困難;“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
(2)體驗困難:把對你觸動最大的地方讀給大家聽,并聯(lián)系實際或結(jié)合資料進行想象。
(3)克服困難:
①理解詞語:哪些詞語體現(xiàn)了科技人員的艱辛?
②想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工作情景。
六、感情朗讀,升華情感
師:天氣惡劣,繁重危險,多么特別,多么兇險的施工!當我們體會了這些,你又會怎樣讀這段話呢?(讀第8.9自然段)
師:所以,──“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六、拓展教學資源,豐富形象
1.拓展資源:青藏鐵路工程足以讓世界震驚。老師從網(wǎng)上獲得了一些資料(大屏幕出示,老師講述《建設者的“苦”“笑”“酷”》)
師:既然這項工程難度之大,讓人難以想象,為什么還要堅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七、歸納總結(jié)
正是建設者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設者勇克難關(guān),頑強拼搏的氣概,才有了一次次實驗,一次次攻關(guān),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成功。今年7月1日,青藏鐵路將試運行通車,同學們?nèi)绻袡C會坐火車到拉薩去,請一定不要忘記修建這條鐵路的建設者們?yōu)橹冻龅难梗∠M銈円院笠材艹蔀檫@樣的建設者!
板書設計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凍土鐵路
重重困難 天氣惡劣一一克服
極度缺氧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是一篇充滿了昂揚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氣概的文章。教學重點是把握主要內(nèi)容,弄清建設者們是如何克服困難的,并從中受到感染。課前布置學生查找有關(guān)資料,由于學生條件有限、時間關(guān)系,課上交流不是很多,只能讓他們課后再互相傳閱資料,增長見識。從他們匯報情況可以知道,學生選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還是有待加強。
因此,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三個: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修鐵路遇到的困難;鐵路的重要意義。
二、抓住行文線索,體會人物精神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是課文的題目,又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是作者行文的線索。在教學時,我首先出示句子“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然后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說說從課文哪些地方感受到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不簡單,不容易。學生在默讀課文的過程中找到了阻礙筑路大軍前進的困難所在,并紛紛聯(lián)系實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那么,這些困難,我們的建設者們又是怎樣克服的呢?請從文中找出答案,并談談你的體會。”這個問題較好回答,學生能輕松得從第6、9自然段中獲取答案,并且抓住文中關(guān)鍵的詞語,如“晝夜、反復、徹夜通明、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等,感受建設者充滿智慧,不畏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