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發現課文
“費奧多羅夫!……你立刻從教室里出吉去……”
我的臉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漲得通紅。只有這時候我才意識到,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說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不過,被轟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滬教版第十冊課文]
37 童年的發現
我九歲的時候,幾乎每天夜里做夢我都在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那樣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著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那個地方。
通過與小伙伴的交流,我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也都會像我一樣在夢中飛騰。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
“夢里飛行,說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啊!”老師解釋說。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白天你們太淘氣,妨礙細胞的生長。到了晚上,細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
“這是你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還是飛鳥。”
“人怎么會是鳥呢?”我們萬分驚訝。
“豈止是鳥!人還曾經是草履蟲,是魚,是青蛙,是兔子……還曾經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高年級,離我們是那樣遙遠,而飛行卻仍在繼續。和老師的一場談話,只不過更加激發了我的想像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我們知道母親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為什么是九個月呢?”我自己給自己提了個問題,“為什么不是八個月?不是十個月?偏偏是九個月呢?”我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終于想出了眉目:“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厘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小魚,大概經過了一百萬年。現在,這一百萬年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一百萬年,這又是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竟如此簡單明了,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
三年以后,我升入了高年級。有一次上生物課,年輕的女教師一本正經板著面孔講達爾文,講人的起源,講人的發育和進化。這時候,我清清楚楚聽見老師說,按照達爾文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人的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當時教室里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老師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我被“請”出教室,這時,我倒想出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許多重大的發明與發現,常常會伴隨著驅逐和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