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糧食(習作訓練)
4、小朋友會怎么說,怎么做?(合理想象)
5、這篇文章應按什么順序寫?哪些內容要寫具體?
參考提綱:
起因:交代時間、地點、人物、
(略)事情發生的原因:倒飯--菜不好(或已吃飽等)
經過:爸爸、媽媽:勸阻(做) 教育(說) (可設置情節,如爸爸發
(詳)小朋友:明白道理(說) 火,媽媽耐心教育。)
結果:吃掉剩飯或放著一一餐熱熱再吃等。
(略)
四、指導口述圖意。
1、依據參考提綱及習作提示,自己口述。
2、指名口述,集體評議。
3、同桌互說互評。
4、指名優等生口述,集體再評。
第2課時
一、復習:這篇文章寫時要注意什么?
1、按事情發展順序寫。
2、經過部分分幾步寫具體。
3、看圖作文要展開合理想象。
二、學生打草稿,教師巡回指導。
三、指名讀草稿,集體修改。(經過是否具體?想象是否合理?
四、同桌互改,再自己修改草稿。
五、謄抄。
一、說教材分析
1.浙江省義務教材第九冊教材寫作訓練分析:
本冊教材習作訓練,把一件事寫清楚,安排了兩次(第一、三單元)。第一單元的訓練重點落實在把一件事情寫完整,即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第三單元側重把事情的經過部分寫具體。教材安排了本單元(第五單元)看圖寫話訓練,是為了配合把事情經過寫具體的訓練。
2.本作文指導課分析:
這次看圖作文訓練,基本習作要求與第三次習作訓練相同,都是“比較具體地寫出事情的經過”,但是訓練的角度不一樣。這次是看圖作文,一要仔細觀察畫面,了解圖意;二是要發揮想象,化靜為動,以想象來彌補圖畫的內容。這兩點是本單元訓練的新要求。
本課時先指導學生口述作文,第二課時再指導書面作文。
3.本課時的重點、難點。
重點:仔細觀察插圖,比較具體地把事情經過說清楚。
難點:依據圖畫,展開合理想象。
二、說學情分析,目標制定
課前了解班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作文能力,老師按能力的強弱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優生占30%左右;中等生占55%左右;能力弱者占15%左右。
為此,制定課時教學目標也可分為三個層次。優生能具體流利地把事情經過說清楚;中等生能完整、較具體地把事情經過說清楚;能力弱者,只要求完整,較具體地把事情經過大致講完整,把事情經過的一個片斷說完整清楚。
三、說課前準備
課前,師要估計到能力弱的學生的口頭作文,特別是發揮想象是難點,有些同學會無從說起,無話可說。
因此,可在課前協助中下生去收集有關愛惜糧食的故多,可以是偉人方面的或日常生活方面遇到的事。并指導他們試說。
教師準備若干個愛惜糧食方面的故事。
四、說課堂操作程序
1.本課時的操作程序是:
2.優化操作程序,變作文教學的單一性、刻板性為多樣性、趣味性。從激發學生的興趣著眼,多渠道地指導學生觀察、想象、訓練學生的口述作文能力,讓學生把口述作文作為一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