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教學雜談
【黑龍江省黑河市第五小學 畢紅梅】〖把握教材特點讓閱讀教學充滿活力──對人教版五年閱讀教學的幾點體會·融入不同體裁的文章,使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
我們使用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已有五年,從師生反映的情況來看,對這套教材還是比較滿意的,教師們都認為這套教材讓教師和學生耳目一新,是一次實質性的教材改革,從編排體例到欄目設置,從學習內容到呈現方式,從課文的確定到訓練內容都體現著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體現著《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教材不但是師生共同學習的學本,而且還是師生共同發展的無聲的老師。教師在使用中反響良好,稱這套教材為“新時期珍貴的教科書”。這套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在保持和發揚原有教材特色的基礎上,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開拓創新,具有很高的質量和鮮明的特點。
作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驗教材,關注了許多新的東西,融入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因此,對教材的正確認識與合理運用將制約著新課程實驗的成效,那么,如何正確地認識新教材、使用新教材呢?下面就五年級閱讀教學談談自己對人教版實驗教材的認識和體會。
五年級下冊教材融入了一些新體裁的文章,有些體裁在小學課本中還是第一次出現。如文言文、近代白話文、劇本、相聲、研究性報告等。
第三組的《打電話》是一段對口相聲,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活靈活現地給我們呈現了一個說話啰唆的人物形象,讓人在捧腹中深受教益。相聲是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通過說、學、逗、唱而使人發笑的一種曲藝形式。現在郭德剛的相聲更是家譽戶曉,因此教學時可讓學生進行表演或再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