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教學設計
七、教學反思
誦讀是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要想有滋有味,傳情達意地誦讀一首古詩,解讀古詩內容,就應先理解詩人,如果對作者所處的政治背景、生活環境、氣氛做到心中有數,那么對作者思想的理解就會很深刻,誦讀時感情技巧的處理也就很容易了。如,教學時我首先請同學們了解詩人的生平,了解南宋的政治背景,為學生理解題意、明白道理做了鋪墊。
在教學中,我注意反復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各種形式地讀,領略詩的語言美、意境美,充分體會作者在詩中的思想感情,這是教學的重點。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詩人為何沒有能進入園中”, 在學生了解作者所處的政治背景、生活環境后,就很容易地想到了南宋的宦官、雅士的私人莊園普通人是不容易進入的。讀了后兩句詩,我再次提出問題“‘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揭示了什么道理”,學生自然就明白了,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在學生了解詩意后,我讓他們根據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結合插圖,充分想象,分小組畫出作者沒有看到的"滿園春色"。學生興趣盎然,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有的想,有的畫,有的說------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每位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力,審美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